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蠅王》是英國作家威廉·戈爾丁的代表作,小說充分顯示了預(yù)言體小說的特點,人物、情節(jié)、意象都帶有強烈的象征意味。本文主要通過探討小說中荒島、火和眼鏡這幾個意象的象征意義,以深入理解戈爾丁小說中人性惡的主題。
關(guān)鍵詞:蠅王;象征;荒島;人性惡
《蠅王》是英國作家威廉·戈爾丁的代表作。小說描述了一個現(xiàn)代寓言故事:在一場未來的核戰(zhàn)爭中,一群男孩因飛機失事而被遺棄在一個與世隔絕的荒島上,起初,他們按照文明社會中的規(guī)矩來生活,但后來他們逐步走向墮落和野蠻,最后互相殘殺。小說情節(jié)看似簡單,實則大量運用象征主義,寓意豐富深刻,正如戈爾丁本人所言:“這個主題的意圖要追根溯源,從社會的缺陷追溯到人類本性的缺陷。整部作品都是象征性的,除了最后那個拯救孩子的場面。”[1]本文通過探討小說中荒島、火和眼鏡這幾個重要意象的象征意義,以深入理解《蠅王》中人性惡的主題。
一、荒島:遠離文明社會的高壓“實驗室”
在英國文學(xué)史上出現(xiàn)過一系列以荒島為題材的文學(xué)作品,作家們有意識地將主人公放在與世隔絕的荒島上,然后以荒島為背景加以描寫,這類作品被稱為荒島文學(xué)。[2]戈爾丁的《蠅王》以海上荒島作為敘述的空間背景,以其為載體,對人性中的善惡進行了深入挖掘,在他的筆下,荒島已不再是單純的活動空間,而是一個充滿象征意義的自然“實驗室”。
荒島是特殊的空間,它偏遠、荒涼、罕有人至,被茫茫海水所圍困,某種意義上,“荒島”就是“無路可走”、“絕境”的代名詞。小說中的故事就是發(fā)生在這樣一個荒島上,它是人類生存的異境空間的再現(xiàn),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孤立。孩子們生活在這個孤立的空間里就意味著不用上學(xué),沒有作業(yè),沒有父母、老師的監(jiān)督,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完全放松的環(huán)境。然而生活在這個世外桃源般的空間也并非想象中那么美好,他們面臨生存的困境、野獸的威脅以及生死存亡的挑戰(zhàn),因此,荒島是一個在高壓下的、缺乏制度約束的特殊空間。就像物理學(xué)家通過加速器看到的分子裂變一樣,人性在極端狀態(tài)下也會發(fā)生變化,真實的人性只有在施加壓力的情況下才能展現(xiàn)。最初,孩子們能按照文明社會中的規(guī)矩來生活,他們選出管理者拉爾夫,搭建茅屋,分工協(xié)作,以海螺聲為信號召集大家開會,并且生起篝火等待救援。但不久后,由于害怕所謂的“野獸”,孩子們分成了立場不同的兩派:一部分人堅持文明的生活方式;一部分則沉迷于打獵、涂花臉,以過原始生活為樂趣,最后甚至殺戮同伴,徹底淪為和文明不沾邊的野蠻人??梢哉f,小說中的荒島是作者精心設(shè)計的、遠離文明社會的“異境”,在這個自然高壓“實驗室”里,讀者看到了人性的真實面目,作者也成功揭露了人性惡的本質(zhì)。
二、信號火:希望與文明的象征
“火”在《蠅王》中被作者賦予了深刻的意義,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推進,其意義也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小說開頭,拉爾夫最關(guān)心的是如何獲救,因此他堅持生起火堆作為求救信號,并提議設(shè)置觀察哨,以便有船只經(jīng)過時能冒煙。這時的火是希望之火,它驅(qū)散黑暗,給孩子們帶來希望;是文明之火,它是孩子們用來求救的一種科學(xué)、文明的方式,也是他們與外部文明世界的紐帶,信號火堆不滅,他們獲救、重返社會的希望就不滅。然而,“火勢越來越猛,勢不可擋”,“整根整根的大樹被橙黃色的火舌吞噬掉,大火伸出無情的手臂頃刻間可將頭發(fā)灼焦卷曲,方圓四分之一的樹林烈火熊熊,濃煙滾滾,無數(shù)噼噼啪啪的聲音匯合起來,猶如擊鼓一般,把整個山巒都快要震裂了。”[3]由于孩子們的疏忽,原本的希望、文明之火變得破壞力極強,它來勢洶洶,燒毀一切,成了毀滅之火。
