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韓英男
[摘要]研究周恩來及其思想,要對周恩來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性格、身世、處境及時代思潮首先要有一個詳細的交代與論述,這也是研究周恩來及其思想的必要基礎。本文主要從早年周恩來的性格、處境及時代思潮四個部分來論述。
[關鍵詞]周恩來;性格;歷史處境;時代思潮
[中圖分類號]K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5-010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5.049 [本刊網(wǎng)址]http://www.hbxb.net
周恩來作為五四一代進步青年,其早期跌宕的信仰歷程,提供了我們思考近代中國五四青年知識分子走上馬克思主義信仰道路的個案;而其中對周恩來早期思想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性格、身世、處境及時代思潮首先要有一個詳細的交代與論述,對我們透徹的了解周恩來及其一生有著十分必要的幫助。該部分主要從身世背景、性格、處境及時代思潮四個部分來論述。
在歷史人物的研究中,對人物的時代背景分析與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周恩來早期思想的研究也不例外。許多文章雖然比較全面的述說了周恩來思想的整個社會時代背景,甚至還追溯到鴉片戰(zhàn)爭以前,但對周恩來思想最有關系的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時代特點卻論述不充分。與此近似,許多文章及著作以極大篇幅描述了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來的中國近代歷史背景,包括辛亥革命、袁世凱的復辟運動以及新文化五四運動,并著重論述了周恩來早期思想的發(fā)展及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確立與十月革命及五四運動的關系。在有關中國近代史的論述中,這一部分的敘述都可以找到,但是這些太籠統(tǒng)的理論不僅可以套用在周恩來身上,也可以套用張聞天、毛澤東、瞿秋白身上。很少人論證時代背景與周恩來思想真正具體的關系——歷史的處境及個人命運前途的迷惘所造成個體生命的“煩悶”以及主義對人的信仰的填補。
歷史的處境,從研究個人角度來說,即自身所處時代的背景,具體一點來說是國家社會所經(jīng)歷的重大變遷,對于了解人物思想及事件本身有著重要幫助。我們要了解一個人的思想,像早年周恩來并不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或哲學家,其思想本身,離開時代背景或者抽離地、孤零零地去看并沒有重要的價值,因此我們要研究和探討周恩來早期思想的意義與轉變歷程就必須把周恩來放在大的一個社會背景下,去看他作為一個青年知識分子與時代互動激蕩,如何在思想上的反應。因此我們要了解周恩來早期思想就需要對其歷史處境有一個宏觀的把握。
周恩來出生于19世紀90年代末期,用張灝先生的話說,中國進入了一個“轉型時代”,即1895年-1925年初前后大約三十年的時間,這是中國激變的一個時期,是承前啟后的關鍵時代。內(nèi)憂外患不斷,帝制基礎已經(jīng)動搖,社會政治秩序面臨空前危機;同時道德與信仰層面的危機伴隨出現(xiàn),各種新思潮涌人中國,傳統(tǒng)的儒家正面臨解體,傳統(tǒng)的士人階層陷入嚴重的“意義危機”,對傳統(tǒng)道德價值產(chǎn)生懷疑(道德迷失),對苦難死亡命運等存在困境感到焦慮(存在迷失),傳統(tǒng)世界觀也慢慢改變(形上迷失)。下面,本文將對這兩方面的危機展開具體的論述。
一、政治秩序的危機
轉型時代(1895年-1920年),是中國社會的激變時期,在政治秩序方面面臨著空前的危機,當然這個危機是雙重的,一方面是西方資本列強的侵略,1895年中日甲午戰(zhàn)敗,中國戰(zhàn)敗在日本這個東鄰蕞爾小國手里實在讓人感到震驚,盡管鴉片戰(zhàn)爭之后中國屢遭失敗,但敗在日本手里的傷是劇痛的??涤袨檎f“中國被日本小夷漫侮,侵消若羊縛豕,坐受剝削,恥既甚矣,理亦難解?!敝袊趹?zhàn)敗中逐步覺醒,但是甲午戰(zhàn)敗也刺激了西方帝國主義的野心,帝國主義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德國強占膠州,俄羅斯強占旅順和大連灣,法國要求劃分中國南部和西南,中國陷入嚴重的民族危機,全國面臨著瓜分肢解的恐懼;另一方面國內(nèi)政局急轉直下,兩千多年的封建政治秩序陷入分崩瓦解。中國經(jīng)歷洋務運動、維新變法但都以失敗而告終。內(nèi)憂外患的糟糕局面加之歷次政治改造的失敗使國人對現(xiàn)狀更加不滿,人們要求更徹底的改造,推動著矛盾一步一步走向激化。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廷統(tǒng)治,君主制崩潰,但是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凱竊取,此后,中國陷入了軍閥割據(jù),戰(zhàn)亂不斷,中國陷人徹底的政治解體。
與此同時,原有傳統(tǒng)士、農(nóng)、工、商的社會秩序也發(fā)生了巨變。清末有一部分受過教育的人逐漸從傳統(tǒng)的士紳階層中分化出來,不再以進人仕途為自己努力和學習的目標,成為“自由流動的資源”。1905年經(jīng)歷了一千三百年的科舉制度被清政府廢除,更是切斷了士人與儒家教義之間的紐帶,象征著以科舉為建制化的士大夫階層被徹底顛覆了,而以士大夫為核心的“四民社會”也從此宣告解體。國家與社會之間發(fā)生了斷裂,同時社會各階層之間也發(fā)生了斷裂,這就不能形成一種傳統(tǒng)、穩(wěn)定而又有理性的運行機制,社會各個階級和階層之間,呈現(xiàn)出一種沒有中心、沒有制約、沒有秩序的離散化狀況。廢科舉,這對1898年出生的周恩來一代青年影響是巨大的,科舉制的廢除加上之后五四運動期間西方思潮的影響,一大批年輕人出國留學成為熱潮。如果沒有廢除科舉制,周恩來和其他進步青年很可能也會走上科舉的道路,從而為“學而優(yōu)則仕”做準備。
