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新美
分層教學法是在學生知識基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顯差異的情況下,教師有針對性地實施分層教學,從而達到不同層次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分層教學法既能使所有學生達到《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基本要求,又能使數(shù)學學習較好的學生得到進一步發(fā)展,使所有學生從知識、技能和能力方面普遍提高。分層教學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獲得成功的體驗,這種愉快的情緒,極大改善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從而提高教師與學生之間合作與交流的效率。
一、分層教學法的優(yōu)勢
分層教學可以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層教學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針對不同層次學生在思維發(fā)展水平、智力和認知結構方面存在的差異,確立不同的教育目標,設計不同層次的教案,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既照顧了優(yōu)秀學生“吃不飽”的現(xiàn)象,又解決了一般學生“吃不了”的問題,能使教學內容較好地適合每個學生的要求,對于優(yōu)等生,可以充分發(fā)展自己的個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內在潛能;對于學習困難生,可以從進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教育著手,激發(fā)學習熱情,從他們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為他們“量身定做”適合他們理解和接受水平的知識內容,使得處于不同層的學生都能“摘到桃子”,獲得成功的喜悅,這極大地改善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提高了師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并且使他們對本學科學習產生興趣,達到逐步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
對于教師而言,分層教學則可使教師的教學工作更出色,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分層,將學習水平差不多的學生放在同一層次中,每個層次的學生知識結構和理解能力以及各方面的學習條件基本是相同的。因此,教師就可以根據(jù)這些條件準備教案,不用再像分層前那樣要考慮各個層次的學生,以致增加了注意力的分散程度,導致教學效率低下,方便了老師的教學,老師通過有效地組織好對各層學生的教學,靈活地安排不同的層次策略,極大地鍛煉了教師的組織調控與隨機應變能力。并且通過分層評價可以使每位學生的學科學習成績評價更加合理化。
二、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首先,由初中英語教師對學生進行分層,這是分層教學法的基礎,由教師充分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水平,對英語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綜合性、客觀性的統(tǒng)計分析,除了對較為突出的,像英語學習能力特別強、十分喜歡英語的學生,和英語學習能力較差、對應于缺少興趣的學生進行分層外,還要對位于二者之間大部分學生進行細致的分層,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水平及心理因素,在調查統(tǒng)計分析的基礎上將學生分成A、B、C三個組,A組是按大綱基本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B組是按略高于基本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C組是按較高要求(能發(fā)揮學生英語特長)進行教學的學生。學生分組不是固定的,需要隨著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如此還可以激勵學生積極學習,積極表現(xiàn),但是也會一些學生造成打擊,所以教師在分層教學中要注意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開導。
教師對學生進行分層后,要在充分理解教學大綱與教材的基礎上,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備課,鑒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不同,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所要達到的目標也不同,所以老師在備課時要結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學習需求,為學生準備不同的教案,教案要把握住要求較高學生的需求,并適合學習能力較差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且要特別關注如何解決學習困難學生的困難和特長學生潛能的發(fā)展。
授課是教學過程中的關鍵,授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分層授課作為分層教學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必須要求教師高質量高效率的完成。教師要根據(jù)劃分好的層次把握好授課的起點,結合課前所做的準備,要做到可以盡量適合每個層次學生的特點,并處理好知識的銜接過程,避免教學過程的坡度起伏過大,教學過程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能力為目標”作為教學宗旨,讓所有學生都能學習,都會學習,保證分層教學目標的落實。
教學任務完成后,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考核,可以讓每個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英語水平,方便教師制定更完善的教學策略,并以激勵引導為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