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文
(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縣林業(yè)局,河北 秦皇島 066599)
文冠果是我國特有的珍貴的綠化、 觀賞兼食用油料樹種,種子含油量45%~50%,種仁含油量70%。 油黃色透明,食用味美,具藥用功效。 株形優(yōu)美,春季滿樹白花,花期20 d,花序大,花朵密,在綠葉襯托下甚是美觀,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圖1)。
文冠果樹適應性極強,耐寒,耐旱,耐瘠薄,耐輕鹽堿,根系發(fā)達。 在丘陵、山坡石礫地、撂荒地、沙荒地、粘土地、鹽堿地都可正常生長,在-40 ℃低溫下不受凍害。但不耐洪澇,要選擇排水良好的地段栽植,否則須搞好排水工程。 文冠果栽培中存在育苗難、移栽成活難、“千花一果”的問題,因此,搞好育苗和栽植十分重要。
圖1 文冠果的花、果及種子
主要用種子播種繁殖,也可采取嫁接、分株、壓條和根插等方法繁殖。
1.1.1 采種
從健壯、 無病蟲害且連年豐產(chǎn)的文冠果樹上采集充分成熟、果仁飽滿的種子。 一般在8 月中旬果實顏色由綠轉(zhuǎn)為黃褐色、果皮變粗糙、種子變?yōu)楹诤稚珪r采摘為宜。 采收的果實放在通風陰涼處,除掉果皮,將種子晾干(完全干燥)后貯藏,要注意防潮。
1.1.2 種子處理
文冠果種皮較厚且含有油脂,吸水困難,不容易自行吸水。 因此,在播種前應提前對種子進行催芽。
常用濕沙層積埋藏法越冬,即進行催芽。 上凍前,將陰干的種子用清水浸泡4~5 d,每天換1 次清水。 然后混拌濕沙,濕沙手握成團,松手即散,種沙比1∶3。 選擇背風向陽的地塊挖坑,在坑底鋪設25~30 cm 厚的濕沙,一層種子一層濕沙交替鋪設,完成后將沙土做成約60°的斜坡并輕輕拍實,最后用草簾覆蓋。 由于春季氣候較干,對沙堆應進行保濕,堅持及時補充水分。 室外溝藏一般120 d 以上,待翌年早春催芽后的種子大概有20%裂嘴時取出播種。
也可將種子沙藏, 春季播種前15 d 在室外背風向陽處挖斜底坑, 將沙藏種子移至坑內(nèi), 傾斜面朝向太陽, 外罩塑料薄膜, 利用陽光進行高溫催芽。 當種子20%裂嘴時播種。
秋后未來得及沙藏處理的種子, 也可在播種前1周用45 ℃的溫水浸種,自然冷卻二三天后撈出,裝入蛇皮袋、筐簍或蒲包,蓋上濕布,放在20~50 ℃的溫室催芽。一般北方在4 月中下旬,當種子2/3 裂嘴時播種?;蛟诓シN前用80 ℃熱水燙種10 min,然后恒溫浸種48 h,撈出種子,混3 倍河沙置于26 ℃的恒溫室內(nèi)5 d,約有85%的種子裂口即可播種。
1.1.3 播種
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土質(zhì)肥沃的沙壤土作為育苗地。
秋季播種 一般在秋季果實成熟后采收, 取出種子隨即播種,翌春發(fā)芽。 生產(chǎn)中應用較少。
春季播種 生產(chǎn)中應用較多。華北地區(qū)一般在4月中下旬進行早播,東北地區(qū)一般在5 月上旬播種。 采用床面開溝點播,播種量為15 kg/666.7 m2。 播種前5~7 d 灌足底水,以減少幼苗期澆水次數(shù),防止根腐病的發(fā)生。 按照行距15~20 cm 開深4 cm 的條溝, 以10~15 cm 的株間距點播種子,種子橫臥于溝內(nèi),種臍要平放,以利于扎根。 覆土厚約2~3 cm,輕度鎮(zhèn)壓,壓實種子,水分稍干后松土(圖2)。
圖2 實生播種出苗
可采用帶木質(zhì)芽接、劈接、插皮接或嫩梢芽接等方法。 以帶木質(zhì)部芽接效果最好。
有些植株易生根蘗苗, 可利用根蘗進行分株繁殖(圖3)。
圖3 根蘗苗
利用春季起苗時的殘根, 剪成10~15 cm 長的根段,按株行距10~15 cm×30 cm 插于苗床,頂端低于土表面2~3 cm,灌透水。
