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海林[延安大學文學院,陜西 延安 716000]
毛澤東于1942年5月在延安召開的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后來整理發(fā)表為《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講話》),是文藝界、思想界、軍事界、政治界的大事,是馬克思主義的經典文獻,其意義和影響不可估量。
中國在20世紀40年代處于內憂外患的困境之中,國際方面,德國法西斯吞并了大半個歐洲,并對蘇聯進行全面入侵。日本帝國主義猖獗地發(fā)動了太平洋戰(zhàn)爭,并同時大面積侵華。為了克服困難,集中一切力量,爭取抗戰(zhàn)的最后勝利,中國共產黨進行整風運動和大生產運動,從政治、經濟、思想各方面加強根據地建設。此時延安文藝座談會就是整風運動的標志。《講話》是對當時延安的各種思想的整合,是文藝方針,也是軍事方針。歷史證明《講話》的方針路線是正確的,中國人民取得了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終于建立新中國,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一個新興的獨立主權國家。這一切說明《講話》的預見性和正確性?!吨v話》中蘊含的偉大思想,對當代社會仍有重大的意義。
毛澤東同志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軍事方面,他提出“從農村包圍城市”的觀點,最終取得了勝利。在文藝政策方面,他發(fā)表的《講話》整合了當時的知識分子的思想,使得精英化的知識分子重新審視自己,與勞動人民打成一片,為革命的勝利做出貢獻。這也是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中國化?!鞍疡R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結合延安和中國革命文藝的實際,制定了黨領導文藝工作的正確路線、方針和政策,為我國革命文藝奠定了基本理論和美學原則,不僅是文藝觀、文化觀的教科書,而且是人生觀、方法論和建黨學說的重要論著,對馬克思主義理論作了科學的系統(tǒng)的多方面的大發(fā)展。”
《講話》不只在中國文藝史上占據重要地位,還在世界范圍內具有深遠意義。20世紀30年代,是“紅色”的30年代,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左翼”文藝運動,但是這一運動在各資本主義國家中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了挫折,而唯有中國的左翼文藝運動由上海轉移到延安后,《講話》對左翼文藝思想進行了繼承和發(fā)展,在《講話》引領下的“延安文藝”卻是成功的。這種成功使得中國的左翼文藝與其他國家的左翼文藝乃至整體上的文藝不同。那么為什么中國的左翼文藝運動就能成功呢?“正因為中國的左翼文藝運動有著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獨特經驗,所以在理論與實踐上我們也會遇到或提出新的命題,如民族形式與‘大眾化’問題等。這些問題,在中國不僅提出了這些命題,而且在理論與實踐上做出了自己的探索。在這樣的探索中,折射著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史、心靈史、生命史,現在看來,盡管其中也有許多可反思之處,但總體上它卻是中國知識分子對世界文藝的一大貢獻?!?/p>
《講話》是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重大貢獻。其中文藝必然為最廣大的人民服務的觀點是由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由《講話》確定、完成的,以《講話》為代表的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是一種“以人民大眾為本位”的美學?!吨v話》面對新的形勢,抓住新文學的基本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美學原則?!吨v話》把文學藝術納入軍事斗爭(后轉化為政治斗爭)的軌道,使之成為戰(zhàn)爭的有機組成部分,并為勝利做出貢獻。毛澤東兼有政治家、軍事家、詩人的身份,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把文學政治化、政治文學化,號召一切力量團結起來,抗日救亡,爭取革命勝利。在救亡這個問題凸顯出來,成為第一大問題的情況下,《講話》在中國社會現代性進程中,是反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壓迫而做出的激進選擇。帝國主義介入造成了中國社會的現代性轉型的被迫和被動,共產主義的傳播提供了理想的轉型方案。在革命的緊迫形勢下,以快刀斬亂麻方式進行的社會轉型將文學裹挾其中,承擔了歷史選擇的使命,開始由資產階級啟蒙主義文學轉向新民主主義革命文學,繼而轉向社會主義革命文學。這是一種歷史化的過程,《講話》就是這個過程需要的標志性事件,就是中國當代文學史的標志性界碑。
