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亭嶠
摘 要 舞蹈詩《獨龍情懷》是以云南少數(shù)民族獨龍族為編排基礎,提取其中具有符號性的動作作為元素,以舞蹈為主要載體結合音樂、服飾、道具等形式,展現(xiàn)獨龍族人民的審美情趣,生活現(xiàn)狀以及獨特的舞蹈形式。本文通過參與排練之后自己的心得體會對舞蹈詩《獨龍情懷》進行分析,幫助愛好云南少數(shù)民族舞蹈文化的學者們更好的理解和認識,進而推動少數(shù)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與傳承。
關鍵詞 《獨龍情懷》 舞蹈排練
中圖分類號:J80文獻標識碼:A
云南省是一個具有豐富少數(shù)民族文化以及特色的地方,在云南地區(qū)生活著眾多的少數(shù)民族,包括漢族數(shù)量多達25個,每個民族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其中有服飾、習俗、宗教信仰、音樂、舞蹈等等。這其中囊括一些我們熟知的少數(shù)民族之外,還有一些是人數(shù)極少的民族,而獨龍族則是云南省最后一個被解放的民族,數(shù)據(jù)顯示該民族人數(shù)現(xiàn)有7000左右,實際上現(xiàn)居的人數(shù)只在5000人左右。
1舞蹈詩片段介紹
《獨龍情懷》舞蹈詩總共有十二個片段組成,演員分成三個不同組;包括群眾組、小孩兒組、官兵組。整個舞蹈詩的安排順序:祭祀,講述獨龍人民的宗教信仰,“剽牛活動”的舉行;耕種,表達獨龍這個民族的精神,自給自足的生活;金果豐收,在通過勞動之后豐收的喜悅;江畔,敘述了獨龍族生活的環(huán)境,在獨龍江畔撒網捕魚的景象;搓小米,按照時間的順序,透析出獨龍人民的勞作分布;前半部分都是由編導對于獨龍人民生活細節(jié)的觀察,對于獨龍族舞蹈動作的提煉進行編創(chuàng)的少數(shù)民族舞蹈部分。接下來表現(xiàn)的是是獨龍族人民的青少年由于生活環(huán)境的惡劣,求學心切的孩子們;上學路上;紅領巾;隊列。最后表達的是人民解放軍進入獨龍江,幫助獨龍人民修筑新路,表達出共產黨對于獨龍人民的幫助,通過筑路也映射著黨和人民一條心,軍民融洽的景象。筑路;救援;卡雀哇。
2從排練廳到舞臺
從2017年9月到11月的密集排練,以提高整個劇組質量和作品質量為基礎,分段式排練作為手段,將舞蹈詩中的片段獨立出來作為個體進行排練。參與在不同的片段中感受也有所不同,在教室里的排練都是以近距離的觀察、修改、練習以及提高整個片段的整齊度為主,細化到每個演員的動作方向、動作幅度再到排面的整齊一些細枝末節(jié)的問題上面,最后深入到要求演員的情緒和整個舞段所要表達的情感內容。從動作中強化或塑造舞蹈形象,動作是人類傳遞情感的符號,強化民族風格是我們的首要任務,無論是從人物的姿態(tài)、造型、步伐或者主題動作、構圖、隊形都是舞蹈的形象,并且從情感中升華舞蹈形象,將所有的動作都建立在民族情感的基礎上,這就需要編導將不斷從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汲取到的營養(yǎng)逐漸的帶給演員。當把舞蹈詩分成舞段放在教室里時,我們主要聚焦在這個舞段中所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深入要求的部分,更多的是將每個舞段都細化。當排練進行到一個階段的時候,我們會將整個舞蹈詩進行整合聯(lián)排,這個時候我們看到的是整個舞蹈詩的結構以及對于整個舞蹈詩情感的鋪墊和延續(xù)是否恰當,以及一些片段與片段當中銜接的部分是否需要調整。將舞蹈詩放在排練廳時是我們對于整個舞蹈詩微觀的掌握和調控。而將舞蹈詩搬到了舞臺上的時候,這時舞蹈詩所要呈現(xiàn)的內容并沒有發(fā)生改變,而是我們的視角發(fā)生了變化,在樸永光老師的課堂中也曾經講過“舞蹈場景”的變化使舞蹈產生了不同的視覺,當“舞蹈場景”從排練廳轉換到了舞臺,我們更多的是關注整個舞蹈詩所呈現(xiàn)出內容的完整度、以及整個舞蹈詩所要表達的民族情懷和民族情感,這時我們聚焦在舞蹈詩的“整體性”,從編導到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采風學習。
3從演員視覺到觀眾視覺
經過一段時間的密集分段式排練之后,我們進行片段的整合工作,大家按照順序將片段連接。這與當時細化排練時的感受不同,從觀眾的角度來說,看到的確是完整的一句話,而不是簡單的一個字、一個詞。而是整個作品向我們所講述的故事,以及所表達的民族情懷。這時我理解了所謂作品向觀眾傳遞的內容,當觀眾第一時間接收信息到結合觀眾本身經歷不同欣賞到的美不同,最終觀眾的感受回到作品本身這個過程。從微觀到宏觀的轉換,從演員的身份抽離出來,再次體會整個作品的魅力。結合本身的理解和體會再次投入排練中,使得情感的表達不再那么蒼白。作品在排練廳里,沒有燈光、音響的襯托下,動作是細致的,片段像一句話,而每個動作就像一個字,一個標點符號;當整個作品搬上舞臺時,有了舞美的輔助,演員就像是說話的人,把平時我們所訓練的一字一句講述給觀眾聽。由于身份的轉換,視覺也隨之轉換,演員的個體化在舞臺上有一定的減弱,看到更多的則是整體的呈現(xiàn)。
4小結
在經歷過這次長時間的排練之后,對于“排練廳里的作品”與“舞臺上的呈現(xiàn)”有了新的認識,理解兩者之間的相輔相成。展現(xiàn)作品需要演員作為重要的載體,而舞臺同時也鍛煉了演員的素質,這是不可否定的,與此同時也訴說著編導對于作品的理解以及想要傳達給觀眾的理念。在本次排練中,也學習到了作為一名編導,需要具備的素質及能力,對于演員的運用,片段配置的合理性,動作編排上的“保留”與“發(fā)展”,結合有關舞美運用方面的理論知識以及整個作品的綜合呈現(xiàn)是否具有其深遠的意義都要做一定全方位的思考。經過本次實踐與理論的高度結合之后,望在本次鍛煉中所學到的知識能夠運用到自己之后的研究工作道路上并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5結語
通過參與到整個舞蹈詩的排練,首先了解到一個好的作品需要編導老師和演員的通力合作,編導將他們學習到的和理解的內容進行美化和編排,最后通過演員來展現(xiàn),這個過程是相輔相成的。總歸來說一個好的少數(shù)民族作品,必須建構在少數(shù)民族情感的基礎上,不應該離開本民族的信仰以及個性感情;對于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新,要來源于編導對于生活的理解,綜上幾點才能做出具有時代性的創(chuàng)作,符合當下時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