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出版社編輯業(yè)務中的法律風險及防范措施研究

2019-08-24 06:01:10石鵬程
廣西教育·C版 2019年3期
關鍵詞:違約風險法律風險防范措施

石鵬程

【摘 要】本文針對出版社編輯業(yè)務中的法律風險行為類型主要有侵權風險、違規(guī)違約風險,認為侵權風險的成因是編輯沒有完全核對作者信息、缺乏“著作權合理使用”的意識、未合理使用版權鄰接權、對編輯職務權限缺乏清晰認識等,違規(guī)違約風險的成因是缺乏職業(yè)敏感性、缺乏對出版管理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深刻了解等,提出盡力審查作品的獨創(chuàng)性、對作品性質和著作權人進行正確判斷、聲明擁有出版社授權的完全著作權、簽訂出版合同確定著作權權屬問題、明確約定作品質量各類項目、針對細節(jié)問題制定相應的條款等措施,防范出版社編輯業(yè)務出現(xiàn)法律風險。

【關鍵詞】出版社編輯業(yè)務 ?法律風險 ?侵權風險 ?違規(guī)風險 ?違約風險 ?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3C-0142-03

出版社編輯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會發(fā)生一些有意無意的侵權行為,這些行為對作者、受眾甚至社會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也會影響到編輯人員和出版社自身的聲譽。從工作性質上來看,編輯工作屬于社會文化傳播工作,具有很強的科學性、思想性和政治性。隨著人們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提升,出版社編輯人員需提高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認知,本著對作者、讀者、作品、社會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防范編輯業(yè)務中可能出現(xiàn)的法律風險;從外部視角來看,近年來我國大部分出版社完成了轉企改制和數字化變革,面臨同行競爭,出版周期也越來越短,導致出版過程中的法律風險增大。作為出版項目的實際策劃人和執(zhí)行人,編輯不僅要獨具慧眼地對內容進行選題策劃和編輯加工,而且要以審慎的態(tài)度謹防各種隱藏的法律風險,在作者和受眾之間起到協(xié)調雙方的作用,從而減少出版業(yè)務中因違法、違約產生的糾紛事件。

一、出版社編輯業(yè)務中容易觸犯的法律風險行為類型分析

(一)侵權風險

1.侵犯作者著作權?!吨腥A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對作者的著作權有如下保護條例:在寫作過程中,若單純對某一部作品進行評論和介紹,或為了說明內容中的某一現(xiàn)象或問題而適量引用他人已發(fā)表作品,可不經原著作權人許可,引用篇幅少的也不必支付報酬。但出版社編輯實際工作中,作者大篇幅引用、剽竊他人作品內容的問題屢見不鮮,據2017年數據統(tǒng)計表明,我國年出版物印刷總量在72億冊以上,且出版種類多達35萬種,面對體量如此龐大的書海,出版社編輯在工作中不可能熟悉每一種類型的圖書,要辨別責編作品是否具備獨創(chuàng)性難度極大。從細分角度來看,侵犯作者著作權的具體表現(xiàn)為:擅自匯編、改變、重印、翻譯、發(fā)行、復制原作者作品,且未經許可同意。侵犯作者著作權引發(fā)的法律糾紛通常表現(xiàn)為稿酬分配不明如不按出版合同支付作者稿酬,少付或延遲支付報酬,甚至不付稿酬,未經許可大篇幅使用其作品未支付合理報酬,未征得作者同意重印,不付應得報酬等行為。

2.侵犯作者署名權、發(fā)表權。編輯工作中經常會發(fā)生現(xiàn)版權人和真實作者并非同一人,或實際作者有多個人的現(xiàn)象,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出版物署名并非真正作者姓名的問題,更有可能真正的作者完全不知情。在這種情況下,真正作者未能獲得署名權,或多為作者合著但發(fā)生遺漏署名的問題。這些行為均侵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規(guī)定的作者署名權。此外,作品的出版與否若未由實際作者授權,還會侵犯作者的發(fā)表權。

