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進,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也在發(fā)生著改變,教學的重點不再只是簡單的知識教學,而是向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側重。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可知,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語文教師要在準確把握學生學習現(xiàn)狀及認知特點的基礎上制定針對性的閱讀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素養(yǎng)??v觀當前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阻礙著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針對這些問題,我結合自身教學經驗,談談如何做好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一、革新教學理念,營造良好閱讀氛圍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教師長期占據(jù)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被動地學習知識,師生之間的互動溝通被阻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刻理解新課改的內在精神,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圍繞學生制定教學計劃,開展教學工作,激發(fā)學生參與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例如,在《大青樹下的小學》一課的教學中,根據(jù)教學內容可知,本課講述的是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qū)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這是其中的一所學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以提問的形式指導學生開展對本文的閱讀,如大青樹下的小學有什么特色?校園中有哪些令人難忘的景色或瞬間?引導學生用自己語言進行描述,并借助本文的行文思路,指導學生用口語、文字、繪畫的形式展示自己學校的特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二、立足教材教學,夯實學生閱讀基礎
小學階段是學生系統(tǒng)學習語文知識的開始,也是學生構建閱讀體系的重要時期。掌握牢固的語文基礎知識是指導學生進行閱讀的關鍵,教材是知識的主要來源,這就要求教師要在立足教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和認知特點,制定學生易于接受的教學計劃,綜合閱讀教學的具體要求,針對學生在學習中的不足進行專項訓練,夯實學生的閱讀基礎。例如,在《可貴的沉默》一課的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結合上下文體會描寫孩子們語言、神態(tài)、行為變化的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通過“異口同聲、感嘆號、肯定、驕傲、神氣十足、左顧右盼、三個越來越、幾乎所有的孩子都”等關鍵詞句感受課堂上熱鬧的情景,體會孩子們興奮、自豪的心情;通過“安靜——依然很安靜——沉靜——寂然無聲——沉默一分鐘;犯了錯誤似的神色、躲閃的目光”等關鍵詞句,體會孩子的心理變化,讀懂從“熱鬧”到“沉默”變化的原因,深入體會沉默的可貴。準確理解詞匯含義上的變化有助于學生體會文本的情感變化,進而把握文本的行文脈絡,以基礎知識的掌握帶動學生閱讀自主性的提升。
三、豐富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對周圍的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同時也有著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閱讀教學的開展不能僅僅局限于某一或某幾種形式,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將多媒體教學、小組教學、合作探究教學等多種教學形式引入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以學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實現(xiàn)對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創(chuàng)設利于學生參與的閱讀情境,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例如,在《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一課的教學中,結合具體的文本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照自然段的劃分對文本進行分析,如閱讀第二自然段,抓住“信奉”“責備”兩個詞語,感受當時人們迷信亞里士多德的程度;閱讀第六自然段中伽利略進行公開實驗的句子,感受這兩個動作在科學史和人類發(fā)展中的巨大作用等。在流利朗讀課文的基礎上,了解、感受伽利略不盲從前人觀點,勇于揭示科學真相的事跡。為了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示伽利略實驗的過程及結果,教師可以制作多媒體課件,以視頻的形式向學生進行展示教學;也可以將大小適宜的鐵球帶到課堂,選幾組學生進行現(xiàn)場演示,還原伽利略的實驗現(xiàn)場,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可以采取講故事的方式,將哥白尼、達爾文的故事引入課堂,弘揚尊重科學規(guī)律、敢于質疑的科學精神,將學生帶入故事的情境中,借助閱讀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實現(xiàn)對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
四、閱讀寫作結合,促進閱讀良性發(fā)展
閱讀與寫作是不可分割的兩部分,兩者互為因果,是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部分。小學語文教師要挖掘閱讀與寫作之間的深層次關系,使學生在獲得良好閱讀體驗的同時能夠用寫作的方式實現(xiàn)情感和觀點的表達,激勵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閱讀中。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寫作訓練的開展能以相對高級的形式檢驗學生的閱讀效果、寫作中暴露出的不足,使學生后續(xù)的閱讀更有針對性,從另一個維度促進了閱讀的良性發(fā)展。例如,在《釣魚的啟示》一課的教學中,根據(jù)教學內容可知,本課講述的是作者通過釣魚這件小事認識到嚴守規(guī)則的不易以及懂得遵守規(guī)則的意義。結合本文故事性較強的特點,教師可以借助提問的形式指導學生開展對本課的閱讀,如“小詹姆斯愿意放走鱸魚嗎?”“小詹姆斯不放走鱸魚的理由是什么?”“爸爸為什么堅持讓小詹姆斯放掉鱸魚?”讓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了解故事發(fā)展的情節(jié)、脈絡,結合文中父子的對話,在了解故事的發(fā)展脈絡及情節(jié)變化的同時明白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教師可依托文本傳達的主旨精神,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以“爸爸對我的教育”“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等為題,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練習,模仿本文的寫作方式,講述生活中與親人或朋友的一件小事,并以對話的形式推進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揭示這件小事折射出的道理,并闡述對自己產生的影響。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展需要教師在深刻把握新課改內在精神的基礎上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圍繞學生制定教學計劃,開展教學工作,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立足教材開展閱讀教學,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促進學生語文基礎的構建;將多種教學形式引入小學語文的課堂中,以內容和形式上的組合變化激發(fā)學生參與閱讀的興趣。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在寫作中暴露學生在閱讀中的不足并加以改進,能促進閱讀的良性發(fā)展,全面促進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