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清代南京隨園復原研究

2019-07-24 01:48趙丹蘋
中國園林 2019年6期
關鍵詞:隨園袁枚復原

趙丹蘋

王 芳

薛曉飛*

1 研究背景

1.1 隨園概況

隨園位于南京市清涼山余脈——小倉山腳下,前身是已荒廢的康熙年間江寧織造隋赫德的私園“隋園”,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被袁枚(1714—1797年)以白銀三百兩買下,易“隋”為“隨”,改稱隨園,次年袁枚開始了長達約50年的園居生活。其間,在袁枚的精心營建之下,隨園歷經(jīng)“一造三改”4次大規(guī)模的建設和不斷的修補完善,逐漸從之前的廢園躋身成為當時江南名園之一。然而在袁枚過世56年后,隨園于咸豐三年(1853年)在太平天國攻陷南京時毀于戰(zhàn)火,如今這一園林遺跡全無,徹底湮沒在歷史洪流之中。幸而隨園相關文獻資料留傳較多,為其復原研究提供了可能。

1.2 隨園復原意義

通過對歷史名園的復原研究,我們可以追尋其發(fā)展脈絡,發(fā)現(xiàn)其設計的精髓與藝術的真諦,盡可能多地保存園林文化的血脈,留住先賢們營造園林的智慧[1]。隨園的復原研究有其重要意義。首先,隨園本身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清末顧云于同治八年(1869年)所著《盋山志》中說,隨園是“天下所稱名園者也”[2]。隨園誕生于中國古典園林成熟后期的清代,造園手法日臻成熟與完善,且位于造園藝術集大成的江南,身處優(yōu)良的園林大環(huán)境,備受熏陶,具有值得復原與研究的藝術品質。其次,園主兼創(chuàng)作者袁枚的文人身份使隨園的歷史地位非同一般,文人的獨特審美能力加上曾經(jīng)從宦帶來的財富積累,使袁枚對園林建設有較高的要求[3],隨園也因此成為研究清中期江南文人園林的典型案例,對于研究清代江南私家園林具有重要意義。

2 文獻綜述

近年來針對袁枚及其文學造詣的研究較為豐富,對于隨園的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卻相對零散且鮮少涉及園子本身的復原及其空間營造的分析。其中,李曉光的《隨園故址考辨》[4]通過諸多文獻對隨園故址進行研究;王英志的《袁枚初歸隨園考述》[5]《袁枚“一造三改”隨園考述》[6]詳細考證了袁枚歸隱、改造隨園的全過程;沈玲的《從隨園看袁枚的園林美學思想》[3]《袁枚的生態(tài)美學思想研究》[7]《袁枚詩學思想述論》[8]第四章,陳國雄的《袁枚園林美學思想研究》[9],毛正樹的《袁枚的園林思想》[10]中主要論述袁枚的園林美學思想;喻學才的《袁枚的造園思想和造園實踐》[11]結合袁枚的園林文學作品分析其造園思想與實踐;林潔的《隨園老人袁枚的〈隨園記〉及其造詣》[12],車振華的《論袁枚散文》[13],陳琳的《隨園六記與〈園冶〉思想異同》[14]均通過袁枚的隨園六記來研究隨園的園林建設;陳琳的碩士論文《論袁枚的園林文學》[15]從袁枚與園林相關的文學作品入手,對隨園的來歷、營造及袁枚的園居生活、思想內(nèi)涵等進行解析;王弘遠的碩士論文《袁枚園林批評研究》[16]則是從藝術批評的角度對隨園進行一定的評價。

另外有些學術論文并不是以隨園為主要研究對象,而是將隨園以案例的形式作為文章論點的支撐,對隨園相關內(nèi)容進行論述。例如周國莉的《嘉靖至咸豐時期金陵園墅研究》[17]、王哲生的《麟慶〈鴻雪因緣圖記〉的景園研究》[18]、楊和平的《論江南園林中的梅景》[19]、夏文謙的《明清園記中的水境研究》[20]、許倩倩的《清代金陵私家園林與文學》[21]、張連才的《中國古代私家園林在成熟期的發(fā)展情況與同期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關系》[22]等。

