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鵬
在《指南》中關于游戲與幼兒的發(fā)展關系概括為三句話“游戲反映發(fā)展,游戲鞏固發(fā)展,游戲促進發(fā)展”,可以說,沒有游戲就沒有發(fā)展。作為教師要關注幼兒的游戲行為,而觀察是教師了解幼兒游戲行為的關鍵。所以,教師不僅是游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者,更是游戲過程的觀察者,如何觀察幼兒的游戲成了教師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
在實踐中,很多時候不知道可以從哪些方面觀察孩子的行為,從哪個視角來分析孩子的發(fā)展水平??床欢⒆拥挠螒蛐袨?,不會分析行為背后所表現(xiàn)出來的發(fā)展水平,自然就無法推進孩子的發(fā)展。依據(jù)《指南》所列的學習與發(fā)展目標,以及這些目標的行為表現(xiàn),簡單談談我對自主游戲中教師觀察的一些粗淺想法:
一、做到心中有數(shù),知道要觀察什么
例如,生活區(qū)投放了一盒玻璃球、幾個碗、幾雙筷子,有三個孩子參與夾玻璃球,即將開始時,有的孩子覺得自己分到的少,便問同伴要,但同伴不愿意。也有的孩子提出把玻璃球放一起,再往自己碗里夾,看誰夾得快又多。意見達成一致,但玻璃球在合并的過程中不小心散落到了桌面、地面,老師發(fā)現(xiàn)后立即制止,并交代孩子自己多練習夾的本領。三個人夾了一會兒,就沒了剛才的興致,有的離開,有的更換其他材料來玩了。在游戲中孩子大部分行為都是外顯的,包括情感,因而極易被觀察、被感知,教師在觀察中可以獲取豐富的信息:孩子對夾玻璃球的活動興趣持續(xù)很短、喜歡自主,老師的制止和要求破壞了幼兒興趣等方面的有價值信息。
觀察內容雖多,但只要心中有數(shù),觀察便也有了方向。首先,游戲材料的投放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和需要,游戲是孩子已有經(jīng)驗的表現(xiàn),游戲行為是孩子發(fā)展水平的反映,適合的游戲材料可以激發(fā)孩子的游戲動機和想象。例如,益智區(qū)教師投放多條插板、若干蔬果圖卡,鼓勵幼兒自己設計模式進行有規(guī)律的排序,創(chuàng)設了自由創(chuàng)新的空間。其次,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反應,尋找他們的興趣點,有意識地進行引導,使他們在游戲中逐步成長。另外,可以觀察孩子的突發(fā)情況,比如,面臨了什么困難或出現(xiàn)了什么矛盾,注意及時、有效地引導,使他們愉快地投入游戲中,并獲得經(jīng)驗的積累。教師也可以結合孩子的游戲行為進行整理歸類,比如創(chuàng)造性行為、異常行為等。觀察要有重點,需要很清楚地知道“我想了解什么”,有了清晰的意向,才有可能在孩子的游戲過程中看到你的觀察對象和目標,才能有效地記錄到有意義的行為和經(jīng)驗。
二、掌握一定的方法,懂得要怎么觀察
在日常游戲活動中,老師會用語言直接告知孩子怎么解決問題,比如,當孩子把積木壘得很高出現(xiàn)傾斜時,就急于告知需要擺放的細節(jié),甚至直接幫忙調整。也有老師看到材料凌亂隨手整理,而孩子看到老師的行為,絲毫沒有意識要整理。因此,老師更像紀律的維持者,當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時,教師不是制止就是幫助。游戲中有太多不確定因素,使得教師難以應對,不明確自己要觀察什么,而是看到什么就指導什么,缺乏現(xiàn)場觀察、指導的經(jīng)驗,缺乏對整體的把握。觀察很盲目,方法很單一。
其實,觀察的范圍越大越盲目。平時個案跟蹤時,我們會先確定觀察對象,記錄他的行為表現(xiàn)。在游戲中,同樣可以追蹤觀察,即定人不定點,被觀察的孩子走到哪里,觀察者就跟隨到哪里,這種方法主要適合觀察個別孩子在游戲過程中的情況。也可以根據(jù)進行的主題或一個區(qū)域中孩子的游戲情況確定一個重點觀察區(qū),即定點不定人。最后,不管是定點還是定人,教師針對整個游戲的布局和全班孩子的活動情況進行粗略的觀察,做到大致了解,即“整體觀察”。我們在觀察時,要善于融會貫通,合理分配,有機結合,把自己置身于一個可看到全方位的地點,達到最佳效果。
三、學會忍耐和等待,讓觀察進行到底
很多時候,孩子們玩時并不需要我們打擾,如果教師常常介入其中,會過多地干擾孩子,那么觀察孩子、了解孩子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少,孩子游戲的“來龍去脈”也就中斷了,會影響孩子的自我表現(xiàn)。例如益智區(qū),當老師發(fā)現(xiàn)孩子給蔬果卡片排隊沒有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時,可能會多言,甚至告訴孩子可以怎么排。其實,老師的直截了當,往往抹殺了孩子的探究興趣。在反復操作中,他們會找出顏色、大小的不同,也能進行有規(guī)律的排隊,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創(chuàng)意。“只要沒有危險,我們應該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寬容,尊重孩子表現(xiàn)在尊重孩子游戲的愿望、學習方式、能力和水平,在觀察中和觀察后客觀解讀孩子的行為表現(xiàn)”。從這個案例中,我們看到了孩子自己的興趣點,看到孩子遇到困難時,沒有第一時間給予幫助,而是選擇了等待。有時候就需要這樣的等待,這種等待能讓孩子收獲成功,積累經(jīng)驗。
四、學會分析和解讀,讓觀察發(fā)揮效應
觀察是了解孩子的第一步,也是教師反思的基礎。對觀察結果進行行之有效的分析,可以指導我們從客觀實際出發(fā),提出有針對性的較為適宜的下一步措施,使孩子的游戲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發(fā)展。就前面的案例,教師觀察后可以做的是:可以延續(xù)這個制作主題,并且添置更多色彩、大小不一樣的瓶蓋,或添加其他輔助材料。分析孩子的游戲過程,一方面可以從孩子的角度分析活動情況,了解孩子的興趣點、交往能力、認知水平,了解哪些孩子需要幫助,為下一次制定目標、指導方式提供一定的依據(jù)。另一方面,可以從教師角度思考介入游戲的時間、指導的方式是否合時、合理。此外,還可以分析為孩子提供的游戲主題、游戲內容、游戲目標是否適合孩子現(xiàn)有的游戲水平和發(fā)展特點。通過觀察后的反思、調整,為孩子提供適合的游戲。因此,教師對幼兒游戲的觀察必須細致、深入,如實、詳盡,不能以主觀的判斷代替幼兒具體的行為。
蒙臺梭利對觀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曾做過精辟的論述:“唯有通過觀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內在需要和個別差異,以決定如何協(xié)調環(huán)境,并采取應有的態(tài)度來配合幼兒成長的需要?!彼堰@一教育過程概括為——大膽地放手、小心地觀察、耐心地等待、適時地引導。
因此,教師在游戲中不應只是在教室中忙碌地穿梭,而要做個睿智的觀察者,站在幼兒的背后,沉靜、慈愛而耐心地觀察,真正地從觀察中獲取準確信息,善于思考,及時引導,使孩子真正玩起來。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中區(qū)木瀆實驗小學附屬幼兒園?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