《講話》的歷史生命力不在于或其中的每一句話都是真理,而在于它扎根在歷史特殊的現實之中,卻又能超越歷史特殊現實的局限,以其基本精神與新的歷史特殊性相結合,在實踐中獲得新的生命力,并且得到發(fā)展,影響深遠。這是毛澤東同志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際情況相結合的又一成功例證。這對當今中國也有重大意義,我們面對新情況,應學習毛澤東同志理論聯系實際的思想,不盲目模仿西方,而是根據實際國情,制定適合本國的正確的方針路線。
《講話》分為“引言”和“結論”兩大部分?!耙浴敝苯又赋鲎剷哪康氖茄芯课乃嚬ぷ骱透锩ぷ鞯年P系,求得革命文藝的正確發(fā)展,求得革命文藝對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協(xié)助,并且著重指出了文藝工作者要解決立場、態(tài)度、工作對象、工作和學習五個方面的問題。在“結論”部分,首先分析了當前國內外形勢和文藝運動的狀況,然后以文藝“為群眾”和“如何為群眾”的問題為中心,全面、系統(tǒng)、深刻地論述以下方面:為最廣大的人民群眾,首先為工農兵服務是革命文藝發(fā)展的根本方向,文藝批評的標準和“人性論”等問題?!吨v話》在關于文藝與人民的關系和文藝與生活的關系兩個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理論成就?!吨v話》從理論上深刻地闡明了革命文藝發(fā)展的方向和道路,揭示了文藝創(chuàng)作、文藝接受與批評、文藝發(fā)展的重要特征和規(guī)律,是我國“五四”以來新文學運動和國際無產階級文藝實踐的經驗總結,是對馬克思主義美學、文藝理論的創(chuàng)造性繼承與發(fā)展,初步奠定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即毛澤東文藝思想的基本體系。
《講話》提出文藝為最廣大的人民服務的觀點,就是以人為本的文藝觀點,雖然毛澤東沒有使用“以人為本”這一概念,但以為數眾多的工農兵這寫作和服務對象,就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并確立了以人為本的文藝觀。解決了以前的文學并沒有真正地站在工農兵的立場上寫作工農兵的問題。古代的憫農詩,以高于農民的姿態(tài)同情農民,“五四”時期的反映農村的作品,雖然描寫對象是農民,但是在農民中反響并不大,因為作者大都是知識分子,以精英的立場對待所描寫的下層農民,隔膜是不言而喻的。左翼文學中也寫革命,寫工農兵,但是作品中這些人物的外形、身份是工農兵,說出的話卻是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這樣的作品仍然不為勞動大眾所接受。只有在《講話》發(fā)表后,知識分子自覺以《講話》為指導,改變創(chuàng)作立場,深入到勞動群眾中去,用勞動人民的語言去寫勞動人民的斗爭、新生活,這些作品如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歌劇《白毛女》等,才真正被勞動人民所接受。
為了讓文藝工作者創(chuàng)作出符合新標準的作品,提到了知識分子的改造問題。在歌頌與暴露的問題上,《講話》要求有自信的、明朗的風格新文藝的誕生。對《講話》之前發(fā)表的“暴露”雜文進行批評,告誡文藝家不要成為“空頭文學家、或空頭藝術家”,“中國的革命文學藝術家,有出息的文學藝術家,必須到群眾中去,必須長期地無條件地到工農兵群眾中去,到火熱的斗爭中去,到唯一的最廣大最豐富的源泉中去,觀察、體驗、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階級、一切群眾,一切生動的生活形式和斗爭形式,一切文學和藝術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進入創(chuàng)作過程”?!吨v話》給知識分子指明一條光明的道路?!白鳛槲幕Y本的擁有者,知識分子的身份由啟蒙者轉向革命者或革命參與者、追隨者,思想感情、思維方式日益無產階級化和工農兵化?!?/p>