迄今為止對隨園研究較為系統(tǒng)的是童寯先生于20世紀80年代所作《隨園考》[23]一文,文中基于文獻史料對袁枚及隨園的基本情況進行了概述,推測出隨園的大體位置以及總平面布置圖。但是其位置的確定缺乏翔實理論根據(jù),總平面布置圖僅僅是依據(jù)袁枚族孫袁起所繪《隨園圖》,有所局限,且沒有結合相關文獻的描述,有許多地方值得商榷??傊壳半S園現(xiàn)有研究成果與其歷史價值不相匹配,其面貌尚處于晦暗不明的狀態(tài),有待于進一步研究的開展。

本研究從隨園相關原始資料入手,并對其進行甄別與分類。資料主要分為書籍類資料(袁枚本人及有關袁枚和隨園的作品)、方志類資料、圖像類資料等。并篩選出最為直接且可靠的一手資料作為復原的依據(jù),主要包含園記、園詩、園圖(即園林繪畫)3種類型資料。園記主要為袁枚本人所寫的6篇隨園記[24],袁枚族孫袁起的《隨園圖記》[25],袁祖志的《隨園瑣記》[26]以及蔣敦復的《隨園軼事》[27];園詩主要為袁枚所作《隨園二十四詠》[24];園圖則主要為袁起的《隨園圖》(南京博物院藏品)(圖1)及麟慶《鴻雪姻緣圖記》[28]中《隨園訪勝》的插圖(圖2),具體內(nèi)容如表1所示。其中“園記”長于描述,用以介紹園林的布局;“園詩”長于抒情,用以闡發(fā)園林的意蘊;“園圖”長于再現(xiàn),用以描繪園林的面貌,三者結合起來可以很好地展現(xiàn)園林的各個方面[29]。

圖1 袁起《隨園圖》(引自南京博物院藏版)

圖2 《隨園訪勝圖》[28]

3 研究方法

平面圖本身對于歷史園林營造特點的理解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當代研究中,平面圖是對于設計營造認識的基本途徑,有著其他材料無法取代的地位[30],隨園復原研究也是以平面復原為主要內(nèi)容。需要聲明的是,隨園前期在袁枚經(jīng)營下歷經(jīng)“一造三改”4次比較大的建設,園景在不同時期有所差別,但暫時無具體史料佐證每一時期的園貌以進行分階段復原。“一造三改”后隨園進入穩(wěn)定期,袁枚過世后,其子孫以維持隨園景致為主,改動較小,且復原研究的主要參考依據(jù)為袁枚后人所作,因此我們復原研究的內(nèi)容是隨園穩(wěn)定后的時期。

本研究采用歸納、演繹、推理的方法,圖文互證,精分異同。相同部分可信度較高,是復原的穩(wěn)定參考依據(jù),不同部分根據(jù)出版時間及其文獻本身的權威性進行優(yōu)先選擇性參考,相互補充,以期求得最真實可靠的結果。鑒于圖像資料的直觀性及文字資料可能出現(xiàn)的語義不明問題,隨園復原以相關園林繪畫為主要參考依據(jù)。園林繪畫重視對園中景致的忠實摹寫,是研究古代園林的重要材料,對于已消失或改建過的早期園林的復原研究具有重要價值[31]。其中,袁起的《隨園圖》來源于南京博物院館藏影印品,經(jīng)過相關專家認證,可信度較高,其以園中實景為出發(fā)點,重在還原隨園整體性布局,較為真實、完整,為本研究第一參考依據(jù),文字及其他圖像作為補充參考。

表1 復原依據(jù)內(nèi)容

通過文獻與圖像的綜合分析,先得出隨園的空間結構關系,再深化推導得出復原平面圖。在復原平面圖的基礎上,結合相關文獻,對其園林營造等相關內(nèi)容進行簡析,以盡可能完整地呈現(xiàn)這一歷史名園。

