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近年來的文學批評中,越來越關注語言文體問題。但所談仍以具體問題為要,并未上升到美學的層面。語言文體,根本上關乎文學之美。語言之美,可以塑造美的意象、美的意境和美的精神情感。當代作家講故事的能力無疑大大提升,但對文學語言的審美感知卻在萎縮。這主要是雅言的消失造成的。雅言的消失,并不是作家主觀的原因,而是整體的社會大趨勢使然。嚴格來說,自從新文學登上主流以后,雅言即開始消失。
沒有了雅言,文學還能高雅嗎?
對于這個問題,目前尚不能作絕對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但有一個問題卻是肯定的,即文學語言的高雅內(nèi)涵在逐漸消泯。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文學創(chuàng)作應回到古典的雅言時代。這既不現(xiàn)實,也不可能。
但,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應有自己的新雅言,則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一
在談論新雅言之前,有必要說說雅言。雅言,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是一個十分陌生的名詞。但在古代,卻是一個日常事物。
所謂雅言,即雅正之言。雅,《爾雅》中說,即正也。雅,也就是正的意思?!盃栄拧?,也就是近乎正。在古代,雅言就是全國通行和認可的官話。也有解釋說,雅古語通夏,即華夏,雅言,即夏言,也就是華夏之音,也即中原正統(tǒng)之音,唐宋以降的中原官話,即指此。雅、夏、正,都指向了一點,所謂雅言,就是味道純正的中國古語言。
我并不想就雅言進行專門論述,這是屬于音韻學范疇,與文學本不是一回事。我只想說明一點,中國古典雅言的流變,是以各朝代國都方言為基礎的通用語。不論雅言隨時代如何變化,其始終有幾個基本特征:一是雅白混雜,即雅言與白話混雜形成的書面語體系;二是既講求雅正,也講求
[作者簡介]朱中原(1981-),男,《中國書法》雜志社編輯部主任,學者(北京 100029 )。
實用性和通俗性。也就是說,雅言不同于方言俗語,而是全國流通;三是隨著時代推移,雅言基本呈日漸式微之勢。
文學語言和專門的音韻學不是一回事。專門的音韻學,可以是一門學問,但不必要講求實用。而語言,則必須要講求實用。首先是實用,其次才是藝術。藝術也是基于實用,是實用基礎上的藝術審美。所以,文學語言,更是實用基礎上的審美追求。如果語言失去了實用性,則成了一種無用的死語言。那么,語言如何才能實用?那就是要追求交流和流通。語言只有在便捷的交流和流通中才能產(chǎn)生價值。所以,任何不能適于交流和流通的語言,最后都會成為一種死語言。如何才能讓語言更實用呢?那就是追求便捷和簡練。由繁到簡,是漢語流變的大趨勢。從古到今,如果把話越說越復雜,那一定是逆歷史潮流的。由繁到簡如何體現(xiàn)?自然就是由文到白,也即由文言到白話。由文到白的過程,也是雅言流變的過程。這一過程,體現(xiàn)了雅言的基本趨勢。如果看到清末民初比明清白話還古奧生澀的文言文辭,那并不能證明語言進步了,而是倒退了。所以,文學語言的演進,并不是由白話向文言回歸,而是如何將現(xiàn)代白話注入雅言的元素,以增其文學內(nèi)涵。
從這個角度說,一些迫切要求回復到文言時代的語言學專家,陷入了一個教條的誤區(qū),就是擯棄了語言的便捷的交流價值?;貜偷轿难詴r代,只能是部分精英文人的一種美好愿景,但事實上是行不通的。文言只是古代的書面語,固然雅致、簡潔,但也生澀、古奧,一般人不易接受,大多只流通于精英文人或高層文官之間。所以,即使是在文言時代,文言也不能說就是一種通用語言。而作為文學來說,則是要追求語言的“雅俗共賞”。這里所說的“雅俗共賞”,就是雅言與俗語或白話的混雜,即雅白混雜的語言。我所說的雅白混雜,并不是雅言與口語的混雜,而是雅言與白話的混雜。白話和口語還不是一回事,口語是口頭語言,具有隨意性,白話由口語演變而來,是口語的雅化。白話也可以是一種書面語,但這種書面語,是相比于文言要簡明、直白的語言,好比現(xiàn)在的白話也有書面語和口語之別,古代也是如此。古白話當然是在口語基礎上整理而成的一種書面語,但它并不等同于口語。當然,古白話中也夾雜口語,但這種夾雜,是極為有限的,二者不能互相取代。譬如《三國演義》就是典型的古白話小說,但不能說這種白話就是口語,恰恰相反,它是純正的書面語,只不過是一種通俗化了的書面語,這就是白話。比如里面寫劉備“身長八尺,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如涂脂……”,這樣的話語顯然已不屬文言,而是白話,但也絕不是口語。這種白話也是雅言。比之文言更明白曉暢、通俗易懂;比之現(xiàn)代白話,又更簡潔古雅;比之口語,更生動準確。這就是我所說的文學的雅言。而我們現(xiàn)在的文學,恰恰沒有這種格調(diào)了。
白話是否就起源于《三國演義》時代?或是否以《三國演義》時代的白話小說為濫觴?恐怕不是這樣簡單。
其實,正如胡適所說,在古代文學話語體系中,白話一直存在。有書面語,就有俗語。書面語和俗語夾雜并存,并非截然兩途。文學作品,若純?yōu)楣俜綍嬲Z,則沒有多少生動的文學價值,若純?yōu)槊耖g俗語,則沒有高雅的格調(diào)和內(nèi)涵,故多夾雜并存。