3.侵犯作品完整權。作品完整權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嚴格保護,未經作者許可同意,出版社編輯不可擅自對作品進行刪節(jié)、改動等編輯加工。但出于對出版成本或銷量的考慮,很多出版社編輯在未獲得作者許可的前提下任意增刪作品內容,或增加附錄,這一行為屬于侵犯作品完整權的行為。具體包括以下幾種:(1)原稿中有部分章節(jié)需要重大選題備案,但備案周期過長會對編輯年度工作任務指標考核造成影響,于是編輯在未經作者同意的前提下擅自刪除部分章節(jié)后出版,導致前后章節(jié)缺乏連貫性,且影響到作品銷量,構成侵權。(2)作品字數較少,編輯擅自在末尾加注相關文章作為附錄,但作者并不知情,從而構成侵權。(3)長篇小說類作品的作者十分在意小說的主體結構,但編輯未與作者商量就擅自將原敘述方式改為插敘、倒敘,可能影響到小說整體結構,因此構成侵權。(4)出于對每一章節(jié)篇幅和整部出版物印張數、生產成本的考慮,編輯擅自去掉了一些自認為不重要的段落,減少部分頁面,可能會讓作者覺得自己表達的原意被扭曲,從而構成侵權行為。

4.侵犯標志權。很多編輯為了提高作品的市場銷量,在正文內容或封面設計時擅自使用將機構名稱和特有標志等專屬符號或文字專屬符號或文字印制在出版物正文、圖書封面、套盒等處,且未經相關機構許可。在營利性質的圖書出版過程中,若未告知對方或未經許可,擅自使用他人標志,勢必會導致侵犯標志權。

5.侵犯他人人身權。(1)名譽權。出版作品中含有貶損他人名譽的內容即構成侵犯他人名譽權的行為,主要方式為侮辱、誹謗、貶損,有些出版作品中涉及真人真事,但作者引用的材料并不一定真實,或是小道消息或是道聽途說,編輯在出版過程中若不注意審查事件的真實性,或與事實存在差異,就可能侵犯他人名譽權。(2)隱私權。出版作品所涉及的內容,若公開私人信息和秘密、侵擾私人生活安寧則構成了侵犯隱私權。這類行為多在以下幾類圖書出版中尤為多見:一是法律類書籍。書中所用的案例若是真人真事,又是真實姓名,但考慮到當事人一般不愿意泄露涉案隱私,因此未經當事人授權許可就會造成侵權,尤其是未成年人;二是經濟類書籍,書中出現(xiàn)的學者、專家對熱點話題的看法、觀點和結論可能是在會議上的發(fā)言或課堂上的講話,他們并不一定完全愿意將這些想法公開在出版物中;三是傳記類書籍,這類圖書多為他人傳記,若作者寫作時未經傳主認可,就很容易出現(xiàn)侵犯隱私權的內容。(3)他人肖像權。公民肖像權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0條保護,“未經公民本人同意和許可,任何人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肖像”。除公益性出版物外,其他任何以營利為目的的作品內容和封面上均不得在未獲得授權許可的前提下使用公民肖像,而有的出版社編輯出于美觀考慮,對他人肖像權毫不在意,容易引發(fā)肖像權法律糾紛。

(二)違規(guī)、違約風險

1.業(yè)務范圍違規(guī)。圖書出版制度存在專業(yè)分工,《圖書質量保障體系》中有明文規(guī)定,任何超出專業(yè)分工的圖書出版行為均屬于業(yè)務范圍違規(guī)行為,具體包含匯編違規(guī)、標準匯編權限違規(guī)、地圖出版違規(guī)、教科書違規(guī),分別違反了《匯編編輯出版管理規(guī)定》《標準出版管理辦法》《地圖編制出版管理條例》以及《出版管理條例》。此外,保健類圖書和中小學教輔類圖書均有對應的出版資質,超越業(yè)務范圍出版圖書的現(xiàn)象十分常見,導致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在于教輔類圖書有利可圖,出版社編輯多采取打“擦邊球”的行為超出業(yè)務范圍違規(guī)出版,產生法律違規(guī)風險。

