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 峰 朱方圓
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飛速發(fā)展和經(jīng)濟全球化的加快,英語作為一種信息載體,成為了重要的人際交流和人機交流工具。為了真正了解遼寧鐵道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生英語學習現(xiàn)狀,本研究對大學一年級和二年級中200余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92%的學生覺得自己未掌握良好的英語學習方法。為了改變學校專業(yè)英語教學的狀況,進行了大膽的改革,改變了傳統(tǒng)的專業(yè)英語教學模式,進行了聽讀領(lǐng)先的教學模式改革,提高了專業(yè)英語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
(一)學生不可能習得足夠的專業(yè)詞匯。高職高專的學生經(jīng)過基礎(chǔ)階段的英語學習,大綱規(guī)定應該掌握3,000左右的單詞,而很多學生其實并沒有達到大綱規(guī)定的要求。即使基本認識這些詞,也只是僅僅知道這些單詞對應的漢語意思,并沒有真正掌握這些單詞的內(nèi)涵,再加上專業(yè)英語詞匯量掌握得也很少,造成學生英語詞匯量不足,難以進行有效的書面和口頭交際。詞匯中的信息量大大超過語言中其它任何部分的信息量。詞匯教學應該是外語教學中最重要、花時間最多的部分。
(二)現(xiàn)行教學體系的詞匯教學方法不對。在以前的專業(yè)外語教學過程中,采取精讀課的模式,對教材中的課文進行詳細的語言分析,但是,這種慢慢讀、細細講的辦法,詞匯出現(xiàn)量小,復現(xiàn)率過低,第一課學的單詞,到期末時基本全忘了。學生們雖然刻苦學習,死記硬背單詞,但效果卻不理想。
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單詞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多次見到,就容易記住單詞,也就是有一定的間隔時間。間隔時間又分為前密后梳的“延展間隔學習”(expanded spacing practice)和“平均間隔學習”。多項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追求短期效果,“延展間隔”和“平均間隔”兩種選擇的學習效果差距不大。但如果是長期記憶效果,平均間隔的學習效果好(Balota et al.,2007)。從長期來看,延展間隔學習的前幾次密集學習所花時間和精力,基本上是白費(Logan,2004;Karpcike and Roediger,2005)。
(三)聽讀能力更加重要。通常認為,語言是交際工具,說的能力最重要,不會說話就不能交際,所以外語教學應該始終把訓練說話看作主要任務。外語教學首先應該培養(yǎng)的能力是理解,尤其是聽力理解和閱讀理解。交際有兩個方面,一是接收信息,二是傳遞信息。接收信息需要理解能力——聽力理解和閱讀理解。傳遞信息需要表達能力——口頭表達和文字表達。參加目的語口頭交際的最重要、最起碼的條件是聽懂。聽懂了就完成了交際的一大半,而聽不懂卻根本不能交際。
(四)英語教學教過的就會。學外語不可能輸出與輸入等量,只能是輸出大大少于輸入。許多語言學家現(xiàn)在都清楚地認識到,當今外語教學實踐中的一個重大弊端,就是普遍鼓勵學生過早說外語。學習外語的主要目標的確是為了使用外語來交流,但在外語學習的早期不應該強調(diào)說外語的能力,因為聽的能力會逐步轉(zhuǎn)化為說的能力(Bradlow et al.,1997;Rvachew,1994)。外語學習初期的單詞學習,應該是以“被動知識”為主,即重點是理解單詞的含義和用途,不要奢求把這些詞匯都能夠變成“主動知識”。而學生必須先把這些詞匯輸入成為被動知識,一定要讓這些被動知識在頭腦中停留足夠的時間之后,才可以嘗試把它們逐漸轉(zhuǎn)變?yōu)橹鲃又R去輸出。
(一)實驗對象。遼寧鐵道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103名一年級學生參加了本項實驗。103名受試中,4名受試缺席,5名受試中途退出,本次實驗合格受試人數(shù)為94名。
