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意
摘 要:用國際音標(biāo)標(biāo)注韻腳,可以讓人從微觀層面直觀了解該韻腳的聲韻情況。就韻腳國際音標(biāo)而言,最重要的部分是它的韻腹。以《花間集·更漏子》為剖面,對其韻腳做國際音標(biāo)及其韻腹的整理,雖不能得出普適性的規(guī)律,但可以反映出一些特征,由此給予等呼、陰陽聲韻等其他維度的研究或其他詩詞韻腳的研究一些啟示。另外,在詩詞國際化推廣問題上,國際音標(biāo)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視的。
關(guān)鍵詞:更漏子;韻腳;韻腹;國際音標(biāo)
現(xiàn)涉及《花間集》韻、韻系、韻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第一,韻的平仄問題。夏云璧討論過《酒泉子》韻的平仄問題,他認(rèn)為《酒泉子》“有前段間入仄韻,后段即押前仄韻者。有前段全押平韻,后段間入仄韻;后段全押平韻,前段間入仄韻者。有全押平韻者。有全押平韻,結(jié)又換韻者?!盵1]沈鉉、王育紅在討論“《南鄉(xiāng)子》的創(chuàng)調(diào)與調(diào)式”時,也涉及到了韻的平仄問題。[2]第二,韻的寬窄問題。朱恒夫提過花間詞“用韻放寬”的問題?!敖w詩不許鄰韻通押……但花間詞人沖破了這個禁區(qū),鄰韻可以通押?!盵3]第三,韻位問題。李艷杰在討論《女冠子·昨夜夜半》時,提到了韻位問題,并總結(jié)了隔句用韻的作用:“使整首詞顯出一種婉轉(zhuǎn)曲折、搖曳多姿的情勢?!盵4]他認(rèn)為《女冠子·昨夜夜半》“隔句諧韻,韻位安排也比較均勻?!盵4]第四,韻系結(jié)構(gòu)問題。譚慧將“《花間集》詞的用韻情況”“歸納系聯(lián)分為25個韻部”,繼而“探討各韻部之間的相鄰遠(yuǎn)近和種種對應(yīng)關(guān)系,并在此基礎(chǔ)上構(gòu)建韻部系統(tǒng),即韻系結(jié)構(gòu)?!彼难芯糠椒ㄖ饕恰斑\(yùn)用陰陽入三聲相配推證法確定花間詞韻部的分合”。[5]
歷來各家研究基本都是從傳統(tǒng)音韻學(xué)角度研究《花間集》的韻腳,幾乎沒有用國際音標(biāo)研究的先例。下面針對上文所列四點(diǎn)研究現(xiàn)狀來談?wù)勊鼈儗Ρ疚牡膯⑹?。首先,韻的平仄。在國際音標(biāo)中,一般只講調(diào)值,不講平仄。既然本文是從國際音標(biāo)入手,那么就不會涉及韻腳平仄的問題。第二,韻的寬窄。所謂韻的寬窄,就是鄰韻能不能通押、多遠(yuǎn)的韻可以稱作鄰韻的問題。本文采用同鍵選取原則,具體見下文。第三,韻位。為了避免因隔句數(shù)量而造成的分歧,本文對隔句押韻采取從寬的態(tài)度,具體見下文。第四,韻系。傳統(tǒng)韻系和國際音標(biāo)韻系完全不一樣。前者是由漢字表示的,而后者是由國際音標(biāo)符號表示的,所以本文的整理不涉及傳統(tǒng)韻系。
從國際音標(biāo)入手,主要是出于以下兩點(diǎn)考慮。第一,用國際音標(biāo)詮釋韻腳,可以從理論層面幫助母語非漢語者理解中國詩詞的聲韻系統(tǒng)。第二,中國傳統(tǒng)音韻系統(tǒng)的最小單位是“字”,學(xué)者一般只能研究作為韻腳的“字”的平仄、位置(韻位)、押韻情況(寬窄、全押、間押、換韻)等,而不能把“字”進(jìn)一步解剖開來。如果用國際音標(biāo)研究韻腳,便意味著可以把“字”進(jìn)一步拆分,從更微觀的層面來比較和歸納各個韻腳的特征,這將使我們對韻腳的研究更加細(xì)致深入。