起初孩子們在山頂看守信號火以待獲救,信號火是他們得到救援的唯一希望。但后來,以杰克為首的一部分人開始沉迷打獵,獵殺野豬并用火烤來吃。而以拉爾夫為首的孩子們則想盡辦法保持信號火的燃燒。這里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那就是:信號火代表著生存、歸家、向往文明的人類社會;而狩獵意味著野蠻、滿足于原始狀態(tài)。信號火與狩獵是一對意義相反的矛盾體。當杰克一伙人用火烤肉時,火就失去了文明的意義而成為野蠻人滿足低級肉欲的工具。最后因為沒有看護好信號火導(dǎo)致火堆熄滅,使他們喪失了獲救的機會,信號火堆是判斷荒島上文明天性強弱的度量衡,它的熄滅意味著孩子們無法擺脫野蠻的糾纏和無邊的絕望。小說結(jié)尾,杰克等人為追殺拉爾夫而燃放的大火吞噬著荒島,這意味著人性的邪惡面以勢不可擋之勢膨脹了起來。
三、眼鏡:科學(xué)和文明的象征
在戈爾丁筆下,眼鏡是小說人物豬崽子身上的重要配件,它被賦予了獨特的意義,在整部小說的情節(jié)發(fā)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豬崽子在小說中是一個典型的悲劇人物,他是一個來自倫敦下層社會、善良憨厚的少年,他相信科學(xué),善于思考。而他的那副近視眼鏡在小說中有著重要作用——孩子們生火求助必不可少的工具。信號火堆象征著希望與文明,因此作為產(chǎn)生信號火的工具,眼鏡自然成為了科學(xué)和文明的象征。然而,眼鏡點燃了信號火堆,給孩子們帶來了生的希望,但同時,眼鏡也被杰克一伙人用來生火烤肉,用來點燃森林??梢妼⒀坨R用在不同的地方會產(chǎn)生不同甚至是相反的結(jié)果,這從一個側(cè)面闡明了科學(xué)技術(shù)是柄雙刃劍的道理:若是利用得當,便可造福于人類;若是濫用誤用,則極有可能帶來災(zāi)難。
此外還存在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那就是雖然豬崽子手中擁有象征科學(xué)、文明的、對生火求救極其重要的眼鏡,但在遇到問題需要開會討論時,他必須征求拉爾夫的意見,得到許可后才能進行討論。原因何在?因為拉爾夫手上握有象征權(quán)威和秩序的海螺,他是權(quán)利的代表。由此可見科學(xué)、文明雖重要且受人推崇,但在現(xiàn)實社會中它們卻有無法逃避的軟弱性,很多情況下它們必須依附于權(quán)利才能得到應(yīng)用,這也反映出現(xiàn)實社會中科學(xué)文明的地位不是獨立的而是受到種種政治、權(quán)力力量牽制束縛的非正常現(xiàn)狀,極具諷刺意味。
正如戈爾丁本人所說,《蠅王》是一個由人物事件等構(gòu)成的巨大的象征體,分析這眾多具體意象的象征意義能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小說人性惡的主題,從而將人性的真實全貌清晰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
參考文獻:
[1]瞿世鏡,《當代英國小說》[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1998
[2]曾莉,《英美文學(xué)中的環(huán)境主題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12
[3](英)威廉·戈爾丁,《蠅王》[M],龔志成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
查夢曉(1996~),女,重慶涪陵人,西北大學(xué)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藝學(xué)。
(作者單位:西北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