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兒四歲半開始學鋼琴,六歲半學琵琶,至今鋼琴學了六年,琵琶學了整四年,在學琴之初,我們曾經承諾:不考級、不比賽,只為保持孩子的興趣。
但學著學著,我發(fā)現(xiàn)還是要適當?shù)目技壔虮荣?,不然一直沒出去演奏,孩子沒有儀式感、成就感,很容易喪失興趣。
女兒學鋼琴到三級都沒考過一次級,所以我們不知道要學音樂基礎,只理所當然地認為學鋼琴就是練習如何彈奏。沒想到孩子到了四級學起來很費勁,很多次都鬧情緒不想去上課。我打聽到時因為女兒缺乏樂理知識,鋼琴書上的很多符號和節(jié)奏要求不清楚,光聽老師演示幾遍回家練習效果不好,所以我們決定考中央音樂學院的初級樂理。在通過了初級樂理考試后,再來彈四級、五級的鋼琴曲子就很輕松,那時女兒參加了學校的民樂團,剛接觸琵琶半年,由于有一定的音樂基礎,她學起來比同齡的孩子都要快,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盡管練兩門樂器,她依然沒有反感過。
到二年級的暑假,女兒順利通過了中央院鋼琴五級的考試,大概從那時開始,她才找到了音樂真正的樂趣。后來鋼琴老師問我們要不要接著考六級,我想起女兒考五級前每天練五六個小時的鋼琴,練得她很煩躁,練得我也很焦慮。我告訴鋼琴老師,那時我就和女兒說好了:考五級只是為了看看要努力到何種程度才能通過,看看自己考級時的狀態(tài),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鋼琴,先踏踏實實學幾年,到自己能力足夠好時,再考個業(yè)余頂級。
老師清楚了我們的想法,她就開始根據(jù)女兒的特點教,除了一級一級的教考級鋼琴曲和指法練習,她還教了幾十首《巴赫》,這些曲子左右手都要求一樣精湛,音樂也相當好聽,所以女兒學得很愉快。為了更好地給女兒打好音樂基礎,我在女兒四年級時又讓她學了將近一年的英皇樂理知識。在學鋼琴方面,我們一方面注重學基礎知識,一方面適當考級,盡量不參加比賽,這樣安排相得益彰,所以女兒學習鋼琴的興趣一直保持得很好。
孩子的琵琶是學校民樂團的主力,所以學琵琶以來,她們竟然參加了兩次豐臺區(qū)藝術節(jié)比賽、兩次北京市“國戲杯”比賽,并且每年還要參加一次中國戲曲學院的匯報演出。
從二年級第二學期開始,孩子期期都有演出、比賽任務,琵琶聲部的孩子們雖然是相當努力,學曲子比其他聲部都快,但一到快比賽的前一兩個月,大團合排的時候,女兒她們不得不陪那些學得不太好的聲部的學生一遍一遍地從頭再排練;女兒自己的才藝課還有鋼琴、芭蕾舞,所以沒有機會上文化課的培訓班,樂團排練耽誤的課,學校老師也沒法給補,孩子數(shù)學有些章節(jié)沒學,老師就考試了。尤其是第一次比賽加上學校快期末考試了,緊張地排練和繁重的學習任務居然讓女兒發(fā)起高燒,為了不影響其他同學的心境,發(fā)燒的第二天我還是讓她去參加比賽了。
后來又連續(xù)發(fā)生了快比賽前整周下午三點后集訓的事,不僅孩子耽誤文化課,家長們也經常在寒風、烈日下一等好幾個小時,女兒漸漸不想學琵琶了,經常喊著要退團。
所以說,孩子在學習才藝期間,適當比賽和考級,都是保持孩子學習興趣的有效措施。如果比賽和考級頻繁出現(xiàn),就有可能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適得其反。
周金萍 著有親子暢銷書《做距離孩子最近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