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海學
于漪老師說:“教學生學習古詩詞,不能降格為技能技巧的分析,要著力于整體感知,充分發(fā)揮詩詞所蘊含的豐富的育人功能。”她的話一語中的,直指當下古詩詞教學重技能技法、輕閱讀感知的現實。教師在技法訓練上費盡心思,并未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詩歌閱讀理解水平。古詩詞該如何閱讀?又該從哪里開始閱讀?于漪老師又說:“一首詩就是一幅畫或多幅畫,是由眾多意象組合起來的畫?!薄霸姼枋窃娙松臎_動,感情的傾訴?!薄肮旁娫~閱讀,要把握詩歌的詩情畫意,開拓學生想象,培養(yǎng)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意識?!彼?,我們在閱讀古詩詞時,必須具有還原詩歌意境、情景的意識,用想象走進詩人創(chuàng)作的真實場景,再現詩人生活中的丹青畫卷;也要用想象使自己身臨其境,與詩人合而為一,還原詩人創(chuàng)作時的內心世界。
一、借助“想象”咀嚼文字,還原生活的丹青畫卷
當下的古詩詞教學,教師往往根據考點的要求,對詩歌從題目到正文進行字句的肢解、文意的翻譯、情感的概括、手法的分析。這種看似有板有眼的古詩詞教學,常常是枯燥無味的,完全忽視了詩歌的美學意義。這種教學淡化了詩歌的美感,丟失了詩歌的靈魂,錯誤地將學生對詩的理解引入一葉障目、管中窺豹般斷章取義的境地。長此以往,學生的詩歌閱讀能力必然會一步步地走向衰退。
對待詩歌,學生最需要的恰恰是在應試教育下越來越衰退的想象能力。想象是人對已有形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思維過程。如果說詩歌是詩人對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的文字描述,那么想象就是在閱讀的基礎上,將文字所傳達的一個個具體意象加以還原,并對這些意象進行組織編排、加工整合,進而呈現一個貼近詩人生活和客觀世界的、可觀可感可觸的真實場景的過程。以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為例,在常規(guī)的解讀中,教師常常會告知學生此詩“一句一景”,即“黃鸝鳴唱翠柳,白鷺翱翔碧空,窗前西山雪嶺,門前東吳客船”。但這樣的解讀很明顯是依葫蘆畫瓢,是典型的肢解詩句:畫面單一缺少整體聯系,情趣干癟,完全丟棄了詩歌的整體觀照,也沒有顧及詩人生活的真實面貌,更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讀懂詩歌。
如果利用想象將詩歌文字加以還原,我們應該驚嘆杜甫絕對是一位頂級的攝影大師,選景、構圖、色彩、光線,信手拈來,運用自如,恰到好處,自成一體。透過文字,我們會發(fā)現他所記錄的生活場景是如此美麗迷人而生動有趣,又如此富有藝術色彩。前兩句展現的是一幅廣角畫面,近景是“黃鸝鳴翠柳”,遠景是“白鷺上青天”,遠近得當;主體是黃鸝、白鷺,背景是翠柳、青天,主次分明;黃、綠、白、藍,色彩勻和,交相呼應;同時又動靜相應,和諧相生。當這些內容組合在一起時,我們似乎看到詩人在青天白日之下,悠閑漫步于翠柳小溪邊,兩只黃鸝在身邊嬉戲啼鳴,一行白鷺突然間從眼前劃過,在天空中留下美麗的倩影,生動有趣,閑適自在。后兩句則是特寫,利用框景構圖,以窗為前景,遠眺西嶺白雪;以門為前景,近觀東吳泊船。明暗對比,遠近分明,借門窗的限制,突出描寫的主體。通過想象將這兩個畫面整合,我們會發(fā)現詩人此時正靜坐于室內,遠眺西山,近看泊船,思緒萬千。所以,整首詩共描繪了室外和室內兩種不同的生活場景,既有對眼前美景的生動描摹,也有對曾經生活的深遠思考。
