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鄭州450008)
長期以來,由于我國沒有開展水產養(yǎng)殖動物病原菌耐藥性普查,沒有掌握其對各種抗生素藥物敏感性變化,導致養(yǎng)殖業(yè)者沒有科學用藥依據(jù),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得不到有效保障,水產養(yǎng)殖綠色發(fā)展受到制約,因此,開展水產養(yǎng)殖動物病原菌耐藥性普查刻不容緩。為了了解河南省內水產養(yǎng)殖動物病原菌耐藥性狀況,同時幫助執(zhí)業(yè)獸醫(yī)師(水生)科學選擇和使用水產抗菌素類藥物,2018年4~10月,從河南省人工養(yǎng)殖的黃河鯉和斑點叉尾鮰魚體內分離致病菌,測定其對水產用抗菌素類藥物的敏感性,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供試藥物為硫氰酸紅霉素、恩諾沙星、強力霉素、鹽酸土霉素、磺胺嘧啶、磺胺間甲氧嘧啶、磺胺甲惡唑、鹽酸環(huán)丙沙星、硫酸新霉素、磺胺二甲氧嘧啶、交沙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氨芐西林鈉。測試所用抗菌類藥物樣品為原料藥,均由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提供。
2018年4~10月,分別從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滎陽市王村、洛陽市孟津縣、新鄉(xiāng)市延津縣和開封市龍亭區(qū)等地池塘飼養(yǎng)的黃河鯉和斑點叉尾鮰體內,分離到66株菌株,包括5株維氏氣單胞菌(Aeromonas veronii)、5株嗜水氣單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2株溫和氣單胞菌(Aeromonas sobria)、1株簡氏氣單胞菌(Aeromonas jandaei)、7株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spp.)、2株芽孢桿菌(Bacillus spp.)、5株其他桿菌、17株微球菌(Micrococcus spp.)、9株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pp.)和13株其他細菌。
將供試藥物采用適宜的溶媒溶解后,用滅菌生理鹽水分別稀釋至所需濃度。在無菌條件下,取96孔板,在第1~12孔分別加入100 μL的MH液體培養(yǎng)基,取100 μL的藥物原液加入第一孔中,混勻后吸取100 μL加入第二孔,混勻后吸取100 μL至第3孔,以此方法稀釋至第11孔,吸取100 μL棄掉。分別在1~10孔、12孔加入100 μL濃度約為1.2*106cfu/mL的活菌液,其中11孔為不加菌液對照,12孔為不加藥物對照,每種藥物做兩個平行,置于28℃培養(yǎng)5 d,通過肉眼判定,無菌生長孔對應最低藥物濃度,即為藥物的最小抑菌濃度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13株氣單胞菌包括5株維氏氣單胞菌、5株嗜水氣單胞菌、2株溫和氣單胞菌和1株簡氏氣單胞菌,對各種抗菌藥物感受性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氣單胞菌對磺胺甲惡唑、磺胺二甲氧嘧啶、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相對敏感,對磺胺嘧啶、磺胺間甲氧嘧啶、硫酸新霉素敏感性相對較低。
表1 氣單胞菌對各種抗菌藥物的感受性
14株桿菌包括7株不動桿菌、2株芽孢桿菌和5株其他桿菌(放線桿菌、節(jié)桿菌、金黃桿菌、鞘脂桿菌、微小桿菌),對各種抗菌藥物感受性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所分離的桿菌對恩諾沙星、鹽酸土霉素、磺胺甲惡唑、磺胺二甲氧嘧啶相對敏感,對強力霉素、硫酸新霉素、甲砜霉素、磺胺嘧啶、磺胺間甲氧嘧啶敏感性相對較低。
表2 桿菌對各種抗菌藥物的感受性
17株微球菌對抗菌藥物的感受性見表3。由表3可以看出,所分離出的球菌對恩諾沙星、鹽酸土霉素、磺胺甲惡唑、磺胺二甲氧嘧啶相對敏感,對強力霉素、磺胺嘧啶、硫酸新霉素、甲砜霉素敏感性相對較低。
表3 微球菌對抗菌藥物的感受性
9株葡萄球菌對抗菌藥物的感受性見表4。由表4可以看出,所分離出的球菌對恩諾沙星、磺胺甲惡唑、鹽酸環(huán)丙沙星、磺胺二甲氧嘧啶,交沙霉素相對敏感,對硫氰酸紅霉素、磺胺甲氧嘧啶、磺胺嘧啶、強力霉素、硫酸新霉素敏感性相對較低。
表4 葡萄球菌對抗菌藥物的感受性
在試驗過程中還分離到13株其他細菌,對抗菌藥物的感受性如表5所示。由圖5可以看出,分離出的其它細菌對恩諾沙星、磺胺甲惡唑、磺胺二甲氧嘧啶相對敏感,對強力霉素、磺胺間甲氧嘧啶、硫銨新霉素敏感性相對較低。
表5 13株其他細菌對抗菌藥物的感受性
本次分離到的13株氣單胞菌,對磺胺甲惡唑、磺胺二甲氧嘧啶、氟苯尼考、甲砜霉素MIC50在0.78~3.12 mg/L之間,在所測試的抗菌藥物中,為最敏感的藥物;對強力霉素、磺胺嘧啶、磺胺間甲氧嘧啶、硫酸新霉素、氨芐西林鈉MIC50均在100 mg/L以上,為最不敏感性藥物;對交沙霉素、恩諾沙星的MIC50在6.25~12.5 mg/L之間;對硫氰酸紅素、鹽酸土霉素、鹽酸環(huán)丙沙星敏感度相似,與交沙霉素、恩諾沙星相比更為不敏感。其他菌株對各種抗菌藥物的感受性與氣單胞菌具有相似的結果,對強力霉素、磺胺嘧啶、磺胺間甲氧嘧啶、硫酸新霉素等最不敏感,對磺胺甲惡唑、磺胺二甲氧嘧啶、氟苯尼考等最為敏感。
目前的檢測結果表明,養(yǎng)殖戶在選擇用藥時,磺胺甲惡唑、磺胺二甲氧嘧啶、氟苯尼考等為首選抗菌藥物,甲砜霉素、交沙霉素、恩諾沙星可以考慮選用,盡量不要選擇強力霉素、磺胺嘧啶、磺胺間甲氧嘧啶、硫酸新霉素等藥物。在生產實際中,對于養(yǎng)殖業(yè)者,一旦發(fā)生魚病,最正確的給藥方式是采集患病魚類的致病菌,開展藥物敏感性試驗,確定最佳的用藥品種和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