《詩經(jīng)》中其實已有大量簡白曉暢的語詞。這種語言,就相當于周朝雅言。周朝雅言是當時的華夏語,周時華夏語的基礎是陜西周至、岐山一帶的方言,但不止于周至和岐山,而是輻射到了河南一帶?!对娊?jīng)》的誕生地主要在黃河流域,它是黃河文脈的發(fā)源,《詩經(jīng)》中的很多語言,實際也是當時豳(豳風)、鄭(鄭風)、衛(wèi)(衛(wèi)風)等地方言的雅化,故《詩經(jīng)》多鄭、衛(wèi)之音。當然,由于是當時采集的民歌,也就是根據(jù)民間藝術整理提煉而成,故《詩經(jīng)》中尚存留一些當時白話的痕跡。實際上,《詩經(jīng)》中的很多語句,即使用我們今天的話讀來,也仍然明白曉暢、朗朗上口。
可見,漢語不論如何變化,它的一些基本特質(zhì)還是保留的。而到了漢樂府,則更是有大量的白話或口語,有些語言甚至比現(xiàn)代白話還通俗。漢代有一首比較經(jīng)典的樂府詩,是無名氏寫的,叫《箜篌引》,一共只有十六個字:“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將奈公何!”一個女子勸阻丈夫渡河不成,丈夫溺死,女子悲憤不已,遂吟出這首歌。這首詩和后來的格律詩純?nèi)粌煞N格調(diào),沒有為格律所束縛,而是滿腔悲慨的復雜心情脫口吟出。這和現(xiàn)在的白話沒有區(qū)別,但讀來卻毫無鄙俗感,恰恰情感真摯、熱烈,噴涌而出。我將它和另一首我們所熟知的《上邪》,同作為漢樂府詩中的經(jīng)典。我之所以征引此詩,并不是說它就是最好的樂府詩,而是說,好的韻文,并不一定是古奧艱澀的文言,而是文白夾雜,雅白混雜。
古人可以這樣用,今人同樣可以這樣用。
且看梁啟超的一篇十分經(jīng)典的韻文,是祭其妻子李蕙仙的,名曰《告李夫人墓文》,茲摘錄其中幾句:
我德有闕,君實匡之;
我生多難,君扶將之;
我有疑事,君榷君商;
我有賞心,君寫君藏;
我有幽勞,君噢使康;
我勞于外,君煦使忘;
我唱君和,我揄君揚;
今我失君,只影彷徨!
這是文言嗎?這是白話嗎?這是詩嗎?這是歌嗎?這是古體詩嗎?這是近體詩嗎?這是新詩嗎?都是,都不是。這是一種新的文體嘗試,它融合了諸種文體形式。語詞在文白之間,但無論如何,這是一種雅言。梁啟超的這個墓文,就表達方式和語言形式而言,與前面提到的漢樂府《箜篌引》和《上邪》并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換句話說,即使把它放在漢代,也不顯得異樣。真正好的文學,是超越歷史時空的。
不止?jié)h樂府,即使是在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中,也還有一些白話的成分。難怪胡適要寫《中國白話文學史》,并提出中國古代的文學史,就是一部白話文學史。胡適此論固然不免偏頗,因為對于中國漫長的文學史而言,大部分文學作品還是由精英文人完成的,而非民間文人。精英文人的文學作品,不過是汲取了一些民間的白話而已,屬于我前面所說的雅白混雜,而不全是文言,也不全是白話,但總的來說,還是文言多于白話。不過,胡適的“白話文學史論”,至少可以證明一點:中國古代的文學語言,也即雅言,大多是文白夾雜或文白相間的。古代大量經(jīng)典文學多有白話成分。尤其是到了元明之際,隨著戲曲、小說和民間說書的大量興起,這種適于普通市民欣賞的文學形式,基本都是白話,因為這種追求故事性的文學形式,必須要讓老百姓都能聽懂看懂。
不過,這種古白話,與現(xiàn)代白話不可相提并論。古白話雖然明白曉暢,但仍然屬于雅言,具有雅正的特質(zhì)?,F(xiàn)代白話,或已經(jīng)書面語化了的現(xiàn)代白話,已然失去了很多雅言的美感,而成為一種死板、僵硬的現(xiàn)代書面語。必須要強調(diào),文學語言的衰退,根源并不在于由文言向白話的轉(zhuǎn)變,而在于文學語言內(nèi)涵的消泯。很多人以為文學語言之所以沒落,根本在于沒有使用文言。其實這是一個誤區(qū)。問題的關鍵不在于是否使用文言,而在于漢語的內(nèi)質(zhì)。
二
如何理解漢語的內(nèi)質(zhì)呢?中國的文學之美首先體現(xiàn)為漢語之美。不能體現(xiàn)漢語之美的文學作品,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是美的。漢語之美如何體現(xiàn)?總的來說,無非三方面:形美、音美、義美。也就是說,形、音、義是漢語的三大特質(zhì)。其中,形、音是構成義的基礎;形美、音美則是構成義美的基礎。形體之美,更多體現(xiàn)在漢字書寫也即書法上,當然也體現(xiàn)在文學和文章上。就文學(也包括文章)來說,形本身也包含著義。中國的每一個漢字都有其固定的形體,而每一個固定的形體,都有其特定的內(nèi)涵。從訓詁學角度說,這就是以形衍義?,F(xiàn)在通行的漢字,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是屬于象形字或形聲字,而象形字和形聲字的造字原則,都是以字形狀摹自然界的天地萬物。
目前有關漢語方面的研究,多側重于字形或字義方面,對字音關注較少。事實上,漢字的一個重要特質(zhì)就是,字音也可表現(xiàn)字義,也即以音衍義;甚至,字音也可表現(xiàn)美,而且是大美!
詩的產(chǎn)生和流傳,很大一部分就是緣于對音美的表現(xiàn)。音美,是詩區(qū)別于其他藝術形式的最根本要素。沒有音美,則詩不能稱詩,歌不能稱歌。應該說,中國很早就產(chǎn)生了以音來表現(xiàn)文學的形式,這就是最早的民歌或謠歌,盡管這種民歌或謠歌未必有文字表現(xiàn),但這種聲音的文學,隨著漢語的成熟,漸而形成了文字的文學,而且成了追求聲形合一的韻文文學。中國韻文文學產(chǎn)生的源頭,即以最早的歌謠為代表。所謂韻文,即是美文,有韻即可產(chǎn)生美。故凡美文,無不追求韻律。
韻律如何產(chǎn)生?