一、《更漏子》韻腳國際音標(biāo)整理
下面我們來對《花間集》中的十六首《更漏子》的韻腳做一個國際音標(biāo)整理。國際音標(biāo)拼寫方式主要以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6]為準(zhǔn)。
【1】開篇首句:“柳絲長?!盵7]
作者:溫庭筠
斷句部位:長[?ǐa?],細(xì)[siei],遞[diei],雁[?an],烏[u],鴣[ku];薄[bɑk],幕[mɑk],閣[kɑk],背[bu?i],垂[?ǐwe],知[?ǐe]。
韻腳:①細(xì)[siei],遞[diei]。②烏[u],鴣[ku]。③薄[bɑk],幕[mɑk],閣[kɑk]。④垂[?ǐwe],知[?ǐe]。
韻部:①[ei]。②[u]。③[ɑk]。④[e]。
【2】開篇首句:“星斗稀?!?/p>
作者:溫庭筠
斷句部位:稀[xǐ?i],歇[xǐ?t],月[?ǐw?t],重[?ǐwo?],斜[zǐa],花[xwa];上[?ǐɑ?],望[mǐwa?],悵[??ia?],暮[mu],窮[ɡǐu?],中[?ǐu?]。
韻腳:①歇[xǐ?t],月[?ǐw?t]。②斜[zǐa],花[xwa]。③上[?ǐɑ?],望[mǐwa?],悵[??ia?]。④窮[ɡǐu?],中[?ǐu?]。
韻部:①[?t]。②[a]。③[ɑ?],[a?]。④[u?]。
【3】開篇首句:“金雀釵。”
作者:溫庭筠
斷句部位:釵[t??ai],面[mǐ?n],見[kien],意[ǐ?],憐[lie?],天[t?ien];穗[zwi],淚[lwi],意[ǐ?],膩[ni],寒[?ɑn],殘[dzɑn]。
韻腳:①面[mǐ?n],見[kien],天[t?ien]。②穗[zwi],淚[lwi],膩[ni]。
韻部:①[?n],[en]。②[i]。
【4】開篇首句:“相見稀?!?/p>
作者:溫庭筠
斷句部位:稀[xǐ?i],久[kǐ?u],柳[lǐ?u],幕[mɑk],心[sǐěm],衾[k?ǐěm];月[?ǐw?t],雪[sǐw?t],絕[dzǐw?t],暗[?m],橫[?w??],明[mǐ??]。
韻腳:①久[kǐ?u],柳[lǐ?u]。②心[sǐěm],衾[k?ǐěm]。③雪[sǐw?t],絕[dzǐw?t]。④橫[?w??],明[mǐ??]。
韻部:①[?u]。②[em]。③[?t]。④[??]。
【5】開篇首句:“背江樓?!?/p>
作者:溫庭筠
斷句部位:樓[l?u],月[?ǐw?t],咽[ien],動[du?],昏[xu?n],分[pǐu?n];路[lu],渡[du],度[du],盡[dzǐěn],低[tiei],雞[kiei]。
韻腳:①咽[ien],昏[xu?n],分[pǐu?n],盡[dzǐěn]。②路[lu],渡[du],度[du]。③低[tiei],雞[kiei]。
韻部:①[en],[?n],[ěn]。②[u]。③[iei]。
【6】開篇首句:“玉爐香?!?/p>
作者:溫庭筠
斷句部位:香[xǐa?],淚[lwi],思[sǐ?],薄[bɑk],殘[dzɑn],寒[?ɑn];樹[?ǐu],雨[?ǐu],苦[k?u],葉[jǐ?p],聲[?ǐ??],明[mǐ??]。
韻腳:①殘[dzɑn],寒[?ɑn]。②樹[?ǐu],雨[?ǐu],苦[k?u]。
