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利
摘要: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知識養(yǎng)成和習慣培養(yǎng)的關鍵階段。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方法,引導學生嫻熟地使用數(shù)學技巧解題,這對學生數(shù)學能力培養(yǎng)、數(shù)學觀念建立、數(shù)學建模思想養(yǎng)成都具有重要意義。對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狠抓落實,通過多種渠道和方法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本文就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如何提升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落實情況展開了論述,提出了幾點建議和思考。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落實;基礎夯實
一、注重課堂生成,暴露學生錯誤
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學生在新知學習的過程中必然會存在一定的錯誤認識,對于一些新知的學習更是存在一定的誤區(qū)和困惑。在新課教學中,如教師不能及時將學生的錯誤暴露出來,不能將學生的錯誤思想排查出來,這部分教學內(nèi)容也就成為了學生學習中存在的那一粒夾生飯,學生看似聽懂了、學會了,但實際上卻并未能真正掌握,學習更是缺乏相應的實效。對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性,重視課堂教學中生成的一些內(nèi)容,讓學生獲得充分表述自己思想和認知的機會,讓學生的典型錯誤暴露出來,由教師或其他學生指正,才能讓學生獲得充分的發(fā)展,讓學生的學習基礎得以夯實。例如,在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這一部分內(nèi)容的教學中,部分學生始終無法把握四則運算的訣竅,總是會存在一定的錯誤和馬虎。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教學中便可以通過習題的方式幫助學生鞏固講解。首先,教師在教學中向學生呈現(xiàn)一道典型的易錯題:一段6米長的繩子減去五分之二,還剩下這條繩子的_______.若再剪去1.2米,還剩下________米,減去的比剩下的多________米。以上問題設置后,不少學生也就在計算中直接用6-2/5的方式計算。顯然,這種方法是錯誤的。但是,對待錯誤,教師不能回避,更要對其進行充分的利用,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計算思路和想法,讓其他同學補充或者修正。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教師既能讓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發(fā)揮了其真正的價值,讓學生存在的典型錯誤曝光于所有學生的面前,從而利用學生的典型錯誤進行糾正。另一方面,教師引導其他學生進行評價或者糾正的過程,也是教師了解學生的過程。只有充分了解全體學生的掌握情況,并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fā),通過錯誤的暴露和不斷糾正,才能讓學生理清解題思路,彌補學生在新知學習中存在的認知漏洞,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
以上教學過程的設計,實際上是通過變式習題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分數(shù)的四則運算,通過靈活性的變式題讓學生學會撥開復雜問題情境的外衣,引導學生學會從各種情景中抓住問題的本質,切實幫助學生夯實認知和學習基礎。
二、利用課后輔導,幫助查缺補漏
課后學習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夯實學生的學基礎,筑牢學生的學習根基離不開教師的針對性的指導。在我國教學中,所有教學組織形式多是以班級授課制的方式開展的,學生在人數(shù)眾多的班級中必然會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理解不透徹的現(xiàn)象。畢竟,學生個體之間還是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的,并且學生的這種認知差異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基礎和學習根基。對此,教師在教學中便可以有效利用課后輔導的機會,針對學習基礎較差、新知認識中存在障礙和不足的學生進行輔導。在課后輔導工作中,教師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分層,按照學生的學習成績情況,將整體的學生分成A/B/C/D四層,并對C、D兩層的學生進行重點輔導。對于這兩層的學生,教師在輔導資源上,要選擇相對簡單的基礎性知識,注重概念和基礎數(shù)學規(guī)律的落實。例如,在《圓》這一節(jié)教學內(nèi)容的輔導中,教師便可以對基本的半徑、弧、周長、圓心角等知識進行夯實強化,并通過變式題的引入讓學生對新知的掌握更加扎實。在基礎知識夯實后,教師給學生呈現(xiàn)涂有不同陰影面積的圓,讓學生針對圓形中的陰影面積進行判斷,那個圓中的陰影部分是扇形?為什么?教師也可以給學生繪制不同圓形的圖,并在其中的繪制扇形及其相應的角,并引導學生思考:以下扇形的圓心角是什么角?分別是多少度?通過以上教學過程,C、D層的學生也就能夠準確把握教學內(nèi)容中的核心定義。學習基礎夯實后,再對學生進行拔高也就變得相對容易了。此外,對于課后輔導工作,由于教師的精力是有限的,教師還可以發(fā)揮學生集體的作用,對學生進行分組,每4人一個小組,分別有A/B/C/D四個層次的學生,其中A、B兩個層次的學生負責C、D兩層次學生的輔導工作,引導學生通過結對子的方式抱團組合,讓教師和學生整體幫助學困生和中等生查缺補漏,切實保障學生學習基礎的夯實。
三、精心設計習題,鞏固新知學習
課后復習是課堂學習的必要補充,數(shù)學學科知識的落實和鞏固,必須要通過習題的方式幫助學生鞏固。因此,鞏固學生的學習基礎,精心設計習題也就變得十分重要了。一方面,教師在設計習題時,首先要注重習題難度的把握。無論是當前的期中或期末檢測,還是小升初的試題檢測,對學生考察的內(nèi)容多是以基礎性題目為主,中等題目和較易難度的習題占比約為80%。對此,教師在習題難度的設置上,要以基礎題為主,要讓多數(shù)學生在習題完成后,有學習成功的喜悅,有難度跨越的成就感,因而在這種積極的情感驅動下,主動開展學習。另一方面,針對當前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常常會出現(xiàn)的習題練習過多次,并且由教師多次講解后,學生依然會存在錯誤的現(xiàn)象,教師在習題設計上也要通過技巧性的方法予以改觀。所以,在教學重點上,教師既要重視典型題目的設計和應用,更要設計相關的變式題,讓學生在變試題的解決中,學會從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進行解決,切實保障學生基礎知識的夯實。
總結
數(shù)學知識是一種工具,數(shù)學基礎知識的學習對學生后期發(fā)展和數(shù)學工具應用的熟練程度和靈活性影響巨大。對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學習基礎的夯實,要通過重視課堂生成、利用課后輔導和精心設計習題等方式開展教學,切實保障學生學習基礎鞏固、扎實、有效。
參考文獻:
[1]林夢怡.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在小學教學中如何落實[J].課程教育研究,2018(51):118+121.
[2]楊淑芳.素質教育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落實[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7):147.
[3]武金艷. 小學四年級落實數(shù)學“四基”教學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