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婧
摘 要:線,也就是線條,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圖形。通過線條來進行繪畫是最原始,也是最古老的一種繪畫方式,同時也是最簡單、便捷的一種繪畫方式。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最原始的畫作都是從線條開始,中國的象形字、仰韶文化的幾何紋、西方巖洞壁畫中都是線條在繪畫中的具體運用。線條從最開始的記錄功能到現(xiàn)在成為現(xiàn)代繪畫的基本要素,再到興起的《秘密花園》涂色繪本,線條的魅力勢不可擋。
關鍵詞:線描;禪繞畫;心靈瑜伽
高中階段是學生的一個重要時期,很多事情都要為最后的考試讓路,包括一些學科課程在內(nèi)。但是高中時期的美術課程教學也是學生釋放學習壓力的一個重要途徑。線描畫作為最簡單的一種繪畫方式,很適合在高中階段進行教學,而最近幾年《秘密花園》涂色繪本風靡全國,成為大家的減壓利器。
一、高中時期開展線描畫課程的必要性
高中時期的學習激烈而緊張,而美術課,尤其是線描畫可以有效地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在美術課程中進行線描畫課程也是基于以下幾點:
1.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新課程標準中關于美術的作用、理念、目標、標準等都做了具體闡述。新課程標準要求通過美術教學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質(zhì),能夠讓學生擁有一定的人文素養(yǎng)傳承優(yōu)秀的美術文化,在教學中激發(fā)創(chuàng)新精神,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從而實現(xiàn)調(diào)節(jié)學生心理狀態(tài)、促進身心健康的目的,以幫助學生拓展發(fā)展空間,提高人生規(guī)劃能力。而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又要求教學要體現(xiàn)時代性,滿足學生發(fā)展需求,了解祖國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注重學習方法和過程,提高美術素養(yǎng),能夠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而線描畫教學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通過線描畫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在繪畫過程中講授相關知識點,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
2.時代發(fā)展的需求
隨著我們社會的發(fā)展,我們已經(jīng)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美術核心素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在的教學重點之一,美術也是如此,這在新課程標準中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而線描畫作為最簡單的一種繪畫方式,其實融入了很多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nèi)容。比如藝術感知能力,這個從哪來?就是在日常的觀察中訓練出來的。線描畫雖然形式簡單,但是要畫好,需要很大的功夫,只有對一件事物進行深入地觀察與研究,才能在繪畫的時候做到胸有成竹。
3.新時期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的要求
在新課程改革推進的過程中,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這個理念已經(jīng)深入人心,表現(xiàn)之一便是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去主動探索學習。但是在高中階段,其他主要學科做到這一點可能比較困難,而美術課程便是一個好的實驗場所。
我在高中校本課程中開設了關于線描的課程《上新了!線之美》,帶領著學生在教學中感悟線的魔力,讓學生與教師都能達到一種愉悅的教學效果。在學校的校本課程中我開設了一門關于線描的課,線描畫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繪畫興趣,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表現(xiàn)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也對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做出一些有益的嘗試與探索,真正做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線描畫繪畫工具及材料的選擇
線描畫通過線條來繪畫,因此選擇不同的繪畫工具和材料會產(chǎn)生不同的藝術效果。常見的如2B鉛筆、軟炭筆等,這兩個在素描中用的最多,此外還有圓珠筆、水粉筆、毛筆、彩色鉛筆等用來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此外不同的紙張、結合點、塊等大面積的創(chuàng)作方式都會創(chuàng)作出不同的藝術作品。長期以來,高中的線描畫教學在形式、運用工具以及材料上都有著一定的局限性。在教學中,我們一般運用2B鉛筆或軟炭筆,或者黑色水筆。當然選擇繪畫工具時,我認為選擇最熟悉的工具,或者我們所想表達的情感要用什么工具和材料來表現(xiàn),這也是選擇中最重要的一方面。
三、美術課程線描課的作用
1.端正審美態(tài)度,提高審美能力
線條是美術最基本的造型手段,也是構成視覺藝術形象的以一個基本元素。在美術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線條一直備受中外東西方畫家的青睞,也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藝術作品。如埃及《死者之書》、希臘瓶畫都是用線繪制的,而中國的如仰韶文化、半坡文化等都運用線條制作出優(yōu)美的陶器,進入封建社會,中國傳統(tǒng)的線描(又稱“白描”),十分重視“神韻”,崇尚“空靈”。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運用線條來表達創(chuàng)作者的內(nèi)心含義。中國美術受中國文化影響,線條更加靈動,重視意境的描繪,而西方的繪畫創(chuàng)作更加注重寫實、自然,但二者是互通的,都具備作品的表現(xiàn)力和線的美感,只是因欣賞習慣和傳統(tǒng)繪畫觀念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的歌聲”,譜寫了民族文化與美術的民族風格。
2.提高學生藝術素養(yǎng)
