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芳
班主任是學生在學校的直接管理人, 是學生學習和模仿的對象, 也是幫助小學生擺脫幼稚、健康成長的領路人。我從事班主任工作多年, 對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對學生進行養(yǎng)成教育有點滴經(jīng)驗, 現(xiàn)在與大家分享。
一、 小學班主任的作用 “子不教, 父之過;教不嚴, 師之惰?!奔议L把學生送到學校, 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養(yǎng)成正確的行為習慣。那么教師就必須承擔起這份責任, 用愛來培養(yǎng)學生。尤其是在小學階段, 學生的思想不成熟, 學習能力又不強。所以班主任在學生面前更多的是一個榜樣的作用, 是學生效仿和學習的對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 辦事習慣都能夠影響到學生。此外, 班主任還是學生的管理者, 是學生在學校生活中的“父母”。班主任對學生有約束作用, 對學生的錯誤行為和觀點能夠有約束力, 并且能夠幫助學生改善。所以班主任在低年級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中即是榜樣, 又是“父母”,即是約束者, 也是監(jiān)督者。
二、 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 促進其健康成長 既然班主任在小學生的成長中占有重要位置, 那么班主任又應該如何對學生進行良好的習慣教育, 使其健康成長呢?我認為, 班主任應該從學生、自身、家長三方面出發(fā), 選擇正確的管理手段, 不斷改進管理方式, 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1. 開展班會活動, 進行思想教育。 班主任是班級的主導者, 應該從學生出發(fā), 了解學生特點, 多開展活動, 以提高學生的認知力。小學生好奇心強, 對任何事情都保持嘗試態(tài)度。所以班主任應發(fā)揮自己的教化作用, 對一些錯誤行為習慣要明確告訴學生, 防止學生越過道德邊線, 養(yǎng)成不良習慣。班主任可以靈活利用時間, 為學生開展班會活動。班會活動可以是同學演講、視頻播放還可以是小型觀點發(fā)布會。比如說教師可以利用視頻為學生播放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 如公交車讓座, 拒絕偷盜、抽煙等。并且要側(cè)面把這些危害說出來, 強調(diào)學生這么做的壞處。從學生成長的初期階段, 就為學生做好思想工作, 讓學生從思想上明確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這樣就能夠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
2. 廣泛動員家長, 改變家長的觀點。
小學生的生活重點除了在學校就是在家里, 家長對學生也有著直接的影響作用。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班主任應該多與家長溝通聯(lián)系, 讓家長明白溺愛的可怕之處,向家長強調(diào)“慣子如殺子”的理念, 并且讓家長也做好榜樣作用, 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班主任可以與家長密切聯(lián)系, 通過開展家長會、家訪等活動, 了解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情況。班主任還可以通過建立微信群等, 和家長密切聯(lián)系, 從雙方面確保學生的健康成長。班主任可以布置一些作業(yè), 如回家?guī)椭鷭寢屪黾覄詹懴伦约旱母形?、幫媽媽洗腳并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等, 并且詢問家長學生完成情況, 以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
3. 注重訓練學生,讓其養(yǎng)成良好習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養(yǎng)成的, 更需要學生持之以恒的堅持?!叭齑螋~,兩天曬網(wǎng)”不會有好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 所以班主任應該注重對學生的行為訓練, 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寫作業(yè)的坐姿問題, 班主任要讓學生堅持正確的坐姿, 在每天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加以提示, 并且進行監(jiān)督和鼓勵, 幫助學生在潛移默化下改掉不良坐姿。再比如班主任可以開展各種活動, 如對學生進行“衛(wèi)生之星”“紀律之星”評比, 讓學生在比賽中潛移默化地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總而言之, 班主任是學生成長階段的指路人, 對學生的行為習慣具有重要的引領和培養(yǎng)作用。班主任應該采取多樣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養(yǎng)成教育, 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行為觀念, 在潛移默化下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從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