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教學背景下,雖然新課標中強調了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教學中對文化課知識的重視,常常忽略小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yǎng)。小學生音樂課堂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因此文中通過介紹小學音樂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
音樂課與素質教育密不可分,加強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對于貫徹落實素質教育與全面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的理念具有深遠意義。抓好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不僅能調動小學生在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助于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審美觀念及樹立樂觀向上的精神品質。
一、 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
(一) 對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的重視不足
受到傳統教育教學思想的影響,音樂教育教學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被視為不重要的學科,處在“副課”的位置,認為音樂既不會影響升學考試的成績,也不會對學生具有太重要的影響。而且,在音樂教育教學方面的投入力度較小,不少小學在購置樂器方面的投入少之又少,很多學生在此階段并不了解音樂和樂器之間的關系,更有甚者會強行搶占音樂課的課堂教學時間,將其用作能夠影響升學考試的主科教學。這些由于重視不足以及認識不到位所導致的問題,同教育教學改革之間存在嚴重的脫軌,卻實實在在地存在于不少小學當中,嚴重制約了小學音樂的教學效率。
(二) 學生的音樂興趣減少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慢慢的具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不再是無腦地跟隨教師思維,學生對音樂課越來越漠然忽視,這不僅僅是學生的問題,也反映出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沒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忽視了學生的真正需求,還有教學內容的編排和內容上缺乏創(chuàng)新,從而導致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度逐漸下降。
二、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
(一) 教育觀念的轉變
音樂對于提升小學生的藝術和審美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音樂教育教學是素質教育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師和學校應提升對于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的重視程度,正確認識小學音樂教學的實踐意義,從教育教學觀念方面進行調整和轉變。作為音樂教師,應率先進行思想方面的轉化,明晰音樂教育教學的本質性,正確設計音樂教學的目標及價值追求,應將學生作為音樂教學的主體,認識到學生的共性和特性,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及學習效果,對教學工作進行反思、革新和改進,同時要對學校的教育教學思想提出音樂方面的反饋意見,逐步調整校內的音樂教學認識,形成一個良性的音樂教育教學心態(tài),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敦促音樂教學與學生成長之間協同發(fā)展。
(二) 結合音樂樂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在學習過程中,興趣不可或缺,音樂形式豐富多樣。其中,樂器用于演奏音樂歌曲,這可以增強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樂器可以很好地代表不同類型的音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使用樂器來增強對音樂的感知和音高的控制。如教學《送別》這首歌曲時,可以走出音樂教室,在鋼琴房間學習,鋼琴房間更加寬敞,可以使得樂器聲音更加清晰,由于這種旋律的節(jié)奏可以說是相當簡單的,往往能夠先通過口琴、笛子部分進行旋律前半部分的第一部分,讓學生們互相聆聽和評估,后半部分與其他樂器如鋼琴結合在一起。通過循序漸進的訓練,學生可以體驗不同樂器的音樂,感受豐富的音樂形式,增強學習音樂的信心和勇氣,使音樂學習更加有趣。
(三) 創(chuàng)設高效學習氛圍
學生心里一直對音樂課存在一種片面的認識,認為音樂課就是簡單的唱唱歌,又是副科,不用參加每學期的考試。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建立師生有好的情感,還要營造出能促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氛圍,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自始至終都處于積極地情感波瀾中,進行愉悅的學習。無論是小學低年級還是高年級,學生都有一定的自尊心,在學習中都渴望得到教師的認可。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不可能都做到與每個學生都進行了交流,這就迫使教師對每一節(jié)課都能做到認真規(guī)劃,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優(yōu)勢地位與學生展開情感交流,讓每一個學生心里都能感受到教師的賞識與贊美。此時此刻,教師與學生的情感搭建起橋梁,出現了自由的溝通,快樂的交流的場景。
(四) 完善音樂設備,選拔優(yōu)秀的音樂教師
隨著社會對多樣化人才的需求,小學要漸漸重視對小學生音樂方面的栽培,首先要加大學校在音樂設備方面的硬件投資,為孩子們提供良好的音樂學習環(huán)境,同時,學校要選拔更多優(yōu)秀的音樂教師來帶領小學生們在音樂道路上更好成長。小學音樂教育包括唱歌教學、音樂知識的講述和音樂技能的訓練。因此,社會和學校都不應該忽視音樂教學,而是將其當成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一項技能培訓,加大對音樂設施的資金投入,優(yōu)化辦學條件,選拔優(yōu)秀音樂教師,從而為學生營造出一個更加優(yōu)質的音樂教學環(huán)境。
(五) 注重課外延伸和拓展
新課程改革注重倡導開放式教學,要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注重學生的思維向著更加廣闊的空間發(fā)展和延伸。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內涵,立足于小學音樂課堂,也要延伸到課外的音樂學習中,給學生拓展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開闊學生的音樂學習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見聞,提升小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例如,小學音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外欣賞一些音樂的短劇,讓學生學習更多的音樂的知識和文化背景等。教師可以讓學生也來推薦一些音樂作品,讓學生感受到音樂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激發(fā)小學生音樂學習的熱情。小學音樂教師還可以成立小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小組,讓學生開展豐富的音樂活動,例如教師可以成立合唱團、樂器演奏小組等,給學生提供豐富的表現自我、張揚個性的舞臺。
三、 結語
總之,小學音樂學習活動不是簡單的學樂理,學唱歌,更是樹立新的觀念,運用新思想來指導教學實踐。小學音樂教師要加強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小學生增加音樂學習的激情和動力,讓小學生以最飽滿的學習狀態(tài)投入到小學音樂作品的學習中,引導小學生成為音樂學習的主人,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婧.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18(24):98.
[2]張思影.關于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1):77.
[3]鄒雯雯.新課標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8(41):209-210.
作者簡介:
黃玉萍,廣東省珠海市,珠海市斗門區(qū)白蕉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