圖3 隨園范圍推測(作者改繪自百度街道地圖)

圖4 隨園空間結構關系圖

4 具體內(nèi)容討論

4.1 隨園選址

隨園位于小倉山腳下,《隨園記》[24]說:“金陵自北門橋西行二里,得小倉山,山自清涼胚胎分兩嶺而下,盡橋而止。蜿蜒狹長,中有清池水田,俗號干河沿。河未干時,清涼山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凡稱金陵之勝者,南曰雨花臺,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鐘山,東曰冶城,東北曰孝陵,曰雞鳴寺。登小倉山,諸景隆然上浮。”小倉山分南北兩支,中間低洼處即今天的廣州路一帶,即曾經(jīng)的干河沿所在。北門橋的舊跡如今仍舊存在,其以西二里即大約1 000多米處為青島路附近?!峨S園圖記》[25]中“過紅土橋,即為隨園”,此為隨園的東北邊界,所指紅土橋現(xiàn)已不存,具體位置不明。《隨園考》[23]中針對隨園的四周邊界有比較詳盡的描述:“園東南角靠近五臺山永慶寺。園北緊鄰今東瓜寺合群新村一帶,是隨園當時居室、書齋、臺、閣等建筑群所在(20世紀70年代興建五臺旅社)。園西北角伸至今寧海路南口,是隨園小香雪海邊緣。西南角為袁氏祖塋。南山今稱百步坡,當年隨園有山半亭、天風閣(坡下于50—70年代建造五臺山體育建筑群。廣州路是隨園最低處,乃昔日荷池、閘、堤、橋、亭原址。”此外還有《金陵瑣志九種》[32]《金陵古跡圖考》[33]《金陵十記》[34]《江蘇省志·第三十九卷·風景園林志》[35]《南京園林志》[36]等也對隨園的位置有所描述。因此結合各文獻資料記載的對比分析,我們推測出隨園的大致位置在圖3所示范圍中。

一般江南庭園及宅園多居城鎮(zhèn),園址條件通常缺乏可資借助的地形地勢變化,大多數(shù)是平地起山水。隨園選址卻具有山水形勝的天然地理優(yōu)勢,小倉山與干河沿的自然之利為其園林的營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這里還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意蘊。袁枚曾“考志書知園基即謝公墩,李白悅謝家青山欲終焉而不果,即此處也”(此乃詩題,《小倉山房詩文集》[24]卷五)。謝公墩是東晉太傅謝安當年住所,也是后來李白向往之處,其《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公墩》詩有云:“冶城訪古跡,猶有謝公墩?!痹毒佑诖?,精神上亦感滿足,可見隨園選址的高明之處。

4.2 隨園布局

《隨園圖記》以游記方式對隨園進行整體描述,先依據(jù)其建構出隨園景點的初步結構關系,其大致分為北山、湖區(qū)以及南山三大部分。每一部分細分為若干個小組,每一個小組由數(shù)量不等但是關系密切的幾個景象單元組成。通過文字資料與圖像資料互證推敲出各小組內(nèi)幾個景象單元之間的空間關系,再與其他的小組合并、調整,得出這一部分的空間關系圖,最終三大部分進行合并得出整體的空間結構圖,結構圖以反應位置關系及園林路徑為主要目的,對于尺寸、細節(jié)等不作深究(圖4)。

圖5 隨園復原平面圖

圖6 隨園平面布局分析

圖7 隨園北山分析

圖8 隨園園林區(qū)分析

在空間結構圖的基礎上繼續(xù)深化完善得出復原平面圖,主要是建筑平面的具體確定、空間連接及豎向高差的處理,同時增補包括山石、水形、植物等細節(jié)。隨園相關資料中對于建筑的形制和尺寸的描述較為粗略,首先根據(jù)現(xiàn)有資料對建筑進行歸納、分類,盡可能明確建筑的功能類型、層數(shù)、屋頂形式等相關信息。再在江南尤其是南京同時期的園林中尋找參考案例,結合大約同時期的清代《營造法原》[37]中的相關古建筑作法則例對每個建筑進行具體的推敲。由于隨園地處山地,高差變化豐富,因此豎向關系的確定及建筑之間的銜接處理是一難點,在充分尊重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取水岸為正負零點,由低到高逐層推進,從而最終得出較為完善的平面圖(圖5)。

