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澎 黃紅兵
內(nèi)容摘要:《通志·校讎略》是南宋鄭樵的一部目錄學理論著作,該略主要從求書、校書、分類編目等三個方面講述了圖書文獻的編纂思想。而本文從續(xù)編家譜的角度汲取了《校讎略》的編纂之法,以續(xù)編家譜須先選編譜之人、先尋先代家譜以及家譜編目等三個方面展開對家譜編修的闡述。通過這三個方面續(xù)編方法的指導,我們對編修家譜就可以清晰明了,了解應如何續(xù)編,做到靈活運用,以完成對家譜的續(xù)編工作。
關鍵詞:家譜 續(xù)編 校讎略 通志 鄭樵
家譜,是歷史漩渦中的一股清流;又稱族譜,宗譜;是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一個家族的世系繁衍以及重要人物事跡的書,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平民色彩的傳承。其匯集歷史學,民俗學,人口學,社會學以及經(jīng)濟學于一身,是不可替代的獨特存在。撰國史、編方志、修家譜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文化傳統(tǒng)。國有史、方有志、家有譜,家譜是中華民族的三大歷史文獻(國史、方志、家譜)之一。沒有家譜的家庭,如斷根浮萍,不明了自己由何而來,更無法感知世代傳承的家族力量。而家譜的延續(xù)全靠后人的逐漸續(xù)修,編纂完成。那家譜又該如何續(xù)編?本文以參考《通志·校讎略》中的編纂思想,來探討家譜的續(xù)編。
《通志》是南宋杰出的史學家和目錄學家鄭樵的代表著作,有200卷,分紀、譜、傳、略四門,其中“略”有二十略,《校讎略》是二十略之一,該略主要從求書、校書、分類編目等三個方面講述了圖書文獻的編纂思想,是最能體現(xiàn)鄭樵目錄學思想的部分。本文擬以家譜修編為主,融會鄭樵圖書文獻編纂思想于其中來闡述家譜修編。
一.續(xù)編家譜須先選好編譜之人
家譜的續(xù)編是一個記載和傳承家族歷史的大事,其編纂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后世如何了解和認識先祖?zhèn)兊膫鞒泻褪论E,而這與選好續(xù)修家譜之主編相關密切。
(一)續(xù)修家譜人選的重要性
鄭樵認為“書之易亡,亦由校讎之人失職故也”[1],書輕易變成亡書,是校書人員失職的表現(xiàn)。同樣,家譜能否很好地傳承,也與主編相關。家譜的續(xù)編不是隨便什么人都可以的,需要有知識,懂歷史,明家譜者才可著手于家譜的續(xù)編。老譜(記載以往世系,但未新修的家譜,后文皆稱老譜)之所以容易丟失,是編纂家譜之人或因編目不夠完善,不夠詳盡,讓后人感覺價值不大而不加重視,或未能正確引導族人重視家譜,以致最終可能遺失而使家譜失傳。
另外,家譜續(xù)修之人的態(tài)度和觀點,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家譜的資料完整程度。如在續(xù)修家譜之時,有的主編主張簡寫,個人信息里只收錄生卒年月日,葬址,生子情況,女兒只寫姓名,妻子只寫葬址。有的主編主張繁寫,個人信息寫清遷徙地址,胎源(出生地),生卒年月日時,葬址;娶妻,妻子胎源,生卒年月日時,葬址;生兒女情況,兒有后寫清兒子胎源、生卒年月日時、葬址,兒子無后只掛名;出門招婿者寫清招于何地何人,生子情況(只掛名),有子嗣隨本家姓者,需給其立譜,與未出門招婿者同樣立戶寫譜;女兒寫生辰八字,夫源(丈夫的住址,姓名);留家招婿者只掛名,隨后如男丁立戶寫譜。在此看似簡單的個人資料填寫方面卻決定著后世子孫對祖輩的了解情況;而這些資料的詳細程度與主修息息相關,由此可見續(xù)修家譜的人在選用上是至關重要的。
