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麗
(山西大同大學教學實驗與實訓中心,山西 大同 037000)
轉向器作為汽車關鍵零部件,其發(fā)揮的作用是傳動、改變力方向,因此其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車內人身的財產(chǎn)安全。齒輪齒條轉向器因其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但是,使用的時候需要預防表面缺陷和齒輪磨損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所以,齒輪齒條的設計非常關鍵。Mario[1]等針對CAD對汽車行業(yè)的發(fā)展影響進行了評估,并預測了汽車CAD軟件未來的發(fā)展;Yannick[2]提出了一種含有方法論、標準化、專業(yè)準則、通用模型與自動化五個要因的基于CAD汽車設計的策略路徑圖。CAD/CAE 軟件種類較多,各有優(yōu)劣,可以優(yōu)勢互補。Solidworks的三維建模能力比較強大,ANSYS的模態(tài)分析和靜力學模塊,可以分析出輪齒在受載荷下的應變與應力的分布情況,而瞬時碰撞產(chǎn)生的最大切向力可以用ADAMS進行分析。本文通過這些軟件分析轉向器中的齒輪齒條仿真模型的可靠性,以減少樣件的制作成本及實驗成本;并且碰撞分析能夠表征汽車轉向器瞬時力的動態(tài)變化,使設計人員了解模型的受力情況,更好的分析模型的可靠性。
轉向器主要零件有小齒輪、齒條、外殼、轉向傳動軸等。轉向傳動軸下部是布置的齒輪,與齒條進行嚙合傳動。當方向盤轉動的時候,力矩經(jīng)轉向軸帶動小齒輪做回轉運動,在通過齒條把運動轉成沿切向的直線運動,進而帶動轉向節(jié)橫轉和橫拉桿往復運動,以實現(xiàn)汽車的轉向運動[3]。
斜齒輪在目前的轉向器齒輪中應用較廣泛[4],齒輪模數(shù)通常取值是2至3,壓力角為20度,小齒輪的齒數(shù)一般定為5到15之間,螺旋角一般取值是9到15度;齒條的齒數(shù)根據(jù)小齒輪齒數(shù)進行合理設計。依據(jù)相關要求,表1是斜齒輪主要參數(shù)。
表1 斜齒輪主要參數(shù)
斜齒輪嚙合條件:mn1=mn2,β1=β2,αn1=αn2;分度圓直徑為d1=mnz1/cosβ1=20.35;齒根高為hf=2.5;齒頂高為ha=2齒頂圓直徑是da=d1+2ha=24.35;齒根圓直徑是df=d1-2hf=15.35;齒距p=πmn=6.18;基圓直徑是db=d1cosα=19.12。
為了對轉向器主要的工作性能進行分析,本文對模型進行簡化處理,采用Solidworks里已有的標準斜齒輪和齒條,修改直齒條獲得斜齒條;把各零件裝配到一起,圖1即為建立的虛擬樣機模型。
圖1 零件的模型
將上節(jié)中的虛擬樣機模型文件保存成.x-t的格式,導入到ADAMS里。定義好全局重力參數(shù),選取“幾何方式和密度”對模型各組件進行材料屬性的賦予。查詢各材料的屬性參數(shù),斜齒條的材料是45號鋼,密度是 7.86 g/cm3;斜齒輪的材料是20CrMo,密度是7.8 g/cm3;殼體和轉向軸的材料是HT250,密度是7.26 g/cm3。
對模型進行仿真時,需要明確各組件的約束關系即相對運動的關系。依據(jù)轉向器中齒輪齒條的運動狀況,設置如下約束:對大地和軸1間設置固定副約束;對斜齒條和斜齒輪間設置齒輪齒條副約束;對斜齒輪和轉向軸間設置轉動副約束;對殼體和斜齒輪間設置轉動副約束;對殼體和斜齒條間設置固定副約束;對殼體和斜齒條設置固定副約束。
依據(jù)Hertz碰撞理論,當接觸面積是圓形的時候:
碰撞時變形δ和接觸法向力P間關系是:
為分析齒輪齒條嚙合傳動時的強度,首先需要明確其上作用的最大極限力??紤]到摩擦阻力、輪胎變形阻力及道路阻力,駕駛員給轉向盤輸入力 Fλ 至少是200N以上,才符合設計需求;因為小型車方向盤半徑 R 大約是38 cm。所以轉向軸上的扭矩T是:
