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組討論式教學方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十分普遍,這種方法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拓寬知識面。但是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很多語文教師盲目進行實踐,出現(xiàn)了分組討論式教學法的濫用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說明很多教師沒有真正理解這種方法,導致了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低下。教學方法本沒有優(yōu)劣之分,只在于所用之人是否完全領悟其內涵。本文重視語文課堂事例研究,對分組討論教學法式課堂進行深入分析,找出導致課堂效率低下的原因,并且嘗試著去解決這個實踐問題。
【關鍵詞】分組討論;教學方法;濫用;問題;辦法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分組討論式教學法是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由老師對一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總體把握,擬出需要討論的問題,在問題的指引下,學生進行組內討論。分組討論式教學法是目前國內教育界比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法在語文、數學、外語等學科中都可以運用,且教師也樂于采用這種方法教學,畢竟這給教師減輕了負擔,不用課堂上一人“唱滿”45分鐘。
一、分組討論式教學的益處
這種討論式教學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的精神,拓寬知識面,并且讓學生學到知識也養(yǎng)成探究的習慣。過去的語文課堂教學是老師的主場,老師在課堂上不停地提問題,讓學生自己進行思考,再找人回答問題,整個課堂就是一問一答,學生好像是機器,只是為了應付老師。例如教學散文《明天不封陽臺》,課堂上,老師請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找到這篇課文的線索,老師剛問完,便有學生馬上舉手回答:明天要封陽臺、明天要封陽臺嗎、明天暫時不封陽臺。學生找到線索之后,老師又接著問課文寫了鴿子的哪些方面?學生繼續(xù)去找課文,然后就是老師不斷追問,學生你找一點,我找一點,到最后學生實在找不出來了,這反映了語文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學生根據教師的指令在課文中找表面的信息。這種“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從短期來看,對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是有益的,但從長遠來看,不利于教學效果的全面提高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針對這種教學現(xiàn)狀,分組討論式教學法應運而生。這種教學法所體現(xiàn)的理念是:學生主體,教師主導,課堂以問題為中心,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是積極主動探究者,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改變“教師中心”思想。被動的學習永遠都只能浮于知識的表面,沒有深刻的理解。只要稍稍取得成績便會淺嘗輒止,感到自我滿足。所以,分組討論式教學主要就是改掉了這個致命缺點,化被動為主動。
二、分組討論式教學的濫用現(xiàn)象
對于分組討論式教學的使用步驟,很多名師都提出了觀點,所以用起來十分簡潔便利。分組討論教學法的確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看起來“熱鬧”多了,但是很多基層教師對于這種方法沒有了解透徹,進行濫用。不看學生的實際水平,盲目地提問題。分組討論法的重要因素就是問題的質量,有高質量的問題才有高質量的討論,倘若這些問題根本無討論價值,那么白費時間在此便是最大的錯誤行為。我在大四的時候到鄉(xiāng)下小學去實習,聽課的時候見一位語文教師對著一年級的孩子說:“同學們,大家分小組談論一下自己作為中國人的意義是什么?”我當時覺得很意外,這個問題就是我來說,都不一定說得好,更何況一年級的學生。七歲的孩子在一起討論,能有什么結果呢?還有一個故事,在講《荊軻刺秦王》的內容分析時,一位語文教師設計一個討論題:“荊軻這一形象給你帶來了什么樣的審美感受?”學生討論完了也是一頭霧水,因為對于剛上高一的學生來說,“審美感受”這個詞過于深奧,他們接受不了。這兩個例子都表明教師的問題不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或者語文教師在刻意拔高問題的高度來追求高難度發(fā)展,但是有點“揠苗助長”之嫌,結果只能是費力不討好。
另外,有些語文教師也不看課文的結構,只要有問題就拋給學生討論,讓他們隨心所欲地在下面暢談,最后給出一個“標準答案”。教師認為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但是這種自由往往無法控制,而形成了一種散漫。面對散文、小說、詩歌都采用一種固定不變的提問方法,提問結束便安心等待學生的回答,學生與老師都很“開心”地上這樣的語文課,但其實效率仍然很低下,這就是典型的濫用現(xiàn)象。記得這種方法剛出來時,曾有語文老師在課堂上問:“這篇課文講了什么內容呀?各個小組談論一下。”學生就圍在一起談論,其實都是在瞎說自己的事情,聊假期、作業(yè)、游戲等無關話題,根本沒有進入探究的氣氛,當然談論的熱度是不減的,語文老師十分高興。他又問:“有好些好詞好句,各小組討論并說明好在哪里?!蔽矣X得學生完全沒有探究的積極性,方法確實是用了,但是教學效果卻十分低下,還不如老方法效率高,可謂“偽高效”課堂。
三、正確解決分組討論式教學的濫用
(一)城鄉(xiāng)差異