《講話》提到的“普及與提高”,對以后的人民大眾的文化水平很有影響,《講話》對為數眾多的下層勞動人民的關注,使得農民開始重視學習文化,《夫妻識字》等作品中,潛移默化地使工農兵以識字為榮,學習知識,對今天人民大眾普遍文化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基礎。描寫農村的文學作品也對新觀念的普及和傳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小二黑結婚》對農村封建官僚主義遺風的批判,對婚姻自由觀念的宣傳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講話》對文藝作品的接受者的關注比西方接受美學、英美的讀者反應批評要早近十年?!吨v話》對讀者的關注與接受美學又有所不同。“接受美學賴以建構的理論出發(fā)點是抽象人性論中的平等理念,它所指稱的讀者對象是模糊的、不具體的、沒有階級和社會地位區(qū)分的讀者,而《講話》的出發(fā)點則是基于階級論之上的人性論,它所述及的讀者對象是廣大的工農兵群眾,其指稱對象是具體的,有明確的身份限制?!?/p>
《講話》明確地提出了文藝的接受對象是人民大眾。“最廣大的人民,占全國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農民、兵士和城市小資產階級……這四種人,就是中華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廣大的人民大眾?!保ā吨v話》)歷史的發(fā)展證明,只有把人民的生活作為文藝反映的內容,關心人民疾苦,與人民群眾心相連,關心人、鼓舞人、教育人,這樣的優(yōu)秀文藝作品才能流傳千古。有新的寫作技巧,而無人民性的思想貧乏的作品可能會引起一時的關注,卻不能成為經典。
社會要想前進,就要解放思想,推翻舊的觀念,提出適合新形勢下的新觀點?!拔逅摹睍r期,因為外國列強的入侵,國土被割,中國人民在亡國滅種的危險之中,開始否定幾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打破抱殘守缺的保守觀念,文化精英們摧毀舊有的價值觀念體系,把目光投向相對先進的西方。這是一次價值重估運動。梁啟超、魯迅等人提出改造國民性的問題,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個體身上的積淀進行展示和分析,教育民眾去掉殘害人的封建思想,堅持人道主義和民主科學的精神?!拔逅摹睍r期文學社團林立,文藝思想、觀點各異,但它們的共同目標是培養(yǎng)新的國民,增強國力。這是一次對傳統(tǒng)文化的激進否定,試圖學習西方文化來開啟民智,重建國民性。
要想發(fā)展必須打破思想禁錮的堡壘,敢于創(chuàng)新,敢于提出新觀點,敢于否定已有的陳腐理論,有時甚至是否定權威理論。科學界、思想界、文藝理論界莫不如此。以《講話》為核心的毛澤東文藝思想立足于當時的實際情況,對左翼文藝觀點和蘇聯文藝理論的學習,吸收魯迅的一些文藝觀點,提出了新的美學理念,為當時的文藝工作者指出了新的創(chuàng)作方向,也改變了堅持原有創(chuàng)作理念的知識分子。
李澤厚、黃子平、陳平原、錢理群等學者都認為20世紀中國的啟蒙文學有“沉重”“悲涼”的美學風格。與“‘改造民族的靈魂’這一總主題相聯系,在20世紀中國文學中,兩類形象始終受到密切的關注:農民和知識分子。在這兩類形象之間,總主題得到了多種多樣的變奏和展開:靈魂的溝通,靈魂的震醒,靈魂的高大與渺小,靈魂的教育與‘再教育’的互相轉化等等”。“五四”啟蒙文學的文學創(chuàng)作基調是“沉重的”“悲涼的”,體現著知識分子的選擇的艱難,思想從傳統(tǒng)文化中斷裂出來的現代化過程。《講話》以后的延安文藝的創(chuàng)作基調是明快的、樂觀的?!吨v話》就“歌頌與暴露”進行了論述,認為許多小資產階級作家還沒有找到光明,只是暴露黑暗,還有專門宣傳悲觀厭世的,而社會主義文學卻以寫光明為主。他們也寫工作中的缺點,反面人物,但是這種描寫只能成為整個光明的陪襯,并不是一半寫光明,一半寫黑暗。資產階級文藝家把革命群眾寫成暴徒,把他們自己寫成神圣的,光明與黑暗被顛倒了。只有真正的革命的文藝家才能正確地解決歌頌與暴露的問題?!耙磺形:θ嗣袢罕姷暮诎祫萘Ρ仨毐┞吨?,一切人民群眾的革命斗爭必須歌頌之,這就是革命文藝家的基本任務?!倍愿桧灲夥艆^(qū)人民的蒸蒸日上新生活為主的新文學是被提倡的?!吨v話》之后的延安文藝的創(chuàng)作基調就成為“明朗的”“樂觀的”。
《講話》中的許多觀點是全新的,在抗日戰(zhàn)爭的背景下,這些觀點和主張有其合理性。《講話》是對傳統(tǒng)文化價值的顛覆和重建,對“文以載道”重新解釋,文藝與人民、文藝與生活、作家的世界觀、作品的評價標準等觀點都是前所未有的新觀點。所以《講話》也是破舊立新,迎接新時代。
延安文藝是以民間為主體的文藝。毛澤東于1940年發(fā)表了《新民主主義論》、1942年發(fā)表《講話》,前一篇論文指出“五四”知識分子的文學革命是資產階級的文學革命,無產階級占人口的90%以上,現在要建設以共產黨為領導的、以馬克思主義為精神宗旨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即“新民主主義文學”。《講話》指出文藝要為工農兵服務。對于“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即雅與俗的關系問題,毛澤東進行了論述,認為對文化水平不高的廣大工農兵的文藝教育要逐步普及和提高,而普及要做得更多一些。文藝作品要想讓廣大工農兵喜歡,吸收民間文藝的形式是最好的途徑。延安文藝能取得豐碩的成果,與對民間文藝的利用和改編是有很大的關系的。