詩歌是靈動的,傾注著詩人的智慧和靈魂。閱讀古詩詞如果一味地肢解、嚼爛,必然欣賞不到詩歌的雋永與秀麗。閱讀古詩詞,一定要運用想象,做到心中有畫、眼前有畫,將立體的圖景再現在自己的眼前。
二、借助“想象”身臨其境,感受詩人的生命情愫
王國維說詩中“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如何判定有我與無我?就要看詩人是置身于文字之中,還是隱藏在文字之后。但不管哪種處理方式,“詩言志”才使詩歌有了永恒的生命力。因此,要體會詩人創(chuàng)作時真實的內心世界,需要運用想象使自己身臨其境,與詩人融為一體,感受詩人的生命沖動,體會詩人是如何使瞬時的情愫流進語言文字中的。
上面所舉杜甫的《絕句》(其三),就是典型的“無我之境”??梢赃@樣思考:詩人為何要重點突出黃鸝啼鳴、白鷺飛天兩個主體行為?當他走進這樣的生活場景時,內心有著怎樣的悸動?僅僅是對春天充滿生機、花紅柳綠的贊美和感嘆嗎?有沒有經歷長年漂泊、坎坷后暫得定居的閑適愉悅與安寧坦然呢?還有沒有希望像黃鸝、白鷺一樣自由嬉戲、縱情飛翔的人生渴盼呢?對自然萬物的關注,亦是對個體生命的關注。后兩句又為何突然把視角聚焦在西嶺白雪和東吳泊船上,而且要以“千秋”和“萬里”這樣略帶夸張的詞語加以修飾?如果你是詩人,此時是不是正睹物懷遠呢?那雪山是不是自己漂泊江湖的陪伴與見證呢?這泊船是不是自己一路征程的唯一寄托與安慰呢?那“千秋”和“萬里”是不是記載了自己漂泊時間之長、距離之遠的艱辛與苦楚呢?而今隔窗眺望、倚門近觀呈現出來的距離感,是不是暗示著借這扇門窗將那曾經的艱難歲月永遠隔斷,從此過著居有定所的美好生活呢?所以后兩句更多地表達出詩人對此時安定生活的珍惜。因此,整首詩有喜有悲,有明有暗,有暖有冷,表現了詩人暫得安定時的萬千情緒。
再如黃庭堅的《早行》:“失枕驚先起,人家半夢中。聞雞憑早晏,占斗辨西東。轡濕知行露,衣單覺曉風。秋陽弄光影,忽吐半林紅?!边@是一首“有我”的詩歌。詩人先入為主,直接將自己置身于具體的圖畫之中,首先將自己置于“人家”的對立面,把自己孤立出來,一下子建立起抒情個體的孤獨形象。面對自己“失枕驚先起”和“人家夢中”的情狀,內心充滿多少愁緒、無奈與蒼涼;通過“聞、憑、占、辨、知、覺”等一系列動詞,可見詩人極力調動自己的身體感官,用耳朵判斷時間,用眼睛辨別方向,用身體感受露寒風冷。借助文字,我們“化為”詩人,身臨其境,感受到深刻的孤獨、寂寞、冷清以及難以言說的人生苦楚,而這一切只能獨自品嘗。所以當看到秋陽光影忽吐紅時,內心該是多么激動和歡喜。在這冷寂的世界里,我們每一個人都太需要那一縷陽光的溫暖了。但如此壯麗的秋景反過來又襯托著詩人內心多少的悲涼呢?所以黃庭堅在晨曉的昏暗中低迷得像個飽經風霜的老者,而在黎明的光亮前又像個對一切充滿新奇快樂的小孩,這種強烈的反差、心中的百感交集,讀者唯有運用想象,身臨其境,才能探得幾分。
巴爾扎克曾說:“藝術是思想的結晶,藝術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積驚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痹姼杳涝谡Z言,美在文字,還美在用語言文字描繪的丹青畫卷、人事變幻,更美在詩人吐露出的生命沖動和情感傾訴。閱讀詩歌,唯有走進文字的世界,用想象還原詩人生活的真實場景,重現詩人內心的真實感受,才能真正體悟到詩歌藝術永恒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