古老的四聲,是中國漢語的基本韻律規(guī)則。所謂四聲,即通常所說的平、上、去、入,也即我們現(xiàn)在通行的一二三四聲。四聲中再加入平聲、仄聲,則形成陰平、陽平八音。四聲與八音,構成了漢語的八個基本音節(jié),這也是形成韻文文學的基本要素。音節(jié)是構成音韻美的基本要素。有了高低起伏的音節(jié),才有旋律。這不是什么高深的音韻學,而是一種最基本的語言美學追求。如果我們用原思維的方式去想象,則不難理解。尚不識字的小孩,就喜歡聽和模仿動物的聲音,他甚至能把自己當成動物,把動物當成自己,把動物當作好朋友。每當他聽到動物的聲音,就會很愉悅,因為,他感覺自己在和動物交流。為什么呢?因為,懵懂未開的孩童,當然和動物更有親近感。不過,動物的聲音和人類(小孩)模仿的聲音畢竟有區(qū)別。動物的聲音是原始的,未經(jīng)修飾的,而人類(小孩)模仿動物的聲音則是經(jīng)過人修飾的,比如人類(小孩)模仿老虎叫聲時,發(fā)明了一個漢語詞匯:嗷嗚嗷嗚。嗷嗚嗷嗚就是一個經(jīng)過漢語修飾了的音節(jié),而且是有起伏的音節(jié)。再比如鳥叫聲:咕咕,咕咕。鳥叫的時候,這個音節(jié)是沒有變化的,兩個“咕”都是同一音,但當人類去讀的時候,前后音節(jié)就發(fā)生了變化,第一個咕是一聲,第二個咕則成了輕聲。這就是節(jié)奏。再比如:媽媽。當都讀一聲時,便明顯沒有節(jié)奏感,但當讀一聲、輕聲時,節(jié)奏感就出來了。再比如小孩叫小貓“喵”,如果按照純正的普通話來讀,就是miao,讀一聲,但當小孩去讀的時候,卻不是讀一聲,而是中間有一個拉長的起伏的聲音,這就是一種擬音。所以,當要用文字來描述這些聲音時,當一個漢字無法表達這種聲音美感時,就必須增加一個字來表示,比如當我們用單個字“喵”無法形容小孩學小貓叫的美妙樂感時,就必須得再增加一個“喵”,也即“喵喵”,甚至用三個字“喵喵叫”來表示。兩個以上的音節(jié)就構成了詩歌或歌詩。
什么是詩?詩一定是與韻律有關的。某種程度上說,詩不僅僅是文辭的藝術,更是聲音或音節(jié)的藝術。漢語詩歌之美,一定是通過音節(jié)呈現(xiàn)的。只有具有音節(jié)或音律之美,才能成詩。否則,便不是詩。所以,寫詩,必讀詩;讀詩,則必吟詩;吟詩,則必有律,有律方能吟,有律方為美。詩而不能吟,則不能為詩。詩的美學價值,往往在文辭之外。
所以,為什么文學的最高境界是詩境?并不是說詩就比其他文學好,而是說,詩往往能以最簡潔的語詞來表達最復雜的意象。甚至,詩妙在無言中,也即于無字中覓詩意。汪曾祺的小說就是處處有詩意,甚至是無字中覓詩意。且看他的經(jīng)典小說《受戒》中開頭的兩句話:
明海出家已經(jīng)四年了。
他是十三歲來的。
這短短的兩句話,就是兩句詩。意思很簡白,就是講了明海出家的事??墒牵趾懿缓啺?。因為它給人留了太多想象的空間。明海為什么出家?明海怎么十三歲就出家了?明海為什么是十三歲而不是別的歲數(shù)出家的?明海是誰?這一連串的問題,我們都不得而知。這兩句話非常突兀,但這恰恰給了我們無盡的想象。當然,后面的文字就是對這兩句話的展開。汪曾祺的小說,往往是一開始就好像給你畫了一個天羅地網(wǎng),把后面的人和事全都罩進去了,但又不告訴你這網(wǎng)里網(wǎng)的是什么。這就是語言的魔力。賈平凹的小說也是如此,他的長篇小說《高老莊》,開頭便給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子路決定了回高老莊。
一句話,語義簡白,絕不拖泥帶水。這是一個看起來很平淡的陳述句,主謂賓齊全,但其他信息全不交代,語氣平靜和緩得出奇。但恰在這平靜和緩的語句中,撒開了一張巨大的故事大網(wǎng),留給了讀者太多的期待空間。
他的長篇小說《白夜》更甚,開頭這樣寫:
寬哥認識夜郎的那一個秋天,再生人來到了京。
這短短的十幾個字,充滿了神秘和詭異。寬哥是誰?夜郎是誰?再生人是誰?寬哥為什么要認識夜郎?為什么認識的是夜郎?再生人來到的是哪個京?再生人來京做什么?寬哥認識夜郎的那個秋天,怎么就和再生人產(chǎn)生了關系?再生人怎么就和京產(chǎn)生了關系?一切都不得而知。但,這極短的語句中,又包含了太多太多的既可預知又不可預知的信息。這的確是一種天才的敘事手法。賈平凹的敘事策略,就是把現(xiàn)實故事講述得像神話故事,充滿了荒誕。
相比之下,同為陜西作家的路遙的敘事則要老實得多:
1975年二、三月間,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細蒙蒙的雨絲夾著一星半點的雪花,正紛紛淋淋地向大地飄灑著。時令已到驚蟄,雪當然再不會存留……
一開頭就老實向我們交代,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時令、天氣情況,等等。這一般是現(xiàn)實主義長篇小說的敘事手法,一開始的時間、地點、人物、地理環(huán)境等,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情節(jié)由此緩緩推進,而汪曾祺、賈平凹則與之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汪曾祺、賈平凹的敘事,幾乎從來不告訴我們是在什么時候,是在哪里,讓人感覺是在荒誕的時空中。
