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和平
李白,作為盛唐文化孕育出來的天才詩人,以其非凡的自負和自信、狂傲的獨立人格、豪放灑脫的氣度和自由創(chuàng)造的浪漫情懷,充分體現了盛唐詩人的時代性格和精神風貌。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充滿了發(fā)興無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雄奇浩瀚、變幻莫測的壯觀奇景,又有標記風神情韻而自然天成的明麗意境,美不勝收。
鑒賞詩歌是提高青少年美學素養(yǎng)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但是如何盡快掌握鑒賞要領,充分感受到詩歌的美呢?利用李白詩歌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
一、朗讀——李白詩歌的韻律美
詩歌與音樂一開始就是相互融合的藝術。詩歌是極富音樂性的語言,其語言精練跳躍、意境深遠,無不寓含著詩人心靈深處的情感。在教學中,將音樂與詩歌結合,讓學生在音樂的韻律中體驗詩歌的情感,領會詩歌意象,這比生硬的說教更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反復的誦讀是讀好詩歌的第一步。學生或高聲吟誦,或淺唱低吟,不僅能讀出詩歌的韻律,同時能逐步進入詩歌意境,由入境而達情,由達情而曉理。如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學生在反復的誦讀中,體會詩中一、二、四句的“光”“霜”“鄉(xiāng)”的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自然產生了樂感,感受悅耳順暢之美。
詩歌的節(jié)奏主要是靠平仄的交錯和對立,基礎在于四聲。四聲加平仄是詩歌語言節(jié)奏的最基本內容。飽含情感地誦讀是獲得詩歌內容和感悟詩歌節(jié)奏美的主要途徑。根據不同詩歌特點來確定誦讀方法,處理重音、停頓,恰當運用語氣、平仄節(jié)奏、音調升降等,讀出詩人的思想感情。朗讀要做到:讀準字音,讀出邏輯重音,把握韻尾,讀出感情。要劃分詩歌朗讀的節(jié)奏,根據漢字一字一音的特點,每兩個字作一停頓比較適宜。通常來講,五言詩作三個停頓,即“二、二、一或二、一、二”(三節(jié)讀法)。如《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前兩句是12/34/5節(jié)奏,后兩句是12/3/45節(jié)奏。七言詩一般有四個停頓(四節(jié)讀法),即“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如《早發(fā)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不同的詩歌有不同的風格,會顯示出一種疏密相間、緩急交替、整齊勻稱的節(jié)奏美,反復的誦讀,才能厘清詩歌的韻律,讀出節(jié)奏美。
詩即是歌,它能唱出詩人或悲或喜的復雜心情。在教學中,根據的詩歌內容選擇一些符合意境的音樂作背景,在音樂中入境、入詩,體驗不同的意境氛圍,領悟其迥異的美,更能激發(fā)誦讀詩歌興趣。如《望廬山瀑布》,可用古箏曲《高山流水》,在朗讀中運用多種感官去感受瀑布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的雄偉壯麗,體驗詩人所描繪的空靈活潑、若真若幻的神奇瀑布。如《蜀道難》,可選用琵琶曲《十面埋伏》,在緊張激昂的旋律中感受詩中所描繪的高、險、奇意境,從而理解詩意。
詩歌的韻律美,可以在誦讀中沉浸于音樂美,受到熏陶。通過誦讀,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讀出感情,讀出氣勢。在誦讀時做到:眼觀文、口出聲、耳悅音、心理義、神會情,在抑揚頓挫、輕重舒緩中領悟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二、感悟——李白詩歌的意境美
