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榮清
【摘要】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朗讀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表演性朗讀這種特殊的朗讀模式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表達感情。學生憑借教材中的精彩內(nèi)容,更為深刻地體會語言的真正魅力,同時也對課文包含的感情進行整體感受。教師科學地利用合適的朗讀方式,引導學生正確學習,從而提升學生的表達水平。本文針對表演性朗讀,對其含義和意義科學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運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表演性朗讀;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朗讀是非常關鍵的,這種生動且形象的方式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表達情感。很多課文都擁有十分豐富的插圖,學生通過仔細閱讀,有感情表達,深刻體會,必將能夠感知語言藝術的真正魅力,同時強化運用語言的能力,體會文章的含義,感受其中包含的感情。教師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科學朗讀,客觀利用朗讀這一教學方法,制定可行性的教學對策。
一、表演性朗讀內(nèi)涵及意義
由于持續(xù)深入推進的新課改,結(jié)合全新素質(zhì)教育思想,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語文教師應不斷改變教學思想,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從而提升教學水平。在這種教學環(huán)境中,順勢形成了表演性朗讀。
(一)內(nèi)涵
表演性朗讀,具體是指憑借表演的方式科學朗讀課文,如此有利于學生深刻把握課文的內(nèi)容,還可以深刻記憶這部分內(nèi)容。教師憑借這種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全面開展學習,引導學生更加深刻地體驗課文表達的情感,從而獲得更好的教育。這種朗讀要求學生利用表演方法表達課文感情,結(jié)合自己把握的課文感情,借助面部表情和對應的肢體語言,成功傳遞文本感情。學生通過接受情感朗讀訓練,更加輕松地了解課文感情,提高表達情感的水平。
(二)意義
在開展教育的過程中,結(jié)合表演性朗讀可以達到更為科學的教育,同時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一部分教師開展教育時,依然使用傳統(tǒng)灌輸方法,學生難以在學習中表達情感,也無法憑借教育獲得大量的知識,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教師在組織訓練時可以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幫助學生準確表達情感,使學生更為深刻地了解課本內(nèi)容。吸引學生更加主動地接受教育,使學生逐步成為教育的核心,并凸顯科學性。另外,教師積極組織這項教育時,學生全方位了解知識內(nèi)涵,不斷體會人物的感情,強化本身的價值理念,能逐步提升教育的有效性。
二、科學運用策略
(一)科學選擇朗讀教材
在全面實施表演性朗讀教學時,應認真挑選教材,如此才可以獲得科學的課程教育。雖然能夠進行朗讀教學的語文教材內(nèi)容十分豐富,但在表現(xiàn)模式與教學意義方面出現(xiàn)明顯不同。在訓練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應合理挑選內(nèi)容,并結(jié)合學生實際特點與表達的情感模式等,科學挑選閱讀材料。
比如《大青樹下的小學》,這篇課文主要描寫了大青樹下民族小學的學生幸福開展學習生活。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表演性地朗讀課文,促使學生全面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感受課文表現(xiàn)出的贊美之情,側(cè)面接受民族團結(jié)教育。有的認為學校附近的環(huán)境寫得不錯,有的認為大青樹寫得很好,還有的學生認為各種鮮艷的服裝寫得最好。認為寫得好的內(nèi)容,學生更喜歡朗讀,也愿意帶有情感進行朗讀。因此,在全面改革新課程以后,在課堂上時常出現(xiàn)的一句話“挑選你感興趣的內(nèi)容朗讀”,表現(xiàn)出教師異常尊重學生自由挑選材料的權利,引導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朗讀興趣與學習基礎,挑選自己感情需要的閱讀素材。如此一來,不但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還使學生更為輕松地把握朗讀內(nèi)容,進一步達到培養(yǎng)興趣的目的。
