陳甬軍
[摘|菀猐“一帶一路”是關系中國發(fā)展和世界進步而頂層設計的國家戰(zhàn)略,其本質是遵循共建共享共贏的原則,通過創(chuàng)新開放合作,形成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以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自2013年提出以來,五年來已經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戰(zhàn)略對接和政策互通、經貿投資合作、民心相通等多個領域取得初步成效。浙江是全國對外開放先行地,已經基本具備以“一帶一路”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的現實基礎,未來應通過實施“與”字型開放戰(zhàn)略,重點在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上尋求突破,全面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
[關鍵詞]“一帶一路”;浙江;對外開放;自由貿易港
[中圖分類號]F75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8-4479(2019)01-0106-07
一、“一帶一路”的三個階段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自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一帶一路”戰(zhàn)略構想以來,經歷了初步試水、深化實施、創(chuàng)新定位三個階段的發(fā)展。
(一)“一帶一路”的初步試水(2013年9月~2016年6月)
這一階段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第一,“一帶一路”的正式提出。其重要標志是2013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fā)表“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主旨演講以及同年10月3日在印尼國會發(fā)表“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旨演講。兩次演講的核心都是通過創(chuàng)新合作方式,使歐亞各國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fā)展空間更加廣闊。第二,“一帶一路”愿景與行動的制定。其重要標志是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3月28日在海南博鰲亞洲論壇發(fā)表的“邁向命運共同體開創(chuàng)亞洲新未來”主旨演講以及同日發(fā)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其中,《愿景與行動》首次提出了“五通”的建設內容以及打造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第三,“一帶一路”早期收獲的總結與未來目標的制定。其重要標志是2016年6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烏茲別克斯坦發(fā)表了《攜手共創(chuàng)絲綢之路新輝煌》的重要演講。在談到“一帶一路”早期收獲時,習近平總書記用了“在探索中前進”、“在發(fā)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長”[1]等三個短語概括。三年來,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參與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中方同30多個國家簽署共建協議,亞投行正式運營,絲路基金、中國——歐亞經濟合作基金等順利組建等一系列收獲。在談到“一帶一路”未來的目標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同樣用了3個短語:“落地生根”、“深耕細作”、“持久發(fā)展”[1],即構建“一帶一路”互利合作網絡,共創(chuàng)“一帶一路”新型合作模式,打造“一帶一路”多元合作平臺。
(二)“一帶一路”的深化實施(2016年7月~2017年9月)
這一階段有以下兩個方面的特點:第一,以“一帶一路”等重大國際合作項目促進全面對外開放。其重要標志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大會上的《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講話,講話提出將通過“一帶一路”戰(zhàn)略創(chuàng)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對外開放格局。這反映了經過三年試水后,對“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新要求。第二,強調了“一帶一路”的共建共享共贏原則。其重要標志是2017年5月在北京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高峰合作論壇以及2017年9月習近平在金磚國家工商論壇的主旨演講。兩次演講都強調了“一帶一路”不是對外援助計劃,而是共建共享共贏的聯動發(fā)展倡議。同時,由29個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140多個國家、80多個國際組織的1600多名代表出席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也標志著“一帶一路”倡議已經進入從理念到行動、從規(guī)劃到實施的新階段。