三
很多人有一種錯覺,以為只有古代的韻文才追求音韻,而現(xiàn)代白話文學則不必講求音韻。其實不然。所有文學,尤其是漢語文學,無不追求音韻。只不過,現(xiàn)代白話文學與古代韻文文學所追求的音韻規(guī)則有所不同而已。而且,古代的韻文文學范圍較廣,只有近體詩和聯(lián)句才追求嚴整的格律,近體詩和聯(lián)句以外的其他韻文文學,其所追求的音韻,其實都沒有格律詩那樣嚴整,但不等于不需要。
不論音韻如何變化,也不論韻文文學體裁如何變化,所有文學,其所追求的韻律規(guī)則,都不外乎音韻交替錯雜。譬如《詩經(jīng)》中最經(jīng)典的句子:“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基本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的交替韻律,且平仄之中又加入了雙聲和疊韻詞,使得語言悠揚舒緩,真詩中之歌也。古代“歌詩”之謂即由此而來。唯有平仄交替,方能有鏗鏘的韻律之美。這種平仄韻律,可謂后來樂府詩和格律詩的發(fā)軔。不過,格律詩的興起,并沒有帶來韻文文學格調(diào)的提升,反而為格律所束縛,日漸僵化,多少文人學子都在這種雕章琢句中沉吟。格律詩發(fā)展至今,氣格漸趨卑下,原因是詩作者只耽于所謂的平仄格律,講求聲律、對仗和上下句不重字,以為格律詩就是要不重字。其實,古老的《詩經(jīng)》就告訴我們,詩歌之妙,正在于對上下句重字的精湛運用。能將同一字詞用于同一詩句而能有精彩之作,這才是高妙之體現(xiàn)。也正因如此,李太白一出,才把古風這一追求自由、奔放、開張、大氣的文體推向了極致。
然而,李太白以后,在近體詩嚴苛的格律束縛下,鮮有人能在古風上有所拓新。
我曾經(jīng)談到過現(xiàn)代文學是否要追求音韻的問題。除詩歌以外,其他文學體裁是否需要追求音韻?這個問題就好比文學語言是否需要追求節(jié)奏感。這本身是無需討論的。但很多人以為只有詩歌才追求韻律,其實這是一種錯覺。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許多經(jīng)典作家,都講求敘事的節(jié)奏感和文字的韻律感。換句話說,韻律感本身就是漢語文學的一大特征,現(xiàn)代文學亦不例外。魯迅、張愛玲、沈從文、汪曾祺、孫犁、賈平凹等等,無不如此。汪曾祺的小說就是一種典型的文體嘗試,他以散文的筆法寫小說,又以詩的筆法寫散文,于是小說中處處有詩意。汪曾祺特別注意于小說中夾雜古語和明清白話,而且多吸收民歌文學的樣式,把民歌糅入小說中,形成了一種小說、散文、詩歌、民歌融為一體的文體。所以,如果以為汪曾祺的語言就純粹是高郵話,那未免過于偏狹。汪曾祺作品中的高郵話,也是一種經(jīng)過加工和淬煉之后的語言。他特別注意將詩歌的嚴整化為散文的自由,但又于散文化的小說語言中加入詩歌的簡潔,于無聲處聽驚雷,于無字處覓詩意。如拋開作品的思想性,單論文學語言的雅化,我以為汪曾祺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幾乎是首屈一指的。后世亦有作家不斷效仿汪曾祺,但終究不可相提并論。
汪曾祺小說敘事的特色之一,是于作品中直接插入民歌,當然也有將民歌語言借用于小說者。其實在古代,相比較而言,民歌仍然是俗文學范疇,民歌語言大部分是俗語,不能與雅言相媲美。但是,古代的韻文作品中,大量借鑒了民歌語言而成雅言,《詩經(jīng)》《楚辭》自不必說,漢魏六朝的樂府詩、李白的古風、劉禹錫的《竹枝詞》、朱彝尊的《鴛鴦湖棹歌》、梁啟超的《臺灣竹枝詞》、沈從文賈平凹沙汀等人的小說,都汲取了大量的民歌語言。民歌語言在古代雖不如雅言,但在現(xiàn)代文學中,卻自有其不俗之處,我曾聽到一首描寫三峽的民歌叫《三峽情歌》,詞曰:“剪下巫山一段云,送給小妹作頭巾,晴遮太陽陰遮雨,表我一片心”,這歌詞富有峽江詩韻,尤其“剪下”一詞用活了,即使古代詩文中,此類詞亦不常見,再者將巫山云彩剪下來,用作小妹頭巾,這情表達得實在是含蓄蘊藉而深沉,一個“剪”字出奇!再如一首湖北巴東情歌《巴到些》中有一句“繾你得很”,其中的“繾”字用得出奇。“繾”是“繾綣”之“繾”,用“繾”字比用“想”字乃至任何字都更能表達男女情意綿綿的思念之情。這個詞在現(xiàn)代漢語中并不鮮見,但“繾”字單獨用卻極為鮮見,只在四川、湖北、湖南等地方言或民歌中時或見之。還有一首三峽民歌,歌名叫《懷孕十姊妹》,其中有一句是“思想奴的哥呀咿呀喲喂”。其中“思想奴的”這個詞用絕了?!八枷搿贝颂帪楣耪Z,不同于現(xiàn)在的“思想”之意,此“思想”乃思念想念之意。但如用“思念”“想念”則太平。此正借鑒了古代的戲曲唱詞,頗有古意。
四