韻部:①[ɑn]。②[u]。
【7】開篇首句:“鐘鼓寒?!?/p>
作者:韋莊
斷句部位:寒[?ɑn],暝[mie?],井[tsǐ??],閉[piei],空[k?u?],紅[?u?];重[?ǐwo?],薄[bɑk],閣[kɑk],戶[?u],衣[ǐ?i],歸[kǐw?i]。
韻腳:①暝[mie?],井[tsǐ??]。②空[k?u?],紅[?u?]。③薄[bɑk],閣[kɑk]。④衣[ǐ?i],歸[kǐw?i]。
韻部:①[e?],[??。②[u?]。③[ɑk]。④[?i]。
【8】開篇首句:“星漸稀?!?/p>
作者:牛嶠
斷句部位:稀[xǐ?i],轉(zhuǎn)[?ǐw?n],怨[ǐw?n],掩[ǐ?m],紅[?u?],風(fēng)[pǐu?];字[dzǐ?],事[d?ǐ?],似[zǐ?],語[?ǐo],眠[mien],邊[pien]。
韻腳:①轉(zhuǎn)[?ǐw?n],掩[ǐ?m]。②紅[?u?],風(fēng)[pǐu?]。③字[dzǐ?],事[d?ǐ?],似[zǐ?]。④眠[mien],邊[pien]。
韻部:①[?n],[?m]。②[u?]。③[ǐ?]。④[ien]。
【9】開篇首句:“春夜闌?!?/p>
作者:牛嶠
斷句部位:闌[lɑn],促[ts?ǐwok],燭[t?ǐwok],斷[duɑn],深[?ǐěm],心[sǐěm];碧[pǐ?k],客[k??k],息[sǐ?k],我[?ɑ],君[kǐu?n],聞[mǐw?n]。
韻腳:①闌[lɑn],斷[duɑn]。②促[ts?ǐwok],燭[t?ǐwok]。③深[?ǐěm],心[sǐěm]。④君[kǐu?n],聞[mǐw?n]。
韻部:①[ɑn]。②[ǐwok]。③[ǐěm]。④[?n]。
【10】開篇首句:“南浦情?!?/p>
作者:牛嶠
斷句部位:情[dzǐ??],淚[lwi],意[ǐ?],黛[d?i],衣[ǐ?i],飛[pǐw?i];別[bǐ?t],結(jié)[kiět],節(jié)[tsiet],雁[?an],家[ka],斜[zǐa]。
韻腳:①衣[ǐ?i],飛[pǐw?i]。②別[bǐ?t],結(jié)[kiět],節(jié)[tsiet]。③家[ka],斜[zǐa]。
韻部:①[?i]。②[ǐ?t],[iět],[iet]。③[a]。
【11】開篇首句:“春夜闌。”
作者:毛文錫
斷句部位:闌[lɑn],切[ts?iet],月[?ǐw?t],見[kien],憑[bǐ??],燈[t??];別[bǐ?t],節(jié)[tsiet],結(jié)[kiět],散[san],輝[xǐw?i],飛[pǐw?i]。
韻腳:①闌[lɑn],散[san]。②切[ts?iet],別[bǐ?t],節(jié)[tsiet],結(jié)[kiět]。③憑[bǐ??],燈[t??]。④輝[xǐw?i],飛[pǐw?i]。
韻部:①[ɑn],[an]。②[iet],[ǐ?t],[iět]。③[??]。④[ǐw?i]。
【12】開篇首句:“舊歡娛?!?/p>
作者:顧夐
斷句部位:娛[?ǐu],望[mǐwa?],上[?ǐɑ?],翠[ts?wi],微[mǐw?i],飛[pǐw?i];卷[kǐw?n],掩[ǐ?m],眼[??n],耳[n?ǐ?],樽[tsu?n],論[lu?n]。
韻腳:①望[mǐwa?],上[?ǐɑ?]。②微[mǐw?i],飛[pǐw?i]。③卷[kǐw?n],掩[ǐ?m]。④樽[tsu?n],論[lu?n]。
韻部:①[a?],[ɑ?]。②[ǐw?i]。③[?n],[?m]。④[u?n]。
