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少芹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新的學習模式。它旨在改變過去單一的、滿堂灌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它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在分工合作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它先以自主學習為前提,在形成自己對問題的見解后,再與同學進行合作交流,最后在交流中達成共識,探究出正確的答案,使認識得以升華。下面談談我自己在教學探究實踐中的心得體會。
一、注重自主學習
在教學實踐中要注重自主學習過程,不可流于形式。在教學中,我們教師多數將這個環(huán)節(jié)放在課前預習中,如:課前布置讀通課文、自學生字詞、理解詞句、體會課文主旨等等。深入檢查時,發(fā)現學生往往為完成其他學習任務,這項預習作業(yè)一般是敷衍了事,效果不大。在課堂教學中設計的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教師會因怕耽誤時間完成不了教學任務,未能給予學生充裕的思考時間。為此,我們在探究中,著重編寫設計了每篇課文的“導學案”,布置學生按“導學案”有計劃地完成,為節(jié)省時間,避免影響學生完成其他的晚課作業(yè),可以根據問題,答案在課文或各類參考書上圈圈畫畫,做旁注,高效快速完成對課文的初步認識。
例如:六年級下冊《凡卡》第二課時設計的導學案:一是通過獨學方式,完成本課時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習“信的內容”,了解凡卡悲慘的學徒的生活,體會他極度悲痛的心情。(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對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對黑暗社會的憤怒。(4)復習字詞,寫一寫易錯的詞語。二是自學完成以下問題:(1)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文章分為哪三部分?(2)在這個故事中出現了哪些人物和動物呢?請畫出來。并說說他們的身份。(3)找出凡卡給爺爺的信的內容,用【 】標出來,連起來讀一讀。三是品讀信的內容,體會文章情感(在課堂對學、群學著重合作交流)。①凡卡在信中講了哪幾件事?②凡卡為什么給爺爺寫信?③讀凡卡寫給爺爺的信,畫出凡卡乞求爺爺帶他離開的語句。并反復感情朗讀,從中你體會什么?④凡卡在老板家里受盡各種虐待,他過著怎樣的生活?請你聯系文中的具體事例說一說。⑤讀第11自然段,說說你的發(fā)現。四是課堂小結:我們讀完了凡卡的信,知道些什么? 五是進行情感升華感悟:你同情凡卡嗎?相比之下,你覺得你現在的生活怎樣?請談談自己的感受?由于“導學案”所預設的課前自學內容清晰明了,學生在自學這個環(huán)節(jié)有序可循。
當然,在自主學習這個過程,教師要強化學法指導,令學生掌握多樣化的學習技巧,減輕學生負擔,讓學生會學、善學,懂得如何學習才省時省力高效果。
二、重視合作交流
在小組合作交流是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有些同學在合作交流中圖個新鮮、熱鬧,負責的同學起不到引領作用,聚在一起毫無章法說一通就完成,達不到任何效果,還浪費時間。還有些小組長只讓組員輪著把“導學案”中的答案讀一遍就了事。氣氛看似熱鬧非凡,實質效果一般。在集體交流時,老師為好掌控課堂,也點名由小組匯報交流結果,然后在課件中出示標準答案讓學生讀讀。這樣的合作交流著實讓人懷疑它的實效性。我在探究中認為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在合作交流中要營造出平等、和諧、民主的氛圍,既要讓優(yōu)等生起主導作用,也要讓中下層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松。一般我們是依上、中、下三個層次搭配分組。在交流中,可將課程達標任務分為基本目標、中層目標、提高目標。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讓中下層學生在上層學生的帶動幫扶下,跳一跳,中層生解決提高目標,下層生解決中層目標。切忌不能讓上層生包攬所有問題,中下層生只作旁觀者,要讓所有學生均衡發(fā)展,各有所得才達到合作交流目標。
(二)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多樣不同的合作形式,不可以單一地交流某個問題的結論、答案,要開展創(chuàng)造性的合作學習。如學習《鳥的天堂》時,合作小組可以利用周六日時間在家長陪同下實地參觀游覽小鳥天堂(小鳥天堂是我們家鄉(xiāng)新會的名勝古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這篇課書的內容記憶深刻。又如教學觀察一種小動物,寫出小動物特點、生活習性的作文時,可以讓小組在課余時間利用影像、視頻、課外讀物了解小動物,如果家中養(yǎng)有小動物,如小烏龜、金魚、小鳥等,就讓組員們開展共同飼養(yǎng)觀察活動,做好觀察記錄,在這個合作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寫作的興趣,更豐富了學生寫作的內容題材。還可以開展小組合作表演課文劇、制作課文思維導學圖、講故事、表演朗誦等等多形式進行合作學習,既激發(fā)學生合作學習興趣,使學生“好學”“樂學”,更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三)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傾聽、對比、質疑,學會吸取別人的優(yōu)點,反省自己的缺點。在課堂合作交流上,有些學生只會眼巴巴地望著發(fā)言的同學,不知所云。我們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專心傾聽別人發(fā)言的習慣,學會聽重點,對同學的發(fā)言做出分析,判斷正誤,同時要有自己的獨到見解。
三、注重對學生激勵性的評價
小學生的心理非常喜歡聽表揚、激勵、肯定的語言,簡單的一句“你真棒”“你真聰明”“這次你最厲害”“你的見解真獨特”“相信你有能力解決的這個問題”“老師獎你們小組兩顆星星”……都讓他們歡喜半天,學習興致被一下子激發(fā)起來,從而讓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學探究中,我善于捕捉學生任何閃光點,毫不吝嗇對他們進行激勵性的評價,效果甚佳。
在小學階段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有一定的難度,受學生組織能力、表達能力、獨立自主能力的限制,有時合作學習成了華而不實的課堂氣氛,但只要我們教師敢于實踐探索,不斷探索研究,必能創(chuàng)出一條可操控的有實效的路子,必將呈現一番新的風貌。
【作者單位:江門市新會區(qū)會城紅衛(wèi)小學? 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