作家寫作品,好比廚師做菜,所用的原料,做成的風味,決定了一個廚師水準的高低。作家駕馭語言文體的能力,也決定了作家文學修養(yǎng)的高低。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如何做。同樣是那些素材,不同人做出的菜卻大相徑庭。川菜、粵菜、湘菜、魯菜、淮揚菜、杭幫菜、上海菜、豫菜等等,各有不同做法。如果一個人做的菜體現(xiàn)不出地域特色,那說明他還不是大師,或不具備成為大師的質(zhì)素。做菜對于一般家庭婦女來說,自然簡單,但要成為美食家,則又完全不同。真正的高手,即使做同一道菜,也千差萬別。菜系的地域特色,一般人都能說上幾句,但要往深里說,那其中的講究就非常之多。譬如川菜,大部分人都知道要辣。辣是川菜的基本特色。但問題是,全國各種菜系中,或全國各地中,不止四川,很多地方都吃辣,而且,吃辣也不是從四川開始的,而是從西北的新疆。辣椒由西域傳入新疆,再傳入內(nèi)地,一直到四川。吃辣固然是在四川出了名,但全國各地差不多都能吃辣,而且不亞于四川。何況,川菜難道僅僅是麻辣嗎?當然不是這樣簡單。我在北京有一個習慣,很少吃北京的川菜。是北京的川菜不麻辣嗎?不是。但光辣沒有用,還得有各種調(diào)料,但有了各種調(diào)料就行了嗎?也不是,還得有將這些調(diào)料進行熟練調(diào)制的手藝。懂川菜的人,就知道其中的奧妙。
文學也是如此。不同的小說家,首先要有風格意識。這不是說講故事的手法,而是語言和文體。每個小說家講的故事自然不同,但不能說就有風格了。關鍵是如何講好故事,這是語言功夫問題。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要表達“我去看你”這個意思,一般會說:我去看看你。但甘肅、青海人會說:我把你給看一下。關中人會說:我去看一下(ha)你么,或我去把你一看。陜北人會說:我去瞭一下你。河北人會說:我去瞧瞧你。四川人會說:我去看一下你噻。其他地方人說話語氣都有微妙的差異。但現(xiàn)在作家寫出來,一般都是用一句很平常的話“我去看看你”。這句話當然沒有問題,但卻失去了濃厚的地域特色。不要小看么、嘛、噻、把這些語氣詞或助詞,它們就是構成文學語言風格的主要成分。如果一個青海作家寫“我去把你看哈子”,陜西、甘肅人說“我把你給想了”(而不是說“我想你了”),那就很有味道了。
上面所說,不過是語言風格中的地域因素問題。中國的作家一般都很重視鄉(xiāng)土,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情結,所以,在語言上都帶有地域特征,甚至都市作家也不例外。近百年來的新文學已經(jīng)證實了這一點,本身毋庸置疑??墒?,我們的文學批評似乎還沒有跟上。文學批評當然早已經(jīng)關注到了文學的地域性、鄉(xiāng)土化問題,可是,這更多還是文學題材層面的,而不是文學語言層面。實際上,文學的地域性、鄉(xiāng)土化,恰恰首先體現(xiàn)在語言上。語言是一個作家的精神氣質(zhì)。什么人說什么話,什么地方的人說什么地方的話,這是有痕跡的,幾千年不曾改變。但現(xiàn)在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這種地域語言特質(zhì)漸漸消失或者隱遁,取而代之的是全國一體化的都市話語,甚至是流行的網(wǎng)絡話語。都市本沒有什么不好,但都市化往往伴隨著一體化。全國各地的城市現(xiàn)在差異越來越小。新疆或西藏的一個偏遠小城,和內(nèi)地城市沒什么不同,過去的建筑都沒有了,新的建筑都是鋼筋水泥,高樓大廈,內(nèi)地女人如果流行打底褲,邊疆女人一樣流行打底褲,沒有差異性,再加上網(wǎng)絡微信的發(fā)達,更加沒有了語言差異性??梢哉f,文學的衰敗,首先體現(xiàn)在語言上。
沒有差異,便沒有語言風格;沒有語言風格,何言文體?沒有文體,何言文學?
不過,話需分兩面說。是否具有了地域風格,就有了好的語言和文體?當然不是。文學語言風格之別,當然不僅僅是地域之別。地域,不過是體現(xiàn)在作家身上的一個文化符號而已。更重要的是,每一個作家的精神氣質(zhì)之別,決定了文學風格與文體之別。沒有好的文學素養(yǎng),再濃厚的地域風格,也不過是俗文學而已。即使具備了地域風格,也不能說就是個好作家。因為,文學是具有通感色彩的。如果不能引起人的共鳴,或只能引起當?shù)匾徊糠秩说墓缠Q,那說明還不是特別成熟的文學語言。所以,文學的風格,不僅僅是差異化和個性化。我們現(xiàn)在一談風格,以為就單單是個性化。似乎具備了獨立個性,就是好的文學。其實不然。文學風格之不同,并不能說明文學優(yōu)劣的問題。我們現(xiàn)在對“風格”一詞的理解,已然大大狹隘化?,F(xiàn)代漢語中的“風格”,已經(jīng)是一個合體詞組,風就是格,格就是風,二者是一體的,意思就是特色。但在古代,風和格是各自獨立的。風是風,格是格。風指風尚,意指不同。格指格調(diào)、品格,也就是水準高低。當然,風是格的基礎,格是風的旨歸。“風”“格”二字合起來,則指基于風尚基礎上的格調(diào)?!对娊?jīng)》中的“風”,就是一種地域風尚,也就是各地的民歌。所以,如要回歸“風格”一詞的本義,則當我們談論風格的時候,應該是指獨立的具有高格調(diào)的文學風尚。
離開了格調(diào)來談風尚,或離開了格調(diào)來談文學個性,文學等于零。
五