【13】開篇首句:“聽寒更?!?/p>
作者:孫光憲
斷句部位:更[keɑ?],雁[?an],院[?ǐw?n],戶[?u],簾[lǐ?m],蟾[?ǐ?m];靜[dzǐ??],冷[l??],影[ǐ??],態(tài)[t??i],心[sǐěm],深[?ǐěm]。
韻腳:①更[keɑ?],冷[l??],影[ǐ??]。②院[?ǐw?n],簾[lǐ?m],蟾[?ǐ?m],心[sǐěm],深[?ǐěm]。
韻部:①[ɑ?],[??]。②[?m],[ěm]。
【14】開篇首句:“今夜期。”
作者:孫光憲
斷句部位:期[ɡǐ?],別[bǐ?t],絕[dzǐw?t],面[mǐ?n],簪[ts?m],襟[kǐěm];落[lɑk],薄[bɑk],喔[?k] [9],囑[t? ǐwok],悰[dzuo?],東[tu?]。
韻腳:①別[bǐ?t],絕[dzǐw?t]。②落[lɑk],薄[bɑk]。③喔[?k],囑[t? ǐwok]。
韻部:①[?t]。②[ɑk]。③[?k],[ok]。
【15】開篇首句:“秋色清。”
作者:毛熙震
斷句部位:清[ts?ǐ??],澹[dɑm],暗[?m],碧[pǐ?k],紅[?u?],融[jǐu?];咽[ien],切[ts?iet],雪[sǐw?t],上[?ǐɑ?],收[?ǐ?u],鉤[k?u]。
韻腳:①澹[dɑm],暗[?m]。②紅[?u?],融[jǐu?]。③切[ts?iet],雪[sǐw?t]。④收[?ǐ?u],鉤[k?u]。
韻部:①[ɑm],[?m]。②[u?]。③[et],[?t]。④[?u]。
【16】開篇首句:“煙月寒。”
作者:毛熙震
斷句部位:寒[?ɑn],靜[dzǐ??],永[?ǐw??],下[?a],空[k?u?],紅[?u?];悄[ts?ǐ?u],了[lieu],曉[xieu],得[t?k],期[ɡǐ?],時[?ǐ?]。
韻腳:①空[k?u?],紅[?u?]。②了[lieu],曉[xieu]。③期[ɡǐ?],時[?ǐ?]。
韻部:①[u?]。②[ieu]。③[ǐ?]。
現(xiàn)簡要說下韻腳選取的原則。第一,既然韻腳整理的重心落在國際音標(biāo)上,那么就應(yīng)該排除中國傳統(tǒng)韻書的干擾,不應(yīng)該涉及相關(guān)內(nèi)容。所以,韻部都以國際音標(biāo)表示,而不是漢字。第二,不考慮斷句部位的字所在詞中位置對韻腳的影響。也就是說,只要這兩個字都在斷句部位且押韻,那么就可以形成一組韻腳,即使它們之間隔了好幾個短句。第三,關(guān)于鄰韻通押的問題。現(xiàn)規(guī)定,凡是在國際音標(biāo)輸入法中可以用一個鍵打出來的國際音標(biāo)字母,就可以算作鄰韻。比如[ɑ][a][?],都是用鍵A打出來的。另外,在陽聲韻中,[-m]和[-n]也可以視作鄰韻通押。第四,押韻按以韻腹為界的原則。韻腹、韻尾相同,即可視作押韻。
二、《更漏子》韻腳國際音標(biāo)的韻腹整理
經(jīng)上一節(jié)的國際音標(biāo)整理,我們可以進(jìn)一步知道,《花間集》十六首《更漏子》韻腳國際音標(biāo)的韻腹有:[e](x12)、[u](x8)、[ɑ](x10)、[?](x3)、[a](x5)、[?](x12)、[i](x1)、[?](x12)、[ě](x5)、[o](x2)、[?](x1)、[?](x1)。在這十六首《更漏子》中,所有韻腳的韻腹總共有12種,72個。下面,我們對這些韻腹的性質(zhì)及其出現(xiàn)頻次做一些整理。
序號 韻腹 出現(xiàn)頻次 圓唇不圓唇 高中低 前央后 是否為輔音性元音
