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勁松
我國目前還是應試教育,很多教師在此背景下更側重對學生知識的講授,忽略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的培育,從學生的長遠發(fā)展來看是極為不利的,而且也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隨著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已經被納入到教師的日常教學任務、以及教學目標中,因此在高中英語課堂中融合人文教育是極為有意義的。本文筆者主要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分析了如何在高中英語課堂中融入人文教育。
教師的教學大多是通過課堂來完成的,因此為了實施對學生的人文教育,需要將人文教育有效融入到課堂活動中。教師在課堂活動中,需要依據教材內容,將教材和學生的實際生活關聯在一起,找尋內容和人文教育相一致的地方作為切入點,通過課堂活動來完成人文教育的相關內容。
例如,教師在講解《School life》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就自己的學校生活進行分享,然后教師可以順勢引入學生感興趣的部分,TFBoys的隊員王源在聯合國論壇上能夠流暢地用英語展開自己的演講,而黃磊的女兒多多也可以用英語和外國友人進行無障礙溝通,通過學生感興趣的這兩個例子來告訴學生,英語學習不應局限于讀、寫,還應該著重鍛煉聽、說能力。但目前很多學生的英語學習更多的是一種“啞巴”英語狀態(tài),英語聽力、以及英語綜合運用能力都是比較差的,很多學生學習英語時候都是看考試成績,而不是看運用能力。通過這種實際的關聯,教師鼓勵學生要大膽的講英語。教師在課堂上將教材和實際生活關聯在一起,可以讓學生產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認識到“說”的重要性。
傳統(tǒng)英語教育中,教師以灌輸式模式來講授課程,學生更多的是一個被動的“執(zhí)行者”,這不符合新課標教育的要求,也難以實現學生的綜合、全方位發(fā)展。素質教育要求課堂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位置,教師更多的是一個引導者角色,通過有效的課堂活動、以及人文教育,來讓學生進入自主式、探究式、以及合作式的學習中。
例如,教師在講解《Other countries, other cultures》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用英語去討論不同國家的不同文化,通過這種討論活動,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口語能力,還可以發(fā)揮其自主性,讓學生以極高的積極性去參與課堂活動。在課堂中融入人文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以及興趣,還能夠讓學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積極影響,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基本上都是以成績?yōu)闇?,但是這種評價帶有很大的局限性,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新課標下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以及價值觀等綜合表現做出合理評價,這種評價能夠讓學生的興趣得到激發(fā),也符合人文教育的目標。
例如,教師在講解《Protecting ourselves》,本課內容和學生有著緊密聯系,但是因為課本篇幅有限,所以能夠講到的內容也不夠全面。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到該如何保護我們自己,可以利用一些現實的例子,例如不輕易的迷信網絡、對于陌生人要抱有一定的警惕心理。在課程學習中對于學生階段性的情感、以及態(tài)度進行引導、以及評價,對于學生觀念意識中存在問題的一面要及時予以糾正,讓學生能夠適時地做出改正。教師的合理點評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意義,能夠成為其前進的動力,也能夠為人文教育創(chuàng)造動力,對于英語教學中融入人文教育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教師對學生有著極大的示范作用,教師的日常言行都會成為學生學習的對象,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需要注重自身的言行,做到謹言慎行,教師通過不斷地學習來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yǎng),從而通過自己的良好素養(yǎng)來影響學生極積前進。
比如,很多學生感覺開口說英語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認為自己的英語比較蹩腳,說起來會引起教師或是其他學生的嘲笑。教師針對這種情況,就應該鼓勵學生多講英語,無論學生講的好與不好只要開口了,對于這種勇氣都應該給予肯定以及鼓勵。對于發(fā)音有問題的學生,教師在指出問題時候也要注意言辭,不能打擊其練習英語口語的積極性。同時教師應該在課堂中多講口語,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英語學習的環(huán)境。對于學生來說,教師更像是一個榜樣一樣的存在,很多學生會羨慕教師的英語講的很好,會不自覺地去學習。教師通過對學生的積極示范,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也能夠將人文教育更好融入到課堂活動中。
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生想通過掌握英語,增加自己以后在社會中的發(fā)展、以及競爭優(yōu)勢,也是為了讓英語這門語言可以更好地為自己的生活服務。因此,教師和學生都不能將英語的學習停留在試卷成績上,而應該重視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讓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各得到綜合、以及全方位的發(fā)展。人文教育符合社會發(fā)展中人才的培養(yǎng)標準,也符合學生長遠發(fā)展的需要,因此,教師在英語課堂上要注重將人文教育融合到其中,從而讓學生的相關人文素養(yǎng)得到提高。
(作者單位:江蘇省震澤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