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賣炭翁》審美教育研究

2019-06-06 06:05:00陸亞柳
課外語文·下 2019年4期
關鍵詞:賣炭翁審美價值審美教育

【摘要】在語文教材所選的文體中,詩歌屬于一種精致、蘊含豐富的文體,是一種高品位的文學?!顿u炭翁》選自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組詩《新樂府》五十首中的第二十三首,是白居易也是唐詩的代表之作,它不管從韻律方面,還是從情感、語言方面,都有著厚實的審美價值,所以對這首詩歌審美價值的理解和感受,是審美教育的重要內容。所以,本文首先論述《賣炭翁》所蘊含的審美價值,其次再依此對其審美教育的實施展開議論。

【關鍵詞】《賣炭翁》;審美價值;審美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本文所研究的對象《賣炭翁》選自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二十四課,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代表作,講述了一個困苦的老人賣竹炭的故事,顯示出了老人謀生的艱難,同時又揭露出“宮市”的黑暗,對當時腐敗的社會現(xiàn)實進行了諷刺,表達了對下層勞動人民的同情。

一、《賣炭翁》所具有的審美價值

白居易曾在《與元九書》中提到他關于詩歌創(chuàng)作的觀點:根情、苗言、華聲、實義。換句話說,也就是詩歌創(chuàng)作要在情感、語言、聲律和含義上具有豐富的內涵,達到審美的要求。接下來本文就從聲律、語言、寫作手法、情感和它本身的內涵五方面探究其所具有的審美價值。

(一)聲律節(jié)奏之美

《賣炭翁》聲律優(yōu)美,讀起來朗朗上口,它是一首新樂府詩,屬于古體詩,所以沒有一韻押到詩的結尾,存在換韻、鄰韻通押的情況。具體來說,“色”“黑”“食”相押,后換平聲韻“單”“寒”相押,再換“雪”“轍”“歇”相押,之后換“誰”“兒”相押,最后“敕”“北”“得”“直”相押。在唐詩中,職韻少與他韻通押,屑月通押則很常見,本詩的“雪”“轍”“歇”就屬于這一種情況。故《賣炭翁》一詩具有豐富的音樂之美。

其次,《賣炭翁》的節(jié)奏感也很強,讀詩,還是要一句一句地讀,一字字地讀,音該強則強,該弱則弱。前兩句是對賣炭翁的呼喚,顯現(xiàn)出了對賣炭翁的同情。全詩的節(jié)奏應該是低沉的,詩句以七言為主,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和“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這兩句采用三七言相結合的民歌體式,字數(shù)的變化連帶著節(jié)奏也一起變化,緩促相濟,是詩人情感的轉折,這些變化都是表達詩人情感所采用的手段,所以在劃分節(jié)奏朗讀的時候要注意。綜上所述,《賣炭翁》這一首詩在聲律節(jié)奏方面具有相當強的美感,也就是我們詩歌常說的音樂美。

(二)語言之美

詩歌的語言較其他文學語言更準確、生動、凝練、精辟、優(yōu)美、形象,言簡意豐,言簡意深,言簡意賅。往往一字振人心靈,一句發(fā)人肺腑。除此之外,詩歌的語言在整體上都有自己的語言風格,有的華麗,有的質樸,但不管華麗還是質樸,都有著它們獨特的美。

《賣炭翁》的整體語言風格正是白居易詩歌語言風格的體現(xiàn),是純真、通俗、樸素、精練、自然的。首先,詩歌在句式上以七言為主,采取三七言相結合的民歌句式風格,長短相間,句式隨著情感和敘事的變化而變化,這種表達方式就使詩歌語言變得簡單樸素,讀起來自然順口。其次,在《賣炭翁》這首詩歌中,作者采用了大量口語化的表達,使用生活化的不假雕飾的語言使詩歌的語言生動和自然。例如“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牛困人幾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這些詩句淺顯易懂,但淺顯并不淺薄,整首詩歌的語言都具有非常強的表現(xiàn)力,淺而能深、近而能遠正是這首詩歌的語言特色。最后,從一字一句的角度上來說,“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正是這首詩膾炙人口的名句,身上衣裳單薄,在正常人看來一定希望天氣暖和一點,但是對于賣炭翁來說,正如文中寫到的“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只有把碳賣了才能換取衣服食物,所以他一心期盼天氣更冷,把碳賣得一個好價錢。僅僅這一句詩,就把賣炭翁的艱難處境和復雜矛盾的心理活動給表現(xiàn)了出來,正所謂詩歌的語言是精練的、內涵豐富的、留給人極大想象空間的。

