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朝陽
或許是累了,從辭職的那一刻起,我就決定要活成另外一個樣子。套用小說家米蘭·昆德拉的一部小說的名字,就是“生活在別處”。我給自己定了一個旅行計劃,那就是環(huán)游世界。到2019年初,在我走過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中,巴爾干半島算是最特別的。沒錯,就是曾被稱作“歐洲火藥桶”的地方。
心中的瓦爾登湖
早在三年前,我第一次去歐洲游玩的時候,就鬼使神差地去了斯洛文尼亞這個至今還不算大眾的歐洲同家。那時正值秋天,在斯洛文尼亞的布萊德湖附近,我住了整整一周,每天買菜做飯,繞湖遛彎,儼然就像一位退休的老大爺,也有點(diǎn)隱居詩人的味道。
來過布萊德湖的人,定會因它的美而沉醉。清澈的湖水、蔥郁的樹木,湖島上有圣瑪利亞古教堂,湖岸峭壁上有布萊德城堡,布萊德湖景仿佛現(xiàn)實(shí)版的童話世界。
據(jù)說,布萊德湖的湖水,是阿爾卑斯山脈積雪融化后流人湖中的,因此還有“冰湖”之稱。尤其到了秋天,湖水波瀾不驚,若用航拍器俯瞰湖中心的教堂,那一定是絕好的風(fēng)景。
三年后的夏天,巴爾干之行的起點(diǎn),選在斯洛文尼亞,也是為彌補(bǔ)此前的遺憾。果不其然,航拍布萊德湖讓我終于可以俯瞰這座“心中的瓦爾登湖”。
盡管對于巴爾干半島的10多個國家是陌生的,但對歐洲旅行的大眾套路,我還是較為熟悉的,大同小異的歐洲建筑有時甚至?xí)屓藢徝榔凇K园蜖柛芍形覜Q意來點(diǎn)不一樣的,出發(fā)之前心中就盤算好了,一是用無人機(jī)航拍換換視角,二是去的地方要足夠小眾,甚至是去跳蚤市場深入當(dāng)?shù)厝松睢?/p>
要說起這次旅行中的趣事,有一件是難忘的。從斯洛文尼亞到克羅地亞的途中,我經(jīng)過了一個幾乎沒人走的口岸。窗口的工作人員連電腦都沒開,為了等那臺緩慢的老爺電腦開機(jī),工作人員拉著我聊了好久,榨干了我的高中單詞儲備才放我走,還走出崗?fù)ね飧覔]手告別。我想他一定是很久沒看過走這個口岸的旅行者了,乍一見到,應(yīng)該是感覺遇到了故知。
“克羅埃西亞的寶三石”
克羅地亞有一個國家公同叫十六湖,歐洲人叫他“克羅埃西亞的寶石”。16個大大小小的湖帶狀蜿蜒地分布在山谷之中,公同里形成了很多由石灰沉積巖形成的堤壩。
去過那里的中國人都說,那不是“歐洲的九寨溝”嘛。不知為何,我并不喜歡這種定義。就像中國的哈爾濱被稱為“東方小巴黎”,可等你真正到了巴黎,才發(fā)現(xiàn)根本不一樣。
說歸說,十六湖國家公同還是很適合航拍的,湖水很清澈,但顏色看多了是會醉的。不過地面頂多是微醺,要是想體會酩酊大醉的感覺,那就得用航拍了,從高處看湖床,湖床里的每一處細(xì)節(jié)都會毫不保留地出現(xiàn)在監(jiān)視屏里。在湖周邊濃密的樹林里,還時不時會蹦出一只小鹿好奇地打量我,看我稍有動作就又消失無蹤。
景區(qū)是有熊的,所以一定要小心,尤其是只有一個人的時候,盡量別鎖車,萬一遇見熊還可以迅速鉆進(jìn)車?yán)?,幸而又不幸的是我繞了好多圈也沒遇見熊。
探訪布茲盧達(dá)遺跡
要問巴爾干之行最愛的國家是哪個,無疑是保加利亞。這個國家原只在翻世界地圖冊時看到過,而最初對這個國家產(chǎn)生興趣是源于一次看奧運(yùn)會的經(jīng)歷。
2016年去巴西看奧運(yùn)會,回程從伊斯坦布爾轉(zhuǎn)機(jī),坐我旁邊的大叔是保加利亞人。我用蹩腳的英文和他聊了一路,他佩服我不懼負(fù)面新聞跑來巴西游玩,也遺憾我去過很多地方,卻未曾去過他的家鄉(xiāng)。他口中的家鄉(xiāng)盛開著大片的玫瑰花和向日葵,節(jié)日的時候,人們盛裝打扮,載歌載舞,十分熱鬧。