隨園是家居與賞景相合宜的一座私家園林,且在其空間布局上有較為明確的劃分(圖6),隨園根據(jù)其功能布局可以劃分為南、北兩部分。

北側部分在地理位置上為山地陽坡,背山面水,環(huán)境條件優(yōu)良,主要為隨園的居室區(qū)域,以滿足日常的生活起居為主要的功能。園中建筑主要分布在此區(qū)域,且空間排布比較集中,依北側小倉山自然山勢而建,“奧如環(huán)如,一房畢,復一房生”[24],由北至南地勢逐漸降低,大致可細分為三層臺地(圖7)。

北側三層臺地緩坡降低,緊密銜接,自成一體。在由北至南地勢降低的過程中,其功能也有由居住向園林進行轉化的趨勢,以和南部園林區(qū)形成良好的銜接。北部位于后半部分的內(nèi)室、夏涼冬燠、小倉山房、古柏奇峰、金石藏、環(huán)香處、小眠齋、書倉等建筑以滿足居住、宴客、小憩、個人愛好等生活功能為主要目的而建。水精域、蔚藍天、綠凈軒、嵰山紅雪,包括悠然見南山三層樓及詩世界二層樓開始出現(xiàn)向園林功能轉化的趨勢,本身兼具造景的考慮。而小棲霞、群玉山頭與柳谷則園林功能更加明顯,是雙重功能的結合體,為南部園林區(qū)的展開做了良好的鋪墊。

南部園林區(qū)依據(jù)復原平面可細分為湖區(qū)和南山兩部分(圖8)。湖區(qū)以水景為主,乃園主袁枚懷念祖籍浙江西湖風景,仿其意而建造?!峨S園五記》中說:“余離西湖三十年,不能無首丘之思。每治園,戲仿其意,為堤為井,為里外湖,為花港,為六橋,為南峰、北峰。[24]”湖區(qū)分為內(nèi)湖和外湖兩部分,兩者一靜一動,遍植荷花,內(nèi)紅外白,形成良好對比,其間以桃花堤相隔,堤的設立不僅為游湖提供路徑,更是通過吊橋與南岸相接,貫通南北、東西,同時還為種植荷花劃定了穩(wěn)定的水面。整個中部視野開闊,頗得水景之妙。

南山部分人工景觀相對較少,僅半山亭、柏亭及山上草堂、天風閣二層樓。袁枚在《隨園三記》中曾說“棄其南,一椽不施,讓煙云居,為吾養(yǎng)空游所”[24],稀少的建筑與北側山地形成良好的疏密對比。隨園西南部百步之外是袁氏祖塋,周邊則是水田菜畦百畝,由于沒有圍墻的存在,整個隨園與周邊環(huán)境合二為一,盡得自然山水之勝。

《隨園訪勝》中這樣描述隨園:“因山為垣,臨水結屋,亭藏深谷,橋壓短堤,雖無奇?zhèn)ブ^,自得曲折之妙。[28]”可見隨園以其獨有的自然地理優(yōu)勢,巧借周圍風景名勝,納入園中,且整體建構依山就勢,妙用水流,建筑疏密有致,植物花草豐富,四時景色各異,與整個環(huán)境融為一體,渾然天成。這是袁枚作為相地高手的必然結果,能夠合理地將居住等使用功能和理景完美結合在一起,各得宜彰。同時也充分發(fā)揮了場地的自然之宜:水之柔美在北山之麓,山之秀麗則在南山之巔。