既然在強調(diào)“風”的基礎上要強調(diào)“格”,那么就應強調(diào)作家的文學修養(yǎng)。好的語言都是靠修養(yǎng)得來的。尤其是對經(jīng)典文學語言的繼承與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是一個偉大文學家的天職。一個沒有創(chuàng)造力的文學藝術家,一定是平庸之輩,進入不了文學史。文學語言,一方面是繼承、模仿與學習,一方面是創(chuàng)造。沒有模仿,談不上創(chuàng)造;沒有創(chuàng)造,模仿也便沒有了品格。
一切文學形象的建立,都來源于模仿。小說與戲劇尤其如此。人物形象塑造的過程,就是模仿的過程。比如要塑造一個罪犯,就必須狀摹罪犯的言行、神態(tài)與心理特征,甚至把自己當作罪犯。要塑造一個醫(yī)生,也得模仿一個醫(yī)生的言行。要塑造一個賣貨郎,就得模仿賣貨郎的言行。只有捕捉到了作家所要塑造的對象的細節(jié),才能描繪得惟妙惟肖。對于一個作家而言,這個基本功是必須具備的,而西方的經(jīng)典作家更是在這方面具有深厚功力。為什么今天的大學中文系難以培養(yǎng)出真正的作家?原因就在于大學教授大多做的是書齋學問,過的是講臺生活,缺乏三教九流的社會體驗和深入細致的觀察體會,怎么可能去塑造各式各樣的人物?任伯年為什么會被徐悲鴻評價為近五百年以來最優(yōu)秀的人物畫領袖呢?就是因為任伯年早年生活在社會底層,體驗了各種各樣的社會生活,接觸了各色人等,甚至還當過剃頭匠,所以,他筆下的人物,三教九流,販夫走卒,都刻畫得栩栩如生。假如任伯年一直生活在文人書齋,也許他能畫很高意境的寫意文人畫,但絕成不了一代人物畫宗師。
我們往往有一種習慣性思維,以為一談模仿,似乎就低級。實際上,模仿是人類的一種基本生理行為,也是人類的一種基本審美。模仿的過程,就是發(fā)現(xiàn)美乃至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人從一生下來,就處于模仿狀態(tài)。模仿伴隨人的始終。這種模仿,是一種有意識的無意識。模仿的發(fā)生,是人的美的自覺意識產(chǎn)生的開始。人類一開始,模仿的就是自然的語言,比如鳥叫聲、樹葉聲、怪獸聲、水流聲等等?,F(xiàn)在的很多漢語詞匯中的擬聲詞,就具有模仿的功能。擬聲詞實際上保留了人模仿自然界各種聲音的基本特征。把聲音模仿下來,就是聲音的擬人化,聲音的擬人化與文字的擬聲化,慢慢就生成了文學語言。
當然,一開始的文學作品還不能馬上形成文字,而是以口頭文學的形式呈現(xiàn),但隨著文字的產(chǎn)生、成熟與熟練運用,這種口頭文學慢慢就變成了可視的文本,這就是文字文學。如果我們用文學的形式將這些鳥叫聲、怪獸聲記錄下來,就形成了一種藝術。只不過,這種藝術是有關聲音的藝術。用人的聲音來模仿自然界的聲音并形成一定的音律或節(jié)奏,就形成了音樂,再用文字來記錄聲音,就生成了文學。除了聲音模仿,還有形象或動作模仿,比如模仿動物行走,模仿動物肢體接觸,模仿動物的追逐、廝殺與嚎叫等,這些有關形象或動作的模仿,可以有兩種形式來表達:一種是圖像或造型的形式,一種是文字的形式。圖像或造型的形式,就是繪畫、舞蹈和雕塑的雛形,文字的形式,就是文學的雛形。當然,人類一開始,更多地還只能有視覺或聽覺層面的意識,而有關聯(lián)想、思考方面的深層次意識,尚比較薄弱。盡管薄弱,但總還是有。如果在文字作品中加入對所模仿的聲音、動作的聯(lián)想、想象或思考,那就形成了文學的高級化或高級化的文學。高級化的文學,一定是要有聯(lián)想或想象的,一定是要有思考和情感的,這就超越了模仿的層面,而逐漸進入到創(chuàng)造層面。進入到創(chuàng)造層面的文學就是一種高級的文學。其實,《詩經(jīng)》中就有不少這樣的語言模仿?!对娊?jīng)》是目前我們所能見到的最早的文學文本,也是最早的韻文和美文,但《詩經(jīng)》已經(jīng)是高度成熟的文學。
從《詩經(jīng)》中不難看出,當時(周朝)已經(jīng)形成了十分成熟的雅言。《詩經(jīng)》中的比喻、夸張、聯(lián)想、排比、對仗、押韻、擬人、擬聲等文學表現(xiàn)手法比比皆是。我們現(xiàn)在的漢語詩歌,即使在語言修辭和表現(xiàn)手法上花樣翻新,但能達到《詩經(jīng)》那樣的文學高度嗎?《詩經(jīng)》既是中國詩歌藝術的緣起,也是巔峰。《詩經(jīng)》《楚辭》以后,實難找到第三部詩歌可與之媲美。李太白盡管讓古風這一文體(詩體)達到了頂峰,但李太白的古風與《詩經(jīng)》《楚辭》相比,在精神氣格上,已不可同日而語。《詩經(jīng)》與《楚辭》,一北一南,一質(zhì)樸一浪漫,開創(chuàng)了中國文學南北審美氣質(zhì)差異的兩大先河。
文學表現(xiàn)手法可以有種類之別,但文學精神氣格,則絕存高下之分。《詩經(jīng)》本是周人之作,但亦有部分為春秋人竄亂之作;《楚辭》本為戰(zhàn)國人之作,但亦有漢人竄亂之作。春秋人竄亂之《詩經(jīng)》和漢人竄亂之《楚辭》,已然在精神氣格上差了許多。樂府詩起于漢,盛于魏,濫觴于六朝。同樣是樂府,但六朝之樂府與兩漢之樂府早已不可同日而語。李太白創(chuàng)古風,自此以后,模仿太白古風者不在少數(shù),但李白以后梁啟超以前,已不復有振古風之衰敝者。同樣是古風,其中差別何止霄壤!
