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彩鳳
摘 要:新課程改革,對未來中學生物教師的素質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核心素養(yǎng)逐漸成為評價學生的主要標準。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包括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以及社會責任,高中教師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成為了我們研究的新主題。本論文就中學生物課程標準中遺傳學知識結構要求的分析,提出高中教師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的建議。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遺傳學知識結構
1高中生物《遺傳與進化》教材分析
1.1新教材中遺傳學部分的知識結構特點:
第一:知識點的邏輯性強?!稑藴省肥且赃壿嬀€索構建的,形成一個公理化的體系。其特點是先提供不容置疑的科學事實或概念作為邏輯起點,然后主要運用形式邏輯的方法,通過判斷、推理、證明來構建,其邏輯形式包括邏輯起點、邏輯中介、邏輯順序和邏輯終點四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其邏輯體系是:以“專題1:遺傳的細胞基礎”、“專題2:遺傳的分子基礎”和“分子遺傳學的中心法則”為邏輯起點,得出第一個理論:“專題3: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再由三個邏輯起點和第一個理論共同得出第二個理論:“專題4:生物的變異” [1]。最后從遺傳學出發(fā)討論進化問題。因此,《標準》的邏輯性更強,要求教師具有更強的邏輯思維,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邏輯思維。
第二:注重學生的操作能力,重視實踐和其他實踐活動的開展。學生不僅要會知道,還要會怎么去做。要將理論充分運用到實踐當中去,真正去探索生物科學。因為生物科學不僅是一個理論體系,更是一個科學探索的過程。因此,新課程注重了理論和實踐的平衡,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第三:加強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培養(yǎng)。新教材更多地要求學生要關注社會,關注身邊發(fā)生的生物學現(xiàn)象,讓學生親身體驗學習生物學的重要意義。
第四:重視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注重學生的探究能力。新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就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而新教材做到了這一點。它倡導以探究為核心的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倡導學生在動手和動腦的學習活動中全面達成課程目標,倡導學生對學習內容有深入的理解和思考,以獲得高層次的認知能力。
第五:目標更明確,更具體。新教材改變了以往以“知道、識記”目標,而是在知道和識記的基礎上更加要求學生要理解,更能運用到實際中去。一個知識點,不僅僅是要知道,或者是要能記得,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只有理解了一個知識點,才能夠將它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第六:重新調整了科學與技術的平衡。生物科學和技術的發(fā)展對當代和今后的公民提出了技術素養(yǎng)的要求。所以,新教材把對學生生物技術素養(yǎng)的教育納入到了生物課程中,重新設定了科學和技術的平衡,加強了生物技術的內容。如“雜交育種和誘變育種”和“基因工程及其應用”都被確定為必修課程的目標,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內容。
1.2新教材中遺傳學知識的呈現(xiàn)特點【2】
第一:教材設置了大量豐富的圖表
且插圖絕大多數(shù)為彩圖。就《高中生物標準》一書中共有插圖164副,其中:實物照片72副;示意圖65副;結構模式圖10副;人物6副;圖表及曲線圖11副。通過“實物照片”、“示意圖”、“模式圖”、“圖標曲線”等多種形式的插圖,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感性材料,使教材圖文并茂、生動有趣,既有利于使抽象復雜的知識直觀化、簡約化,又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習的興趣。許多圖已不是處于從屬地位,而是代替文字說明,上升為主要地位。
第二:探究活動設計特點
與舊教材相比,新教材設置了大量的探究實驗,幾乎每章、節(jié)的內容都是以學生探討活動為主,教師講解為輔。在《高中生物標準》中的探究活動分為“實驗”、“建構模型”、“探究”、“調查”等。分別是:性狀分離比的模擬;觀察蝗蟲精原細胞減數(shù)分裂固定裝片;建立減數(shù)分裂中染色體數(shù)目和行為變化的模型;制作DNA雙螺旋結構模型;脫氧核苷酸序列與遺傳信息的多樣性;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調查人群中的遺傳??;自然選擇對種群基因頻率變化的影響。通過探究活動的設置和開展,使學生親歷思考和探究的過程,充分發(fā)揮其創(chuàng)新意識,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發(fā)掘知識,使學生在探討過程中逐步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領悟科學探究的方法。這對于學生終身的發(fā)展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課后習題的設計特點
在《標準》中每節(jié)課后都有練習題,這些題目大部分是主觀題,要學生自己去總結,用已學的內容來總結,更能鍛煉學生的思維和思考能力,還能鍛煉學生的分析和表達能力?!陡咧猩飿藴省氛n后的習題分為基礎題和拓展題兩大部分;每章檢測題包括“概念檢測”、“知識遷移”、“技能應用”和“思維拓展提高”等,“概念檢測”又包括“判斷題”、“選擇題”和“畫概念圖”。其特點是:形式多樣,難易適中,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重視學生知識、情感和技能等三個維度的和諧發(fā)展??偟膩碚f,就是避免學生對知識的機械記憶,強調對知識的靈活運用。一些習題的開放性較強,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形成。
第四:課后資料設計特點
新教材中插入了各種課后資料,或是科學.技術.社會,或是科學家的故事,或是在每一章、節(jié)的前言介紹有關的科學發(fā)展歷程,或是在教材的正文部分以“相關鏈接”、“小資料”、“材料分析”等形式引導學生分析科學史,或是在課外讀中提供材料拓展學生對有關生物史的關注面等。重視引導學生對生物學科學史的認識,使學生沿著科學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學的本質和研究的方法,學習科學家獻身科學的奉獻精神,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課外閱讀更是豐富多彩,有科學家的故事、DNA指紋技術、生物信息學、基因治療、育種工作者、生物技術產(chǎn)業(yè)的研發(fā)人員、化石標本的制作、理想的“地質時鐘”等。內容多選自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碰到或者聽到過的,又與教材的內容密切相聯(lián)系,可讀性強,既可拓展學生的視野,又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讓學生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了解科學的最前沿的情況,了解生物學有關的職業(yè)。
2 高中生物《遺傳與進化》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首先必須要提高對素質教育的認識,改變應試教育的觀念,以素質教育觀念進行教育工作,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第一:改變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教師應該以科學家的科學實驗歷程為主線,以遺傳現(xiàn)象--遺傳物質的結構--基因為暗線來探討我們遺傳與變異的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和科學探究的能力。
第二:學生往往對大自然生物的遺傳變異現(xiàn)象好奇,我們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進大自然,觀察遺傳與變異的現(xiàn)象,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學生合作探究解決問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科學實驗的思維與探究能力。
第三:課堂上要多設計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自己在學習的舞臺上思考、討論、歸納、質疑、發(fā)問、實驗,使教學過程成為興趣培養(yǎng)的過程,成為認知加深的過程,成為能力發(fā)展的過程。如在DNA的結構中可以讓學生通過做模型,這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提高學生的興趣,也可以加強對DNA結構的了解與認識。又如在DNA是遺傳物質一節(jié)中,我們可以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來探討遺傳物質的真面目。
參考文獻
[1]余自強.高中生物“遺傳與進化”塊邏輯體系簡論[J]課程.教材.教法,2005,24(3)4
[2]朱正威 趙占良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生物2 必修 遺傳與進化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