(三)寫作手法之美

白居易在這篇文章的構思寫作中使用了非常巧妙的寫作手法,其中較為典型的有對比、陪襯反襯、第三人稱的敘述視角、由遠及近的寫作手法等。

首先,詩中使用了鮮明的對比。集中表現(xiàn)在兩句詩句中“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和“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前一句我們已經(jīng)說過,而后一句中“一車炭,千余斤”就被“半匹紅紗一丈綾”這種不對等的交易換走了,這樣寫突出了唐朝宮市的黑暗,黑暗的宮市制度帶給老人深重的災難與無奈的辛酸,詩人“苦宮市”的創(chuàng)作意圖完美地表達了出來。

其次,詩中也運用了大量的陪襯和反襯。以“兩鬢蒼蒼”突出年邁,以“滿面塵灰煙火色”突出“伐薪、燒炭”的艱辛,再以荒涼險惡的南山作陪襯,老翁的命運就更激起了人們的同情。而這一切,正反襯出老翁希望之火的熾烈:賣炭得錢,買衣買食。老翁“衣正單”,再以夜來的“一尺雪”和路上的“冰轍”作陪襯,使人更感到老翁的“可憐”。而這一切正反襯了老翁希望之火的熾烈:天寒炭貴,可以多換些衣和食。接下去,“牛困人饑”和“翩翩兩騎”,反襯出勞動者與統(tǒng)治者境遇的懸殊;“一車炭,千余斤”和“半匹紅紗一丈綾”,反襯出“宮市”掠奪的殘酷。

再次,第三人稱的敘述視角。整首詩以賣炭翁的不幸遭遇為線索,采用第三人稱的全知視角來進行敘述,將事件的始末娓娓道來,而高妙之處便在于詩人的情感傾向在這樣的敘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全詩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第一自然段,對賣炭翁進行了一個介紹,展現(xiàn)出賣炭翁生活困苦的境遇,但是并沒有一個字直接寫他的艱苦,但是詩人以第三者的角度描繪了賣炭翁艱辛的勞動、滄桑的面容、艱難的運炭過程,衣單愿天寒的無奈,讓讀者讀起來卻字字皆苦。第二部分是第二自然段,寫了賣炭翁木炭被奪的不幸遭遇,詩中沒有一句直接寫作者對賣炭翁的同情之心,但高明之處就在于作者在簡單的敘述中展現(xiàn)了對賣炭翁的同情和對宮使的厭惡。

最后要說的就是作者由遠及近的描寫,在第一自然段中,作者先由南山燒炭寫起,再聚焦到賣炭翁的身上——滿面塵灰、兩鬢灰白、十指黑黑、衣衫單薄,使人觸目驚心。介紹了賣炭翁以后,作者就集中描寫了他的一次不幸遭遇,作者有意把他放在一個大雪天里,這樣的天氣雖然使他的身體格外寒冷,但卻點燃了他心頭的希望。賣炭翁滿懷希望地趕到市上,他的內心是不平靜,“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如同一場悲劇在發(fā)生以前的短暫的沉默,這兩句詩把讀者的心弦扣得緊緊的。 接下去,詩人掉轉筆鋒,使故事急轉直下,突然出現(xiàn)了兩個宮使。就是這兩個宮使給賣炭翁帶來了痛苦,帶來了不幸。作者再次運用由遠及近的寫法,寫宮使騎著馬遠遠而來,樣子很威風,衣著很神氣,這與賣炭翁歇在泥中的樣子,形成強烈的對照,最終“半匹紅紗一丈綾”就換走了他千余斤的炭。

(四)情感之美

《賣炭翁》的情感之美在于作者揭露了當時社會的常態(tài),表達了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時又對當時的宮市制度進行了強烈的諷刺和批判。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人性的善與惡,更好地理解作品。

(五)含義之美

《賣炭翁》真實地反映了唐憲宗時期的宮市制度和下層人民的生活境遇,是我們了解當時封建社會的好教材,學習這首詩歌,可以增進我們對封建社會的了解,含義之美自現(xiàn)。

