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麗 ,谷力彬 ,武文印 ,鄭樹清 ,康曉鳳
(1.唐山市中醫(yī)醫(yī)院內分泌科,唐山 063000;2.唐山市第九醫(yī)院皮膚科,唐山 063000)
慢性蕁麻疹(CU)是由于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主要以是以風團、瘙癢為主要表現,病程持續(xù)6周以上。由于CU易復發(fā)而且病程長,慢性蕁麻疹嚴重地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1]。現代醫(yī)學認為CU發(fā)病原因大多數不明確,無單一的發(fā)病機制,治療以抗組胺藥物對癥治療為主[2]。長期服用抗組胺藥物,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會明顯增多,而且停藥易復發(fā)[3]。中醫(yī)認為慢性蕁麻疹的發(fā)病與風、熱、濕有關[4],其發(fā)病部位主要在氣分。治療需要兼顧營衛(wèi)、營血。秦艽牛蒡湯出自《醫(yī)宗金鑒》,具有疏風祛濕、清熱解毒之功,筆者在臨床實踐中濕熱蘊膚型慢性蕁麻疹比較常見,應用加減秦艽牛蒡湯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2017年4月—2018年3月唐山市中醫(yī)醫(yī)院皮膚科門診CU患者90例。按照患者就診的先后順序,采用隨機數字表的隨機方法分為治療組45例,對照組45例。治療組男18例,女27 例;年齡 19~55 歲,平均(35.33±6.35)歲;病程10~24個月,平均(11.24±5.18)個月。對照組男20例,女25例;年齡 21~56 歲,平均(36.31±6.76)歲;病程 9~22個月,平均(10.13±5.13)個月。經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皮膚性病學》[5]中慢性蕁麻疹診斷標準:就診時自發(fā)性風團和或血管性水腫≥6周。中醫(yī)辨證標準采用2002年《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6]制定濕熱蘊膚證:口渴少飲,肢體困重,舌質紅、苔黃膩、脈滑。
1.3 納入標準 1)符合CU的西醫(yī)診斷標準和中醫(yī)濕熱蘊膚證辨證標準。2)年齡≥18歲,≤60歲。3)入選前2周內未接受藥物及中醫(yī)傳統(tǒng)治療。4)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1)急性蕁麻疹、特殊類型蕁麻疹患者。2)合并濕疹、銀屑病等其他類型皮膚病患者。3)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及呼吸衰竭者及精神病患者。4)妊娠及哺乳期女性。
1.5 治療方法 治療組予加減秦艽牛蒡湯中草藥治療,加減秦艽牛蒡湯(秦艽15 g,牛蒡子15 g,防風10 g,升麻10 g,炙麻黃 5 g,水牛角粉(代替犀角)5 g另沖服、玄參 5 g,黃芩 5 g,炙甘草 5 g,浮萍 20 g,連翹6g,刺蒺藜5g。藥物由醫(yī)院煎藥室代煎,每劑煎出300 mL,分早晚2次口服。對照組給予口服氯雷他定片(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0030,10mg×6片/盒)10mg 口服1次/日。2組共治療6周。
1.6 觀察指標
1.6.1 癥狀總積分及中醫(yī)證候積分 根據患者的風團數量、大小及瘙癢程度進行評分,根據風團的數量、風團大小、瘙癢程度分別記(0、1、2、3分);3項評分相加為癥狀總積分。中醫(yī)證候為口渴少飲,肢體困重,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根據癥狀輕重分別記0、1、2、3分。3項評分相加為中醫(yī)證候總積分。在治療前。治療結束時,治療結束后1個月分別記錄。
1.6.2 檢測患者血清IL-4,IgE和IFN-γ 采用夾心抗體ELISA法檢測患者血清IL-4,IgE和IFN-γ(治療前及治療第6周結束時各1次)(IL-4、IFN-γ試劑盒購自深圳的晶美公司;Ig E試劑盒購自北京的元康公司)。
1.7 療效評定標準 參考《蕁麻疹》[7]中評價指標進行療效評定。療效指數=(治療前癥狀總積分-治療后癥狀總積分)/治療前癥狀總積分×100%。治愈:療效指數≥90%;顯效:療效指數為≥60%;好轉:療效指數為≥30%;無效或惡化:療效指數<30%??傆行?(治愈人數+顯效人數+好轉人數)/治總人數×100%。
1.8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進行數據統(tǒng)計,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CU患者治療前后癥狀總積分、中醫(yī)證候總積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癥狀總積分、中醫(yī)證候總積分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癥狀總積分、中醫(yī)證候總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總積分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血清IL-4、IFN-γ、IgE的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自身比較,血清IL-4、IgE水平顯著下降,IFN-γ 明顯增高,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血清IL-4和Ig E水平均高于治療組,IFN-γ低于治療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CU患者治療前后癥狀總積分、中醫(yī)證候總積分比較(x±s) 分