六
文學的演變,從來不是進化論式的;文學精神的演變,也不是進化論式的;文學語言的演變,更不是進化論式的,而是總體呈衰退之勢。衰退,是文學語言無可避免的大趨勢。這個大趨勢下,也有小趨勢,也有曲線和波動,偶爾會有凸起的高峰,比如宋代詞曲的興起,又為一高峰,明清白話小說的興起,亦為一高峰。但這種高峰,整體掩蓋不了文學語言衰退的大趨勢。這種趨勢,是客觀原因造成的,任何人無法扭轉(zhuǎn),主要就是古代雅言的衰退。為什么會衰退?是因為宋元以后,北方少數(shù)民族入主中原,使得原先的中原官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侵襲,中原官話中雜入北方胡語,使得雅言發(fā)生了變異。直到現(xiàn)在,以北方話為基礎的北方普通話(尤其是北京話)中,仍然雜有不少蒙古的兒化音,其他語言中也有不少蒙古語。漢語蒙化或蒙語漢化,是近古中國語言流變的一個大趨勢,也是雅言衰退的大趨勢,這是一個無可更改的事實。
歷史有時會給我們一種戲劇性的呈現(xiàn):在人類歷史長河中,人的理性思維越來越發(fā)達,但審美思維卻越來越衰退。人對文學之美的感知也在衰退。單以掌握的漢語詞匯量而言,中國古代人掌握的詞匯量,遠遠豐富于現(xiàn)代人。古人雖用簡練的文言,但文言中所包含的豐富的詞匯量,卻是現(xiàn)代白話所不及的。譬如,《詩經(jīng)》《山海經(jīng)》和《楚辭》中,有大量有關動植物、花草、水流、神山和神仙的詞匯,當然,有些詞匯是早期用字,在秦始皇統(tǒng)一文字之后,已經(jīng)消失了,此另當別論,但還有大量的詞匯現(xiàn)在依然存在,只是我們不曾知道而已。就是這些詞匯,現(xiàn)在還有多少文學作品在使用?沒有。屈原的《楚辭》中,描寫了幾十種仙草,盡管有些是虛構,但其運用的漢語詞匯卻是真實存在的,我們今天一部文學作品,能窮盡多少詞匯?能描寫多少種動物、植物、花卉?能用多少詞匯去描寫山勢、水流、天空和云彩?能用多少種詞匯去描寫人的看的動作?能用多少種詞匯去描繪人的鄙視的神態(tài)?
古人的科技很弱小,理性思維也很弱,但其想象力之偉絕,卻是現(xiàn)代人所不及的。有偉絕之想象力,方能有奇絕之文學藝術,也才能有奇絕之語言。語言是人類生理功能的直接反應,有什么樣的生理特征,就會有什么樣的語言。瘋子的語言肯定和正常人不同。小孩的語言為什么和大人不一樣?因為他的生理功能不一樣。為什么女人的思維迥異于男人?因為生理功能迥異。所以,一個好的作家,就在于盡力模仿所描寫的對象的生理及社會特征。一個小說家能否成功,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會不會模仿。而會不會模仿,關鍵又在于所掌握的語言詞匯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所以,談文學,也許一千個作家有一千個關于文學重要性的不同說法,但不論哪一種說法,開始和最后都繞不開語言。語言是決定文學之所以能成為藝術的根本性因素。沒有了語言作支撐,文學不能成為藝術。沒有了高雅的語言,文學便不能高雅。沒有了語言之美,文學之美便不復存在。
七
不同地域有不同語言體系,也即方言。古代也有方言,方言基礎上的普通話即是地方官話。就好比對古代各地官話的提煉。什么叫古代地方官話?就是各個地方能夠通行的普通話。四川有四川官話,湖南有湖南官話,陜西有陜西官話,浙江有浙江官話。不同地方的人在一起交流,說方言未必能聽懂,但說官話便能聽懂。比如蔣介石說浙江奉化的方言,外地人都聽不懂,但他說浙江官話,外地人就能聽懂了。毛澤東說湖南湘潭方言,外地人也聽不懂,但他說湖南官話,大家就都能聽懂了。文學創(chuàng)作也是如此。文學中的語言,我們固然要提倡用方言,但不等于就純用方言,而是要對方言進行提煉與修飾。好的文學語言,是方言基礎上的提煉。
如果汪曾祺寫的小說只有高郵人才能看懂或感興趣,賈平凹寫的小說只有陜西人才能看懂或感興趣,王安憶的小說只有上海人才能看懂或感興趣,那么他們一定是失敗的作家。這就好比川菜不是專給四川人吃的,粵菜也不是專給廣東人吃的。如果只有四川人才習慣川菜,只有廣東人才習慣粵菜,那川菜、粵菜是不可能走出本地域的。一種好的藝術,一定是立足于本土,具有鮮明的本土化色彩,然后在本土化基礎上開掘,進而具有一種通感意識。如果不具備這個功夫,那么就不是一個優(yōu)秀的漢語作家。
賈平凹有一部描寫一個叫丑丑的女子的悲劇小說,叫《火紙》。這部小說雖然是個短篇,但給我的印象很深刻。深刻在于它不但描寫了一個悲劇女子,而且在于它的語言的詩意。整篇小說的悲劇,都是在詩意中展開。小說的開頭描寫就頗富詩意:
崖畔上長著竹,皆瘦,死死地咬著巖縫,繁衍綠;一少年將竹捆五個六個地掀下崖底亂石叢里了,砍刀就靜落草中,明亮亮的,像遺失的一柄彎月?,F(xiàn)在是漢江垂暮時分,半天勞作可以暫作歇息,少年便從一石板下取出三塊漿把糕來啃,一邊茫然地望著崖下江面。
短短二百字,就將秦楚交界的漢江流域的風物描繪于筆端,語言簡潔、干練、清新、明快,且間雜古語,讀之令人回味無窮。其中的“皆瘦”最稱奇妙?!敖浴庇霉耪Z,前后都是長句,突然來個急促的短句,節(jié)奏分明,一個長句子后,又突然來個短句“繁衍綠”?!胺毖芫G”這三字也是古語,中間省略掉了“著”字,“一少年”又是一個長句,后面緊跟著一個短句,而這個長句中又夾雜了一個省略詞,作者用的是“一少年”而不是“一個少年”。后面一句的“砍刀就靜落草中”,又省略掉了一個“在”字。再后面的一個比喻,將明亮亮的砍刀比作“一柄彎月”,這意境美得出奇。再后面“垂暮時分”“暫作歇息”等等都是古語,中間省略掉了很多詞匯。這個開頭以白話夾雜古語的句式,將漢江風物描寫得詩意盎然,令人流連忘返。非是景物的功勞,全是作者的語言功夫所致。
