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英 ,孫婷 ,劉峰輝 ,馬小花 ,劉雅
1.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呼吸及睡眠科,河南鄭州 450052;2.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學科,河南鄭州45005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共存時稱為重疊綜合癥(overlap syndrome,OS)。 40歲及以上成人的重疊綜合征患病率估計約為0.5%~1%[1-2]。COPD患者常伴夜間睡眠呼吸紊亂、低氧血癥、疲勞,白天嗜睡和生活質量受損[3]。此外,還經(jīng)常伴隨焦慮和/或抑郁癥[4]。OSA患者睡眠期間上呼吸道塌陷、呼吸暫停、睡眠片段化、睡眠結構紊亂,常導致夜間睡眠不足,白天過度嗜睡和疲勞[5]。重疊綜合征患者與單純的COPD或OSA相比,睡眠質量更差,病情更重,死亡風險增加[2]。Mermigkis等在研究中指出,基于圣喬治呼吸問卷調查,與僅COPD患者相比,OS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更差[6]。該研究選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呼吸睡眠科就診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 (OSA)和OS患者各34例。探討OS患者夜間睡眠呼吸紊亂特征和嗜睡、疲勞、抑郁和焦慮的影響及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CPAP)對上述癥狀的干預效果。
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呼吸睡眠科就診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或COPD-OSA重疊綜合征(OS)患者68例?;颊呒{入標準包括:①年齡18~70歲;②COPD患者標準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2013年修訂版COPD診斷標準[7];③OSA患者符合美國睡眠醫(yī)學學會2016年版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診斷指南規(guī)定標準[8];④OS患者同時滿足COPD和OSA的標準。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配合相關治療、評定,同時本研究也得到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颊吲懦龢藴拾ǎ汉喜乐匦哪X腎等器官疾病和嚴重呼吸衰竭、精神疾病或目前正在使用精神類藥物、甲狀腺機能亢進或減退、近1月內慢阻肺急性加重者、依從性差或不能耐受CPAP治療者等。
根據(jù)多導睡眠圖(PSG)監(jiān)測和肺功能將其分為OSA組(34例)和OS組(34例),同時選取單純鼾癥患者作對照組。其中OSA組、OS組均為中重度患者(AHI≥15次/h)。3組患者年齡、體重指數(shù)(BMI)、日間氧合水平、肺功能、血糖、血脂及血壓水平等臨床資料詳,見表1。
1.2.1 調查工具 ①Epworth嗜睡評分 (ESS)用于評估每日八種情況下入睡的傾向,嗜睡狀況的可能性分別按0~3級評分(0=從不打瞌睡,1=輕度可能打瞌睡,2=中度可能打瞌睡,3=經(jīng)常可能打瞌睡)。積分越高表示嗜睡越嚴重。ESS評分范圍為0~24分,評分≥10分表示白天過度嗜睡[9]。
②疲勞癥狀評估:采用疲勞嚴重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xiàn)SS)對患者的疲勞程度進行評估。該量表是由9個條目組成的單維度量表,7個分值點評價,自1~7分由非常不同意逐漸過渡為非常同意,最后得分為9項分數(shù)總和除以 9,F(xiàn)SS>4分為疲勞組,F(xiàn)SS≤4分為非疲勞組[10]。
③焦慮抑郁評估 醫(yī)院焦慮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是篩查軀體疾病焦慮抑郁的最常用工具之一。包含14項抑郁和焦慮篩查條目,用于評估醫(yī)療患者癥狀的嚴重程度,同時排除可能歸因于合并癥的醫(yī)學病癥的軀體癥狀[11]。每個問題的評分為0~3分,每個分量表的總分最高為21分。0~7分屬無癥狀;8~10分屬可疑存在;11~21分屬肯定存在,以HADS評分≥8分作為焦慮癥狀的評定標準。
1.2.2 調查方法 入組患者于CPAP治療前、后接受2次評定,受試者在獨立、安靜房間內進行上述方面的問卷填寫。檢查人員固定、熟練,檢查前后不了解受試者的睡眠情況。
1.2.3 多導睡眠監(jiān)測(PSG) 采用美國 Alice4及SandmanElite多導睡眠監(jiān)測系統(tǒng)進行整夜多導睡眠監(jiān)測(PSG)監(jiān)測,包括腦電圖、心電圖、眼動圖、下頜與雙側脛前肌動圖、口鼻氣流、胸腹式呼吸、指脈氧飽和度。PSG記錄時間>7h,睡眠分期及睡眠相關事件的判讀采用美國睡眠醫(y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AASM)判讀手冊[12]。記錄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shù)(apnea hypopnea index,AHI)、夜間最低動脈血氧飽和度(the lowest of oxygen saturation,Low SaO2)和夜間血氧飽和度<90%的時間占總睡眠時間比例(TST90)。