(三)“一帶一路”的創(chuàng)新定位(2017年10月至今)
2017年10月召開的十九大對“一帶一路”進行了新的定位,這種創(chuàng)新性的定位體現了兩個方面的鮮明特色:第一,從建設現代經濟體系的角度,提出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加強創(chuàng)新能力開發(fā)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第二,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提出促進“一帶一路”的國際合作。黨的十九大對“一帶一路”的新定位,揭示了“一帶一路”建設“三位一體”的性質:對外是和平倡議,對內是對外開放戰(zhàn)略,對企業(yè)是國際合作項目。它是從不同維度反映了“一帶一路”的特定內容、戰(zhàn)略定位和具體作用。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的海南博鰲亞洲論壇、會見世界知名跨國公司負責人等多個場合的主旨演講中都強調了“一帶一路”共建共享、合作共贏、開放包容的精神實質。
二、“一帶一路”取得的初步成效
五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有力推動了沿線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對接和優(yōu)勢互補,提升了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對外開放程度,增強了我國國際影響力和感召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功舉辦。2017年5月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由我國首倡和主辦的層級最高、規(guī)模最大的多邊外交平臺,在國內外引起巨大反響。高峰論壇形成了5大類,共76大項、279項成果。截至目前,其中絕大部分已完成或可轉為常態(tài)化工作,其余成果也在有序推進落實。
(二)戰(zhàn)略對接和政策溝通不斷強化。目前,我國已與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及其核心理念被納入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上合組織等重要國際機制成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持續(xù)凝聚國際合作共識,在國際社會形成了共建“一帶一路”的良好氛圍。
(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加快推進。中老鐵路、中泰鐵路、匈塞鐵路建設穩(wěn)步推進,雅萬高鐵全面開工建設。漢班托塔港二期工程竣工,科倫坡港口城項目施工進度過半,比雷埃夫斯港建成重要中轉樞紐。中緬原油管道投用,實現了原油通過管道從印度洋進入我國。中俄原油管道復線正式投入使用,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建設穩(wěn)步推進。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突破1萬列,到達歐洲14個國家、42個城市。
(四)經貿投資合作成效明顯。目前,我國與沿線國家已建設80多個境外經貿合作區(qū),為當地創(chuàng)造了約24.4萬個就業(yè)崗位。中白工業(yè)園等成為雙邊合作的典范,中老跨境經濟合作區(qū)、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等一大批合作園區(qū)也在加快建設。五年間,我國預計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區(qū)進行非金融類直接投資超過700億美元,投資主要集中在特有資源開拓、中高端制造業(yè)、基礎設施工程三大領域。簽訂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預計超過30000份,合同額達5891.1億美元,完成營業(yè)額3697.6億美元。[2]
(五)民心相通不斷深入。實施“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發(fā)起成立“一帶一路”綠色發(fā)展國際聯盟倡議,正式開通“一帶一路”官方網站,已實現聯合國6種官方語言版本同步運行。多層次、多領域的人文交流合作為沿線各國民眾友好交往和商貿、文化、教育、旅游等活動帶來了便利和機遇,不斷推動文明互學互鑒和文化融合創(chuàng)新。