實生幼苗怕水澇,所以,前期土壤過于干燥時可適當灌水。 待幼苗出土出齊后, 為避免苗木根頸腐爛死亡,要盡量不澆水或少澆水,勤松土。 當幼苗高10~15 cm 時間苗。 缺苗處可在陰天或傍晚帶土移栽補苗。苗木生長期追肥二三次,并松土除草。 苗圃地比較肥沃的要少施氮肥,多施磷肥,以免造成徒長倒伏;追肥宜早,最晚不得遲于6 月上旬,每666.7 m2施磷、鉀肥3 kg, 草木灰9 kg;8 月中旬施磷肥5 kg。 9 月要勤松土和除草,增加地溫,加速秋季生長。霜降前灌封凍水。翌年早春將苗木平茬。
嫁接苗和根插苗容易產(chǎn)生根蘗芽,應及時抹除,以免養(yǎng)分無效消耗。 接芽生長到15 cm 時,應設立支柱綁縛,防止新梢被風吹折。
一般2 年生文冠果苗高可達1 m 以上, 地徑1 cm以上,可出圃移栽(圖4)。
圖4 2 年生苗
選擇相對集中連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土層深厚、土壤肥沃、透氣性好、土壤pH 值7.0~8.0、灌溉方便的地塊建園。
造林前一年的雨季或秋季全面整地,深25~30 cm,土壤結(jié)凍前灌凍水保墑,為翌年春栽做好充分準備。
春、秋兩季均可定植,一般多在春季4 月上旬—5月上旬土壤解凍30 cm、樹木萌芽前進行;在氣候比較濕潤地區(qū)也可在立冬至小雪封凍前秋栽。
在已平整過的地內(nèi)挖長、寬、深各40~50 cm 的穴,有條件的每穴回填充分腐熟的農(nóng)家肥10~15 kg, 加過磷酸鈣0.2 kg。起苗時切忌傷根系。栽植株行距2~3 m×3 m,74~111 株/666.7 m2。 栽植時扶正苗木,確保苗木根系舒展。 苗木培土時先要稍低于坑面,踏實后苗的根頸部要略高于地平面1~2 cm,修好水盤,立即澆透水。 為提高成活率, 待水滲后, 修成直徑略大于栽植穴的樹盤,覆蓋塑料薄膜,既可保水,又可提高地溫。
定干高度60~80 cm。文冠果根蘗較多,影響生長發(fā)育和樹冠形成,要結(jié)合中耕除草隨時除萌。 栽植當年灌水3~5 次,確保苗木成活。
定植后前3 年,每年6—7 月追肥一二次,花前追施氮肥,果實膨大期施磷、鉀肥,可?;?、保果。 一般選用氮、磷、鉀復合肥,每株施0.25 kg,撒施或穴施,與土壤混拌后灌水。 見果后,每年萌芽前、開花后和果實膨大期追施氮、磷、鉀復合肥3 次,每次0.5~1.0 kg/株;每年秋季果實采收后施充分腐熟的農(nóng)家肥10~20 kg/株。
栽后二三年, 每年視苗木生長情況及土壤墑情適時灌水,確保苗木正常生長發(fā)育。 栽后四五年,每年4月—7 月中旬,即萌芽、新梢生長、開花坐果、果實膨大期分別灌透水1 次,可促進生長發(fā)育,獲得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高產(chǎn)。 果實采收前半個月停止?jié)菜?,采收后結(jié)合施肥灌透水1 次,結(jié)凍前澆凍水1 次。
文冠果定植后三四年即可開花結(jié)果。 為了便于采收果實,以矮干為宜,控制主干高50~60 cm,保留主枝三四個,主枝開張角度要大,分布均勻,樹冠呈半圓形。也可培養(yǎng)小冠疏層形、自然開心形、單主干高干形或多主干高干形等,定干高60~80 cm,當年6 月中旬于剪口下10~20 cm 整形帶內(nèi),不同方位選留三四個萌芽枝培養(yǎng)第一層主枝和1 個中心干,其余枝條短截至5~10 cm或全部疏除。
栽植第2~第5 年, 中心干明顯的按主干疏層形修剪,培養(yǎng)二三層主枝,控制樹高約2.5 m。 第2 年修剪,主要是調(diào)整樹形,培養(yǎng)枝組,促進開花。6 月中旬左右復剪,中心干任其充分向上生長;主枝摘心,促進側(cè)枝生長;其余枝組不做處理,有利于花芽的形成。 分枝密度過大應適當疏除。 第3 年已經(jīng)掛果,應防止樹冠郁閉,保證空氣流通。 第4 年以適度剪除花芽為主,防止大量開花造成養(yǎng)分不足;結(jié)果過多的應適當疏果。 第5 年樹形基本形成,主要疏除過密枝、重疊枝、交叉枝、纖弱枝和病蟲枝,增加通風透光,提高產(chǎn)量(圖5)。
圖5 栽植后第3 年幼樹
栽植后第5 年幼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