意象是詩歌中描繪的具體形象,是融入了詩人思想情感的物象,創(chuàng)造意象并借助意象抒發(fā)思想感情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種重要方法。詩人對于意象的使用往往能夠有效地烘托出詩歌的意境,表現出詩人的主觀意識與情感。對于詩歌而言,詩人通過意象的塑造讓讀者與自己產生共鳴,甚至通過意象來表達出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進而以此來豐富詩歌的內涵。
李白詩歌中意象的分類大多數還是與中國古代傳統詩歌中的意象分類相一致的,主要有以下幾個類別:一是草木類。草木類中的代表意象有梅、蘭、竹、菊、青草、楊柳、松柏、梧桐等。如松柏表示剛正不阿、梅花代表高潔不屈等。李白詩句中有“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這里用桃花表現的就是與世無爭,其樂融融的境界,桃花是春天的象征,是理想桃源的象征。二是動物類。代表意象有大鵬、大雁、蟬、杜鵑等。李白詩歌中典型的意象是大鵬。代表詩句有“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绷硗狻霸拼勾簌i翻,波動巨鰲沒”詩中的大鵬是詩人李白的自我外化,詩人將大鵬視為理想與抱負的寄托,賦予大鵬氣貫長虹、直沖霄漢的人格力量。三是器物類。代表意象有酒、酒杯、劍、船、鏡子等。關于酒的詩句,最出名的詩句之一就是李白的那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彪m然詩句中并沒有直接寫到“酒”這個字,但是詩人卻用“莫使金樽空對月”描寫出了一幅豪邁喝酒的場景,顯得十分具有英雄氣概。四是氣象景物類。代表意象有夕陽、雨雪、流水、白云、藍天、青山等。如《獨坐敬亭山》中的“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詩句中的“孤云”是失意落魄的自我形象,又如《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二首(其一)》中的“蘭生谷底人不鋤,云在高山空卷舒”中的“云”是詩人李白個性自由的精神寫照。
李白詩歌中的意象組合豐富,變化多端。例如在《行路難》中,詩人寫到“子青自棄昊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眱蓚€非同時、同地發(fā)生的事情,詩人把它們并列在一起,成為互相映襯的意象,揭示出正直之士的不幸命運,給人壯闊悲涼的藝術感受。
李白善于利用意象在自己的詩歌中營造一種奇突之美。中國古代的詩歌創(chuàng)作是有一定固有模式的,一般詩歌的意象都蘊含了自己固定代表的寓意。但是李白在使用這些意象的時候往往與其他詩人大相徑庭,表現出自己的獨到之處。例如在《贈汪倫》中,李白感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水”這個意象在古代詩歌中大多數表現的是時光荏苒、歲月變遷,但是李白偏偏在這首詩歌中用“潭水”來表現自己與汪倫之間深厚的情誼,不僅讓人有新奇之意,而且借助“千尺深”的潭水,讓讀者也輕而易舉地體會到了詩人與汪倫之間情誼的深厚。
三、鑄煉——李白詩歌的精神美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開元”是唐代繁榮昌盛的頂點。其時,經濟政治的繁榮穩(wěn)定,玄宗的招攬賢俊,廣開人才之路,士大夫積極的精神,形成了富于理想和進取精神的“開元盛世”。在這個海內清晏、政治開明的背景下,李白以其自由脫塵的精神、飄逸豪放的筆致,鋪展了盛唐的精神氣象。
1.對理想人生的執(zhí)著追求
唐代,帶來了各領域文化的多元發(fā)展。統治者雖然實行了開放的文化政策,但是對儒家學說卻都表示出極大的重視。儒家的基本人生態(tài)度是:“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p>
葛景春先生這樣論述:“若論起政治思想、人生態(tài)度,在李白的世界觀占指導地位的,還是積極入世、希冀建功立業(yè)的儒家思想,以儒為主,以道為輔,儒釋道結合,兼蓄百家,融為一體的開放型思想體系,是李白思想的特色?!?/p>