(二)重視對學生開展情感朗讀的教育
教師在開展朗讀訓練的過程中,應高度關注情感朗讀教學。通過對他們開展情感朗讀教育,可以全面掌握文章的實際內(nèi)容與作者的感情,并引導學生深入發(fā)現(xiàn)文章的情感內(nèi)容。表演性朗讀的優(yōu)勢在于學生注入情感,在學習課程的過程中獲得情感體驗。為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幫助學生在朗讀中融入自己的認知感情,全身心投入到作者設計的情感世界中,深刻體驗朗讀材料牽涉的情感與價值理念。比如,在學習《花的學?!返倪^程中,學生憑借自身的感情不斷重復實施閱讀,有利于學生深刻感受文章包含的情感,了解文字發(fā)生的改變,引導學生感受文章內(nèi)容表述的特點。
要想較好引導學生利用朗讀深刻理解和感悟課文內(nèi)容,主要在于喚醒他們對情感的積極性。在指導學生開展朗讀時,引導學生憑借自己的表情、動作等表現(xiàn)課文內(nèi)容,從而對學生身體狀態(tài)積極喚醒。
比如在《大自然的聲音》一課中,教師開展教學時,選擇一個學生上臺按照大屏幕上的課文內(nèi)容朗讀,鼓勵學生通過表演朗讀內(nèi)容,聯(lián)想自己處在大自然環(huán)境中。當讀到動物歌聲時,學生不由自主地做出抬頭、下蹲等動作,仿佛自己也身在自然環(huán)境中。在這個教學中,講臺已經(jīng)吸引了全體學生的注意力,基本上全部學生都在仔細觀察,感受課本帶來的意境。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除了要求學生利用表演的方式展示漫步在大自然的情境之外,還要帶領學生重點朗讀最后一句:“同學們,小動物們說他們在快樂地唱歌,大家想一想,小動物講這句話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怎樣的表情?”有的學生回答是快樂的表情,輕輕上揚的嘴角,喜笑顏開。接著,教師安排一位學生在朗讀這句話時分別加入和不加入感情。經(jīng)過比較,學生自己評價“帶有情感的開展朗讀使我更為快樂”。相對來講,其他學生評價時也普遍認為充滿感情的朗讀能夠獲得最好的效果。甚至有學生這樣評價:“這位同學快樂地朗讀,他的聲音仿佛充滿了魔力,他能夠更為自然、生動地朗讀,并向我傳遞了這種快樂。”教師交還給學生體驗的機會,引導他們自主開展朗讀?;旧蠈W生都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親切、自然的表情融合了激情的朗讀。教師最終把握機會提問總結(jié)、呼之欲出的課本核心思想,學生更加輕松地找出這種美妙的大自然的聲音。由此可知,學生憑借朗讀,無形之中提升了理解水平。小學生正處在形象思維階段,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短暫,利用朗讀可以對他們的視、聽覺高度刺激,同時教師科學指導主要句子,幫助學生掌握文章核心思想。
(三)制訂有關的訓練計劃
教師結(jié)合學生學習狀況,科學制訂訓練計劃。在組織教學活動中,可以按照學生真實朗讀情況科學劃分小組,有利于學生通過合作方法開展朗讀。在這種朗讀教學過程中,最關鍵的是單人與多人朗讀。當課文內(nèi)容相對單一以及人物數(shù)量比較少時,教師幫助學生憑借單人朗讀的模式開展訓練。而多人朗讀對學生之間的學習合作和學生評價課本中的人物語氣特性有更嚴格的要求,對于學生來講,產(chǎn)生了學習難度。只有積極訓練朗讀,才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大量的學習技巧。
比如,在《秋天的雨》教學過程中,安排學生不斷朗讀第二自然段,初步體會本段關鍵內(nèi)容是對秋天的各種美景進行描述。而這一段中比喻句是哪句?學生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是“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那么余下的句子描寫的內(nèi)容是什么?學生通過更為認真的閱讀,找出果樹上的橘子和柿子。逐步深入,逐層推進,學生更加容易掌握這樣的總分結(jié)構(gòu)。在安排課后作業(yè)時也結(jié)合這種方式,采取相同的修辭方法。
三、結(jié)語
表演性朗讀這種形式可以獲得最佳的效果,但對其應用時若喪失了內(nèi)涵,忽略了目標,缺少了必要的要求,也僅僅屬于一種花里胡哨的形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認真聯(lián)系實際情況,在全面把握教材內(nèi)容與學生實際特點的前提下,認真設計、科學引導。只有這樣,才可以全面彰顯教學價值。
參考文獻
[1]于龍.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現(xiàn)狀、成因及對策[J].課 程·教材·教法,2015(8).
[2]祖琴.小學語文課堂表演性朗讀的運用策略[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17(3).
[3]董鳳麗.淺談課堂表演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J].赤峰教育學院學報,2016(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