現(xiàn)代社會對學生的要求已經(jīng)越來越全面,傳統(tǒng)的成績分數(shù),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全部。而美術作為藝術修養(yǎng)中的一個重要課程,是提高學生藝術素養(yǎng)的重要方法。東西方繪畫在對線條上的認識與運用,其實就是東西方文化在美術創(chuàng)作中的具體體現(xiàn)。在技法上,我們傳統(tǒng)繪畫中的勾法有十八描,通過畫筆勾取物象的輪廓,也叫描法,在工筆畫中稱之為線描。我國的傳統(tǒng)繪畫中是以毛筆在宣紙、娟等等物品上繪畫,而毛筆與墨水的特性注定了我們的繪畫無法像西方那樣使用顏料進行繪畫。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曾云:“顧愷之之跡,緊勁連綿,循環(huán)超忽,格調(diào)逸易,風趨電疾,意存筆先,畫盡意在,所以全神氣也?!薄瓣懱轿⒕綕櫭?,新奇妙絕,名高宋代,時無等倫?!薄皬埳睃c曳斫拂,依衛(wèi)夫人筆陣圖,一點一畫,別是一巧,鉤戟利劍森森然?!睔v史上被稱作為“畫圣”的唐代線描畫畫家吳道子,人們稱他“吳帶當風”,他畫中的人物,衣袖飄動,栩栩如生,如他的作品《天王送子圖》,讓人感到線條勁健飛動,流暢飄灑,落筆生風。南宋素有“減筆畫”著稱的畫家梁楷,他的作品《六祖斫竹圖》是一幅“寫意”的線描人物畫,描繪的是禪宗六祖慧能蹲鋸執(zhí)刀斫竹時的情景:寥寥幾筆將人物繪制出來。
在西方的繪畫作品中,線條的造型與分割作用更加明顯。比如拜占庭的鑲嵌壁畫,是使用馬賽克拼接完成的,每一個馬賽克都是小圖形,使用馬賽克制作的壁畫任務線條分明、硬朗,線條營造出作品的節(jié)奏感;文藝復興時期,《維納斯的誕生》中貝殼、海波、樹木、衣服上的花朵,都傾向于圖案化,而且裝飾作用明顯,人物清晰的線條造成浮雕式的效果,尤其是女性的長發(fā),畫面充滿了線與詩一般的抒情。法國野獸派大師馬蒂斯《紅沙發(fā)上的注女》以簡潔概括、賦予感情色彩而又極富裝飾性的線條,極為和諧,簡練地勾畫出一個呼之欲出的少女形象。馬蒂斯是一位使用線條的大師,他畫中的線條顯得純粹而優(yōu)美,在漫不經(jīng)意間顯示出裝飾美感和畫面控制的能力。在欣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對東西方美術的發(fā)展、藝術特點學生都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也對東西方的文化、哲學、歷史有所涉及,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內(nèi)涵,提高了審美情趣,提高了學生藝術素養(yǎng)。
3.釋放學習壓力,體會心靈瑜伽
高中生學習線描,要區(qū)別與義務教育階段課程的設置,既要考慮他們對線描技法的理解與實踐,也要考慮到有助于發(fā)揮美育優(yōu)勢,助力高考情緒放松解壓。在課程內(nèi)容的選擇上,不以技法為重點,而更注重的是讓學生喜歡豐富變化的線條,用線條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想法,能夠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作品,當然這也需要建立在對線描技法有一定理解和實踐的能力之上。
我在線描畫教學中,突出線條的表現(xiàn)力,培養(yǎng)學生使用線條造型,無論是寫實還是夸張、變形等,都可以畫出來,這也是學生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在教學中,與時俱進,貼近教學對象,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近些年從一開始出現(xiàn)的《秘密花園》熱,揭開了一個新名字的面紗——“禪繞畫”,這種被譽為來自美國的心靈藝術是一種全新的繪畫方式,風靡海內(nèi)外。使用鉛筆在既定的繪本中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基本上是不斷重復基本的圖形來填充繪本圖案,從而達到繪畫目的。這種繪畫方式不需要有深厚的繪畫基礎,只需要跟著感覺去涂鴉,用線條去填滿,在繪畫的過程中時不時會有驚喜出現(xiàn),能夠讓繪畫的人得到滿足感。在教學中,融入禪繞畫教學,讓學生大膽表現(xiàn),釋放自己的想象力,也在繪畫中釋放自己的壓力。它可以讓學生從不同背景、不同角度入手,通過不同姿態(tài)對“線”在美術作品中的魅力進行認知。學生在禪繞畫的實踐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為了讓線描作品更加有創(chuàng)意,我還給學生準備了扇面、書簽等工作,還嘗試讓學生用刮畫紙,用木棒筆進行線描創(chuàng)作。
4.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的探索
新課程改革在一步步推進,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逐步得到體現(xiàn),構建一種新型師生關系已經(jīng)迫在眉睫。但是在高中不同于其他階段,高中階段的學習管理嚴格,但我們也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進行探索,尤其是在新時期如何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
我認為在教學中除了教會學生繪畫技能,更重要的是傳達給學生一種態(tài)度,對待學習、對待自然、對待他人的一種態(tài)度。對學生,教師要尊重、鼓勵他們,這個時期的他們自尊心更強,對于他人的尊重和鼓勵會感到振奮從而愿意付出更多努力去贏得贊賞。比如在《秘密花園》的填充中,我會經(jīng)常選擇學生的繪本進行展示、表揚,讓他們感受到繪畫帶來的樂趣與自信心;對于素描或者國畫的線描畫教學中,邀請學生來做示范,并且提前告知他們繪畫的內(nèi)容,讓他們有充分準備可以在學生面前展示,并且申請場地舉辦繪畫作品展,邀請校領導與家長來參加,每一幅作品都標注有作者信息與作品介紹,讓學生明白學畫并不是打發(fā)時間,而是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yǎng),讓他們在愛與贊揚中成長,平等對待學生,讓學生更有責任感。
高中美術雖然沒有那么受到重視,但是美術教師依舊要堅守在教學崗位,充分發(fā)揮美術教學的作用,通過線描畫教學,讓學生在感受線條魔力的同時,能夠不斷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yǎng)和綜合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鄭曉燕.如何用線描畫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J].新課程(小學),2013(4).
[2]孟立叢.淺談繪畫中的線條[J].開封大學學報,2003,17(4):65-67.
[3]楊新芝.淺談東西方繪畫中對線條的認識[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4(2).
[4]林俊卿.以豐富多變的線條構建魅力線描課堂[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6(4):195-199.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