1.2.4 肺功能檢測 選用德國Jaeger公司MasterScreen-Body/Diff肺功能儀,選擇流量-容積曲線檢測患者最大用力呼氣容積,每例患者均測試3次,各項肺功能指標均取最大值,包括第1秒用力呼氣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xiàn)EVl)、 用力肺活量 (forced vital capacity,F(xiàn)VC)和FEV1/FVC%比值[13]。同時行支氣管舒張試驗,予吸入沙丁胺醇400 μg,15~20 min后行肺功能測定。
1.2.5 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CPAP)應用澳大利亞ResMed公司AutoSet S9型CPAP無創(chuàng)氣道正壓呼吸機,于首夜滴定出各個患者的最佳有效治療正壓。1例伴有高碳酸血癥患者和1例壓力滴定顯示治療壓力>15 cmH2O不耐受CPAP者,予以BiPAP模式治療。OS、OSA組患者于夜間休息時佩戴無創(chuàng)呼吸機,每晚治療時間>5h,連續(xù)治療3個月復查PSG。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組間(±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相比,OS組和OSA組患者睡眠結構比較顯示,總睡眠時間(TST)明顯減少,入睡后覺醒時間(WASO)延長,睡眠效率降低;非快速眼動(NREM)1期睡眠比例增多,2期和3期睡眠比例減少,睡眠快速眼動期 (REM)睡眠比例減少,微覺醒指數(shù)增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OSA組患者比較,OS組患者TST、睡眠效率、WASO、NREM1%、REM%及微覺醒指數(shù)等指標水平進一步變差,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入選時3組患者基線臨床資料比較(±s)
表1 入選時3組患者基線臨床資料比較(±s)
注:OS:重疊綜合征,OSA: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BMI:體質量指數(shù),F(xiàn)EV1: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VC:用力肺活量,PaO2:動脈氧分壓,PaCO2:動脈二氧化碳分壓與OSA組比較,aP<0.05。
組別 年齡(歲)BMI(kg/m2)日間動脈血氣指標PaO2(mmHg) PaCO2(mmHg)肺功能FEV1(L) FVC(L) FEV1/FVC(%)OS組(n=34)OSA 組(n=34)對照組(n=30)F值P值60.6±7.7 59.1±8.2 57.8±8.4 1.44 0.299 29.3±3.9 30.4±3.4 28.5±4.6 0.27 0.781(75.3±7.3)a 93.7±7.8 96.6±8.2 2.80 0.010(51.3±9.2)a 39.6±7.7 36.3±8.2 2.16 0.035(1.26±0.27)a 2.09±0.17 2.36±0.33 6.50 0.002(1.93±0.31)a 2.77±0.35 2.78±0.38 14.18 0.000(56.3±6.8)a 80.8±8.4 83.4±7.6 22.65 0.000
續(xù)表1
表2 各組患者治療前睡眠結構和睡眠呼吸事件比較(±s)
表2 各組患者治療前睡眠結構和睡眠呼吸事件比較(±s)
注:TST:總睡眠時間;NREM%:非快速眼動期 1期、2期、3期睡眠時間各占總睡眠時間的百分比;REM%:快速眼動期睡眠時間占總睡眠時間的百分比;WASO:入睡后覺醒時間;AHI: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shù);LowSaO2:夜間最低血氧飽和度;TST90:夜間血氧飽和度<90%的時間占總睡眠時間比例;與對照組比較,aP<0.05;與OSA比較,bP<0.05;
睡眠結構 OS組 OSA組 對照組睡眠結構TST(min)睡眠效率(%)NREM 1(%)NREM 2%)NREM 3(%)REM(%)WASO(min)微覺醒指數(shù)(次/h)睡眠呼吸事件AHI(次/h)LowSpO2(%)TST90(%)氧減指數(shù)(248±46)ab(74±11)ab(66.1±20.8)ab(30.4±14.3)ab(12.1±4.2)a(8.1±5.1)ab(89±50)ab(38±12)ab(273±51)a(82±9)a(41.6±19.3)a(40.9±17.8)a(13.8±3.5)a(14.8±4.4)a(65±54)a(27±14)a 310±60 90±6 10.3±2.8 64.7±8.8 22.5±3.3 19.7±4.5 48±47 4.2±1.9(31.4±11.2)a(52±7)ab(32.2±8.6)ab(34.8±7.5)ab(28.2±10.7)a(68±8)a(27.4±10.4)a(24.7±6.9)a 3.6±2.0 85±5 1.7±2.6 1.4±2.5