4.3 隨園景致營造特點簡析

清代金陵私家園林營造興盛,雖規(guī)模大小不一,但都多糅取文人的審美造詣,除了繼承園林建造的傳統(tǒng)之外,更因園林主人的興趣、修養(yǎng)、愛好的不同形成園林的不同風貌。其多以人工造景為主題,重園林意境,重自然、淡雅的風格,具有精巧雅致的特點[21]。身處這樣的園林建造大環(huán)境之中,隨園的營建自然受其影響,但同時又具有自己的特色。袁枚在《隨園記》[24]中說“隨其高,為置江樓;隨其下,為置溪亭;隨其夾澗,為之橋;隨其湍流,為之舟;隨其地之隆中而欹側也,為綴峰岫。隨其蓊郁而曠也,為設宦窔?;蚍龆鹬驍D而止之,皆隨其豐殺繁瘠,就勢取景,而莫之夭閼者,故仍名曰‘隨園’,同其音,異其義。[24]”“隨”就是隨園景致營造的精髓所在,即隨順自然、隨順現(xiàn)狀、隨順物性。

對于隨園的景致營造特點,結合復原平面與文獻資料,大致有以下幾方面的認識。

首先,隨園處于絕佳的自然山水環(huán)境之中,兼具小倉山的“山林地”[38]與干河沿的“江湖地”[38]雙重優(yōu)勢,但是仍舊有的放矢地進行山水的營造。隨園假山以神清之洞為主,其為可供游覽穿行的隧涵,營造出幽深曲折的意境,引人入勝。神清之洞不僅起到劃分空間和引領游覽路線的作用,也作為造園景致之一擁有良好的景觀效果。而隨園中的置石則主要分布在夏涼冬燠、古柏奇峰、書倉、小眠齋等院落當中,作為點景之用。山水相映方能成趣,隨園理水同樣匠心獨運。袁枚一方面為解首丘之思,另一方面則從園林整體布局考慮,仿照西湖形勝對原有狹窄的干河沿水系進行改造,就低洼處稍加疏浚,引水成湖,形成園中心明曠的水面,開闊了視野,同時也與小棲霞堂后怪石嶙峋圍繞的幽深的澄碧泉形成對比,豐富了景觀的層次。

其次,植物對于表現(xiàn)自然情趣的江南園林來說,是描寫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主要方式,也是渲染景象季相特征的重要手段。隨園的植物配置方式,主要是融匯于山水景象之中,但是同時也講求以少勝多,配置得當,反映大自然的神韻及園主的造園思想。園中植物的品種選擇大量運用具有品格含義的植物,借以抒發(fā)個人的志趣。如“重德長壽”的松柏,“高風亮節(jié)”的竹、“香韻清高”的梅等。隨園的植物與其山、水、建筑和諧融為一體,宛自天成,營造出舒適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再者,隨園的建筑也可圈可點?!秷@冶》[38]云:“宜亭斯亭,宜榭斯榭?!痹峨m然崇尚順隨自然,但并不反對人工對其進行適宜的改造及創(chuàng)造。隨園的建筑營造與自然環(huán)境良好地融合為一體,建筑主要分布在北山,其建造真正地做到了因山構室,依據(jù)山形地勢分層排布,由山至水邊逐層遞落。南山則在對比之中求得和諧,營建有的放矢,有所留白,南山背陰,僅點綴幾處建筑,供賞景之用,并不加以大規(guī)模建設,真正做到了疏密有致。

總體來說,隨園依山傍水,金陵大好風光盡收眼底,在園主袁枚的精心營建之下,景致優(yōu)美,四時不同,引人入勝,成為袁枚避世修養(yǎng)的世外桃源。

圖9 隨園對內(nèi)及對外游賞范圍

4.4 隨園游賞

隨園雖然為袁枚的私園,但卻帶有一定公共園林的性質。袁枚的《隨園詩話》[39]中說:“隨園四面無墻,以山勢高低難加磚石故也。每至春秋佳日,士女如云。主人亦聽其往來,全無遮闌。唯綠凈軒環(huán)房二十三間,非相識者不能遽到。因摘晚唐人詩句,作對聯(lián)云:放鶴去尋山島客,任人來看四時花?!彪S園沒有圍墻,除了內(nèi)室部分的二十三間房僅相識之人可以進入外(圖9),隨園其他部分均對外開放,任人游覽參觀。這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實為一種創(chuàng)舉,與袁枚本人豁達開朗、追求真我、不拘一格的性情有關。