文人文學與民間文學雖是兩種不同的文學,但它們是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的。重視民間文藝,能促進優(yōu)秀作品的誕生。學習中國古代文學,就能發(fā)現這一規(guī)律。中國古典文學中的一種體裁的興起,都源于民間,是經過民間的長期流傳,最后進入文人的視野,再經過文人的加工提煉,成為成熟的文學體裁。
文藝大眾化問題,是中國現代文學建設中的一個根本問題。1922年文學研究會展開“民眾文學”討論,1923年的革命文學也有“到兵間去,民間去,工廠間去,革命的漩渦中去”的主張,“左聯”把“文藝大眾化”作為重要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成立了文藝大眾化研究會,并且進行了三次有關大眾化問題的討論。在以前的大眾化理論基礎之上,《講話》指引作家體驗生活,與勞動人民打成一片,到民間去。延安時期文藝在《講話》精神的指導下,注重對民間文藝的吸收和發(fā)展,形成延安文藝的繁榮局面。這一時期的文學藝術活動有街頭詩運動、秧歌劇運動、新歌劇運動、解放區(qū)話劇等等,都離不開當時的延安民間文學和延安民間藝術家。民間的俗曲、小調、山歌等都是廣大勞動人民喜聞樂見的。民間藝人李卜、韓起祥、汪庭有等利用民間舊形式,創(chuàng)作出新的藝術作品。李卜精通郿鄠戲,他把演技傳授給其他戲劇團成員,當時許多著名藝術家都借鑒郿鄠戲的舊形式,創(chuàng)作出新型的藝術作品。有馬健翎的《十二把鐮刀》《兩親家》等,韓起祥能彈奏和演唱五十多種民間小曲、小調和多種民間傳說故事,他也利用舊形式創(chuàng)作出反映新生活的說書作品《劉巧團圓》《張玉蘭參加選舉會》《時事傳》等,汪庭有用民間《誘荷包》調子編了《十繡金匾》。當時已經成名的作家都十分敬重民間藝術家,同時重視民間文學。丁玲、艾青、蕭三都曾向社會介紹民間藝術家,認真評價他們的創(chuàng)作。在政府的號召下,邊區(qū)的許多文藝機關、團體紛紛下鄉(xiāng)采風,當時民間的民謠、俗曲、劇本、民間剪紙等多種藝術樣式都得到了搜集、整理,其中許多都是民間藝術家完成的。
其中陜北民歌中各種曲調被改編,有許多新歌都成為全國人民都耳熟能詳的民歌。陜北民歌有許多種,“以小調、信天游為主,還有勞動號子、歌舞曲、榆林小曲、陜北套曲、二人臺及兒歌、風俗歌曲和宗教歌曲等”。
對民間文藝的吸收和改造,利用,使得延安文藝空前繁榮,當年延安的“魯藝”(魯迅藝術文學院)、“文抗”(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延安分會)、“邊區(qū)文協(xié)”(陜甘寧邊區(qū)文化協(xié)會)等文藝團體中聚集著大批的文藝家。據1942年陜甘寧邊區(qū)政府文化工作委員會造冊登記,當時延安的文藝團體就有二十四個。1938年至1945年僅從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畢業(yè)的就有685人。1940年底,在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延安分會的推動下,僅延安就有四十五個單位成立了八十多個文藝小組,小組成員達667人。“1948年春、夏由周揚同志主持編選的《中國人民文藝叢書》,反映了當時創(chuàng)作的優(yōu)秀成果。其中戲劇作品二十七種,通訊報告三種;小說十六種,詩歌五種;曲藝兩種,還不包括音樂、美術在內。僅現在出版的《延安文藝叢書》中,收集到的各種類型的延安文藝作品十六卷一百多萬字?!?/p>
《講話》重視受眾,也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在延安文藝的鼓舞下,廣大勞動人民干勁十足,精神高揚,自信樂觀,對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這對今天的我們仍有意義,我們要保持歡樂向上的精神,正確面對我們今天遇到的困難。當初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人民群眾都能樂觀自信,最后取得勝利,那么我們今天的困難較之延安時期的困難,那又能算什么呢。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fā)表已經七十多年了,其影響越來越大。當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幾十年后,我們再一次驚嘆它的超前性、戰(zhàn)略性、可行性。它比當代西方文論的一些觀點提出得要早,比如對讀者的重視(比接受美學的出現要早),比如大眾參與(比狂歡化理論要早),還巧妙地把戰(zhàn)時文藝與軍事、政治結合在一起,為中國的革命勝利奠定了理論基礎?!吨v話》的豐富內涵有待我們進一步研究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