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云彬
我曾拍攝過志奔山九十九潭夏日的矮小杜鵑花海以及初秋牛羊放牧的景致,唯一遺憾的是沒有去看過那里冬春的雪景。我曾一次次在夢里徒步那陌生而又熟悉的山野草甸,拍攝絕美的冰雪美景,可美夢醒來一場空!徒步志奔山,賞冰雪美景,領略云龍的“北國風光”,也就成為我?guī)啄陙淼膲粝?。遺憾的是由于工作關系,遲遲不能成行。今年二月中下旬,連續(xù)十余天的雨雪天氣,漕澗梁子銀裝素裹,披上素裝!我估摸著,海拔與漕澗梁子不相上下的志奔山九十九潭必定是個冰雪世界!提前查了天氣預報后,第二天恰逢我的休息日,終于可以美夢成真了。于是,我來了趟說走就走的志奔山之行。
3月初,天剛蒙蒙亮,我?guī)涎b備,跨上摩托車,在雪后初晴凜冽的寒風里,沿著228省道一路向北,向志奔山進發(fā)。行駛15公里,到了金月亮,然后順著志奔山進山公路行駛5公里,當?shù)搅艘粋€叫做“一百八”的地方時,道路結(jié)冰,坡陡彎急,冰雪鋪滿了路面!我雙腿叉開,小心翼翼地駕駛摩托車,摩托車卻不但沒有前進反而后退,像是根本不服從我的駕馭!我只好將摩托車在路邊停妥,然后繼續(xù)前行,徒步志奔山。
冰雪路上徒步前行,隨著海拔的提升,氣溫也開始降低,雪,越來越厚;路,越來越難走;但景卻越來越迷人。也許是雪后嚴寒的緣故,雖然在密林中穿行,卻沒有鳥語蟲鳴,唯有踏雪唦唦腳步聲。沿途每一個美景,被攝入相機的鏡頭里,永遠定格在相機里。一路上坡,走走拍拍,不知不覺,徒步4公里,抵達山巔,右前方一個“漕澗林場線9km”的公里樁映入眼簾,左前方一塊“志奔山高山草甸歡迎您”的廣告牌格外醒目。路從這里開始緩緩下坡,自東向西,伸向九十九潭南側(cè)邊緣,我終于到了魂牽夢縈的目的地——志奔山!我打開手機實時海拔表試圖測試海拔,結(jié)果顯示海拔高度3170.87米。三千余米的海拔,難怪這里公路上的積雪深達二三十公分之厚!
沿路前行兩百余米,右側(cè)有一座五六十米高的小山包,山包上生長著茂密而又比較矮小的香柏樹,積雪壓彎了枝頭,樹下積雪足有三十多公分之深,我朝小山包頂攀登,抵達山頂,一間小廟坐落在那里,人們?nèi)∑涿唬骸熬攀盘敦斏駨R”。小廟周圍是茂密的大白杜鵑花及香柏樹混生林,樹干、樹枝上潔白的積雪格外醒目。我離開小廟,向西行走,到了小山包西側(cè),居高臨下,九十九潭草甸風光盡收眼底,一覽無余。下了小山包,在厚達膝蓋的雪地里朝草甸縱深處行走,舉步維艱,深入九十九潭草甸腹地。草甸上本來星羅棋布地生長著四五十公分高的矮小杜鵑花,但它們幾乎完全被雪覆蓋得嚴嚴實實,偶爾有一兩公分的杜鵑花樹枝探頭探腦的露出雪面!由此可見,九十九潭的雪有多厚!
這里,空曠的雪地,四面環(huán)山,白雪皚皚,儼然一派北國風光!西邊的龍?zhí)?,湖光山色,波光粼粼。在寒風吹拂下,湖面上泛起陣陣漣漪!東邊的小山包似一個巨大的寶石鑲嵌在潔白的雪地里。南、北兩邊的小山丘一座連著一座,蜿蜒起伏,美不勝收!北邊不遠處,有二三十頭牛,有的站著,有的臥著,一動不動地呆在那里,似乎是在雪地里懶洋洋地沐浴著陽光,九十九潭遍地是深厚潔白的積雪,至少在身旁,沒有一根青草可能供牛們食用,也沒有一寸干燥的土地供它們棲息,它們開始緩緩前行,身影漸漸消失在我的視野里,就像一幅和諧的水墨畫。這和我初秋時來看到的草場放牧畫面不一樣,雪白的顏色代替了微黃的草地,雪后初晴的天空格外的藍,觸手可及的白云分外的白!還有在藍天自由自在翱翔的雄鷹,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這一切,儼然像是北歐安徒生筆下的童話世界!此情此景,如詩如畫,如夢如幻。置身其間,猶如來到了人間仙境。我繼續(xù)在厚達膝蓋的雪地里行走,舉步維艱!累了,我索性仰臥雪地,仰望藍天,愜意無比!情不自禁,忽然想起了志奔山美麗的神話傳說!
志奔山是漕澗古鎮(zhèn)充滿神話傳說的神山,而九十九潭是志奔山的靈魂。古往今來,漕澗民間有著眾多神話傳說故事,如:大旱不過五月十三、阿昌族首領給志奔山龍王治病、阿昌族酋長與志奔山龍王打老友(結(jié)為摯友)、馬翰林與志奔山龍王約會等等。阿昌族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祭龍求雨與志奔山息息相關。倘若每到農(nóng)歷五月十三仍然沒有下雨,阿昌族鄉(xiāng)親們就要舉行隆重的祭龍求雨儀式,祈求志奔山龍王賜雨。傳說中志奔山草甸星羅棋布地分布著九十九個小水潭,擁有九十九條小龍,而志奔山龍王主宰著漕澗地區(qū)的降雨大權。九十九潭中最大的水潭叫龍?zhí)叮侵颈忌烬埻醯膶媽m之所在,深不可測。潭邊古樹上棲息著一對翠鳥,他們是龍王的環(huán)衛(wèi)工,專司龍?zhí)兜那鍧?,一旦樹葉雜草落入龍?zhí)叮图皶r被翠鳥銜去,龍?zhí)妒冀K保持清潔澄明。如今,九十九潭九九歸一,取而代之的是波光粼粼美麗的高山小湖泊,傳說中的龍?zhí)钝櫽半y覓!
不知不覺,時候不早,許多雪景還來不及欣賞,來不及一一拍攝,我依依不舍地踏上歸途。途中偶遇一位彝族朋友,他好奇地問道:“尹醫(yī)生,“這么大的雪,你還去九十九潭拍照?”“是?。∧闳ゾ攀盘陡墒裁??”他回答說:“我去九十九潭找牛,我的牛群放在那里呢,不知凍成什么樣子啰!”途中還遇到了七位彝族同胞,三女四男,他們的眼里對我露出詫異的目光。經(jīng)詢問得知,原來,他們同樣是到志奔山尋找長期放養(yǎng)在那里的牲畜。我最向往的景色,是他們生活中觸手可及的美,美原來就在我們隨身的細節(jié)之中的。
神秘的志奔山風光,一年四季,美景如畫!在春初,冰雪滿山,吸引著我走出徒步踏雪志奔山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