(六)金融服務體系不斷完善。通過加強金融合作,促進貨幣流通和資金融通,為“一帶一路”建設創(chuàng)造穩(wěn)定的融資環(huán)境,積極引導各類資本參與實體經濟發(fā)展和價值鏈創(chuàng)造,推動世界經濟健康發(fā)展。截至2018年6月,我國在7個沿線國家建立了人民幣清算安排。已有11家中資銀行在27個沿線國家設立了71家一級機構。
三、“一帶一路”的經濟屬性
“一帶一路”提供了新時代國際合作和一個大國和平崛起的新模式。它通過其內在的合作實現“多贏”的機制,可以給全世界的發(fā)展提供“一帶一路”的紅利。這個機制的作用既符合現代經濟發(fā)展內在要求,即通過對外開放進行資源市場配置和比較優(yōu)勢提升,又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現實途徑,從而奠定了它引領新一輪開放的基礎地位。
(一)“一帶一路”建設的經濟學供需分析
“一帶一路”建設是一個國際合作項目。參加合作的各方必須按照國際慣例和市場經濟規(guī)則,簽約履約進行項目合作建設,在獲得利益的同時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一帶一路”就是一種新型的國際經濟合作模式,可用供求結合的經濟學模型來說明。從供給端來看,中國的供給要素主要有三個:第一個是產能。通過40年的發(fā)展,中國有充足的產能,是世界上工業(yè)門類最齊全的國家。第二個是中高端的技術。以動車、高鐵為代表,以及港口、核電站、橋梁、高速公路的建設技術在全世界領先。第三個是外匯存款。中國外匯存款最高時達4萬億美元,2017年達3.14萬億美元。從需求端來看,以中西亞為代表的亞洲發(fā)展中國家則有以下兩個方面的迫切需求:第一個是基礎設施需求。亞洲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求達8000億美元/年,基礎設施投資具有正向的外溢作用,帶動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第二個是資金需求。亞洲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缺口約為5200億美元/年。因此,可以將供給和需求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特定的國際合作商業(yè)模式,實現互利共贏?!耙粠б宦贰背h由此而生,具有堅實的經濟基礎。
(二)“一帶一路”建設的基本理論模型
1.兩方合作下的“雙贏”模式。以中國為亞洲某國家提供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的低息貸款為例,其在經濟互動中實現“雙贏”的基本模式如下:一方面,提升了中方資金的使用效率和促進了產能輸出。中方資金主要源于巨額的外匯儲備,沿線省份的地方版絲路基金以及以債權等形式吸收的社會資本。輸出的基礎設施包括公路、鐵路、高鐵、電力等,同時還將帶動通信、工程機械等相關領域的產能輸出。另一方面,促進了合作方的經濟發(fā)展,為實現工業(yè)化和現代化奠定了基礎。合作國家通過基礎設施建設不僅帶動國內經濟發(fā)展(經濟學稱之為溢出效應),而且能通過項目收益和增加的政府稅收用于償還中方低息貸款。這個基本模式的結果是中國與亞洲國家在經濟互動中實現“雙贏”。
2.多方參與下的“共贏”模式?!耙粠б宦贰辈⒉幌抻谘鼐€的65個國家,還可以將合作范圍拓展至經濟落后的非洲國家以及具備技術優(yōu)勢的歐美發(fā)達國家。中國、歐美發(fā)達國家以及亞非發(fā)展中國家等多方在經濟互動中實現“共贏”的基本模型如下:從中方來看,通過聯合歐美國家的經濟技術優(yōu)勢,提升了中方資金使用效率以及中方企業(yè)制造、技術創(chuàng)新水平;從歐美國家來看,通過亞非發(fā)展中國家強大的市場需求和技術外溢效應,推動歐美各國經濟穩(wěn)步增長;從亞非發(fā)展中國家來看,則是通過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促進本國經濟健康發(fā)展。這個基本模式的結果是多方都在經濟互動中實現“共贏”。
(三)“一帶一路”實現世界經濟再平衡
“一帶一路”不僅能實現各方合作共贏,更加重要的是,“一帶一路”對實現世界經濟再平衡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早在2016年8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指出:“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開展跨國互聯互通,提高貿易和投資合作水平,推動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本質上是通過提高有效供給來催生新的需求,實現世界經濟再平衡。特別是在當前世界經濟持續(xù)低迷的情況下,如果能夠使順周期下形成的巨大產能和建設能力走出去,支持沿線國家推進工業(yè)化、現代化和提高基礎設施水平的迫切需要,有利于穩(wěn)定當前世界經濟形勢?!盵3]