(二)選好家譜主編的幾個原則
家譜主編須專業(yè)且久其任?!扒髸俨豢刹磺?,校書之任不可不?!盵2],“若欲圖書之備,文物之興,則校讎之官豈可不久其任哉”[3],鄭樵強調(diào)求書之官和校讎之官要專業(yè)且久其任,這樣才能搞好圖書文獻的編纂工作。續(xù)修家譜,同樣必須選任專業(yè)并且長時間任職與此相關的人來完成。想要修好家譜,修譜的人不可以出現(xiàn)流動性大的情況,如果修譜的編纂人員流動性大,則新到編纂人員要熟悉上任工作,可能或因編纂習慣不同等原因影響家譜的修編,為原本就不易完成的續(xù)譜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家譜主編對待續(xù)修家譜之事須有負責之精神。作為主編,不僅要懂得家譜知識,還要有較強的負責精神。如對家譜續(xù)寫必須慎之又慎,不可多接,少接,誤接;有的家譜主編對某一支系世系不清,又難以查清,為了簡單而肆意妄為,接于同名,或者同地,便認為與此同支同系,再遇到此支系不懂家譜,或者不太重視的情況下,這一支系將永遠的被錯接下去。若如此,不僅給家譜留下嚴重的歷史問題,也為后世糾錯留下了極大的麻煩,甚至讓后世之人無法糾錯,此正如鄭樵所言“學之不專者,為書之不明也”[4],錯接家譜如書的分類不明,這讓后人如何去學如何去專?
家譜主編須有團隊之意識及能因材而用?!肮庞幸患抑畬W,但其中也有依眾人成書的;眾人編書,如能各用其長,也能撰成佳作”[5],鄭樵之語對修編家譜較有啟發(fā)意義,撰寫家譜切不可一人閉門造車,需要依靠眾人的力量,各司其職,各顯其長,通力合作,以完成家譜續(xù)修。同時,主編在分配任務時還須注意結合個人優(yōu)缺,合理安排有長處的人去做專長之事,不能誤了他人的長處,也不能讓他人干自己短處的事,費時費力還起不到效果,此正如鄭樵所云“皆隨其學術所長者而授之,未嘗奪人之所能,而疆人所不及”[6]。
二.欲續(xù)編家譜須先尋先代家譜
此時則需要運用到鄭樵先生的“求書”之法。想要續(xù)編家譜,必須先找到以往老譜;續(xù)編續(xù)編,續(xù)在前,編在后,以續(xù)為主,以編為輔;續(xù)就要在老譜上延續(xù),自然就要先找尋老譜;沒有老譜的鋪墊,家譜是無法成書的。正所謂“古人編書,必究本末,上有源流,下有沿襲”[7];追根尋祖,才可延續(xù),續(xù)寫字輩,方可傳承。
(一)尋找老譜可從親支,祖籍地查訪
自家保存有家譜就可以直接進行研究探討,看看自己所知直系祖輩名諱上面是否有相關記載,如果有,便能參照以往格式方法開始續(xù)修;如果沒有,則需要問問本族中長輩或者同地年齡長者,或者翻閱家中是否有關于祖輩信息的文字材料,多方查證自己祖輩名諱,與家譜上已記載祖輩名諱對接。也有常用名和譜名一說,兩個名字雖然不一樣,但確實是一個人,在做對接時還需注意家譜上面書寫的詳細資料。家譜是一個鏈狀,只有完成對接之后才有后面的續(xù)編。