(二)實驗材料。閱讀教材是選擇簡單易懂的專業(yè)書籍,文字淺顯流暢,符合學生目前的閱讀水平,總單詞量約為50萬,聽力材料選擇難度基本控制在voa special English的水平。
(三)實驗步驟。本實驗采用實驗組和對照組對比的方法,把實驗學生按教學班分成兩組。一組采用聽讀領(lǐng)先的專業(yè)英語教學方法,發(fā)給學生閱讀材料和聽力材料,課堂只進行必要的指導,主要任務是給學生進行課下閱讀,課下收聽。另一組學生仍才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即課堂上精讀教材的方法。實驗時間為一個學年,兩個學期。實驗結(jié)束后,測試學生的學習效果。測試采取客觀與主觀題相結(jié)合的方式,詞義部分30分,搭配部門30分,主觀題部分40分,滿分100分??陀^題主要測試詞義、單詞搭配,主觀題主要測試學生對單詞用法的掌握,采用造句的方式來考核。采用這種方式,主要是檢測學生是否真正掌握詞匯,避免那種只知道單詞的漢語意思而未深入理解單詞的情況。
(一)總體成績測試結(jié)果。表1是兩個組的總體成績測試結(jié)果,從表1的描述中可以發(fā)現(xiàn),大量閱讀組的最低分、最高分和平均分均高于對照組的成績??梢?,通過一年時間大量閱讀對學生英語成績的提高是比較明顯的。
表1 總成績測試結(jié)果
表2是各部分得分情況,從表中看到,詞義部分和搭配部分兩組學生平均分相差不多,并沒有表現(xiàn)出明顯差別。表2是主觀題,也就是造句部分的成績,在此部分可以看出兩組的測試成績有明顯的差距,實驗組的成績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成績。
表2 客觀題(詞義和搭配)測試結(jié)果
表3 主觀題測試結(jié)果
(二)討論。經(jīng)過一年的實驗,實驗結(jié)果如表1、表2和表3所示。結(jié)果表明,大量閱讀對于詞義和搭配的掌握并不比傳統(tǒng)的精讀課更有效果,也就是說閱讀對于詞匯量的提升在本實驗中效果并不顯著。這和之前的研究結(jié)論比較接近。龔兵(2009)在引用國外文獻時指出“Zahar, etal.(2001)和Knight(1994)都發(fā)現(xiàn)每閱讀1,000字文本,生詞習得幅度大約是1~5個。Horst, etal.(1998)的研究表明,讀完長達21,000個單詞的《卡斯特橋市長》簡寫本,受試的詞匯平均習得率僅為5個單詞。Lahav(1996)以4本簡易讀物(每本字符數(shù)為20,000個)為實驗材料進行實驗后發(fā)現(xiàn),每本書平均習得率只有3~4個單詞?!北緦嶒灲Y(jié)論與前人研究基本吻合。但是在主觀題,也就是造句的測試中,實驗組的成績要明顯好于對照組。經(jīng)過分析,認為詞義和搭配的測試都是選擇題,測試的學生只要知道大概的漢語意思,就不難做出正確的選擇,而不需要對詞義有較深入的理解。而造句則需要對單詞有較全面的理解,才能造出正確得體的句子。這種能力的獲得,只能通過大量接觸單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使用,單靠背誦單詞的含義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在對學生訪談時,有的學生說fail這個詞早就學會了,也知道是失敗、考試不及格的意思,但只是經(jīng)過了大量閱讀,才真正理解了這個單詞的含義,才能說出fail to understand her predictions這樣的句子??梢?,大量閱讀對深入掌握詞匯含義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本研究通過實驗探討了大量聽讀對英語單詞詞匯含義、搭配以及使用方面的作用。結(jié)果表明:一是大量聽讀能夠促進對單詞含義的理解,但閱讀與課堂精讀的效果并沒有顯著差異;二是聽讀能夠促進對單詞搭配的了解,但與課堂精讀效果沒有顯著差異;三是聽讀能夠增強學生對單詞應用能力的掌握,與傳統(tǒng)課堂精讀相比,聽讀的效果比較顯著??梢娐犠x是增強英語單詞使用能力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