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芳
【摘要】:所謂的樂感,指的是深入理解音樂并經(jīng)過內(nèi)心的加工和處理將音樂表達出來的能力。并且,樂感不是學生與生俱來的能力,它需要后天的培養(yǎng)和鍛煉。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對于音樂作品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對較差。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如果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就要對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能力和音樂技能進行訓練,從而使學生掌握整體感知音樂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音樂 學生 樂感 審美能力
從專業(yè)的角度來講,樂感包括人的靈敏度、準確度、模仿能力、辨別能力、聯(lián)想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并且,樂感也是有不同的等級的,具有一流樂感的人,能夠創(chuàng)作出令人終身難忘的音樂作品。而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只要具備基礎的樂感即可。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注重節(jié)奏、節(jié)拍、音準等技巧的講解,這是增強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重要渠道,也是使學生獲得樂感的基礎。同時,教師要重視音樂基礎知識的講解,從而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避免學生出現(xiàn)“荒腔”現(xiàn)象。本文結(jié)合筆者的實踐經(jīng)驗對于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了探究。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很容易對未知的事物產(chǎn)生興趣。并且,輕松愉快的音樂氛圍更能夠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消除學生與音樂之間的距離感,讓學生體會到音樂作品的美好。當然,這是培養(yǎng)學生樂感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從學生的興趣和基礎情況出發(fā),為學生構(gòu)建多樣化的音樂課堂,營造良好的音樂和課堂氛圍,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意境,讓學生理解音樂作品的內(nèi)涵,只有這樣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真情實感,提高學生的感受能力。
比如,在《踏雪尋梅》的教學過程中,本首歌曲是2/4拍子,大調(diào)式,同時展示了一副臘梅飄香、主人公騎驢去壩橋的美好畫面。在教學中,筆者為了讓學生能夠唱出歌曲中的意境,首先,讓學生在歌曲的伴奏下,朗讀了踏雪尋梅的歌詞,之后,筆者提出了問題:思考一下騎驢人的心情是怎樣的?有的學生就提到:是愉快而又悠閑的。學生在思考和回答這個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了音樂作品的內(nèi)涵和情感,這是對學生音樂感知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學生綜合能力的展示。緊接著,筆者帶領學生進行了一個聽音游戲——踏歌尋音:學生需要根據(jù)聽到的旋律找出缺少的音符。最后,筆者引導學生進行了演唱。學生經(jīng)過讀歌詞、做游戲、演唱歌曲的環(huán)節(jié),不僅能夠有效地掌握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還能夠體會到音樂學習的樂趣,增強自身的樂感??梢?,良好的音樂氛圍的營造在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的進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視唱練耳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技能課程,在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增強學生的音樂技巧方面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謂的練耳實際上就是聽覺的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要求學生靠聽覺分辨節(jié)奏、和弦。同時,視聽練耳是一項綜合性非常強的訓練科目,它不僅包括聽覺、視唱和節(jié)奏訓練,還包括樂理的講解。而且,這也是對學生頭腦反應能力的鍛煉,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樂感的重要課程。視唱訓練和聽覺訓練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構(gòu)建科學合理的視唱練耳訓練,從而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音樂能力。此外,教師要注重教學過程的由淺入深、由難到簡,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音準。
比如,在《布娃娃彈琴》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進行音階練習,筆者為學生組織了實踐活動:用簡譜中的唱名代替歌詞,跟隨鋼琴的節(jié)奏慢慢練習。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后,在學生掌握了歌曲的旋律走向的基礎下,再用歌詞進行練習,這樣的形式會加深學生對于音準的概念。其次,為了增強學生的理解,筆者將生活中常常聽到的風聲、火車聲、跑步聲、切菜聲等與節(jié)奏練習結(jié)合在一起,并且筆者提出了:風聲比火車聲要長一點,走路的聲音比跑步的聲音要慢一點,而火車聲和跑步的聲音長短幾乎一樣。在這樣的形式下,將生活中常見的相同或不同長短的聲音放在一起比較,再加上節(jié)奏符號的練習,學生就能夠有效地掌握音樂的節(jié)奏。可見,視聽練耳的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訓練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節(jié)奏感,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音樂技巧,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
音樂欣賞在樂感訓練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必須要注重音樂欣賞的環(huán)節(jié)。同時,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的特點,為學生選擇合適的音樂作品,循序漸進地欣賞,從而不斷培養(yǎng)和加強學生的樂感。從本質(zhì)上來講,音樂就是聲音上的藝術(shù),它是需要人用器官來感受的。小學生最初音樂的階段就是依靠聽覺。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引導學生欣賞多樣化的音樂作品,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分辨優(yōu)劣的能力。當然,學生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樂感也會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和增強。
比如,在《亞洲弦歌》這一單元的欣賞曲目《搖籃曲》的教學過程中,這首曲目是印度電影《兩畝地》的插曲,因此,為了增強學生對曲目的了解,筆者為學生播放了電影的片斷,讓學生結(jié)合電影情節(jié)欣賞和感受《搖籃曲》。緊接著,為了讓學生感受到不同類型的《搖籃曲》的相似和不同之處,拓展學生的視野,筆者為學生播放了我國著名音樂家汪玲作曲的《搖籃曲》和舒伯特、莫扎特作曲的搖籃曲,學生結(jié)合這三種不同類型的搖籃曲就能夠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同時,學生在聆聽和分析這三首歌曲的過程中,樂感也會有所提升。同時,筆者要求學生回答了這三首歌曲各是怎樣的音樂形象?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就能夠感受到不同形式的音樂作品的不同美感??梢?,音樂欣賞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是非常關鍵的,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還能夠增強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課堂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單純地依靠課上的時間,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是遠遠不夠的。并且,音樂本身就是從生活中來的。生活處處有音樂。因此,教師就要為學生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音樂活動。當然,這是挖掘?qū)W生音樂潛能的關鍵渠道。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能夠發(fā)掘音樂的美好的重要手段。比如,為了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發(fā)展學生的音樂能力,筆者為學生組織了舞蹈隊、合唱隊和樂器隊,學生在這些活動中,不僅是表演者,也是欣賞者。學生需要通過自身的努力完成團隊內(nèi)的任務。這是對學生樂感的形成和提高有著強大的促進作用。同時,筆者還為學生組織了歌唱、舞蹈比賽,讓學生的才藝有一個展示的空間。學生在社團和比賽活動中就能夠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梢姡谛W音樂教學中,課外音樂活動的豐富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成功和喜悅,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堅韌的品質(zhì)。
總之,樂感的培養(yǎng)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至關重要。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多樣化的音樂活動的創(chuàng)建,從而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最終完成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強化音樂教學的質(zhì)量。
[1]譚懿.樂聲入耳,樂感于心——小學音樂課堂兒童音樂感知力的培養(yǎng)[J].當代音樂,2017,(20):43.
[2]朱雨花.情感交融魅力音樂——淺談小學音樂有效教學的策略[J].讀與寫,2016,(09):245.
[3]劉文.“雙重樂感”理念在新疆烏魯木齊市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應用價值[D].新疆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