家族內(nèi)沒有保存家譜,或者由于歷史原因丟失,銷毀,就要想其他辦法尋求以往世系,才可續(xù)修;鄭樵在《書有名亡實不亡論一篇》中提到“書有亡者,有雖亡而不亡者”[8],雖然自家的老譜遺失或銷毀,但和自家是親支系的家族老譜可能得以保存,亦或者自家支系譜遺失銷毀,但祖籍總譜依舊保存;也可找到自家以往世系。例如:此次吳氏家族修譜,陜西吳氏全是明清時期外省遷徙陜西本地,有部分宗親家里沒有老譜,無法連接以往世系,導致續(xù)譜工作一再停滯,但可以通過查找其支系老輩人口傳,祖墳碑記,以及老人過世所寫孝單(一個個地方風俗,在有老人過世時,請道士念經(jīng)超度,會寫一份清單,其中書寫胎源,祖籍地,生卒年月日時,三代祖輩名諱,包括伯祖,叔祖,以及后世晚輩名諱等信息,稱為孝單,又名包袱清單)從中得到信息,隨后聯(lián)系與其支系相近或其支系祖籍地宗親,通過對家譜的查詢,連接上其支系的以往世系,這才可以繼續(xù)開展他支系的續(xù)修家譜工作。尋找祖籍對接世系也是一大難題,特此下附尋根問祖小技巧。
1.尋根問祖應具備的基本條件或收集的基本信息。
①始遷祖祖籍地的確切記載(包括文字材料和口傳信息,以及墓碑碑文)。
②始遷祖的名字(字輩、名諱、字、號,別名)。
③始遷祖的出生地、遷移地、出生年代(娶妻配氏、歿葬情況、父輩、兄弟等信息)。
④始遷祖的相關資料(始遷祖的其它旁證資料如:郡望、堂號,與誰是本族,親支或與誰是近親等)。
⑤現(xiàn)存家譜的字輩以及以往字輩情況。
⑥家族的遷徙史(譜序文字記錄,與某姓一起遷徙)。
相關始遷祖的資料能收集整理越多越好,收集積累的信息資料越多,就越容易尋找對接。如果實在找尋不到始遷祖信息,二世祖,三世祖的信息資料,也能有很大作用。
2.應掌握的幾點小技巧。
①查看家譜和核對字輩。一般家譜、墓碑記載情況最清楚,這也是尋根尋親的主要依據(jù),如前三至五代以上字輩與本支系的字輩順序相同的,是同宗同族的可能性較大。尋親時發(fā)現(xiàn)有前三代以上字輩順序與本支糸相同,后面又不相同的現(xiàn)象,可能是本支系祖輩忘了祖籍地字輩,出現(xiàn)自創(chuàng)字輩現(xiàn)象;如果字輩用字及順序相同,個別字輩音同字不同的,應該是傳承口誤,或者只是口傳,自祖籍地遷出時口傳,壓根不知道具體字應該如何書寫,只有字音,為后世取名時隨便看哪個字只要是一個音就行,也可以認定是同宗的可能。
②如本支系無家譜資料,可查歷代祖輩墓碑記載的內(nèi)容。墓碑一般會書寫墓主人祖籍地,生平資料,歿葬情況,后世子孫。如據(jù)多數(shù)宗親尋根尋親的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遷入的始祖或二、三世祖的墓碑一般都刻有碑記碑文,記錄墓主人來自哪里的內(nèi)容,便于后代尋親之用。這對于對接世系都有很大的作用。
③無家譜,無碑記,則要注意收集歷代祖輩口口相傳祖輩信息,以及關于遷移的過程情況,如祖籍祖居地名(省縣鄉(xiāng)及小地名)并關注其周邊縣鄉(xiāng)鎮(zhèn)宗親的居住地址、始遷祖名諱字號、字輩、故鄉(xiāng)風土民情、故事傳說等等。
④四面出擊,尋求幫助。
1)在百度吧發(fā)貼尋找(附上聯(lián)系人地址,名字及聯(lián)系方式)。
2)把尋親資料發(fā)至各宗親QQ群,留下聯(lián)系人的地址、名字、聯(lián)系方式,并關注留言及相關的尋親信息。
3)加入各地宗親的微信群,轉發(fā)尋親資料,收集并認真查閱別人的尋親信息。
4)網(wǎng)上搜索祖籍地名和當?shù)刈谟H的相關信息資料,如山西洪洞大槐樹、麻城孝感的移民中轉、“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等歷史上幾次大遷移的相關資料信息。
5)多關注其他宗親發(fā)布的尋親信息中的名字、諱名字號、配氏、生年、生子等信息。