二、道德文化的危機
轉型時代也是中國思想文化由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過渡的時代,具體來說表現(xiàn)在思想知識的傳播媒介以及思想內(nèi)容都有突破性的變化。具體來說包括報紙雜志、新式學校、學會等新的制度性傳播媒介出現(xiàn)并且在數(shù)量的劇增。報紙雜志、學會、新式學校三者的出現(xiàn),彼此影響,對介紹新思想、刺激社會政治意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晚清的思想家如譚嗣同、梁啟超,都將這三者,當成是開啟民智和社會改革的三大重要途徑。這極大地影響了周恩來等五四青年知識分子。與此同時,新的社群媒體——新的知識階層開始形成,在20世紀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多方面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除此之外,思想內(nèi)容也發(fā)生了重大變化,中國文化出現(xiàn)了嚴重的取向危機。這種危機主要來源于帝國主義的侵略與西方文化的沖擊。甲午戰(zhàn)爭以后,民族危機的加深和強烈的憂患意識促使中國知識分子開始轉變對西方文化的態(tài)度,從之前無動于衷和冷淡到慢慢接受和認同,西方的文化逐漸滲透到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核心,中國傳統(tǒng)儒家價值體系遭到西方文化的嚴重侵蝕,儒家不再是唯一的價值取向,中國從天下正統(tǒng)到面對一個西方霸權的社會,中國人的文化自信與自尊大受打擊,相伴而來的是儒家宇宙觀也逐步解體,天地、陰陽、五行或被西學的自然主義所沖擊代替或棄而不用。到1910年代末期,胡適引用尼采(Friedrich w.Nietzsche,1844-1900)的“重新估定一切價值”,這句話成為反傳統(tǒng)的有力口號,到此在社會結構急劇變動和西學的傳入的雙重沖擊下,知識分子產(chǎn)生了嚴重的信仰和道德危機,一度精神空虛,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困惑、彷徨、“煩悶”、焦慮成為中國知識分子的一種普遍的心理。用列文孫(Joseph R.Levenson)的話說:中國近代社會產(chǎn)生的新知識分子大體是在理智方面選擇了西方的價值,而在情感方面卻丟不開中國的傳統(tǒng)。甚至許多知識分子都以自殺這種激烈方式作為對過渡時代積極或消極的回應。另一方面,中國傳統(tǒng)儒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逐漸解紐并逐漸失去吸引力,這同時開啟了多元化發(fā)展的可能性,為思想解放創(chuàng)造了條件。為了填補信仰的真空,許多知識分子作出了新選擇。社會達爾文主義、馬克思主義、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等取代儒家的“外王”的政治面向和“格物致知”的傳統(tǒng),規(guī)范個人與國家,文化與政治的關系,新“組織”取代了《大學》中所陳述的格局,不再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由單子逐步擴大為國家、天下的格局,而是同志式的,在主義指導下的組織生活,誠意、正心到治國、平天下的工作都應該在主義的指導下進行。至此中國知識分子各自以獨特的方式尋找安身立命之道。
通過以上分析,國家在轉型時期面臨著包括社會政治秩序的危機和文化道德的危機,這是當時知識分子所面臨歷史處境的重要特征,這對青年周恩來一代影響非常深刻。因此歷史處境同周恩來個人生命的處境一樣,是影響周恩來思想演變的重要因素。
三、時代思潮
最后我們還不能忽略19世紀末20世紀初對青年周恩來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時代思潮。晚清以來的影響巨大的民族主義思潮?!懊褡濉笔且粋€舶來品,在漢語體系里,“民族”具有現(xiàn)代意義上的概念是1899年梁啟超在撰寫《東籍月旦》時從日文中直接引進的,其后1903年梁啟超根據(jù)德國政治理論家布倫奇的理論引進了民族的定義。民族主義在中國的產(chǎn)生是近現(xiàn)代歷史發(fā)展的產(chǎn)物,首先西方列強的侵略為民族主義的形成提供了強烈的需求。民族主義是很難從內(nèi)部自我催生的,必須要在外部危機的情況下,民族主義才可以催生出巨大的內(nèi)部凝聚力。1840年以來,帝國主義相繼發(fā)動了一系列的侵華戰(zhàn)爭,激起了中國社會先進分子強烈的憤怒和同仇敵愾的決心。中國知識分子,在外患猛烈的刺激下,才有1895年以后的“救亡”“振興中華”的危機感,這種危機感是民族主義產(chǎn)生的前提條件。其次,民族主義在清末民初高漲,還得益于1895年之后報刊、新式學校、學會現(xiàn)代傳媒數(shù)量的激增。這三種現(xiàn)代傳媒所形成的網(wǎng)絡對民族主義在1895年之后的形成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一方面使西方現(xiàn)代民族主義概念、范疇引進并傳播開來,其次現(xiàn)代傳媒網(wǎng)絡帶來的西方所特有的民族主義概念與中國本土固有的族群意識相結合使西方特有的民族主義中國化,形成以中華民族為標志的民族主義?,F(xiàn)代民族主義的形成及高漲,深刻影響了周恩來一代人,這也是為什么周恩來在12歲時喊出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句口號的一個重要外部原因。總之,近代中國的民族主義思潮,既是中國人面臨內(nèi)有外患逼迫下的立場,也是民族生存發(fā)展的經(jīng)濟方略和文化選擇。在20世紀前50年,民族主義思潮是許多社會思潮中,影響最為廣泛,最有號召力的一種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