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宇軒
我坐在從羅滕堡回慕尼黑的火車上,精神恍惚。
昨夜教堂邊酒館小酌,怡然自得。怎知今日早起仍感微醺,頭腦脹痛,于是雜念擾緒,幻覺襲思。黑夜剛“走”,此刻車窗外晨光初泄,巴伐利亞鄉(xiāng)間小景如夢如幻。霎時,眼前驚現吳冠中筆下那樣“皎潔”的東方樓臺,耳邊乍起拉威爾的鋼琴組曲《鏡子》——兩重毫無關聯的疊念無縫銜接。也怪這若有似無的悠意作祟,我竟不知深淺地寫下幾句小詞:
長夜離席,朱曦爍堤,碧瓦玉池縱游魚。錦鯉鮫鰻說情怡,顰笑言語皆庸慮。
琴閣如靈,畫坊似縷,僻寥仙居徒幽閉。人聞青衫嘆恃孤,何嗟此生多真理。
也許,在我無知的懸想里,印象派的一幫子人有古代文人的意氣,儼然一席青衫、不與世俗的精神貴族模樣:在心底與周遭人群(池中游魚)隔離,不與那種虛偽的人——表象友好,其實各自心懷鬼胎,滿是庸俗的私慮——同流合污,但也不加以強烈的攻擊與嘲諷,只是躲進自己的藝術院落,“幽居世外”,尋求人們不屑的孤獨與真理。
法國現代派詩人波德萊爾在《惡之花》中語:
一旦墮入笑罵由人的塵世,威猛有力的羽翼便寸步難行。
這是非常現代的一句話,它代表著藝術家的“個性”——與“眾”背離,甚至是帶有對抗情緒的審美傾向。如今讀之,習以為常:藝術家最重要的不就是“個性”嗎?但對應脫胎于十八世紀的十九世紀,這些詞匯便顯得“大逆不道”,幾乎偏離了歷史。“幽居世外”對于東方文人來說已是司空見慣的逍遙:“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的陶潛世人皆曉,大隱于山水的“竹林七賢”令一眾玄學名士終身向往。然而,對于西方藝術家來說,自絕浮世的選擇實在有些新穎大膽。波德萊爾的這句話似乎預示了十九世紀文化走向的分水嶺——藝術家開始與大眾背道而馳?!巴偷挠鹨怼北仨毭撾x“笑罵由人的塵世”才能自由地飛翔!
如此思索也引出另一番疑問:為什么是印象派在繪畫和音樂領域成了現代藝術的先驅?德彪西這位并不那么有斗爭性格的印象派“大佬”,是如何成為現代音樂開拓者的?
翻找唱片,打開音響,怡然品聆,德彪西于1912年創(chuàng)作的《游戲》(Jeux)似乎是對《惡之花》輪回般的回應。耳旁響起的是布列茲與克利夫蘭管弦樂團演奏的版本,他們塑造出一種幻覺般的現代節(jié)奏,似是齒輪的轉動。音律虛實交錯,主題模糊,整曲聽來,那些迷霧層疊的音色“光影”猶如架空心靈的摩登城市。《游戲》的妙處正在于此:樂音的走向不斷向前,仿佛不再停止的態(tài)勢,形成一種永動機般的機械運動的感覺。聽者能有如上聆感,其實是源于作品結構的特殊性——在傳統(tǒng)的管弦樂作品中,這樣的結構只能算作是一個過渡段,但在德彪西筆下卻作為一個龐大的整體而存在。西蒙·拉特說,德彪西是在音樂中實現現代電影概念的探索者。許多音樂家和愛樂人也都認為《游戲》是德彪西最好的作品??涩F實是,作為舞劇的《游戲》從問世至今從未成功過,對于任何一個演出團體來說,它都是永恒的災難。這部作品走進了藝術的異度空間——像是大衛(wèi)·林奇導演的懸疑劇《雙峰》中扭曲時空的紅幕房間——無法遁入凡世,人們找不到打開它的鑰匙。它的“品格”太過“高尚”了,完全沒有理會時代的變遷,在時代的夾層中一聲不響地發(fā)呆。
《游戲》的劇情極其無聊,甚至可以用簡短的幾句話來概述:一天黃昏,正在花園里打球的男孩和兩個女孩弄丟了網球,于是便在灌木叢中翻來覆去地尋找,并隨之玩起了捉迷藏。后來網球被找到了,三人開始愉悅地舞蹈。突然,一只神秘的手出現了,將另一個網球扔向花園。他們嚇壞了,四散逃去……
如今,歌劇、舞臺劇、芭蕾舞劇的當代藝術化已是“兵家常事”,舞臺上經常可見不明所以的布景、時代錯亂的服裝,甚至造型乖戾的妝容。數月前,我在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觀看最新制作的《后宮誘逃》,親眼看著一堆晃來晃去的沙發(fā)“演”完全程??杉幢闶沁@樣,三個演員從頭至尾地尋找網球、打網球,又被網球嚇跑的“表演”還是讓人們無法接受:德彪西到底在干什么?為什么在他的創(chuàng)作“清單”里會突然出現這種讓人看不懂的藝術?看不懂了,還有意義嗎?
