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明
圖1 玉方壺
宜興紫砂壺是中國傳統(tǒng)手工藝品中十分重要的一個分支,歷來就備受大眾的關注。這其中,包括了藏家、用戶,也包括著制壺藝人本身。紫砂壺創(chuàng)作猶如一門學問,它從最初的粗陶器皿逐漸演變成集藝術、文化和實用功能于一體的高雅藝術品,賦予了創(chuàng)作更多的空間和更高的要求。紫砂的可塑性極強,這也使得其在造型設計上可以表現出更高的包容性。因此,在進行文化性能的表達上,紫砂壺文化所能接納的內容就極為豐富。一方面,它從傳承出發(fā),以中華傳統(tǒng)文化為核心載體,博古通今,博采眾長;另一方面,它又從創(chuàng)新出發(fā),與時俱進地表達貼近時代、貼近現實的文化內容。不管是傳承還是創(chuàng)新,紫砂壺文化總能滿足大眾需求,使之從作品中得到文化與審美的雙重共鳴。
回歸到具體創(chuàng)作中去,設計一把紫砂壺,它需表現何種文化內容,它應選擇怎樣的表現形式,它能夠得到怎樣的表現效果等,都是一位制壺藝人需要去考慮的問題。有的人注重內容,有的人注重形式,但在筆者看來,內容和形式都是服務于效果的,也就是說,在選取題材時可以盡量擴大范圍,在具體表現上不必過分拘泥于形式,比如造型或裝飾細節(jié),而應通過恰到好處的搭配,既表達了內容,又豐富了形式,最終點明主旨,實現文化層面的互通共鳴。
紫砂壺“玉方”(見圖1)就是筆者近期所創(chuàng)作的一件作品。顧名思義,這是一件以中華玉文化為題材,于形式上主打方器的作品。通過這把壺,玉文化的內涵和人文精髓能夠在不同的讀者心中引起反響,從而喚起他們對傳統(tǒng)文化、對中華文明的敬仰之情,并能從中領悟到屬于各自的玉文化啟示,這才是“玉方”最終所追求的藝術境界。
宜興紫砂與中華千年玉文化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一是紫砂壺形制豐富、古樸典雅,和玉一樣,不僅材質稀有,更富于藝術魅力和收藏價值,在歷史上一直被文人雅士推為收藏珍品;二是紫砂壺的創(chuàng)作題材極富包容性,傳統(tǒng)文化更是為其輸入了源源不斷的素材,在這其中,玉文化就是十分重要的一支,紫砂壺作為玉文化的優(yōu)秀載體,以實際具象的形式,向世人傳遞深邃的文化意境和精神格局,從而進一步推動了紫砂藝術的發(fā)展歷程。
中華玉文化歷史十分悠久,可以說,它是伴隨著中華文明的起源而發(fā)展的,時至今日依然長盛不衰,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心中塑造起十分宏偉的形象。玉文化的實質載體就是各類玉器,玉器形式豐富,作用各不相同,因而在其進行紫砂壺的造型設計時,筆者認為不必過于強求塑形的逼真性,神韻的提煉傳達更為生動有效。同時,關于紫砂壺的審美一直是個永恒的話題,也是制壺藝人與藏壺人一生的追求。所以,在設計“玉方”前,筆者參觀、研習了各類古代玉器,如玉璧、玉璋、玉琮等,從它們身上發(fā)現了玉質器物獨特的感觀——凝重、端莊、雅致、潤澤,這是其共同的特征,也是可以被紫砂壺所吸納的藝術風格。
紫砂壺造型千變萬化,但總是在方形與圓形之間轉變。圓器造型講究“圓、穩(wěn)、勻、正”,方器則講求“以方為主,方中寓曲,曲直相濟”。方中寓圓、圓中寓方似乎是紫砂壺造型最明顯的特質?!坝穹健睘樗姆叫螇伢w,壺身由四個面鑲接成型,面與面的交接線則采用曲線處理,使之轉折處十分圓潤。四個面及整把壺均素面朝天,不著絲毫裝飾,簡約中透露著瑩潤玉質,是對玉文化最直接的理解與表達。四方壺身大氣穩(wěn)重,端莊挺拔,壺肩與壺足則上下對應,分別在方形壺身邊沿進行曲線“包邊”,好似一對方形玉鐲,使整個壺身方中寓圓,更顯柔和雅致。壺的肩頸部位由曲線勾勒,從上到下逐漸蔓延擴大,提升了頸部的高度效果。壺蓋亦為四方形,蓋面中央鼓起,呈圓丘形,壺鈕則為與壺身形態(tài)對應的四方體。三彎壺流和“耳”形圈把前呼后應,也是方形中帶著曲線輪廓。整把壺比例協調、風格統(tǒng)一,線條干凈利落,線面輪廓方面,以精準的工藝水平呈現其古樸典雅的玉質特性,遠視其周正挺拔,剛柔融洽,若渾然天成,精致脫俗,仿佛氤氳在一種祥和、安定的氣韻之中,帶給人自然而然的深入聯想,與中華玉文化相得益彰。
紫砂壺以材質獨特、功能優(yōu)良而獨步于茶器世界,但真正將其推向藝術品高峰的,則是其內在的文化和情感價值。從明末的時大彬“改大變小”,到清初陳鳴遠的文房茶具,再到清中期陳曼生的“曼生十八式”,開創(chuàng)“壺隨字貴、字隨壺傳”的先河,紫砂壺的發(fā)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文化再造過程。時至今日,“文化”二字已然成為了制壺藝人在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時所須重點考量的元素。我們應該深入認識到紫砂壺文化性能的重要性,在創(chuàng)作中不斷進行文化學習,進而能夠將學習成果和學習領悟反饋到具體創(chuàng)作中,賦予紫砂藝術更廣闊的發(fā)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