“暫因蒼生起,談笑安黎元”,渴望建功立業(yè),拯物濟世的雄心召喚李白欲在廣闊天地間一展雄心壯志?!胺陼r壯氣思經綸”“風期暗與文王親”(《梁甫吟》),“武侯立岷蜀,壯志吞咸京”(《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詩人羨慕姜子牙、諸葛亮,希望自己能像他們一樣遇賢主,成就偉業(yè)。在這一類詩歌中,李白以賢人為歌頌對象,幻想君臣之間能夠互相禮讓,以成就大業(yè)。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栗。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搓幨芯n信,漢朝公卿忌賈生。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彗折節(jié)無嫌猜。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行路難,歸去來!”《行路難三首(其二)》表現了李白對功業(yè)的渴望,流露出在困頓中仍然想有所作為的積極用世的熱情,他向往像燕昭王和樂毅等人那樣的風云際會,希望有“輸肝剖膽效英才”的機緣?!靶新冯y,歸去來”,只是一種憤激之詞,而不等于要消極避世,并且也不排斥在此同時他還抱有他日東山再起“直掛云帆濟滄?!钡幕孟搿?/p>
2.對自由平等的執(zhí)著追求
由于李白少時就有俊才,故“慷慨自負,不拘常調”,使得他的詩能擺脫一切拘束,而以壯浪縱恣之筆出之。其論世之言也言所欲言,肆無忌憚,而其慷慨真率也為歷代詩人所罕見。加之,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為的就是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性格和天才構成了他所追求的理想就是當宰相,可是卻不被唐玄宗重用。因此表現出了他的蔑視權貴、憤世嫉俗的思想就比其他的詩人來得更堅決與徹底。
《古風》第十二首:“昭昭嚴子陵,垂釣滄波間。身將客星隱,心與浮云閑。長揖萬乘君,還歸富春江。清風灑六合,邈然不可攀?!崩畎椎脑?,大多藐視權貴,浮云富貴。我們看人生的各種崇拜如權勢的崇拜等,往往也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造成的。從中解放出來,方可得到生命高貴的自由。李白的詩,很大一個價值是自己解放自己,自己松開自己。他的放浪頹廢來自于 “人生在世不稱意”。
3.對胸懷開闊、氣概昂揚的氣度追求
由于家庭出身、社會經歷、個人性格、儒道俠仙思想、天才各種因素,使得李白及其詩無論在立足點及視野上,都比其他詩人站得高、看得遠,顯示出了獨具魅力的風采。無論是表現個人理想,或是反映時代風貌,還是歌頌祖國大好河山的詩,都體現了一種胸懷開闊、氣概昂揚的震撼人心的豪邁氣概。
儒家思想的影響,使他想從政、建功立業(yè);道、俠思想的影響,又使他的心胸豁達與開闊。因此,無論政治上如何失意,始終沒有使他喪失樂觀和自信,也沒有使他放棄政治理想,他相信自己“才力猶可倚,不慚世上雄”“投淚笑古人,臨濠得天和”。在《行路難》三首之一“金樽美酒”中,他并不因失敗而放棄對理想的追求?!读焊σ鳌返慕Y尾,他一直揚著勝利的信心:“張公兩龍劍,神物合有時。風云感會起屠釣,大人臲屼當安之!”他的《贈張相鎬》說:“石勒窺神州,劉聰劫天子。撫劍夜吟嘯,雄心日千里。誓欲斬鯨鯢,澄清洛陽水。”《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這首長詩中也說:“桀犬尚吠堯,匈奴笑千秋。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蹦軐懗鲞@些充滿激情的詩,沒有昂揚的氣勢、開闊的胸懷是不行的,這也說明他和王維、高適、岑參等盛唐詩人有所不同。
在歌頌祖國大好河山的詩中,更體現了李白那種積極進取、昂揚奮發(fā)的精神。在《渡荊門送別》一詩中,體現了詩人從崎嶇到平原地域的嶄新感覺,在詩人筆下展現了自然景象,更重要的是體現了詩人胸襟的開闊。在《望廬山瀑布二首》中,詩人在對“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一壯麗的自然奇景的渲染中,也展現出自己開闊的胸懷和昂揚的氣概。
審美是人類思維活動中最高級、最復雜的活動,而詩歌作為一種最純粹的文學樣式又是文學審美活動中最高級層面。美育的教育方式需要摒棄功利的想法和態(tài)度,運用單純的審美態(tài)度和方法看待事物。李白詩歌是我國傳統文化當中的精華,加入審美的因素會讓整個教學過程變得生動活潑,充滿樂趣,也會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