英國藝術史學家貢布里希提出過一個觀點,他認為由印象派引發(fā)的十九世紀藝術變革的源頭是商品市場的變化,這種變化導致了傳統(tǒng)供應關系的破裂。從前,音樂或繪畫的創(chuàng)作就像其他工作一樣,是自然而然的社會功能,藝術工作者有與之對應的雇主——教堂、宮廷、貴族、商人等等,創(chuàng)作者的任務是按照雇主的要求訂做“貨品”。且這樣的“生產”過程也并不是聽起來的那么沒有藝術性。貢布里希寫道:
的確,他可以干得稀松平常,但也可以干得無比絕妙,使接手的差使不過是一件卓越佳作的來由而已。
……
然而他一生中的職業(yè)多少還是安全的。而藝術家在十九世紀失去的恰恰是這種安全感。
傳統(tǒng)關系的破裂大大提升了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自由性。雇主消失了,他們開始自由支配自己的作品,贊助人也由自己選擇?!坝喿鰰r代”逐漸落幕,創(chuàng)作的手法和風格完全轉由藝術家自我定奪。選擇范圍的擴大使藝術家的志趣逐漸與大眾偏離,形成“有意”而為之的極端審美。其實,這種“有意”大部分來源于時代巨變的慣性,縱使德彪西、拉威爾的本意并非挑戰(zhàn)公眾趣味——印象派本質還是根植于浪漫主義的——亦會由于慣性的導引將才華抒發(fā)在具有挑戰(zhàn)性的創(chuàng)作上,造成對大眾“不友好”的作品的出現。
與此同時,作為大眾和藝術家連接媒介的贊助人或經紀人,其品位依然偏向大眾一邊,只不過大眾在新時代換了個名稱,叫作“市場”。而由于藝術家志趣的不斷偏移,他們與贊助人之間的矛盾就愈發(fā)增大了。一旦藝術家因經濟或者其他因素而不得不向贊助人的審美趨近,他就會認為自己沒有遵從內心,是在向“市場”妥協,變成了沒有個性、沒有尊嚴的創(chuàng)作者。但顯然,過往時代的藝術家絕對不會這么認為,他們創(chuàng)作結構相似的宗教音樂,抑或主題雷同的耶穌受難畫也不會覺得有什么不自然的地方——受眾喜歡這些,雇主喜歡這些,他們自己也喜歡這些,況且這也并不阻礙自己才華的施展和審美的展現。從十九世紀的印象主義開始,這個邏輯已不再適用,個性的與眾不同成了藝術的“真諦”,“藝術”與“個性”成了一對雙胞胎。
如果沿這個思路推索下去,大眾似乎也沿著“破裂”的慣性,與愈發(fā)“高傲”的藝術領域逆流淌去,形成不斷坐實既定審美,甚至厭惡極端審美的一種姿態(tài)?!班?,這幅畫真難看,根本讓人看不懂!”是我們在現(當)代美術館里經常聽到的評論。在大眾看來,一切挑戰(zhàn)其通俗易懂的既定審美的東西都是差勁且失敗的,理所應當地將其看作是“故弄玄虛”的產物,這也是德彪西的芭蕾舞劇《游戲》至今無法成功的原因。藝術家和大眾審美情趣從印象派時代的分離已然轉化為當今時代的嚴重對立,且仍在加劇。
“藝術”一詞在我們心目中已經具有一種不同的含義,而十九世紀的藝術史,永遠不可能變成當時最出名、最賺錢的藝術家的歷史。反之,我們卻是把十九世紀的藝術史看作少數孤獨者的歷史,他們有膽魄、有決心獨立思考,無畏地、批判地檢驗程式,從而給他們的藝術開辟了新的前景。
——貢布里?!端囆g的故事》
印象派藝術家被決心分裂的審美浪潮推到了最前列,德彪西也隨著《大?!肪砥鸷椴ㄇ暗睦嘶??!艾F代音樂開拓者”的帽子算是給他戴上了,可他自己當真知道、當真情愿么?
