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媚 馬慧淼 趙銳恒 郭喜才 張曉艷
臨床資料患者,男,69歲。全身紅斑、鱗屑伴瘙癢1年余,加重3個月?;颊?年前因肺鱗癌使用PD-1抑制劑KEYTRUDA 100 mg,3周1次,用藥2周期后下肢出現(xiàn)散在紅色斑疹,自覺輕度瘙癢,擴展至軀干、頭皮等部位,因皮疹不影響正常生活且無其他不適,患者繼續(xù)按原劑量給藥。3個月前皮損加重,于外院就診,診斷為“尋常型銀屑病”,并給予窄波UVB照射治療,聯(lián)合糖皮質激素軟膏外用,部分緩解,為求進一步診治,今年1月來我院就診?;颊呒韧w健。家族史無特殊。體檢:一般情況尚可,無發(fā)熱。皮膚科檢查:軀干、四肢及手背可見散在分布的粟粒至蠶豆大紅色扁平斑片、丘疹伴鱗屑。雙下肢皮損肥厚融合成片,表面覆白色鱗屑,不易刮除,Auspitz征(+)(圖1a)。實驗室檢查:血尿常規(guī)、生化等指標未見異常。皮損組織病理:表皮輕度增生伴角化過度及角化不全,真皮淺層小血管周圍見淋巴細胞浸潤(圖2)。診斷:藥疹。建議患者與腫瘤科醫(yī)師聯(lián)系調整PD-1劑量及頻次(后調整至原劑量4周1次),軀干、四肢皮損處局部外用卡泊三醇軟膏、0.1%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每日2次,聯(lián)合每周窄波UVB照射治療,每周2次,1次7野。2周后紅斑鱗屑大部分消退,瘙癢較前減輕(圖1b),隨診至今皮損基本消退。
圖11a:患者右下肢散在紅斑孤立性分布,上覆銀白色鱗屑,不易刮除,Auspitz征(+);1b:就診治療2周后,皮損部分消退,顏色變淡,鱗屑減少圖2表皮輕度增生伴角化過度及角化不全,真皮淺層小血管周圍見淋巴細胞浸潤(HE,×200)
討論本例患者老年男性,皮損為鱗屑性紅斑,廣泛分布軀干及四肢,自覺有瘙癢感,Auspitz征(+),診斷為“尋常型銀屑病”,為繼續(xù)治療就診我院銀屑病專病門診。通過組織活檢,結合病史、用藥史診斷為“藥疹”。因此,臨床診斷不能完全依靠經(jīng)驗判斷,對疑似患者及時作皮損組織病理檢查是十分必要的。
PD-1抑制劑為近期上市中國的抗腫瘤新藥,其機制是通過抑制腫瘤細胞的免疫逃逸,增強T細胞的免疫應答,達到清除腫瘤細胞的目的[1]。因為其機制和免疫系統(tǒng)相關,所以會出現(xiàn)免疫相關性不良反應,其中最常見的是皮膚毒性[2]。癥狀包括瘙癢、皮疹、白癜風樣損害、嚴重皮炎等[3]。比較少見的不良反應有銀屑病樣皮疹等[4]。其臨床不良反應逐步為國內醫(yī)師所知,但控制方式還未成熟,本例患者的PD-1抑制劑引起的藥疹雖被誤診為銀屑病,但治療對其有效,該治療方案可以為臨床醫(yī)師處理PD-1抑制劑不良反應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