當前全球宏觀經濟的基本形勢是供給過剩、需求不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于2018年10月5日發(fā)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經濟展望》,預計2018~2019年世界經濟增長將保持在3.7%左右的水平,約為86.3萬億,年GDP絕對值增加3.1萬億美元左右。但是全球需求仍存在巨大的缺口,據估計在8千~1萬億美元左右。假設今后“一帶一路”建設每年約有400億美元的投資,按照投資乘數1:5計算,將創(chuàng)造約2000億美元的需求,可以彌補世界需求不足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助推世界經濟的再平衡。因此,通過國際投資和貿易進行資源配置和結構調整的機制,就在“一帶一路”的建設過程中發(fā)揮作用,各個國家的比較優(yōu)勢就得到了發(fā)揮和提升。
綜上所述,“一帶一路”建設的經濟本質就是創(chuàng)造“微觀合作共贏、宏觀助推平衡”的紅利。從國家層面來看,通過開放合作、同舟共濟來獲得紅利。從企業(yè)層面來看,通過精誠團結、精心組織、精密施工、精細分工來獲得紅利。
(四)“一帶一路”的基本屬性
“一帶一路”是關系到中國發(fā)展和世界進步的頂層設計。從區(qū)域經濟看,“一帶一路”加強了區(qū)域協同,打破了點狀、塊狀的發(fā)展模式,向縱橫方向延伸,強調行政區(qū)間的互聯互通。從國際政治看,“一帶一路”擴展了外交存在,是中國國家力量和國家意志的集中體現,是近年來我國在國際政治舞臺上取得的新突破。從人民幣國際化角度看,“一帶一路”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其典型特征是以資本輸出帶動產能輸出,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必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從基礎性作用來看,一帶一路發(fā)揮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作用。2017年12月1日,習近平在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開幕式時發(fā)表的題為《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的主旨講話中指出:“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4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已成為有關各國實現共同發(fā)展的巨大合作平臺?!盵4]這就深刻地揭示了“一帶一路”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礎性作用,即運用一個全新的國際商業(yè)模式,與世界各個國家進行項目合作建設,助推世界經濟的再平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有了一個具體對話和具體實現的平臺和紐帶。也正因為如此,“一帶一路”既是關系到中國發(fā)展和對外開放頂層設計的宏偉遠景,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國崛起的和平模式。它的這個內外聯動性質決定了它更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礎。
四、“一帶一路”引領浙江高質量發(fā)展
(一)浙江具備以“一帶一路”引領高質量發(fā)展的基礎
2017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推動高質量發(fā)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fā)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一帶一路”既是一個和平發(fā)展倡議,也是一個對外發(fā)展戰(zhàn)略,而對外開放一直是浙江經濟發(fā)展的最大優(yōu)勢,從浙江對外開放發(fā)展水平來看,已初步具備了以“一帶一路”引領高質量發(fā)展的現實基礎。
1.外貿進出口貢獻水平全國領先。2017年,全省外貿進出口、出口、進口規(guī)模均創(chuàng)歷史新高,分別達到了25604.2億元、19445.9億元、6158.2億元,分別增長15.3%、10.1%、35.6%,外貿出口規(guī)模繼續(xù)保持全國第三。[5]2014~2016年,全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貿易在全國所占份額從9.6%提升至11.1%,排名全國第三。2016年,全省對“一帶一路”進出口增長貢獻率達84.5%,居全國首位。[6]
2.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qū)加快推進。2017年,自貿區(qū)總體方案獲國務院批復,積極布局油品全產業(yè)鏈和推進“三基地一中心”建設,成功召開首屆世界油商大會,積極謀劃創(chuàng)建自由貿易港。截至2017年底,落戶新增注冊企業(yè)達到4167家,注冊資本超過2173億元,其中世界500強企業(yè)20多家,外商直接投資企業(yè)54家,同比增長116%。[7]
