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校教育管理要與家庭教育緊密結合,通過充分利用網絡和媒體資源、發(fā)揮家庭教育指導師的作用、組織家長沙龍研討活動指導家庭教育,通過讓家長參與學校決策和班級管理、開展豐富的家校合作活動推進家校共育,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家庭教育家校共育教育質量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點和基礎,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共同構成教育的三個層面。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緊密結合,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形式。學校在教育管理中要運用合理的策略和方式指導家庭教育,開展多樣的家校合作活動推進家校共育,促進學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推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指導家庭教育
(一)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和媒體
科技的進步暢通了教育管理的途徑,各種網絡平臺和媒體也為學校指導家庭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1.網上家長學校。
學校可以依托蘇州市網上家長學校網絡平臺提供的豐富家庭教育資源,實施家庭教育的指導和服務。例如,通過指導家長登錄網站學習、交流或咨詢,在家長群中轉發(fā)相關資訊等,幫助和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提升家長科學教育的能力,使其成為伴隨孩子幸福成長的智慧型家長。
2.網站和微信訂閱號。
學校網站和微信公眾號上的校園動態(tài)、家長課堂、班主任信箱、校長熱線、留言板、友情鏈接等板塊,尤其是“家長課堂”的內容,為家長學習心理學與教育學知識,了解科學的教育方法和達成教育目標提供了有效途徑,克服了家庭教育中的盲目性。
此外,家長學校、社區(qū)和相關機構組織的講座,電視、電臺等媒體開設的專題欄目以及市民終身學習云平臺都為家庭教育提供了資源,學??芍笇Ъ议L們充分利用這些資源,自學家庭教育知識,更新教育理念。
3.教育小報。
教育小報也是指導家庭教育的有效形式。例如某校編制的《學校與家庭》,每學期3~5期,主要刊載教師、學生、家長的文章,涵蓋教育、學校、家長委員會等方面的資訊,優(yōu)秀家長經驗談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內容,幫助家長了解學校教育,增長家庭教育的知識。
(二)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指導師的作用
近年來,蘇州市教育局邀請國內知名家庭教育研究專家和一線家庭教育指導師對蘇州市中小學教師開展了五期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為每所中小學校培養(yǎng)了2~3名家庭教育指導師,為學校指導家庭教育提供了雄厚的師資力量。2015年,蘇州市教育局組織專家編寫了蘇州市中小學1-9年級 《蘇州家庭教育家長讀本》系列叢書; 2018年7月,出版了1-12年級《家庭教育》,為家校共育提供了教材支撐。家庭教育指導師根據校情定期開設講座,帶領家長學習相應年級的《蘇州家庭教育家長讀本》,指導家長學習家庭教育的責任與理念、孩子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親子溝通的方法和技巧、傾聽與表達的方法、孩子的身心健康指導、道德品質指導、學業(yè)指導、交往能力培養(yǎng)、孩子生涯與職業(yè)規(guī)劃指導等方面的知識,實現家校的溝通與融合。
此外,學校還建立家庭教育咨詢室,向學生和家長開放,由家庭教育指導師提供專門指導,幫助解決學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惑以及人際交往中的障礙。
(三)組織家長參與沙龍研討活動
組織家長參與沙龍研討活動,鼓勵家長們以現場討論或網絡互動的方式互教互學,分享和推廣成功的家庭教育經驗。如“關于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的家長沙龍,家長們結合自己的家庭教育體驗,在思想的碰撞中,激發(fā)出智慧的火花,總結出行之有效的培養(yǎng)孩子自信的方法。
此外,教師家訪和家庭教育志愿者活動,如“林老師熱線”等也都是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導方式。在學校對家庭教育的指導下,家長掌握了豐富的家庭教育知識,更新了教育觀念,提高了教育能力,為家校共育提供了基礎和保障。
二、推進家校共育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徑。實施家校共育,有利于改進教育方式,提高教育質量。家校共育的實施形式是靈活多樣的。
(一)家長參與學校決策和班級管理
學校要求各班成立家長委員會,為班級管理貢獻力量,實現學生、家長和教師之間的順暢溝通。再從各班的家委會中遴選1~2名家長,組成校級家長委員會,邀請校級家委會成員為學校的重大舉措獻計獻策,發(fā)揮家校共育的功能,對學校教育起到支持、監(jiān)督、評估的作用。
(二)建立家校聯系卡
在學生入學時發(fā)放一張“家校聯系卡”,由教師和學生每周更新卡上自我評價和教師評價的內容,周末由學生帶給家長閱讀評價內容,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與孩子交流并書寫反饋意見后由學生帶回學校,教師根據家長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教育工作。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家校合作活動
1. 組織“校園開放”活動。
鼓勵家長盡可能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從活動中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了解學校的教育,尋找適宜的教育方式。如中考前夕,為了使考生家長能獲得更多的中招考試信息,幫助孩子選擇理想的高中,區(qū)教育局舉行“中招政策解讀”及填報志愿的指導說明會,組織全區(qū)高中學校開展校園開放日活動,由各高中學校校長負責接待初三學生和家長,邀請學生家長參觀學校,集中解答家長的疑問。
2.組織親子活動。
家長參與家庭親子活動是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能更好地幫助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培養(yǎng)良好道德品質,激發(fā)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促進個性發(fā)展。學??山M織親子閱讀活動,要求家長以身作則陪孩子閱讀,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引導家長和孩子一起討論讀后感,幫助孩子建立多角度觀察和思考的思維。
學校對家庭教育進行指導,是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改進的過程。培養(yǎng)專業(yè)化家庭教育指導團隊,搭建家庭教育學習、培訓、考核、評價的平臺,豐富家庭教育資源和家校共育活動,形成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的新常態(tài),必將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和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蘇聯〕蘇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學[M].趙瑋,王義高,蔡興文,紀強,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3.
[2] 李燕,吳維萍.家庭教育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
[3] 〔美〕素·金·阿布德,珍妮·金.亞裔學生為何出色:家庭教育的17個訣竅[M]. 蔣立珠,蔣立真,譯.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7.
[4] 楊寶忠.大教育視野中的家庭教育[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5] 陳鶴琴.家庭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6] 趙洪程.家庭教育是人生成長的搖籃[J].山西教育,2011(5).
[7] 張威.中美家庭教育方式比較[J].科技信息,2008(31).
[8] 張曉亮.淺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異[J].大眾文藝,2010(23).
(王彩霞,江蘇省吳江汾湖高級中學英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