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自古以來,中國人是以栽種樹木來比喻人才培養(yǎng),種樹與育人有異曲同工之妙。
有一個種樹的寓言:干旱時節(jié),小樹為了自保就把葉子蜷縮起來,減少水分的喪失。
園丁甲懂得小樹,及時補水,葉子就慢慢伸展開了。
園丁乙比較懶,小樹蜷縮的葉子等熬到下雨的時候,也活過來了。園丁丙比較喜歡控制,認為葉片伸展有助于吸收陽光,把葉子一片片掰開。
結(jié)果小樹失水過多而死掉。由此可見,違背樹木生長的天性,“愛之太殷,憂之太勤”,是種樹的大忌。
其實,育兒和種樹一樣,育兒的前提是要了解孩子身心發(fā)展特點和基本規(guī)律,把握孩子成長的關(guān)鍵,順勢而為,
因勢利導,才能讓孩子成長成才。
肥沃的土壤滋養(yǎng)小樹成長,營養(yǎng)不良,小樹就會枯黃,長不好。孩子的成長需要物質(zhì)營養(yǎng),也需要心理的營養(yǎng),不能重物質(zhì)而輕心理。發(fā)展孩子的情感、認知、品格、心態(tài)等都是重要的心理營養(yǎng)。
心理營養(yǎng)一方面需要父母用心的陪伴和親情的滋養(yǎng),讓孩子獲得安全依戀和安全感,父母無條件地愛孩子,使孩子擁有愛的能力;另一方面還需要智力啟蒙和開發(fā),抓住孩子成長敏感期,促進孩子認知的發(fā)展;同時還需要提供人際交往的機會,促進孩子社會性發(fā)展等等。
每顆樹苗是不一樣的,存在差異的。孩子也是一樣的,有個體的差異性。不少家長不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每個孩子是不一樣的??偸悄米约旱暮⒆痈鷦e的孩子比較,總認為別的孩子能做到的,自己孩子也能做到。
正如我們不能把桔子樹變成蘋果樹一樣,家長也很難把內(nèi)向的孩子“改造”成開朗的孩子。父母既要順應孩子的天性,也要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正如每顆種子不同一樣,孩子一出生就不是一張白紙,攜帶父母不同的遺傳基因。因此不要過分夸大教育的作用,教育不是萬能的,家庭教育更不是萬能的。
小樹的成長需要自由舒展枝葉的空間,讓小樹去經(jīng)歷風雨,而不是放溫室里。孩子也是一樣,不能為了方便看護和擔心安全,就束縛孩子的發(fā)展空間,讓孩子的自由探索處處受限,使孩子難以充分釋放天性而體驗成長的快樂。
如果大樹是強勢的父母,小樹是孩子,小樹一直被大樹呵護,不去承接雨露陽光,小樹永遠也長不大。小樹的成長需要質(zhì)量好的陽光空氣等,孩子是環(huán)境的吸收者,也需要良好的環(huán)境。如果父母關(guān)系和諧,家庭有良好情緒氛圍,孩子容易形成積極陽光的性格。家長如果充滿指責、挑剔、否定等情緒,孩子也可能吸收到更多的負面影響。
沒有一棵大樹是小樹一種下去,很快就變成大樹的,它需要慢慢長大。如果關(guān)愛太深,擔憂過多,早晨去看,晚上又去摸,搖動它的樹根看土是松是緊,這樣實際上是害了小樹。同樣,教育是慢的藝術(shù),孩子的成長要耐心等待,“三分教育七分等待”。
現(xiàn)在不少家長對孩子都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出類拔萃,成為佼佼者。導致期望過高,操之過急,教育過度,“拔苗助長”的現(xiàn)象相當普遍,違背了孩子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欲速則不達”。不僅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反而失去成長的主動性。有的甚至還使孩子出現(xiàn)了身體或心理上的問題。
人們常說,樹根有多深,樹冠就有多大。牢固的樹根才能孕育出參天大樹。同樣,立德是成人的根和本,一個小孩的成長最要關(guān)注的是心理的健康和人格的健全。因此要注重對孩子的早期教育,重視對孩子優(yōu)良品質(zhì)和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志趣和心理上的引導,毅力和吃苦能力、抗挫折能力、待人接物能力、熱愛閱讀和勤于思考等方面的培養(yǎng),這些是立身之本,成長之基,是最應該關(guān)注的地方。如果把孩子的品德看成是建房子的“地基”的話,那么,孩子的學習成績、興趣愛好、專業(yè)特長只是房子的“裝修”,“地基”不牢,“裝修”再豪華,房子最終也會倒塌。
“育兒如種樹。種樹成功的訣竅是尊重樹木生長的天性,而成功育兒的訣竅則是尊重、順應兒童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p>
鄭金山廣東省中山市家庭教育指導服務(wù)中心教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