幾周前,紐倫堡的朋友來慕尼黑看我??赡菚r我正學業(yè)繁忙、工作擾身,一并出游根本是奢侈之談。思來想去,最后只得相約“下館子”了事。
我與他相識不久,雖脾氣相合,但并不知曉其個人志趣。當日飯局一聚,三言兩語便發(fā)現兩人同好古典音樂,可謂難得摯友,好不快活。
“你經常寫音樂文章,平時喜歡讀什么音樂讀物?”飯菜剛剛上桌,他隨口問道。
我語塞片刻。想來慚愧,近來我?guī)缀醪蛔x音樂讀物。它們之于我總有種詭異的特性——音樂讀物從來沒有“音樂”,讀著它們,你其實聽不到音樂本身。
可人在飯局,筆墨律音總歸閑聊之物,一桌子飯菜擺著,鼻子是等不了的。此刻雙目無文,雙耳也無樂,只嗅得滿滿的香氣。我想起陳立寫的2000年西諾波利(Giuseppe Sinopoli)攜家人在北京吃飯時的場景——一桌子中國菜給指揮家端到跟前,老爺子立刻神采飛揚起來,那狀態(tài)、精氣神與指揮交響樂團時的樣子無異:
大師對“酥鯽魚”下定義說道:“哦,這很像勃拉姆斯,味濃而柔和?!?/p>
… …
隨后他又對使他七竅貫通的辛辣“芥末墩兒”做了個唱高音C的夸張手勢說道:“羅西尼!羅西尼!很給勁,很通透?!碑敗白T家菜”最拿手的一道名菜,需要烹制七十多小時的“黃燜鯊魚翅湯”端上來時,大師僅嘗了一口便歡呼了起來:“Bravo!Bravo!實在是太甘美了,就像普契尼?!?/p>
… …
接下來,西諾波利將“清蒸桂魚”稱作拉威爾,“因為它柔和卻不夠浪漫”;稱“酥乳鴿”像莫扎特,“因為它敏感而輕快”。當他品嘗到“板栗野鴨”時,西諾波利沉思良久,稍許他猛然說道:“太棒了,這是貝多芬!”
——陳立《音樂家訪談錄》
一想到這,我就顧自感嘆起來:怪不得人家是指揮大師,吃飯也能“聽”到音樂。眼見巴伐利亞香腸裝盤的我,腦子里的音樂家卻只有“香腸”本腸。
我從其他形式轉換得來音樂感受的時候不多。有時猛然想聽某個曲子,心里確也會默誦起一段,但總覺得不過癮。唯有拾起耳機,打開音響,或者走進音樂廳,樂聲真實入耳,這才算了事,好像完成了一個心愿。
若要細致回溯,樂聲“突襲”的經歷確有二三。那是從賞中國山水詩詞的少許經驗得來——明明無樂,卻總感有樂,“無為而為”的音律從天而降。其中尤以宋詞為甚,讀之、感之,耳邊總能“響”起德彪西、拉威爾的音樂。
柳永的“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妙有德彪西《大?!纺欠N氣壯的鋪排感;秦觀的“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好似德彪西《意象集》一般云煙霧繞;“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的李清照映照了拉威爾《達芙妮與克羅?!返拿蹜偾殚L;更有筆鋒突轉的辛棄疾,“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的偶發(fā)情志,猶如拉威爾給孩子們作的《鵝媽媽》童稚“踏來”……若要細舉,恐怕是一整章節(jié)也列不完的??磥?,音樂上的中西“聯誼”,不止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