有人說,既然說古語為美,那為什么不都用古語?寫“崖岸生竹”“巖縫衍綠”“少年扔竹捆于崖底”可否?當然不行。若這樣表述,則成了文言寫作,既不合小說語法,也不合時代閱讀。但以文白夾雜形式偶爾為之,則加增了生動氣息。這就是賈平凹的一種文體的探索與開創(chuàng)。賈平凹的這種文體,尤其是這篇小說,直接衍生于沈從文,甚至比沈從文之《三三》更有過之。
語言是一種綜合的藝術。不是僅僅只屬于哪個體系。語言如果不具有綜合的特質(zhì),那它就是死的不能流通的語言。語言要變活,在于交流。語言要交流,在于通俗易懂。所以,即使是在古代,也是有通用語的。所謂通用語,也就是我前面所說的官話,就像現(xiàn)在的普通話。只不過,古代的普通話,和現(xiàn)在的普通話,不惟在發(fā)音上不同,即令在語言本質(zhì)和格調(diào)上,也不可同日而語。文言本身是雅言的重要構成,但并不是所有文言都很雅。有的文言文辭艱澀,有的文言堆砌辭藻,看起來很雅,實際上很俗。
所以,一些古漢語專家主張要回復到文言時代,以文言取代白話。這個我是萬萬不能茍同的。當年梁啟超的努力就在于,他就是要革除古代文言的弊病,創(chuàng)立一種新的通俗易懂的雅言,當然,這種新雅言也并不就等于是現(xiàn)代白話。雅言不論新與舊,仍然還是漢語,只要是漢語,就有一個基本的特征,那就是簡潔之美,這就是漢語文學的魅力。梁啟超所創(chuàng)造的新雅言,與現(xiàn)代白話的最大區(qū)別,在于一個簡字。新雅言也追求簡,而現(xiàn)代白話則正好相反,追求冗繁。所以,梁啟超的文章,除了純粹口頭演講之外,大部分均為新雅言。
我這里所說的新雅言,不是一個固定名詞,是我為行文之便,所擬的一個權宜說法,新雅言與過去的雅言在本質(zhì)上是一致的,就是追求雅致、簡潔。唯一不同的是,新雅言不似古代雅言之古奧艱澀,而是追求通俗化、普及性,就是一般知識結構的人皆能吟誦。這是梁啟超寫文章的基本訴求。梁啟超寫文章,文辭在意境之雅與表達之俗之間,他不是寫給自己看的,也不是寫給皇帝看的,也不是寫給一部分精英女人看的,而是寫給大多數(shù)人看的。所以,這種新雅言又必須追求通俗化,也就是明白曉暢。但是,梁啟超與后來的“五四”新派作家所不同的是,梁啟超的通俗,總體還保留了古典雅言的基本特質(zhì),而“五四”新派作家已大多西化。梁啟超的這種新雅言,具體還有什么特征呢?比如,為使文辭淵雅、表達通俗,他有意無意在行文中加入了古代韻文的音律元素,讀來朗朗上口;比如他將古代的歌行體詩歌融入思想與政論文中,駢散結合、音律鏗鏘,再加上大量使用排比,使得其文章氣勢雄強。當然,比起魯迅等“五四”作家文字來,梁啟超文章總體還是偏古奧。這是由于二者取向不同所造成的。魯迅的文字是純文學,梁啟超的文字是介于文學與非文學之間。梁啟超是文章大家,魯迅也是文章大家,但魯迅一生唯文章,文章是他的本命,而對于梁啟超來說,文章僅僅只是他的工具而已,或者僅僅只是其生命中一部分。所以,梁啟超不需要在文章上追求魯迅那樣的絕對通俗化。但即便如此,他也已經(jīng)做到了通俗。
因之,文學語言的雅化問題,也即文學表達問題,就成為當務之急。文學表達,說起理論來,似乎很簡單,無非就是把口語轉(zhuǎn)換成書面語,但實際操作起來,卻非常復雜。是不是寫書面語就是好的文學語言了?是不是把話說準確了就是好的文學語言了?是不是運用了很多優(yōu)美的語詞就是好的文學語言了?當然不是。比如,要形容一個人長得很魁梧,也許我們僅僅用一個“五大三粗”的成語就可以概括。但是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僅僅做到這一點恐怕還不夠。好的文學語言,在于把這個“五大三粗”的成語用具體、形象、樸實的語言描繪出來,比如描寫他臉部特征如何,眼睛如何,鼻子如何,嘴巴如何,下巴如何,腮幫如何,等等,這些都是細部刻畫。我曾經(jīng)問過很多人:你覺得是用三百字來形容他五大三粗更形象還是用“五大三粗”這個成語來形容更形象?都異口同聲回答:當然是前者。但是,當問及如何形容一個人壯實時,大都會想到“五大三粗”,而不會想到去進行細部刻畫。事實證明,只有把抽象的成語化用于具象化的描繪中,才更能打動人。而這樣的功夫,就是語言的功夫。
以上所說,僅僅只是文學細部刻畫的問題。文學表達當然不僅僅是細部刻畫。因為不是只有細部刻畫才是好的文學。文學刻畫,還有一種粗線條的勾勒,好比繪畫中的大寫意。比如魯迅的描寫,經(jīng)常是這種粗線條的大寫意,往往幾個句子,就將一個人或景的輪廓生動形象地勾勒而出。這種手法與白描或?qū)憣嵪鄬?,是一種意筆勾勒。
語言之美在于奇。準確地說,在于平中見奇??此破降?,實則奇絕。好的語言,能讓人產(chǎn)生幻覺、幻聽、幻象,讓人忘記時空,產(chǎn)生一種超時空的情感想象。譬如《紅樓夢》本是現(xiàn)實主義的杰作,但作者一開頭卻寫荒誕,寫盤古開天辟地,一顆石頭如何崩落下來,寫神話故事。此種寫法,與其說是神話,又不如說是一種超越時空的想象。讓人一開始就覺得這是夢,又不是夢。夢也是基于現(xiàn)實。賈平凹《秦腔》也多沿用此種寫法:一疙瘩云就從空中跳下來,像是一條蛇。這種夸張、比喻和通感的手法,在他的小說中比比皆是。他將人的幻覺意識摻入景中,制造一種奇詭之象,這就是文學語言的高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