OS組和OSA組患者睡眠呼吸事件分析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兩組患者夜間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shù)(AHI)、血氧飽和度<90%的時間占總睡眠時間比例(TST90)和氧減指數(shù)均顯著增高,夜間最低血氧飽和度(LowSpO2)水平顯著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OSA組患者比較,OS組患者夜間LowSpO2水平更低,TST90及氧減指數(shù)增高更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組患者治療前ESS、FSS及HADS評分均高于正常標準;與OSA組比較顯示,OS組患者上述指標高于OSA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CPAP治療3月后,ESS、FSS及HADS等指標水平明顯改善,較治療前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OSA組比較,OS組患者治療后ESS、FSS評分改善優(yōu)于OS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ADS評分改善則與OSA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 3。
近年來,隨著睡眠呼吸醫(yī)學發(fā)展,對COPD患者夜間睡眠呼吸紊亂的認識逐漸深刻,其特征包括睡眠呼吸暫停、睡眠肺泡低通氣及不明原因夜間低氧血癥[14]。當COPD與OSA重疊存在時會加劇病情。本研究中,OS組患者的肺通氣功能指標FEV1和FVC下降程度均明顯重于單純OSA組和對照組;動脈血氣分析顯示OS組患者日間動脈血 PaO2(75.3±7.3)mmHg,明顯低于 OSA 組,而 Pa-CO2水平(51.3±9.2)mmHg則高于后者,表明重疊患者存在更重的肺功能損害,及更明顯的低氧和高碳酸血癥傾向。由于嚴重低氧和睡眠呼吸紊亂,OS患者更易合并如系統(tǒng)性高血壓、心律失常、中風、風險胰島素抵抗、脂質代謝異常等[15],本研究顯示OS組患者血糖、血壓水平高與其它兩組,血脂代謝指標組間無差異,考慮與樣本量限制有關。
表3 治療前、后 2 組患者 ESS、FSS、HADS 評分比較[(±s),分]
注: ESS:Epworth 嗜睡評分;FSS:疲勞嚴重度量表;HADS:醫(yī)院焦慮抑郁量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 OSA 組比較,bP<0.05;
組別ESS評分FSS評分HADS評分HADS-A HADS-D OS 組(n=34)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OSA 組(n=34)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14.6±4.2(6.7±1.8)ab 3.91 0.000 5.91±1.73(3.66±1.84)ab 2.88 0.003 8.69±3.70(5.1±3.3)ab 4.53 0.000 7.13±4.10(6.2±2.8)a 2.17 0.031 11.4±5.3(5.3±2.2)a 3.65 0.001 4.17±2.12(3.31±2.36)a 2.49 0.022 7.55±3.27(5.86±2.79)a 2.09 0.042 6.48±3.11 5.92±3.64 0.42 0.641
OS患者上、下氣道均存在動態(tài)氣流受限和阻力增高,并交互影響,導致夜間睡眠結構紊亂更為突出、睡眠呼吸事件更為嚴重,睡眠及生活質量更差[14]。本研究中,OS組患者總睡眠時間(TST)明顯減少,入睡后覺醒時間(WASO)延長,睡眠效率降低;非快速眼動(NREM)1期睡眠比例增多和微覺醒指數(shù)升高。提示相對于單純OSA患者,OS患者淺睡眠比例增高,慢波睡眠缺乏,深睡眠減少,睡眠片段化嚴重,上述異常改變不利于機體生理機能在夜間得到充分恢復,是白天嗜睡、疲乏的原因之一。進一步分析睡眠呼吸事件,盡管兩組患者AHI指標無差異(P<0.05),但OS組患者夜間最低血氧飽和度 (LowSpO2)明顯低于OSA組,血氧飽和度<90%的時間占總睡眠時間比例(TST90)和氧減指數(shù)均顯著高于后者,表明在AHI指數(shù)水平相當條件下,OS患者夜間低氧血癥更為嚴重,不僅有嚴重的瞬時低氧,而且低氧持續(xù)時間更長,這種疊加作用導致的低氧性損害后果更嚴重,死亡率增加。
睡眠質量差、疲勞、焦慮抑郁是COPD患者常見癥狀[16]。OSA患者中亦常伴隨白天過度嗜睡、抑郁[17]。CPAP治療對嗜睡\疲勞和焦慮抑郁的作用評價并不一致[1,18-19]。Economou等人的研究顯示[19],重疊綜合征患者的嗜睡、焦慮和抑郁與單純OSA相似,但重疊綜合征患者的疲勞比后者更為突出,且治療后無改善。本研究中,OS患者ESS、FSS、及HADS-A和HADS-D評分均高于單純OSA者,表明重疊綜合征患者嗜睡、疲勞及焦慮抑郁程度相比單純OSA更為顯著,分析原因可能和OS患者更低的氧飽和度、更嚴重的睡眠結構紊亂和睡眠片段化等多因素相關。經(jīng)CPAP治療后OS組患者嗜睡、疲勞評分較治療前及單純OSA患者均顯著改善(P<0.05)。相比嗜睡和疲勞,CPAP對焦慮和抑郁的改善程度似乎沒有前兩者顯著,這與E-conomou等人的研究不一致。今后需要擴大樣本量進一步深入研究。
綜上,該研究表明OS患者睡眠結構紊亂及睡眠呼吸暫停事件更嚴重;日間嗜睡、疲勞、焦慮抑郁的比例更高;CPAP治療有助于改善嗜睡和疲勞,但焦慮和抑郁改善幅度有限,值得臨床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