2.出版物內容違規(guī)。根據《出版物管理條例》的法規(guī)和行業(yè)管理規(guī)章的規(guī)定,禁止出版以下四類圖書:一是違背社會倫理、公德的內容,如宣揚封建迷信、黃色淫穢等;二是違背法律常規(guī),例如未經法律許可批準私自引進境外出版物,以及法律明令禁止的反革命宣傳、煽動/咗使他人犯罪、泄露重大國家機密等行為;三是對社會公共秩序涉及妨害的內容,例如欺騙、隱瞞公眾知情權、惡意誹謗他人等行為;四是違背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的出版物,例如以未成年人為主要目標的出版物涉及恐怖、暴力、與社會公德行為相悖以及影響到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的內容。

3.編校質量違規(guī)。出版社編輯應嚴格遵守《國家語言文字規(guī)范》對作者提交的稿件進行審稿、校對和編輯加工,既不能未經作者同意就擅自修改作品內容,也不能剝奪作者自身對作品的修改權,若編校質量不合格不僅侵犯了讀者作為閱讀受眾獲得合格質量圖書的權利,而且違反了《圖書質量管理規(guī)定》。例如出版社編輯忽略了對作者名譽權、人身權等內容的出版具有虛假信息的內容,一旦出版物成為公共產品,將會對他人名譽權和人身權造成侵害,尤其是在涉及法律類作品審判人、經濟類作品專家學者觀點等敏感信息時更容易因信息上的誤差導致編校質量不合格,引起法律糾紛。

4.合同違約。(1)出版合同約定的時間和質量標準違約。這一行為會導致作者產生多方面的損失,屬嚴重違約行為,編輯需承擔法律責任和作者損失。(2)報酬支付違約。正常情況下,出版社在支付稿酬時需根據出版物發(fā)行數量,按照一定比例進行結算支付,但很多編輯工作量大,且對發(fā)行數量缺乏準確統(tǒng)計,無法完全掌握實際發(fā)行量,作者在催要稿酬時往往無法第一時間支付給作者,有些作者在多次催款無果的情況下會提出訴訟或申請勞動委員會仲裁,以此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此時編輯就要承擔違約責任。

二、出版社編輯業(yè)務中構成法律風險行為的原因

(一)侵權風險成因

1.組稿、審稿階段編輯沒有完全核對作者信息。第一作者負責制是目前出版社常用的核對方式,多與第一作者簽訂出版合同,面對多位作者的情況沒有與其他作者和著作方式進行閱讀,因此容易出現(xiàn)署名錯誤或遺漏。

2.缺乏“著作權合理使用”的意識。很多編輯未能對“著作權合理使用”的概念有準確理解,編輯加工作品時未盡到合理注意的職責,例如沒有對作品中作者使用其他作品時是否有獲得原作者的許可同意,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針對篇幅短小的作品、攝影和音樂作品、單幅美術作品以及已經發(fā)表的作品片段或節(jié)選進行匯編時,雖然可不經原著作權人許可同意,但必須根據法規(guī)支付相應報酬”。例如沒有發(fā)現(xiàn)作品中使用他人這一條例僅適用于“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和國家教育規(guī)劃的教科書”范圍,并不包括教輔書,目前市面上比比皆是的優(yōu)秀作文匯編、作文大全,大部分均屬于違規(guī)出版物。

3.未合理使用版權鄰接權。大部分編輯在選題策劃時為了吸引讀者眼球盲目追求熱點,沒有認真對市場進行調查,侵犯其他出版社對作品專有出版權的風險較高。此外,出版社編輯誤解了專有出版權,擅自許可其他出版社出版享有專有出版權的作品,這一行為對原著作權人的收益權和許可使用權造成了侵犯。而版式設計專用權也是容易產生糾紛的權屬,有些編輯為了借助熱門圖書的市場影響提高出版物銷量會對其版式設計進行模仿,若不注意尺度則會出現(xiàn)侵權行為。

4.對編輯職務權限缺乏清晰認識。很多編輯未對作者修改權和編輯修改權這兩種權屬的差異進行明確區(qū)分,對稿件進行加工時容易憑自己主觀意愿進行修改增刪,若未經作者允許就大幅度修改作品,或作品再版時未及時通知作者進行修改,這些行為均侵犯了作者修改權。

