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下班回到家,我累得一句話都不想說,可偏偏這時候,孩子見家長回來了,總搗亂,不讓干啥偏干啥,說了多次也不聽。對此,我身心疲憊,家里老人也勸我,別管這么多了,就這一個孩子,要是他以后跟你不親,咋辦?請問,我真的不該管這么多嗎?
湯前燕
答:當(dāng)孩子不聽話時,順從孩子是最簡單易行的。因為這不需要孩子和欲望做斗爭,孩子高興;同時,你不需要同孩子講道理,不需要陪他做事情轉(zhuǎn)移注意力,你省心。相反,當(dāng)你決心好好管教孩子,跟他多次溝通,磨嘴皮子,效果也不一定好,有時還遭到其他家庭成員的阻撓。身累,心更累,這也是很多家長和孩子較量沒一會兒就選擇放棄的原因。如果順從孩子一切OK,那就順從好了,至于孩子的缺點能不能改,以后再說。
那么以后,孩子自然而然就懂事了、守規(guī)則了嗎?我覺得不會。
為培養(yǎng)女兒的刷牙習(xí)慣,我用了半年時間。這期間有我的強(qiáng)壓和鼓勵,也有她的反抗和反復(fù)。那段時間,我因牙齒問題頻繁看牙醫(yī),每次都帶上她??吹窖泪t(yī)的操作,聽到“滋滋”的聲音,她害怕地問,疼嗎?我說:疼。她說:你為什么不好好刷牙呢?你以后可得好好刷牙啊。我說:是,以后我一定好好刷牙!現(xiàn)在,女兒每天主動刷牙,有一口健康的白牙。
別怕麻煩,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xí)慣,是父母能夠給予孩子的最好禮物,為此麻煩一點是值得的。
如果你想輕松做父母,當(dāng)和孩子發(fā)生沖突時,你妥協(xié)了,孩子高興你省心,那么下次你想讓孩子聽你的,就會更加困難。
我女兒剛上幼兒園時總不想去。一天早上,她哭哭啼啼的。我問不舒服嗎?她說嗓子疼。我摸摸她的額頭,有點熱,便說:要不,休息一天。聽我這一說,她馬上假裝咳嗽,說:嗓子疼死了。結(jié)果,她在家一天,啥事沒有,玩得可歡了。
第二天她接著表演,說:我難受,不想上學(xué)。我給她測了體溫,正常,便說:今天必須去上學(xué)。她大哭,我不理她。5分鐘后,她還在哭,爺爺奶奶不忍心來說情:要不,別去了。我態(tài)度堅決:不行,昨天已經(jīng)休息一天了。后來,我費(fèi)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女兒送到幼兒園。
我第一天的妥協(xié),換來的是女兒第二天加倍的哭鬧。從那以后我明白,家庭教育要令行禁止,說到做到。當(dāng)孩子知道哭鬧沒用,漸漸就不會用這招了。
有時候管教孩子,真的是一種較量。孩子通過與家長的較量,一點點地了解成人的世界,一點點地學(xué)會遵守規(guī)則,從而漸漸學(xué)會如何生存,學(xué)會如何與別人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