3.義甬舟開發(fā)大通道建設成效顯著。2017年,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0億噸,貨物年吞吐量連續(xù)9年位居世界第一,240條全球集裝箱航線,連通世界100多個國家的600多個港口;[8]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加快建設,全國首艘江海直達船“江海直達1號”正式下水;寧波“16+1”經貿合作示范區(qū)和寧波“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qū)加快建設;集江、海、河、鐵路、公路、航空等六位一體的多式聯運綜合樞紐不斷完善。
4.跨境電商形成全國示范效應。2017年,全省網絡零售總額達到13336.7億元,占社會零售總額的54.9%,跨境電商零售出口涉及“一帶一路”所有沿線國家,實現了“網上絲綢之路”的全覆蓋。[9]中國(杭州、寧波)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qū)建設在全國形成示范效應,eWTP進程逐步推進,其中杭州空港經濟區(qū)攜手蕭山機場,成立全國首家臨空開發(fā)公司,吸引京東全球購、西狗等一批知名電商企業(yè)入駐。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qū)建立以來,外貿出口額6年增長10倍?!百I全球、賣全球”的貿易格局在全省逐漸形成。
(二)“與”字型戰(zhàn)略構建浙江全面開放新格局
考慮到浙江對外開放的現實基礎以及浙江的地理區(qū)位、發(fā)展歷史和面向新開放的任務等諸多因素,本文特提出了通過實施“與”字形戰(zhàn)略來推進開放強省,以“一帶一路”為引領,推動浙江高質量發(fā)展。主要基于以下三個方面的考慮:
首先,“與”字形戰(zhàn)略可以完整呈現浙江城市群和產業(yè)群的空間地理形態(tài)格局。去掉上下兩橫的“與”字呈現魚鉤形,形象演繹出浙江區(qū)域發(fā)展規(guī)劃“一核三引擎四廊帶十平臺”空間形態(tài)格局。嘉湖連接杭州后形成第一個節(jié)點,即杭州灣經濟區(qū)。魚鉤橫豎結合在寧波舟山方向,體現了世界第一大港的“帶路”地位和爭創(chuàng)自由貿易港的引領作用。最后在溫州這個民營經濟發(fā)達地區(qū)收鉤,這樣就將浙江最重要的杭、寧、溫三市連成一線,更好地發(fā)揮其對全省經濟的引擎作用。同時,四大經濟廊帶已有三條在魚鉤形上布局,再加上寧波舟山至臺州溫州沿海岸線方向的發(fā)展,把陸域經濟和海洋經濟緊密結合起來。
其次,“與”字形戰(zhàn)略強調了要解決好浙江開放發(fā)展戰(zhàn)略的兩個薄弱環(huán)節(jié)。第一是全面對接上海,實行融合和區(qū)域一體化發(fā)展;第二是高度重視浙西南地區(qū)發(fā)展,以生態(tài)綠色理念積極促進麗水、衢州等地區(qū)發(fā)展,解決省內沿海和山區(qū)發(fā)展不平衡問題。而“與”字的上下兩橫就是要重點解決這個問題:上橫直指上海方向,浙江要在全面對接上海過程中取得更多紅利;下橫把浙西南地區(qū)與浙東北地區(qū)連接起來,體現了貫徹落實十九大平衡發(fā)展方針的具體取向。
最后,“與”字形開放強省戰(zhàn)略,既用漢字所特有的具象和字體結構反映了經濟學上的產業(yè)和城市的空間格局,突出了要重點解決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又用漢字特有的內涵,揭示了多重的文化和哲理內容。一是表現了浙江企業(yè)“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全面提高素質的決心和毅力。二是與“你”同行,體現了浙江在發(fā)展中積極支持中西部地區(qū),并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通過合作獲得共贏的基本態(tài)度。三是表達了浙江人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的一種人生態(tài)度。
(三)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作為浙江進一步開放的突破口
結合“一帶一路”的新定位,中國對外開放的演進歷程以及浙江未來的開放格局,從上面“與”字形開放強省戰(zhàn)略看,第一個節(jié)點的杭州灣經濟區(qū),第二個魚鉤橫豎結合處的寧波舟山方向和收鉤處的溫州,顯然是對全省進一步開放有重大帶動作用的三大戰(zhàn)略方向,其中在寧波舟山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應是當前的重中之重。主要是基于以下三個方面的考慮:
1.全面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要求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推動形成全面開放的新格局,明確“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qū)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10]。2018年的全國兩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全面復制推廣自貿區(qū)經驗,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因此,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將成為我國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的必由之路。