6)將你收集的所有信息必須形成文字材料后和你所有的族譜資料、字輩等一并發(fā)至網(wǎng)上、宗親QQ群、微信群里,尋求幫助,關注留言。
(二)尋找老譜可從民間親身查訪
如果以上還是無法尋找到老譜,還應遵循“知古人求書欲廣,必遣官焉,然后山林藪澤可以無遺”[9];尋求老譜資料不光要查訪周邊看似繁榮地段,還應前往山林藪澤之間,親身查訪,才不會出現(xiàn)遺漏,才能更加接近其原始的本真。在《求書之道有八論九篇》中,鄭樵還提到“書不存于秘府而出于民間者甚多”[10],也就是說,一些文獻書籍在政府部門查詢不到的,需要到民間去尋找查訪。尋找老譜同樣如此。筆者通過多年續(xù)譜的經(jīng)驗來看,老譜往往藏在尋常百姓家里,一般不會輕易示人,所以要用自己最大的誠意和最高的禮節(jié)來對待保存老譜的主人,并且向?qū)Ψ秸f明來意,表明自己的誠意,另附這是為了自己家族前途發(fā)展,希望將家譜文化繼續(xù)傳承等例子前去說服,配以細心查訪也許就能尋找到想要的老譜。
尋求老譜,查求根源,此時就不得不提到一個關于“山西大槐樹”的傳說。元朝期間,由于全國常年遭受各種水、旱、蝗,疫災荒,人口大量死亡,唯獨山西風調(diào)雨順,遂周邊多省居民遷入山西,導致平亂之后山西人口稠密,其余省份人口稀缺。明朝建立后,政府出一計,大肆宣揚居于山西大槐樹者不外遷,余下全部遷出。眾人聞訊,紛紛趕至洪洞大槐樹,沒想到慘遭官兵捆綁,由山西大槐樹統(tǒng)一發(fā)放,(眾人捆綁,如廁須解開手繩,故而“解手”也就成為“上廁所”的意思,祖輩傳留“解手”一詞者,多為山西大槐樹遷出者后裔。還有一習慣,老者慣于背手而行,雙手至于背后,也是長期解押習慣,一時難以改掉,后人學長輩而流傳至今),而同姓同宗者必須發(fā)于不同處。故相遇者一說到自己是山西大槐樹遷出,便倍感親切,相互扶持。其中不乏攀附者,原本不是山西大槐樹遷出,得知關于山西大槐樹相關事宜而假冒,只為得到相互扶持之待遇,言說自己也是山西大槐樹遷出者,而死后未能將此一事實公示于后人,導致后人一直根記于山西大槐樹。久而久之眾人皆記根于山西大槐樹,實則災荒中轉,確實在此居住過,但并非祖籍居于此。因此,后人自長輩傳說為山西大槐樹為祖籍者還須慎重視之,須仔細查清,以免誤導后人。
三.家譜編目
選定主編,查詢到老譜等準備工作完成之后,到了最重要的部分:家譜編目,即正式開始對家譜進行編寫,此時切不可忘卻鄭樵先生的“分類編目”之法。
(一)收集后世資料
在查訪到老譜之后,還需對老譜后世人的資料進行收集,具體資料可參考上文,或依據(jù)主編意見。然后親自一一查訪,將后世資料收集齊全,不能出現(xiàn)遺漏,一個遺漏將會造成一個支系的人的丟失,也意味著一個支系的人以后無法查詢到根源。然后將這些資料按照家譜格式錄入。
關于家譜格式,家譜一般分為文譜和線譜,文譜分為蘇式,歐式,譜牒式以及現(xiàn)代式,主要記載家乘,圖騰,像贊,題字,序言,凡例,源流,譜序,傳贊,分遷,字輩,續(xù)譜結構,芳名錄,遠古世系,古代世系,現(xiàn)代世系,后記等等。老譜眾多采用蘇式與寶塔式結合,或者歐式與寶塔式結合,也有譜牒式與寶塔式結合;寶塔式又名線譜,清晰明了的顯示家譜中男丁情況,只有名諱,沒有個人信息。線譜是任何家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至于各個家族運用哪種格式,則需要結合當時情況而定。
(二)將資料分類,支系分支