仿真的邊界條件:輸入的轉速是360°/s,為保證負載不出現(xiàn)突變,采用Step函數(shù)使載荷在 0.1s里平緩變化,即轉矩函數(shù)是step (time,0,0,0.1,38 000)。采用ADAMS進行動力學仿真,轉向盤受力矩在1 s里從0~38 000 N· mm范圍變化。圖2是齒條切向力動態(tài)變化曲線。
圖2 齒條切向力動態(tài)曲線
從圖2中曲線變化可知,當轉向盤轉矩變化到最大的歷程中,齒條受到的最大切向力是 Fmax=3 000 N。因此可以計算出齒輪所受最大切向力Ft是:
ANSYS強大的分析模塊,可以對結構的應變、應力、變形等力學特性進行分析。本文將ANSYS靜力學和模態(tài)分析等模塊運用到齒輪齒條模型上,獲得其相關力學性能分布。
賦予斜齒條、斜齒輪、殼體和轉向軸等組件材料屬性,表2為相關參數(shù)。為了準確地得到齒輪的接觸應力,對實際接觸的齒面可運用局部細化尺寸獲取更精細的網(wǎng)格劃分。選擇斜齒條、斜齒輪、轉軸三個部件進行網(wǎng)格單元劃分 (殼體被定義成剛體),網(wǎng)格尺寸是 2 mm,劃分的網(wǎng)格有44 930個節(jié)點,22 158個單元,圖3為網(wǎng)格模型。
表2 各組件材料屬性
圖3 有限元網(wǎng)格模型
明確接觸種類,以同軸面將轉動軸和齒輪做固定連接。設置接觸邊界條件如下,施加齒條齒輪約束,釋放轉動自由度,使轉向軸和斜齒輪能繞回轉中心軸進行轉動,齒條只能沿其運動軸的反向進行移動。選擇斜齒輪的中心圓柱面,式5為設置的繞中心旋轉轉矩T1:
提交求解,查看結果。圖4是齒輪的接觸應力云圖。從圖4可知,接觸嚙合線處是其最大接觸應力點,應力值是1 916.8 MPa。
圖4 接觸應力云圖
圖5 是變形分布,最大變形位于輪齒邊緣,變形量是0.349 67 mm。
接觸應力公式是:
式中:K——載荷系數(shù);ZE——彈性系數(shù);ZH——區(qū)域系數(shù);u——齒數(shù)之比;εα——齒端重合度;b——齒寬。
依據(jù)工況和相關齒輪參數(shù),確定各參數(shù)值為:K=1.4;ZE=188.7;ZH=2.47;u→∞ (齒條可當作齒數(shù)是無窮大的齒輪);b= d1×0.3 =6.234 mm;εα=1.56。代入式中,計算得到理論的最大接觸應力是2 275 MPa。
經(jīng)過理論分析與仿真分析比較,可知傳統(tǒng)計算的接觸應力值較大。這是因為理論計算的接觸應力以線接觸為條件,而實際上齒條齒輪為局部的面接觸。所以,有限元模型計算的齒輪齒條接觸具有更好的準確性。
分析完接觸應力之后,添加模態(tài)分析模塊。之前定義的組件的材料及約束都可直接調用,只需設置求解前6階模態(tài),即可得到齒輪齒條接觸的前6階的頻率與振型。圖6即為模態(tài)值。從圖6中可得到,前三階模態(tài)是0 Hz,后三階模態(tài)最大才有3E-8Hz。說明在接觸傳動過程里,無明顯沖擊,平穩(wěn)的運動,符合其傳動特征。
圖6 前六階模態(tài)值
因轉向器的工作原理,所以其載荷是脈動載荷,故其接觸應力是交變應力。疲勞壽命可使用ANSYS Workbench里的疲勞分析模塊對輪齒進行分析,利用參考文獻[7]里20CrMnTi的S-N 數(shù)據(jù)曲線里45號鋼S-N數(shù)據(jù)曲線,添加進斜齒輪材料屬性Alternating Stress Mean Sress下材料應力壽命曲線里;求解分析欄里,增加“Fatigue Tool”;設置好應力成分、平均應力影響、載荷種類、強度因子等相關參數(shù),并對其求解,圖7為結果云圖。從圖7中得到,在此載荷工況下,齒輪最低疲勞壽命是9.852×114次,符合轉向器實際的應力循環(huán)需求,故設計的該轉向器擁有較好的前景。
圖7 齒輪疲勞壽命
采用Solidworks 對分析對象建立模型,然后采用軟件對汽車轉向器進行仿真。ADAMS與ANSYS聯(lián)合運用的設計方案,從仿真分析中驗證設計是否合理;Solidworks的建模節(jié)省了設計成本,提升了參數(shù)設計的正確性。在此基礎上,進行有限元仿真分析,獲得齒輪齒條的接觸應變應力、模態(tài)頻率和疲勞使用壽命,對轉向器的疲勞壽命及力學性能分析提供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