2.自由貿易港具備顯著的開放優(yōu)勢。自由貿易港是指設在國家與地區(qū)境內、海關管理關卡之外的,允許境外貨物、資金自由進出的港口區(qū)。港區(qū)對進出港區(qū)的全部或大部分貨物免征關稅,并且準許在特定區(qū)域開展貨物自由儲存、展覽、拆散、改裝、重新包裝、整理、加工和制造等業(yè)務活動。從定義不難看出,自由貿易港具有四個顯著的特征:第一,境內關外。具有“境內關外”的開放條件和實施非慣常的海關監(jiān)管是自由港的第一要義,即位于一國領土境內,免于實施慣常的海關監(jiān)管制度。第二,自由化。區(qū)內在海關監(jiān)管、貨物流轉、金融市場、進出口管制等方面都有著高度開放的特征。第三,綜合化。世界自由貿易港的總體發(fā)展趨勢是多功能、綜合化,即兼具轉口貿易、出口加工、商業(yè)旅游等功能。同時,自由貿易港的綜合性還體現在覆蓋面廣的綜合政策體系,包括免稅優(yōu)惠、外資投資、金融外匯、股利匯出及出入境自由等,保障了自由貿易港功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第四,國家行為。自由貿易港由所在國政府管轄,自由貿易港主管機構必須對政府負責,代表國家行使管理職能。自由貿易港的立法、管理以及其它經濟職能的行使,都體現的是一種國家行為。
3.國內外自由貿易港的發(fā)展實踐證明其是實現進一步對外開放最成功的路徑。從我國香港地區(qū)和新加坡的經驗看,自由貿易港最基本的功能是實現貿易自由。通過離岸貿易和轉口貿易,在生產國和消費國之間建立第三方的角色,并借用第三方的土地完成加工制造存儲銷售運輸等行為。而在監(jiān)管方式上,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也就是“海關后撤”到二線,自由港內部成為“境內關外”。事實上,這也是自由貿易港和自貿區(qū)、保稅區(qū)的最大區(qū)別。從國際經驗來看,建立自由貿易港對發(fā)展外貿、擴大開放極為有利。但是建立自由貿易港的要求條件比較高,不僅需要便利的交通、完備的港口功能;而且要具備開展離岸業(yè)務等經濟功能。同時,由于作為其基礎的保稅港,目前更多的是作為航運中心的配套政策實施。因此,一般只有具備國際航運中心資質的沿海城市才可以申請并獲得批準。
寧波舟山具有年吞吐量10億噸的港口條件,又有自由貿易區(qū)和保稅港建設的基礎,特別是浙江已經先行布局建設寧波“一帶一路”建設綜合試驗區(qū)。因此,寧波舟山已經具備了探索建立自由貿易港的基本條件,未來要實現自由貿易港這個目標,浙江要沿著“硬軟”兩個層面和三個“突破點”予以推進:
一是做大做強“一線”,吸引更多的國際貿易貨物通過寧波舟山口岸中轉,努力建設成為“一帶一路”的樞紐港口。同時推動“二線”監(jiān)管更加靈活便捷,吸引更多中西部地區(qū)的貨物從浙江進出,促進內外貿聯動發(fā)展,帶動浙江的外貿發(fā)展和產業(yè)升級。二是重點在貿易便利化、金融市場開放和投資便利化等方面實現突破。特別是在政策創(chuàng)新上圍繞“人、資金、貨物的自由流動”方面要加快實現突破。三是對標國際自由貿易港的成功實踐,結合中國國情和浙江的有利條件,充分運用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手段,在公共服務平臺、港口資源等方面進一步提高完善配套功能。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攜手共創(chuàng)絲綢之路新輝煌——在烏茲別克斯坦最高會議立法院的演講[N].人民日報,2016-06-23.
[2] “一帶一路”建設成效相關數據來自國家發(fā)改委西部司網站:http://xbkfs.ndrc.gov.cn/ydyl/.
[3] 習近平.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8-18.
[4] 習近平.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N].人民日報,2017-12-01.
[5] 浙江統計局.2017年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計公報[R].2018.02.
[6] 杜群陽等.加快建設“一帶一路”國際貿易樞紐的對策研究[J].浙江社科要報,2018.03
[7] 郟文綱.從高增長轉向高質量——浙江追求高質量發(fā)展綜述[N].浙江日報,2018-02-02.
[8] 寧波市交通運輸委員會.2017寧波交通統計年鑒.
[9] 浙江省商務廳.浙江省2017年度網絡零售統計數據.2018.01.詳見http://www.zcom.gov.cn/art/2018/1/25/art_1416807_15328883.html.
[10]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18.
責任編輯:陳建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