從來沒有一種方法是萬能的,每種方法都有它的適用對象、適用情境,在運用分組討論法時必須實事求是。首先要看學生的已有經驗,探學情。相對來說,城市里的學生比農村學生積極性與探究性更強烈一些,所以鄉(xiāng)村語文教師在教學時不能大范圍把問題拋給學生,還是應該教師多帶著學,在學習過程中可嘗試著給一些問題討論,教師關注學生的討論過程,確保真正在討論,問題應該處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不可“揠苗助長”,保證鄉(xiāng)村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最為重要,如果有個別學生勇于探究,有天賦及勇氣,教師可加以引導。
(二)學段差異
另外,這種方法在小學不太適用,尤其是小學低年級,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未發(fā)展成熟,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慎用這種方法。中學生可以進行討論學習,在小組內討論課文的內涵,教師必須前后走動,并且時不時介入小組的討論,杜絕“假討論”的現(xiàn)象。文章段落大意之類的問題就不要拋給學生了,可讓學生討論文章作者的寫作意圖或者文章出彩處,這些才是值得討論的問題。到了大學,幾乎都是自主學習,自由參加興趣活動小組,因此小組討論是最常見的學習方法。
(三)性別差異
男學生與女學生的性格特點存在差異,大部分男生都比較積極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表現(xiàn)得比較自然,而女學生有時候會顯得含羞,隱藏自己的想法,不敢在眾人面前表現(xiàn)。所以教師在分組時一定不能全部男生一組,或者全部女生一組,這樣那一組會極度熱烈或者極度沉悶,走向兩個極端。應該合理安排組員,男女生人數應該基本相當,這樣才有利于討論的氣氛。
(四)智力差異
每個人的智力都存在著差異,盡管我們宣揚“人人平等”,但是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有一些學生的思維能力確實弱于另一部分的學生。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告訴我們,每個人的智力都是由各個能力部分構成,不同的人在各能力部分占比不同。但是目前應試教育的考試方式仍然只片面地考查特定幾種能力,這就導致了某些學生成了“差生”。在小組分配的時候,教師應該將“尖子生”與“后進生”協(xié)調組合,帶動所有人一同進步,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五)問題深度差異
語文課堂上,討論是基于問題而生的,只有高質量的問題才可以產生高效的討論,所以教師的提問十分關鍵。課堂的提問一定是為了促進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展開或者是促進學生對某一知識的理解掌握,恰當的課堂提問可以最大程度地發(fā)揮教學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多方面能力。但是,問題是分不同種類的。在一節(jié)語文上,通常教師的提問有:概括段落大意、尋找文章線索與主題、分析語句、體會思想感情。這些問題不是每一個都需要學生進行討論的,尋找信息的任務是需要自己獨立完成的,小組討論反而影響自己的處理信息能力,而且學生獨自搜索課文信息比較快速。而對于一些開放性問題,則可以互相交換看法,進行討論理解。要謹記一句話:該討論時要討論,不該討論時不要浪費時間反復
討論。
(六)教師積極主動
充分了解學生、教材問題之后,教師所要做的就是積極參與到學生的討論當中,不能做一個旁觀者?!拔覀兘陶Z文,當然不能把事先準備好的種種知識、結論一股腦兒塞進學生的腦子,捆住他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翅膀?!蹦敲唇處熑绾尾拍芡ㄟ^提問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呢?在備課的時候,就要預設好問題,將這些適合討論的問題留給學生。語文教師的角色是掌控者,因此得自身設想學生可能會有哪些想法,小組討論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討論過程中,教師應在各個小組當中走動,了解他們的情況,并且也可以短暫進入他們的討論,這只會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
四、總結
分組討論式教學方法的使用已經十分普遍,廣大語文教師必須先知曉它的內涵、使用情境與對象,再運用于實際。萬不可以照著方法步驟照搬。遵循一個固定不變的模式教學可以節(jié)省精力,但是卻使得語文課堂“死氣沉沉”?!邦^痛治頭,腳痛醫(yī)腳”,對于分組討論式教學法的濫用,需要針對不同情形進行改正,才可以真正形成一個高效課堂教學。另外,討論是為了思想的碰撞,產生更多的觀點,但是每個人只能持有一種觀點,這必須要獨立進行思考與選擇。必須記住,“合作學習是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的,任何合作都不能取代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只有如此,才可以正確地使用分組討論教學法,提高語文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王榮生.閱讀教學教什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2]孔祥劍.淺析建構主義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25).
[3]孫麗群.課堂分組討論教學法的應用與反思[J].文學教育(上),2012(7).
[4]姚念琪.高中語文課堂提問類型分析[J].林區(qū)教學,2018(10).
[5]于漪.于漪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陶玲.語文課堂討論教學法的誤區(qū)及反思[J].文教資料,2017(25).
作者簡介:張晗,1993年生,江蘇省淮安市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為課程與教學論(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