正所謂“類例既分,學術自明”[11],鄭樵的意思是將文獻典籍按正確的分類集中保管,各學術及其源流自然就清楚明了。家譜同樣需要分類,也就是將收集的資料按照類別分開,不可混為一團,知道每個類別所記載的是哪一支系的資料,該支系的傳承就能清楚明白。例如:陜西吳氏家譜,支系繁多,涉及到陜西省多家吳氏族人;收集的老譜,書面資料等很多,其中包括大的類別:《中國吳氏統(tǒng)譜》、《錫譜》、《宗臣譜》、《良材譜》等;《中國吳氏統(tǒng)譜》包含整個中國吳氏的字輩,世系,版本多樣,內(nèi)容不一;《錫譜》記載吳氏開姓始祖泰伯公以及傳代始祖仲雍公居住地無錫后代吳氏世系,字輩,遷徙等情況;《宗臣譜》記載吳氏族人第六十一代吳宗臣后人的各分支情況;《良材譜》記載吳氏第六十五代吳良材四個孫子:璞、璟、瑗、嘉大四支系后世分支情況;各譜下分幾十上百本分支譜,都需一一整理分類,將各支系分開編寫,不可籠統(tǒng)全部放在一起編寫。因家族人數(shù)眾多,且重名情況往往較多,籠統(tǒng)編寫容易出現(xiàn)世系錯亂的現(xiàn)象。為避免支系錯亂,可相隔二十代另起分支,再立支系,以便后人查看,分清支系。也可依規(guī)距定,每二十代就另起支系,各支系分清親屬關系,以便查看,如吳氏族譜,后人枝繁葉茂則每隔二十世單起分支;后人分支不明顯,多顯單傳,則隔四十代單起分支以作類別;支系譜名用分支支系始祖命名;但之前依舊寫清以往世系。只有將支系分類正確,方法得當,支系傳承就清楚明了。
將支系分類時,應從譜名,作者,背景年代,開篇始祖,各部分內(nèi)容以及全譜書內(nèi)容全面考慮,不能僅靠開篇始祖就定本譜類別;也不能僅僅根據(jù)譜名便斷定此譜的類別。鄭樵先生在《見名不見書論二篇》中提到“編者之家,多是茍且,有見名不見書者,有看前不看后者”[12],續(xù)譜支系分類時,應避免這種情況。例如筆者編修家譜時,收到兩本吳氏老譜,譜名都為《湖北通山縣吳氏家譜》;開篇始祖都為泰伯,前部分內(nèi)容寫的是泰伯至良材公(依家族傳統(tǒng),自己祖先過世后,稱呼其名續(xù)加公字,以示尊敬)世系,如不看內(nèi)容,肯定認為他們同為一支系,定分為一類;其實不然,一本為良材公長子次孫(長子的次子)璟公后裔,一本為良材公次子三孫(次子的長子,在孫子輩行三)瑗公后裔;他們兩支系在第六十六代就已經(jīng)分開,傳至如今已經(jīng)相隔四十代一千余年,早就分開世系,族譜中相似部分少之又少。
(三)家譜注釋
在家譜編修過程中,除了將老譜上的注釋原文不動的錄入外,還應該加入輔助后世人查清根源、了解祖輩事宜的解釋性文字,使家譜變得更加清晰明確,實現(xiàn)其更大的價值。
鄭樵先生在《泛釋無義論一篇》中提到“古之編書,但標目類而已,未嘗注解其著注者,人之姓名也”[13];古代編書,已經(jīng)標明類別,就不用再次標注。家譜之中已經(jīng)記載遷徙之地,祖籍之地,若相隔世系諸多,就不用再特別注釋本支系的遷徙之地,祖籍之地。如《吳氏家譜·景榮公支》,先祖良材公自無錫遷入永興(今湖北陽新縣),景榮公有后人又從湖北陽新縣遷入陜西鎮(zhèn)安縣,在老譜上就注明景榮公支系乃湖北陽新縣人,祖籍無錫;景榮公遷入陜西的后裔就不用注釋是湖北陽新縣人,祖籍無錫;只用注釋他們是陜西鎮(zhèn)安人,祖籍湖北陽新。再注釋湖北陽新縣人,祖籍無錫就沒有任何意義,也容易產(chǎn)生歧義;為后人再次查詢,會造成一定的誤解和混淆。主編在錄入注釋之時應當不再做此注釋。