閑聊之際,大叔極力邀請我有空可以來保加利亞走一走,不僅留下了E-mai地址,還推薦他的女兒做我的導(dǎo)游,大叔的熱情和他描述的場景的確讓我動容。而當(dāng)我真正來到保加利亞這個國家時,才真正體會到它的與眾不同。
在保加利亞的首都索非亞,你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個國家被歷史留下的印記,這里有著非常多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筑物。真實(shí)的保加利亞是非常美麗的,在太陽下山的時候,夕陽的余光籠罩著整個保加利亞,這時的保加利亞美得像是一幅被人精心描繪的油畫。
其中遠(yuǎn)看像一個UFO的布茲盧達(dá)紀(jì)念碑最吸引我,這座廢棄的建筑位于保加利亞十分具有歷史意義的布茲盧達(dá)(土耳其語意為冰川)山頂,在19世紀(jì)末迪米特·布拉戈耶夫及其追隨者建立保加利亞共產(chǎn)黨前身的地方,歌頌著保加利亞愛國者抗擊奧斯曼帝國和納粹德國的斗爭。曾經(jīng)在保加利亞人心中,這片土地被賦予了神圣的色彩。
直到今天,來到這里的游客仍會被這個龐大的廢墟所震撼一一形如飛碟的外形、五星徽章、帶有時代感的壁畫,再到用混凝土澆筑的斯拉夫字母,都被大自然侵蝕得斑駁不堪。如今這里作為全世界廢墟探險者的頂級朝圣地,吸引了無數(shù)外國游客不遠(yuǎn)千里來一睹它的真容。
而當(dāng)?shù)卣畠H僅是簡單地把入口封死,寫上警告標(biāo)語,防止有人進(jìn)入發(fā)生意外。也許恰恰是因?yàn)檫@樣,這里的神秘才一直召喚著世界各地的探險者前往探秘。
成為拾荒者
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的跳蚤市場,算是我誤打誤撞找到的。之前在TripAdvisor查找攻略,評語欄看到一句:如果你想感受當(dāng)?shù)厝说氖袌觯腿ミ@里吧。
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yàn),一般跳蚤市場在下午就會收攤,我抱著試試看的想法驅(qū)車前往。車一直往郊區(qū)開,道路也變得崎嶇不平,甚至有一小段盤山路,以至于讓我懷疑導(dǎo)航是否出了問題。
到了目的地,我簡直傻了眼:熙熙攘攘的人群都在往外走,擺攤的人們也已開始收拾自己的攤位,幾乎沒有一個還在營業(yè)的地攤。取而代之的是拾荒者,我注意到他們的目標(biāo)是舊衣服,有些拿起來抖一抖看著穿不了就丟掉。
忽然一個小朋友丟掉的紙片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快步走上前撿起來,發(fā)現(xiàn)是一張老舊的明信片,從上面的日期可以看到是1945年,我如獲珍寶,這樣的明信片在巴黎的跳蚤市場上是可以賣到幾歐元的。就這樣,我也很快進(jìn)入狀態(tài),跟著拾荒者們一起撿起了破爛。
人們對我這個不搶生意的同行,甚至還懷著好感,有個小朋友拾荒者看我兩個手都滿了,跑過來遞給我一個臟臟的白口袋,我摸了摸他的頭,有點(diǎn)不好意思地說了聲謝謝。老照片和明信片滿手都是,通過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我看到的是數(shù)十年前甚至是上百年前的東歐,給我一種穿越時空的錯覺。我一個人在跳蚤市場默默地翻看這些紙片,連照片也忘了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