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玲玲 蘇江游
【摘 要】 目的:探討在產科病房中可能由于風險因素導致的危害,及采用有效的護理措施可以提高醫(yī)護人員護理的安全程度。方法:選取我院產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臨床表現及護理效果分析產科護理的合理應對對不同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在產科病房中護理效果、臨床差錯率、患者投訴率及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概率均有明顯的下降。結論:在對產科的護理過程中,發(fā)生危險的因素存在較多,如果通過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應對護理風險,會對護理產生的差錯率等不良情況有效降低。
【關鍵詞】 產科護理;不安全因素;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026-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hazards caused by risk factors in obstetric ward, and to adopt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nursing safety of medical staff. Methods: Obstetric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nursing effects of different patient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nursing effects. Results: Nursing effect, clinical error rate, complaint rate of patients and the probability of unsafe accidents in obstetric ward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obstetric nursing, there are many risk factors. If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are taken to deal with nursing risks, the rate of nursing errors and other adverse conditions will be effectively reduced.
在社會上對母嬰的安全問題和健康情況的關注越來越重視,醫(yī)院對于產科病房的護理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在醫(yī)院中產科是一個需要高度關注的科室,存在著相當高的醫(yī)療護理風險,尤其是護理風險會引起極高的重視,因此在臨床護理中產科的護理需要通過可靠的方法來提高護理人員的質量、安全和護理有效性,通過這些方式降低產婦及新生兒的死亡率,減少由于護理差錯造成事故。通過對我院產科患者的臨床研究,探討產科護理中的防范措施,可以取得有效的護理效果。
1 資料和方法
1.1 選取對象
選取我院產科患者為臨床研究對象,在護理方法的選擇上應注意以下幾點:(1)護理人員方面,護理人員應當有強烈的法律意識,以備在發(fā)生醫(yī)患關系緊張的情況下,護理人員可以不處于弱勢,不會造成產婦孕婦的個人隱私暴露,造成患者的權益受到損失。護理人員應當具有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避免在護理中出現差錯且應具備職業(yè)風險防范意識,對自身認識到位。(2)孕婦方面,在產婦妊娠和分娩的過程中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可能發(fā)生生理和心理上的諸多問題。在妊娠期和分娩的時候身體內的激素水平變化程度較大,且產婦的配合程度也存在風險,孕產婦應當嚴格遵守醫(yī)囑,避免可能造成的安全隱患。
1.2 護理方法
(1)提高護理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加強護理人員的學習程度,規(guī)避錯誤的護理風險,養(yǎng)成及時且規(guī)范書寫護理記錄的良好習慣,確保護理文書的合法性。(2)加強護理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水平,為了有效避免護理過程中出現差錯,帶來病患的投訴,護理人員應當具備高效的學習業(yè)務知識,提高自身業(yè)務能力,根據院方的考核制度來定期對護理人員的業(yè)務水平進行考核。(3)建立完善的護理管理制度,院方要通過制度來為護理人員創(chuàng)造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要秉持制度先行的理念來制定護理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使護理人員可以更好的投入到護理工作中去。(4)增加護理人員對孕產婦的關懷程度,要為其提供溫馨且安全的住院環(huán)境,消除病房內部的安全隱患,布置防滑措施,與孕產婦密切交流溝通,幫助其適應新生兒的出生和擔當母親的角色。
2 結果
通過觀察患者的臨床護理差錯情況,不安全因素及投訴情況等,配合對患者發(fā)放的調查問卷對護理的滿意度進行研究可知,患者的滿意度會根據提高護理水平、有效控制不安全因素等有所提高,可以保證護理的安全,有效避免發(fā)生護理糾紛、孕產婦發(fā)生意外的心理創(chuàng)傷、生理結構和功能損害。
3 討論
孕產婦在妊娠和懷孕過程中的護理程度,不僅對自身的幸福感和舒適度產生影響,也會關系到整個家庭和社會的幸福指數,更對人類的繁衍造成影響。在現代社會中,對母嬰的健康程度關注情況已逐年上升,隨之而來的是對產科的護理工作也引起了廣泛的重視程度。因此,在臨床醫(yī)學中,分析和研究產科護理中的風險因素和護理措施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根據此次的研究發(fā)現在護理過程中可能導致的不安全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來自護理人員方面的可控因素,可以通過有效的措施來正確的規(guī)避風險消除隱患。比如在護理過程中針對出現的護理人員對護理風險意識較為單薄的問題,需要通過法律知識的學習來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解決實際困難;針對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出現的業(yè)務知識和技術水平較低的情況,可以增加護理人員的業(yè)務水平,通過培訓護理人員技能,提高職業(yè)素養(yǎng),增強護理人員的責任心,降低由于護理人員的失誤造成的不良后果。針對孕產婦方面可能造成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歸納為:在妊娠和分娩的過程中發(fā)生不可預測的風險,孕產婦在妊娠或者分娩的過程中可能對心理和生理造成的影響,以及孕產婦在配合度不高這三個方面。為了降低風險,改變此種情況主要可以通過加強護理人員的護理方式和方法,要采用護理干預的手段來有效的規(guī)避這些不良因素,降低風險程度,對孕產婦的安全性有所提高。比如在醫(yī)院護理的過程中,要針對醫(yī)院可能帶來的不安全因素充分的消除,比如防止孕產婦出現滑倒、跌倒等意外事故,營造良好溫馨的住院環(huán)境方便備產,且要增加護理人員和孕產婦的有效溝通,既可以增加患者和護理人員的親密程度,提高孕產婦對護理人員的信任程度,又可以增加患者的傾訴交流渠道,幫助孕產婦緩解自身的心理壓力。在醫(yī)護人員和患者的情況下要實行人性化個性化管理,搞好醫(yī)患關系,要以患者為中心,將有效的安全措施,規(guī)避風險方法應用到實際的操作當中,形成良好的醫(yī)護安全氛圍,提高護理的質量,確保母嬰安全。
綜上所述,針對在產科的護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的分析研究,實行針對性的防范應對措施具有良好的臨床意義,在產科的日常護理中應當加以重視,并值得在臨床上有效推廣。
參考文獻
[1] 黃曉芹。產科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 [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8(3):252-253。
[2] 朱婧雅。產科病房護理中的風險因素及護理分析 [J]. 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21(3):211-212.
[3] 林瑞玲。產科病房護理中的風險分析及護理對策 [J]. 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2):94-95.
[4] 陶麗玲,尹萃等。產科護理中潛在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探討 [J]。中外醫(yī)療,2014,9(7):157-158。
[5] 李超瓊 。產科病房中的風險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 [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4,12(3):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