二、《賣炭翁》審美教育的實施

《賣炭翁》具有豐富的審美價值。教師要引導學生感受美的因素,豐富審美感知,將美滲透在教學之中。對于《賣炭翁》的審美教育,筆者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論述。

(一)反復吟詠,感受詩歌的音樂美

詩歌的格律包含了情感豐富的意象,而在教學中,體會詩歌格律押韻的美主要通過有情感、有節(jié)奏的朗讀背誦來實現(xiàn)。所以在《賣炭翁》的教學設計中,應該注重有情感、有節(jié)奏地 朗誦。可以通過學生自己朗讀、全班朗讀、教師示范朗讀等朗讀的方法來實現(xiàn)。

(二)咬文嚼字,品味詩歌的語言美

詩歌的語言是精練的,白居易的詩歌風格樸素簡單,采用民歌的句式,簡樸的表達正是這一點的體現(xiàn)。所以在教學中,注重讓學生從整體上賞析詩歌的語言風格,這可以插入白居易的其他詩歌,如《大林寺桃花》讓學生對比得出白居易質樸的詩歌語言風格。

詩歌教學要注重賞詞析句,講究煉字、煉句。所以,本詩可以提煉出“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和名句“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這三句為重點賞析之句。從而理解詩歌的語言之美,獲得更高的藝術享受,更深層次體會作者在詩歌中蘊藏的含義,以幫助抓住作者所要表達的主旨。

(三)整體感知,領悟詩歌寫法之美

《賣炭翁》中使用了許多典型的寫作手法,這一部分的教學活動可以設計為分組討論,以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為基礎,分組討論詩中所使用的寫作手法,然后再闡明小組討論的結果,老師再加以補充說明。這是課中的活動,那么在課后老師也可以布置作業(yè),讓學生運用所學到的寫作手法,挑一兩個自己喜歡的嘗試寫作一篇小短文,從而更加熟練地掌握這些寫作手法。

(四)深入品味,感受詩歌的情感含義之美

這首詩歌的情感還是比較容易體會的,含義也比較簡單。對于情感來說,一定要在朗讀中體會,所以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朗讀中體會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之情和對宮使的厭惡之情。其次也可以在品詞析句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對于含義來說,在理解語言的基礎之上感受作者“苦宮市也”的所指。

《賣炭翁》具有豐富的審美價值,把這些豐富的審美價值滲透于我們的語文課堂,是語文教學的要求??傊?,詩歌中充滿著美,在詩歌教學中,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學會審美,教師要深度挖掘詩歌中各種美的元素,引導學生對美的因素的感受,引導學生在體驗美的基礎之上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

參考文獻

[1] 劉熒.靈魂的在場——語文審美教育研究[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

[2] 哈雪英.根情苗言華聲實義——《賣炭翁》審美價值略論[J].新絲路(下旬),2016.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4] 教育部組織編寫.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下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5] 趙家濤.中學古典詩歌審美教育研究——語文審美教育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1.

作者簡介:陸亞柳,女,云南宣威人,碩士研究生,云南師范大學,研究方向為學科教學語文。

(編輯:張曉婧)

猜你喜歡
賣炭翁審美價值審美教育
賣炭翁
金山(2020年8期)2020-09-06 13:33:23
賣炭翁的艱辛與貧寒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59:09
淺析傳統(tǒng)藝術互滲性的當代審美價值
人間(2016年27期)2016-11-11 17:09:09
小學體育教學中審美教育初探
體育時空(2016年9期)2016-11-10 21:03:10
中國門神畫之美
試論動漫藝術的審美價值
“作好作惡者皆龍友也”
淺析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之社會藝術功能
戲劇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8:49:08
新課標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47:48
渝北区| 家居| 兰溪市| 石门县| 南乐县| 教育| 海丰县| 乐平市| 清苑县| 新野县| 蒲江县| 南华县| 黄大仙区| 茂名市| 东源县| 雷州市| 汝南县| 夏邑县| 庆云县| 辉南县| 依兰县| 神池县| 晴隆县| 绩溪县| 图片| 灵川县| 霍城县| 长寿区| 奈曼旗| 汉川市| 和静县| 中阳县| 彭泽县| 金沙县| 皋兰县| 芦溪县| 马山县| 襄樊市| 兖州市| 新丰县| 沂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