鄭樵先生在《書有應釋論一篇》中說:“蓋有應釋者,有不應釋者,不可執(zhí)一槩而論”[14];同樣在家譜編纂過程中,其內(nèi)容有應該注釋的,也有不用注釋的,兩種情況不可不加區(qū)別就用一個標準去看待。就以上文個人信息錄入內(nèi)容中的胎源舉例:始遷祖遷入之后,后人中的胎源,未外遷的不用注釋,而外遷的就必須注釋。二者不能一概而論,哪怕百人中只有一人外遷,也不能視作別人都未寫胎源遷徙,這一人也不寫。如果不寫就會出現(xiàn)幾代之后族人都知道家族內(nèi)有此人,卻找不到此人后裔,此人后裔不回來尋根問祖也就罷了;一但此人后裔從外地回來認祖歸宗,在沒有切確證據(jù)的情況下,本地族人誰又會相信他們就是此人后裔。這會為后人尋根問祖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鄭樵在此篇還提到“至于雜史,容有錯雜其間,故為之注釋”[15];對于其他的史料,會融入在其中,應該為此專做解釋。在家譜中常常出現(xiàn)有族人因種種原因外遷,幾百年未回祖地尋根問祖,遷出之后沒有家譜,不知字輩具體是哪幾個字,只是口傳只知道字音,便依照字音定字起名;在后世回祖地尋根問祖查證世系之后,尋查到具體字輩,在續(xù)修家譜之時須給其注釋,注明其字輩情況。
(四)校對家譜資料
完成家譜編目的前半部分,還剩下最后一個關鍵程序,則是對家譜資料的校對。此時就必須運用到鄭樵先生的“校書”之道?!靶尾豢刹粚!盵16],對于校書的人必須專業(yè)?!叭粲麍D書之備,文物之興,則校讎之官豈可不久其任哉”[17],足可見校讎之人需要長久任職,切不可有流動量大的情況;如若流動量大,則失去了統(tǒng)一的標準以及連貫性導致家譜續(xù)編工作質(zhì)量不高。家譜續(xù)編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中包含的資料也是數(shù)不勝數(shù),在編寫過程中難免出現(xiàn)錯字誤句等情況。此時校對任務就顯得很重要,需要將資料一一核對,將編寫內(nèi)容一一校對,家譜是遺留后世百代的書籍,不可出現(xiàn)簡單的錯誤,有時候一個小小的錯誤將會對子孫后代產(chǎn)生誤導?!笆聼o兩造之辭,則獄有偏聽之惑”[18],“所傳之書,故是非從此起”[19],因此對家譜的校對必須嚴謹。
五.結語
家譜是記載一個家族繁衍傳承的譜書。在續(xù)修家譜之時,可參考鄭樵先生《通志·校讎略》中“求書”、“校書”和“分類編目”等圖書文獻編纂思想,展開對家譜的編修,本文若能在這方面起到一點拋磚引玉的作用,則筆者的心愿已足!
參考文獻
[1][2][3][4][6][7][8][9][10][11][12][13][14][15][16][17]鄭樵.《通志·校讎略》,北京,中華書局,1995:1809、1812、1812-1813、1804、1822、1807、18
07、1812、1814、1806、1809、1818、1819、1819、1812、1812-1813.
[5]白壽彝.中國史學史(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98.
[18][19]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一百七十九//《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三百七十二冊,101﹒
(作者介紹:吳新澎,陜西理工大學文旅學院圖書館學系1501班學生;黃紅兵,陜西理工大學文旅學院圖書館學系教師,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