(二)違規(guī)、違約風險成因

概括而言,產生違規(guī)和違約風險的原因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缺乏職業(yè)敏感性、全面的執(zhí)業(yè)知識以及編輯應有的責任;二是缺乏對出版管理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全面深刻了解。從編輯實踐工作中容易發(fā)生的違規(guī)案例來看,業(yè)務范圍違規(guī)多因編輯缺乏對特殊出版物專業(yè)分工限制和出版資質不了解;編校質量違規(guī)多因編輯專業(yè)水平和知識面限制,缺乏與出版物內容相關的知識所致,或因加工整理過程中缺乏規(guī)范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而出現(xiàn)紕漏;出版物內容違規(guī)是因編輯缺乏責任心和政治敏銳性;違約事件多因編輯缺乏契約精神和職業(yè)操守。

三、防范出版社編輯業(yè)務法律風險的措施

(一)防范侵權風險

首先,盡力審查作品的獨創(chuàng)性。編輯面對成千上萬種已經出版的圖書,雖不能面面俱到地嚴格審查作品中每個部分和細節(jié)來判定作品是否具有獨創(chuàng)性,但針對剽竊行為十分明顯的作品還是可以進行辨明的。可利用發(fā)達的網絡科技對作者交付的作品內容進行適當查重,例如使用專業(yè)的黑馬校對軟件與網絡資源進行辨別,查找作品是否與已經出版的同類作品有雷同或大量重復的現(xiàn)象,若雷同或剽竊屬實,需及時告知作者進行修改,也可基于對作者學術水平、擅長領域的了解,與作者做好溝通協(xié)調,提醒作者盡量原創(chuàng),若要在作品中引用他人已發(fā)表作品時需在引用內容上做好標注和參考文獻說明,以免對他人著作權造成侵犯。

其次,對作品性質、著作權人進行正確判斷。編輯在選題策劃前期和組稿期間不妨多對幾家大書城或網上書店進行詳盡的市場調查,看看市面上有哪些在售書籍與選題同類,目標受眾屬于哪一層次群體,受眾書評和市場口碑如何,還可大致閱覽同類書籍的主要內容,然后查詢約稿作者的寫作水平以及之前出版物的著作情況,對作品未來的銷量和地位進行預判,做到未雨綢繆,從而提高選題的針對性和特有性,這樣才能在后期出版時避免侵犯他人著作權。

最后,選題策劃、組稿過程中需向作者嚴格聲明必須擁有出版社授權的完全著作權,包括發(fā)表、出版、匯編、發(fā)行等出版行為,且作品內容中引用的內容已獲得原作者的書面認可,向原作者支付了報酬,引用其他有著作權的作品時,需要求作者擁有著作權人的書面授權證明;針對作者獨創(chuàng)的作品或專著,則需認真審核,保證編著方式和作者署名無誤,多人合作的作品則需在發(fā)行前反復確定編著方式以及所有合著作者的分工和署名。此外,圖書封面或作品中使用機構標志和他人肖像時,需經過機構和肖像權人的授權許可。

(二)防范違規(guī)風險

審稿過程既是文化產品的藝術再造,又是法律法規(guī)制度下的多方權益整合,作品性質不同,其涉及的法律問題也各有差異,因此編輯在審稿過程中需重視以下細節(jié):內容涉及真人真事或關系重大的事件時要讓作者先核實、再寫作,不能盲目下筆、閉門造車;有關國家重大機密、社會商業(yè)機密、個人隱私的內容盡量刪除或簡化,保留的內容還需需隱諱姓名,不宜敘述過為具體;盡量刪除失實敘述、有誹謗侮辱之嫌的過激言辭,嚴禁出現(xiàn)煽動犯罪、反革命行為等違法內容。只有保證作品細節(jié)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才能避免編輯疏忽大意導致的法律糾紛,維護作者和出版社雙方權益。