表2 兩組CU患者血清IL-4、IFN-γ、IgE的比較(x±s)pg/mL
2.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1.11%,對照組總有效率71.11%,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4 兩組患者復發(fā)率比較 評價復發(fā)的標準:達到治愈及顯效標準的患者在停藥1個月后,療效指數回落至60%以下。治療后1個月對治愈及顯效患者進行隨訪。治療組32例患者中復發(fā)3例,復發(fā)率為9.38%;對照組20例患者中復發(fā)10例,復發(fā)率為50.00%。兩組復發(fā)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慢性蕁麻疹屬中醫(yī)學“癮疹”范疇[8],中醫(yī)認為CU的發(fā)生不外乎外因與內因,外因主要是風邪[9]。風邪多夾寒、夾熱、夾濕。內因主要與內濕密切相關[10]。慢性蕁麻疹遷延不愈多與濕相關。濕邪日久多化熱。形成濕熱互結狀態(tài)。濕熱蘊膚型是慢性蕁麻疹諸多證型中最常見的,也是最難治愈的。近代名醫(yī)趙炳南把蕁麻疹分為風寒、風熱、濕熱受風、血虛受風型。宋代《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癮瘆證治》曰:“世醫(yī)論癮疹……內則察其臟腑虛實,外則分寒暑風濕。”《瘍醫(yī)大全》記載:“陽明胃與大腸之風熱亢盛己極,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怫郁于皮毛腠理之間?!薄夺t(yī)宗金鑒》卷五十九言:“主癮疹,心火灼于肺金,又兼外受風濕,發(fā)必多癢,色則紅赤,隱隱于皮膚之中?!鼻鍩峄瘽耢铒L是治療濕熱蘊膚型慢性蕁麻疹的基本治療方法。
筆者應用加減秦艽牛蒡湯治療濕熱蘊膚型慢性蕁麻疹的臨床有效率為91.11%,明顯高于對照組71.11%。加減秦艽牛蒡湯為在秦艽牛蒡湯的基礎上加浮萍、刺蒺藜、連翹。秦艽牛蒡湯具有疏風祛濕、清熱解毒之功,出自《醫(yī)宗金鑒》卷七十四載:“此證俗名鬼飯疙瘩……日癢甚者,宜服秦艽牛蒡湯”。加減秦艽牛蒡湯以秦艽祛風清熱勝濕、牛蒡子清熱解毒、祛風透疹,兩者共為君藥;防風祛風勝濕、升麻升陽祛濕、麻黃溫經通絡祛濕,浮萍祛濕透疹止癢,四者共為臣藥;水牛角粉、玄參清熱涼血解毒可以防止熱入營血,黃芩、連翹歸肺經清氣分熱毒,四者共為佐藥;炙甘草調和諸藥,刺蒺藜能引諸藥到達手太陰肺經[11],兩者共為使藥。董建勇等[12]采用刀豆蛋白A(ConA)誘導脾T淋巴細胞的增殖反應來篩選大葉秦艽正丁醇提取部位有顯著的調節(jié)免疫作用。Cho等[13]體外研究發(fā)現 0~32 μmol/L ARC-G 可顯著抑制脂多糖誘導的鼠源巨RAW 264.7及人源巨噬細胞U937對TNF-α的釋放??禈s江等[14]從防風水提液中得到的酸性雜多糖XC-2也具有顯著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F代研究顯示應用升麻、浮萍、刺蒺藜可以明顯改善蕁麻疹患者的臨床癥狀,臨床療效顯著[15]。鄭君渭[16]應用麻黃、連翹、甘草治療蕁麻疹,可以明顯改善風團疹及瘙癢癥狀。蕁麻疹丸中主要成分為黃芩苷,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能,是該制劑的主藥[17]。現代研究顯示角地黃湯對二甲苯刺激的小鼠遲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性皮炎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18]。玄參涼血解毒,在治療蕁麻疹的方劑中玄參走血分,具有免疫調節(jié)作用[19]。
慢性蕁麻疹是因免疫和非免疫因素有關的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研究認為其發(fā)病機制與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等炎癥介質有關,炎癥介質刺激毛細血管及感受器導致一系列臨床癥狀[20]?,F代研究已經證實皮膚肥大細胞脫顆粒的功能性抗IgE受體的抗體和(或)抗IgE抗體導致了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等炎癥介質[21]。血清IL-4、IgE和IFN-γ的變化與慢性蕁麻疹密切相關[22]。因此以IL-4、IgE和IFN-γ的變化反應加減秦艽牛蒡湯治療濕熱蘊膚型慢性蕁麻疹的作用機制。
綜上所述,加減秦艽牛蒡湯能明顯改善濕熱蘊膚型慢性蕁麻疹患者瘙癢、風團癥狀;對血清IL-4、IgE和IFN-γ水平有明顯的調節(jié)作用。需要進一步研究其作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