【1】 [e] 12 不圓唇 半高 前 否
【2】 [u] 8 圓唇 高 后 否
【3】 [ɑ] 10 不圓唇 低 后 否
【4】 [?] 3 —— 半低 央 否
【5】 [a] 5 不圓唇 低 前 否
【6】 [?] 12 不圓唇 半低 前 否
【7】 [i] 1 不圓唇 高 前 否
【8】 [?] 12 —— 中 央 否
【9】 [ě] 5 不圓唇 半高 前 是
【10】 [o] 2 圓唇 半高 后 否
【11】 [?] 1 圓唇 半低 后 否
【12】 [?] 1 圓唇 低 后 否
從韻腹元音的類型來看:在這12種元音中,圓唇元音有4種,不圓唇元音有6種,另有2種央元音不計入圓唇不圓唇;高元音有2種,半高元音有3種,中元音有1種,半低元音有3種,低元音有3種;前元音有5種,央元音有2種,后元音有5種;輔音性元音有1種,非輔音性元音有11種。
從韻腹元音的絕對數(shù)量來看:這12種元音一共有72個,圓唇元音有12個,不圓唇元音有45個,另有15個央元音不計入圓唇不圓唇;高元音有9個,半高元音有19個,中元音有12個,半低元音有16個,低元音有16個;前元音有35個,央元音有15個,后元音有22個;輔音性元音有5個,非輔音性元音有67個。
三、結(jié)語
誠然,要想根據(jù)有限的材料整理就得出普適性的規(guī)律,是不現(xiàn)實(shí)的。所以,本文只能算是一則整理札記,不能直接解決某領(lǐng)域的問題。但通過以上整理,可以從一個很小的剖面反映出《花間集·更漏子》韻腳所在國際音標(biāo)及其韻腹部分的一些特征。這些特征雖不能適用于《花間集》所有篇目,也不能適用于所有詩詞,但可以對這一領(lǐng)域進(jìn)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些參考。尤其是在詩詞聲韻的國際化推廣問題上,國際音標(biāo)是有它自身價值的。
用國際音標(biāo)研究古詩詞的韻腳,除了從韻腹的角度研究之外,還可以從“四呼”、前響復(fù)元音與后響復(fù)元音、陰聲韻與陽聲韻等角度切入?!八暮簟钡男纬蓵r間較晚,謹(jǐn)慎起見,最好只用于研究近古詩詞的韻腳,但如果把等呼概念結(jié)合好,也可以用于研究中古詩詞的韻腳。前后響復(fù)元音和陰陽聲韻都和音樂有一定的聯(lián)系,如果今人要為古詩詞譜曲,這兩方面的問題最好是要納入考慮的。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主要只能涉及韻腹問題,其余部分不再一一展開,且俟來者。
參考文獻(xiàn)
[1] 夏云璧.關(guān)于酒泉子一調(diào)的種種[J].揚(yáng)州師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1983(04):54-57.
[2] 沈鉉,王育紅.論南鄉(xiāng)子及其在唐五代的創(chuàng)作[J].贛南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6,37(01):110-115.
[3] 朱恒夫.論花間詞的藝術(shù)[J].江蘇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1996(01):47-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