(三)防范合同違約風險

首先,簽訂出版合同時必須通過標準的書面形式確定著作權權屬問題,明確著作權人是否享有合法有效的著作權,還需約定著作權人是否為作品著作權的實際擁有者,保證作者交由出版社編輯加工的作品擁有著作權或者著作代理權;其次,明確約定作品質量標準、篇幅大小、具體名稱、交稿和出版時間、授權種類和期限、稿酬支付標準、稿酬支付時間和途徑、違約處理條款等項目;最后,在規(guī)范合同的前提下針對細節(jié)問題需有相應的條款,并要求雙方遵守時間和質量要求履行出版合同,例如后續(xù)出版物發(fā)行中費用結算、引用他人內容報酬支付等細節(jié)問題在出版過程中經常發(fā)生,因此這些特定事項需在書面合同中增加對應條款進行詳細約定,若后續(xù)履行期間內出現(xiàn)相應問題則根據條款解決。此外,編輯需秉持嚴格的契約精神和職業(yè)操作,根據約定時間和質量標準出版圖書,發(fā)行后保證及時支付作者和相關權利人的費用。

綜上所述,出版社編輯業(yè)務工作中會隱藏諸多法律風險,若不注意會給編輯個人甚至整個出版社帶來聲譽和經濟上的損失,因此編輯業(yè)務工作者首先要熟知編輯工作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提高審核、校對業(yè)務的綜合素養(yǎng),時刻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和敏銳的思維,嚴肅對待作品中出現(xiàn)的各種違法違規(guī)內容,同時也要具備清醒理智的頭腦,嚴格遵守、認同作者的著作權、專屬發(fā)表權,保護作者的人身權,以高度自律的工作態(tài)度和嚴謹認真的職業(yè)操守履行出版合約,守時、定質地完成各項編輯業(yè)務,做到守法合規(guī),既要保護作者和出版社的合法權益,也要避免編輯自身因業(yè)務疏忽卷入法律侵權違規(guī)糾紛。

【參考文獻】

[1]潘昊.淺析出版社編輯業(yè)務中的法律風險及防范[J].新聞研究導刊,2017(17)

[2]侯果.淺談圖書編輯工作的法律風險及對策[J].中國報業(yè),2018(7)

[3]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J].建筑電氣,2010(2)

[4]費琳,陸瑾,楊國立.2013—2017年國民閱讀調查報告解讀及啟示[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8(5)

[5]卜建偉.芻議出版社編輯業(yè)務法律風險及防范[J].傳播與版權,2014(2)

[6]圖書質量保障體系[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1997(26)

[7]石宗源.圖書質量管理規(guī)定[J].印刷質量與標準化,2005(3)

[8]徐詠軍,高玉玲.圖書出版者著作權侵權糾紛探析[J].宿州學院學報,2017(5)

[9]李光曼,胡駿平.傳統(tǒng)出版向云出版轉型中的版權保護[J].出版廣角,2016(12)

[10]普娜.數字化背景下出版物版權的保護研究—— 兼論變革環(huán)境下出版單位版權風險的防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6)

[11]陳愛梅.出版社編輯業(yè)務中的法律風險及防范措施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6(16)

(責編 盧 雯)

猜你喜歡
違約風險法律風險防范措施
網絡支付風險及其防范措施
消費導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2
網絡監(jiān)聽的防范措施
電子制作(2017年20期)2017-04-26 06:58:02
PPP項目中的常見風險識別及防范措施
助學貸款制度的違約風險與防范機制分析
青年時代(2016年31期)2017-01-20 00:29:51
基于Logistic模型的校園貸違約風險因素分析
公司債券違約的財務預警體系
貴州高校助學貸款學生特征及還款違約風險初步分析
時代金融(2016年27期)2016-11-25 16:22:05
合伙企業(yè)法律風險實證分析
淺析商業(yè)銀行法律風險防控體系優(yōu)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法制博覽(2016年11期)2016-11-14 10:57:01
淺析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0:57:54
盈江县| 宁安市| 蒲江县| 南华县| 邹平县| 德令哈市| 顺平县| 仁化县| 沿河| 周宁县| 阿克陶县| 将乐县| 武冈市| 聂荣县| 博客| 西乌珠穆沁旗| 田东县| 察隅县| 临夏县| 青河县| 涿州市| 杂多县| 临高县| 高淳县| 恭城| 巫溪县| 望都县| 黄梅县| 定兴县| 梁平县| 武邑县| 梧州市| 阿瓦提县| 宜春市| 蕲春县| 北海市| 定安县| 岳阳县| 菏泽市| 仙居县| 朔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