4.5 與童雋隨園平面圖的比較

本研究的還將復原平面圖與童雋先生《隨園考》的總平面布置圖進行對比分析(圖10),主要存在以下的不同點。

1)內(nèi)室區(qū)域的范圍及邊界做了明確,根據(jù)常規(guī)做法定東西兩側為廊子連接。

2)夏涼冬燠與小倉山房的位置關系進行了調整,且小倉山房根據(jù)《隨園瑣記》中“山房三楹”的描述定為三間。

3)書倉、環(huán)香處、琉璃世界、水精域、蔚藍天、綠凈軒、嵰山紅雪等房屋的形式及其與廊子的銜接均有所不同。

4)詩世界與因樹為屋成一座樓閣,且詩世界與內(nèi)室、小倉山房的建筑在同一標高。同時明確了因樹為屋二層樓與南臺及復道的關系。

5)悠然見南山為帶回廊的三層樓,且明確了其與詩世界、南臺的位置關系及連接方式。

6)詩城由小眠齋西出至香雪海。

7)南山部分半山亭、柏亭、山上草堂等的相對位置關系在平面圖上有所區(qū)別。

造成以上差異存在的主要原因有兩點:其一,童雋先生隨園總平面布置圖僅依據(jù)袁起所繪《隨園圖》制成,圖像在空間表達上的不完整性使之有所局限,而部分文字恰好彌補了這一缺陷;其二,本文根據(jù)江南同時期園林常規(guī)做法對隨園圖像上表達不清楚的部分進行了推敲,使之更加完善。當然,依據(jù)文字或圖畫還原歷史名園的本來面貌,其中不乏想象的成分[1]。我們得出的復原平面圖中亦包含許多推測及不確定的成分,仍需要進一步研究求證。

圖10 童雋隨園總平面布置圖(作者改繪自參考文獻[23])與隨園復原平面圖比較

5 結語

隨園復原研究在翔實的資料搜集及系統(tǒng)、綜合的對比、分析基礎上,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推敲,結合適當?shù)膹驮栽O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使這座消失的江南歷史名園以盡可能完整的姿態(tài)展現(xiàn)。同時在復原平面的基礎上,結合相關文獻資料,對其造園藝術相關內(nèi)容展開簡要分析,對于明清時期江南私家園林造園史的認識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當然,更加深入的研究還有待于進一步工作的推進。

致謝:感謝中國園林博物館“隨園復原研究”項目以及中國風景園林思想研究中心(北京林業(yè)大學)專項資金項目的支持,同時感謝趙鵬、王靜煜同學對于本研究的幫助。

猜你喜歡
隨園袁枚復原
溫陳華:唐宋甲胄復原第一人
淺談曜變建盞的復原工藝
毓慶宮惇本殿明間原狀陳列的復原
聚是一團火 散作滿天星
——“隨園夜話”班主任沙龍10周年學術論壇活動掠影
一百頂高帽子
關注性情 求新求變——淺論袁枚的“性靈說”
袁枚的高帽子
隨園捶蝦
隨園·袁枚
刺柏
新民市| 长垣县| 美姑县| 应城市| 闵行区| 汤阴县| 科技| 江陵县| 天祝| 大丰市| 酒泉市| 定陶县| 尼勒克县| 周至县| 同德县| 离岛区| 大同市| 栖霞市| 伊川县| 临沭县| 固镇县| 新河县| 海兴县| 班戈县| 井研县| 衡南县| 阿城市| 吐鲁番市| 六盘水市| 蛟河市| 东莞市| 城步| 即墨市| 盘山县| 胶州市| 乃东县| 扶余县| 绵竹市| 青川县| 贵定县| 三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