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卓
【摘? 要】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老師要運用好復習課來培養(yǎng)與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這樣學生才能夠在活用知識、思維來解決問題的同時,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為終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扎實基礎。下面將以小學階段的復習課為例子,對提升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具體舉措進行探討。
【關鍵詞】 復習課;學科素養(yǎng);道德品質
學科素養(yǎng)是我國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一個新的概念,也是各學科教學的基本目標。學科素養(yǎng),是指在學科學習和實踐活動中養(yǎng)成的具有該學科特征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品質和基本經(jīng)驗的綜合。它不是各種要素的簡單疊加,而是一種注入主體精神的合金,成為一種處理問題的習慣或思維方式。因此,培養(yǎng)學生形成學科的基本素養(yǎng)是素質教育的核心。
1. 鞏固基礎知識,注重知識的運用
(1)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無論是針對任何階段的復習課而言,老師都需要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小學階段的復習課也不例外,這樣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才能對知識進行有效整合、提取與運用,順利地解答問題。
(2)立足于實際生活
新課程標準一再強調,小學階段的教學必須要立足于生活實際,這樣才能夠滿足學生的真實發(fā)展需求,進行更為理性與高效的學習。為此,在實際的復習課之中,老師要將復習內容與社會實際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感知學科的價值與意義,養(yǎng)成運用所學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習慣。
2. 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
(1)教給學生辯證思維的方法
小學復習課堂之中,老師需要注重對學生獲取信息能力、判斷推理能力、辯證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才符合新時期的試題,對問題進行透徹的分析與解答,逐漸培養(yǎng)與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
(2)教給學生注重過程的思想
過程思想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一種基本學習思想,其具體的步驟應為發(fā)現(xiàn)問題、變換路徑、尋找替代物、組合方案、擇優(yōu)方案。實際的復習課堂之中,老師就需要采取此種方式,多讓學生體驗整個探究的過程,掌握注重過程的思想,并對之進行靈活運用。
(3)教給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思想
新時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強調理論邏輯與生活邏輯的完美結合,要將理論觀點的闡述融入到生活主題之中。同時,在考試評價中,命題者也總會創(chuàng)設創(chuàng)新的情境,提出創(chuàng)新的問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解決問題的學科能力及素養(yǎng)。為此,在復習課之中,老師必須要意識到此點,不斷向學生傳輸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思想,一步一個腳印的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
3. 加強對學生的教化與關懷
新課程背景下開展復習課之時,老師不僅需要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與基礎技能的客觀考查,還需要完成教化人關懷人的基本任務,這樣才能確保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對真善美進行追求,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升華學生情感,達成最終的提高學生修養(yǎng)的目的。
綜上所述,小學復習課之中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是每位都是都必須要深入研究的課題。實際的復習課教學之中,老師想要達到此目的,筆者認為必須要將知識鞏固、知識運用、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與德育教育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循序漸進地達成提高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基本目的,為學生的全面性發(fā)展奠基。
【參考文獻】
[1] 李惠軍. 靈魂的追問(3)——教師的精神守望與教學的思想穿行[J]. 歷史教學(上半月刊),2015(4).
[2] 劉淑蘭. 思維導圖在中職英語復習課中的應用研究[J]. 教育革新,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