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嬋媛
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此時正值暑氣彌生,日頭漸毒,蟲草漸旺。因此人們多在此日采蒲草、艾葉懸之門戶以禳不祥、驅(qū)毒氣,或飲蒲根雄黃浸制的酒,并涂于孩童臉頰以宜夏避惡。
(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北京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亦有婦女簪艾葉、榴花,是為端午景。(顧祿《清嘉錄》卷五,道光刻本)除此之外,最熱鬧的活動便屬競舟了,今人慣呼為賽龍舟。
賽龍舟尤以南方為盛,概因其水系發(fā)達之故。關(guān)于賽龍舟的起源可謂眾說紛紜,當(dāng)?shù)厝硕嘞哺綍诒就恋拿藗髡f。普遍認為,端午節(jié)是感哀于屈原而設(shè),故兩湖地區(qū)的人們自然也將競舟之事同歸于屈原之因。越地或以為由勾踐而起,另有江浙地區(qū)紀念曹娥女、吳地紀念伍子胥之說。此外,福建、廣東等地也均有由本土傳說演繹而成的故事。正如《荊楚歲時記》云:「五月五日……是日競渡、采雜藥。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輕利謂之飛鳧,一自以為水軍,一自以為水馬。州將及土人悉臨水而觀之。邯鄲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斯又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關(guān)屈平也。《越地傳》云起于越王勾踐,不可詳矣。」《荊楚歲時記》成書于南北朝,值得注意的是,此時關(guān)乎競渡之事未提及是用「龍舟」,反以「飛鳧」稱之。事實上,關(guān)于早期競渡舟船形制問題目前尚存爭議,端午競渡用龍舟成為普遍現(xiàn)象應(yīng)自唐宋時期開始。唐人劉禹錫所作《競渡歌》(《文苑英華》卷三百四十八,明刻本)即描述了雙龍競渡奪勝負時的驚心動魄:「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biāo)將近,兩龍望標(biāo)目如瞬。波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蜺暈。前船搶水已得標(biāo),后船失勢空揮橈。瘡眉血首爭不定,輸岸一明心似燒?!?/p>
龍舟競渡觀賞性極強,兼具娛樂性和競技性,自然是游人如織。這從詩詞句 「競渡岸旁人掛錦,采芳城上女遺簪」(《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連》,徐寅《徐正字詩賦》卷二)、「看飛橈。奪高標(biāo)。饒把笙歌,供笑醉陶陶」(《又端午書懷》,陳著《本堂集》卷四十二)中就可看出。又有《杭州府志》卷六(康熙二十五年刻三十三年李鐸增刻本)記載:「祀神享先畢,各至河干湖上,以觀競渡,龍舟多至數(shù)十艘,岸上人如蟻。畫船非貴游,不得覓。一漁艇索錢盈千,釵頭符勝備極工巧……近日半山龍舟爭盛諸壩,各埠俱于朔日奔赴,游人雜遝不減湖中。」說明觀者如堵,連畫船也隨之溢價,且各處壩埠也被競渡占領(lǐng),確為一城之盛事。再聚焦于龍舟,舟船往往裝飾華麗;人員配置亦有定制,中艙有伏鼓吹手,兩旁是劃槳劃手,船頭站立著的人手持長鉤,稱為跕頭,又稱擋頭,尾部另有一人負責(zé)掌舵,謂之拿尾。(顧祿《清嘉錄》卷五,道光刻本)
故宮博物院藏《胤禛十二月景行樂圖》描繪的五月之景就是龍舟競渡,正可與文人筆下的情形比對。湖上總約有十艘龍舟,龍舟取色各不相同,舟上立長桿旗幟、加筑樓閣;龍舟兩側(cè)各為六名劃手,中部有一名鼓手;龍頭有一人站立,不過手持之物不是長桿而是短旗幟,仍有一人穩(wěn)據(jù)于船尾,手持長舵,形似劃槳而比之大數(shù)倍。岸旁坡地、亭臺之上各色游人談笑觀賞,另有普通船只泛舟湖上亦為觀看競渡。碼頭處恰有婦人攜兒童急急前行欲盡快登船。不論是競賽的人、觀看的人,都已融入這五月的擂鼓聲中。此類題材在漆器、瓷器等中也有運用,紅漆描金龍舟紋長方匣蓋所繪即為兩龍舟并行,跕頭、劃手、鼓手、拿尾亦是配備齊全,跕頭似為孩童,舞旗姿態(tài)各異,另有人緣桿雜技,甚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