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提出了一些符合時代發(fā)展要求的創(chuàng)新性的閱讀教學方法,這些閱讀教學方法能夠為廣大一線小學語文教師帶來有效的指導。因此,文章針對蘇教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做出了相關探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自主思維能力
一、進行閱讀興趣的激發(fā)
要想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當學生有了自主閱讀的動力,才能在發(fā)展自己閱讀能力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從文本內(nèi)容的選擇上對小學生進行閱讀興趣的激發(fā)有兩個方面,第一種是利用教材,第二種是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拓展[1]。為了順應當下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語文教材也在不斷改良,并越來越符合學生本身的喜好與其所處年齡階段的認知能力。在語文教材中,以這樣的標準來選擇的文章越來越多,這樣也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但教材所承載的內(nèi)容畢竟是有限的,教師也需要進行延伸,為學生挑選一些他們喜歡的,并且能夠培養(yǎng)他們閱讀能力的讀物。例如,根據(jù)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哪吒鬧海》這篇文章,教師可以為學生們選擇一些圖文并茂的與《封神演義》相關的初級讀物來激發(fā)出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
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從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起始,而教師下一步就需要為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打好基礎。而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種綜合素養(yǎng),僅僅依賴于應試性的技巧教授是遠遠不夠的。要使閱讀素材得到積累,文本知識得到吸收與內(nèi)化并最終以運用,就一定離不開對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閱讀量的提升可以幫助學生潛移默化地逐漸形成自己的思維和情感傾向,并增強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教師需要合理引導學生積極發(fā)表對文本的理解和觀點,教師不能在此過程中做出過多的干涉以打斷學生的思維,也不能因為學生的思考方向有所偏差就盲目否定[2]。學生在進行自己意見表達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實時思考,以對學生做出積極的引導。教師需要把課堂的主導權(quán)交還給學生,給學生留出充足的自主思考和表達的時間與空間,并且以平等的姿態(tài)、真誠的情感與學生交流,尊重學生個性化的想法。教師需要改變自己以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以設問和引導學生表達為主,鼓勵學生針對同一個問題從不同角度思考。
三、在學生閱讀過程中進行有效指導
教師不僅要給學生留出充足的自主思考的空間,也要在此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第一,這種合理引導體現(xiàn)在教師為學生選擇讀物方面。文學作品卷帙浩繁,學生的選擇面很廣,但同時意味著他們會感到非常茫然。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來給學生進行課外讀物的遴選,以符合他們當下的閱讀能力發(fā)展需求。第二,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指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閱讀習慣,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第三,為了驗收學生的閱讀成果,教師需要通過合理的手段來讓學生反饋。這種反饋一是可以通過給學生布置一定的寫作任務來進行,二是可以組織一些閱讀分享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與口頭表達能力。
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對文章的重點部分有所標注,教師可以據(jù)此來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而在小學不同的年齡階段,其閱讀興趣和閱讀層次也各不相同。教師需要根據(jù)這種差異來有針對性地對低、中、高不同學段的學生進行指導。例如,小學低段的學生更容易接受一些淺顯的、故事性的寓言童話類文章,而小學高段的學生由于已經(jīng)擁有了一定的閱讀積累,就可以開始嘗試閱讀一些名家名作、散文精選等。教師需要把握這種差異,然后在自己的指導實踐中體現(xiàn)出這種差異來。
四、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手段來進行閱讀教學輔助
在新時期,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也需要跟閱讀教學進行有效整合。網(wǎng)絡上包含著各個領域、各種方面的閱讀教學資料,教師可以通過查找以及閱覽這些資料來反思自己的閱讀教學過程,并針對其中的不足之處進行合理的補足。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利用多媒體手段營造閱讀教學的良好氛圍,并且創(chuàng)設出合理的教學情境來幫助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以及作者所想要傳達的思想情感進行更加直觀地理解,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參考文獻:
[1]李慶紅.淺談蘇教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8(24):87.
[2]孟嘉慧.蘇教版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50):80-81.
作者簡介:林心平(1963—),安徽貴池人,小學一級教師,??疲芯糠较颍盒W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