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大彭
摘 要: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黨領導一切國家和社會事務,因此黨的建設歷來是執(zhí)政黨執(zhí)政的重中之重。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形勢下,黨的建設需有的放矢,必須緊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與基本路線展開,因黨的中心任務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黨的建設必須因時而動,因勢而行,與時俱進,這也是黨走向強大的必經之路和制勝法寶。
關鍵詞:全面從嚴治黨;黨的建設;黨的中心任務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它的發(fā)展狀況直接決定著中國總體的發(fā)展方向和狀況,而決定中國共產黨發(fā)展方向與狀況的,是黨的建設總方針: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
自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黨的建設問題,歷來是各屆領導人放置于重中之重的問題,我們不斷以改革創(chuàng)新的姿態(tài)加強與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加強黨的建設,要時刻保持和增強黨的創(chuàng)造力、戰(zhàn)斗力、與凝聚力,要牢記:不建則廢,不建則毀。這是中共產黨執(zhí)政九十多年來總結的最根本的歷史經驗,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歷史階段,黨的建設的具體目標、方針政策與具體的工作內容是不同的,不同的歷史時期和階段,黨的中心任務會因時而變,因勢而變,實現和完成了一個中心任務,新的中心任務則會根據國內國際具體的發(fā)展形勢與要求重新提出。2014年10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的講話中首提“全面推進從嚴治黨”。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強調:“協(xié)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將全面從嚴治黨作為“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到一個全新的戰(zhàn)略高度。全面從嚴治黨是“四個全面”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順利推進的根本保證,其廣度覆蓋了黨的建設各個方面,回答了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基本問題,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總方針。全面從嚴治黨是由黨的性質、政治路線和自身發(fā)展狀況所決定的,是新形勢和任務的迫切要求,對于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也是黨的建設的基本歷史經驗。因此,處理好全面從嚴治黨下黨的建設與黨的中心任務之間的關系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黨的建設要圍繞黨的中心任務緊密展開
黨的建設必須緊緊圍繞并服務于黨的偉大事業(yè),圍繞黨的中心任務來展開,按照黨的政治路線來進行。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將黨的建設緊緊圍繞建立和擴大黨所領導的武裝斗爭力量、建立鞏固革命根據地、進行土地改革、廣泛地宣傳與教育廣大人民群眾投入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斗爭中,為建立偉大的新中國而努力奮斗,這是那個時期黨的中心任務,黨的一切工作都要圍繞這一中心來展開;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發(fā)展是硬道理”,緊緊圍繞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現共同富裕這一中心任務。尤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與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我們面臨十分復雜的國內國際環(huán)境,遭受一次又一次考驗。在黨的堅定領導下,我們排除各種干擾,力保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航船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最終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而究其原因,是我們黨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任務不動搖。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強調處理好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之間的關系,以改革的精神推進黨的各項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科學發(fā)展觀,抓好發(fā)展這個執(zhí)政興國第一要務,為實現黨的歷史任務提供根本保證,這是黨的建設必須遵循的根本指導原則。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大力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實踐證明,圍繞黨的中心任務來開展黨建工作,是我們黨的事業(yè)興旺發(fā)達的基本經驗。圍繞黨的中心任務開展黨建工作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重要法寶。
中國共產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屹立不倒,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是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是堅強的領導核心。
二、全面從嚴治黨與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與黨的中心任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引領中國穩(wěn)住陣腳的同時不斷向前發(fā)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黨的長期執(zhí)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是一個我們必須長期堅持,始終放在重要位置解決的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也對黨的建設目標作出新的概括,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目標確定后,即成為我們黨的建設的奮斗方向,黨的建設各項工作則需要圍繞著這一個目標來展開。全面從嚴治黨,是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的偉大實踐,而且初步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聯系的理論觀點,是再一次 “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fā)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帶領下,我們把黨的建設以轉變黨的作風建設為突破口,嚴明紀律、樹立理想信念和加強制度建設,然后逐步推進到強力反腐(堅持反腐敗無禁區(qū)、全覆蓋、零容忍,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等,反腐敗斗爭壓倒性的勝利態(tài)勢已經形成并鞏固發(fā)展),從“八項規(guī)定”到“六項禁令”,從反“四風”到進行群眾路線的教育實踐活動,全面開啟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序幕,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前提下系統(tǒng)地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及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戰(zhàn)略,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為之一新,形成了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和環(huán)境。全面從嚴治黨作為黨的建設的系統(tǒng)工程也逐步深入展開。全面從嚴治黨對于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新的時代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倡導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資金融通、貿易暢通、民心相通;提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戰(zhàn)略安排,服務于民,取信于民、贏得民心。在此種情況下,我們黨也適時轉變戰(zhàn)略,于十九大明確提出,將黨的政治建設放在黨的建設的首要位置,這既是黨的進一步發(fā)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新形勢下的客觀需要,是我們黨始終將黨的建設與黨的任務緊密聯系的具體體現。
三、小結
我們要堅持把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同推進黨領導的偉大事業(yè)緊密結合起來,保證黨始終成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在中國發(fā)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黨的各方面建設則需要根據中心任務來展開,每個黨組織和每個黨員也要承擔起著不同的責任,保持高度警覺,嚴防西方“和平演變”,關心和努力做好應當負責的黨建工作,發(fā)揮好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把我們黨建設得更加朝氣蓬勃,更富有活力,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穩(wěn)定發(fā)展,實現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王甦英.黨的建設必須圍繞黨的中心任務來展開[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
[2]郭玥.全面從嚴治黨與新形勢下黨的建設[J].黨的建設,2015.
[3]中共安徽省委組織部.黨的建設要緊密圍繞黨的基本路線進行[J].領導科學,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