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梅 李秀華 隋吉秋
生存的教育是追求知識,贏得生存競爭,而生命的教育是教會人們直面永恒的生命意義。當今社會,人們往往舍本逐末,一味關注“教”的知識成果,卻忽略了“育”的潛在影響,造成了“人才”知識與素養(yǎng)上的失衡。教育的目的是要樹人,而在現(xiàn)實中看似“成功”的教育背后,卻是“名校學生退學荒廢人生,復旦才子投毒殺人……”這樣慘痛的真相。
我們的教育究竟出了什么問題?答案我們都清楚。我們有的僅僅是“教”而非素養(yǎng)。回歸2500年前孔子教導時代,“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敝R的儲備積累決定著生產(chǎn)力,而“仁、義、禮、智、信”的基本涵養(yǎng)卻是我們道德的靈魂。
《億同奇》家道智慧創(chuàng)始人于俊奇,著名心理學導師、國家認證家道教育導師、家文化落地系統(tǒng)指導師、養(yǎng)心學說創(chuàng)始人、富貴禪心創(chuàng)始人。他說:“生存可以隨遇而安,而生命應該有所堅持,教育應以育為本,以教為輔。”他結合西方心理學,發(fā)揚國學智慧,從家風、家道、家訓、家庭、家族到人才、格局、境界入手,以承擔社會責任為己任;以提升全民修養(yǎng),幸福四億家庭為使命,開設了如何經(jīng)營家庭、夫妻關系、婆媳關系及親子教育等課程,以家族為系統(tǒng)成立一套教育體系。
家風正,人心正,回歸到最原始狀態(tài)經(jīng)營家庭,這是于俊奇的教育理念。于俊奇在教育方面做了三年多的公益,引領了一批有教育使命的人。于俊奇認為,教育不僅要培養(yǎng)孩子,還要培養(yǎng)家長,要從文化教育、身心靈教育入手,培養(yǎng)人們的正知、正念、正能量,建立正思維,打碎框架,培養(yǎng)人們有孝心、感恩心,有責任和擔當;從家庭入手,看清家庭問題,解決家庭問題,經(jīng)營好家庭,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
于俊奇的教育理念在于通過智慧指導我們生活的實踐,分別從處世、立志、治學等諸多角度,全方位闡述家道智慧的精髓,把文化變成一種內(nèi)生的源泉動力,像古代圣賢那樣“知行合一,經(jīng)世致用”讓內(nèi)心變得充實、強大起來。
在談到親子教育時,于俊奇給我們講了一個他治愈孩子的真實案例。家住河北唐山的18歲少年宋井平,正值青春年華,就讀高中二年級,學習成績名列前茅,還寫得一手好書法,父母都引以為傲??蓛?nèi)向的他不喜歡與外界接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自閉。慢慢地,宋井平在學校與老師同學總是發(fā)生沖突,脾氣也越來越暴躁,甚至還有自殺的念頭。無奈之中只好輟學回家。父母多次帶著孩子到北京、上海尋醫(yī)問診,均以無果告終。
孩子是父母的命根,孩子生病,母親每天以淚洗面,也影響了夫妻間的和諧,一個家就這樣被擊垮了。一次偶然的機會,孩子的母親經(jīng)人介紹與于俊奇結緣。在交流過程中,母親把孩子的事情含著眼淚跟于俊奇一一道出,說只要能看好孩子的病,家里房子賣了都行。于俊奇說:“既然你們已下定決心信任我給孩子治病,從現(xiàn)在開始你們一家三口都要聽我的,我要給你們做‘家庭療愈,同時還要制定學習方案,做父母的首先要改變自己的言行,然后再配合我與孩子溝通?!?/p>
于俊奇以寫書法為切入點,借字煉心,讓宋井平先平靜自己的內(nèi)心。很快,于俊奇與宋井平達成共識,為他們?nèi)野才帕艘淮味顮I,在冬令營里給宋井平的父母發(fā)言的機會。
一年時間,于俊奇不僅對孩子進行5次單獨個案療愈,也對他的父母進行多次身心靈溝通,宋井平最終從痛苦中走出來,重返校園,并順利考取了大連海洋大學。
于俊奇有一個愿望——在有生之年,感召更多的人,一同重拾老祖宗留下的圣人訓,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影響和改變更多的孩子和家庭,為社會的和諧貢獻力量。
回看教育。讓現(xiàn)在的孩子真正明白“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內(nèi)不愧心”,心中應懷著愛與理想去生活,要記得愛是人生最為廣泛的信仰,莫讓我們的教育只“教”不“育”。人的貧窮不是來自生活的困頓,而是來自貧窮生活中失去的尊嚴;人的富有也不是來自財富的積累,而是來自富裕生活里不失去人的感情。而教育要做的,就是讓他們各自找到自己生活的幸福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