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淑然: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教授、醫(y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基礎理論重點學科“五臟應時”研究方向學術帶頭人。擅長月經病、帶下病、不孕癥、習慣性流產及產后諸病;哮喘、肺炎、氣管炎、胃腸炎、胃腹痛、嘔吐、高血壓、冠心病、中風后遺癥、糖尿病、肥胖、脂肪肝、腎炎、濕疹、痤瘡、蕁麻疹、脫發(fā)、白癜風等疾病的治療。門診時間:周一上午、周三晚上(國醫(yī)堂)
中醫(yī)認為,不同臟腑病變所堵塞的是不同的經脈,而由于經脈在人體循環(huán)的部位不一樣,所以我們便可以根據不同部位的肥胖來間接推斷哪個部位的臟腑經絡發(fā)生了通行不暢。
在眾多肥胖類型中,腹型肥胖的人群尤其多,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將軍肚”的表現(xiàn)。在《黃帝內經》中,這類肥胖人群被稱為“膏人”,以縱腹垂腴、皮緩、肉不堅為特點,也就是腹部弛縱、肉下垂、肚皮松弛。
饑飽不調、飲食不節(jié)便會損傷脾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減弱。水濕停留于體內,日積月累,會導致肚子越來越大。肚子變大后還常常導致食欲減退、胃脘飽脹,久而久之還會引發(fā)失眠,最終造成抑郁狀態(tài)。
“將軍肚”疾病的本質是脾虛,脾主運化水濕,脾氣虛損則不能運化水濕,水濕內停則出現(xiàn)了生濕的狀態(tài),濕是一種彌散狀態(tài)的邪氣,瘀積逾久就會凝聚形成相對黏稠的病理性質的邪氣,也就是中醫(yī)所謂的“化痰”,痰濁和濕邪聚集在體內,痰濕蘊結便會形成大肚腩。
脾氣主降,而“將軍肚”類型的肥胖恰恰影響脾胃的升清功能。脾氣不升,則脾濕下流。脾濕下流表現(xiàn)在婦女的會陰部就是帶下,表現(xiàn)在足部就會形成腳氣。所以中醫(yī)認為肥者多痰濕,脾虛痰濕是肥胖的根本原因。
:周身困倦,脘腹脹滿,胃脘痞滿,食欲不振,胃納呆滯,吃得少,吃一點肚子就脹,嗜睡,大便溏稀,舌體淡胖有齒痕,舌苔白膩,舌淡紅。
1.:[身高(厘米)-105]×2
上下浮動10為標準體重范圍。
2.:身體直立,低頭看腳尖,看不到腳尖的表明有“將軍肚”,就需要減肚子了。
:嗜睡、腹瀉、慢性疲勞、精力不濟、精神不振、腳氣、女性帶下病等。
:健脾益氣,化痰祛濕。
:減腹茶飲方。
【】生白術、陳皮、茯苓、澤瀉、大腹皮各5克。
【】生白術歸脾胃經,瀉熱,燥濕,健脾益氣,祛濕化痰;陳皮能夠健脾化痰;茯苓則可以寧心安神、健脾滲濕;而澤瀉入膀胱經和腎經,有利水滲濕、利尿之效;再配上健脾和胃的大腹皮,便能有效地健脾利濕,緩解肥胖。
【】健脾益氣,祛濕利尿。
【】腹型肥胖。
【】水煮15~20分鐘代茶飲即可。
【】陰虛火旺或血虛的人應少喝。
“游泳圈”式肥胖如果不加以控制,會引起腦卒中或心肌梗死,甚至其他致命性疾病。中醫(yī)理論中認為怒傷肝,肝氣不舒則易出現(xiàn)嘴唇發(fā)暗、舌下脈絡青紫、舌面有瘀斑等癥狀,這都是肝氣郁滯造成的血瘀所致。
而這種肝郁脾虛、痰瘀互阻的肥胖正是引起高血壓、糖尿病、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危險疾病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肝郁脾虛,痰瘀互阻。
中醫(yī)認為肝主疏泄,能夠調暢情志。肝氣調暢則心情舒暢不易生氣發(fā)怒,反之,如果經常愛生悶氣、易發(fā)怒,就會影響肝的疏泄功能,導致氣機不調,血行不暢,使得肝氣郁滯、氣滯血瘀。同時由于肝能克脾,所以肝病則脾病,一旦肝氣郁滯,就會影響脾臟的運化功能,脾氣虛損會導致痰濕內停,痰瘀互阻于肝經和脾經,便會造成腰腹脹滿之象,形成“游泳圈”式的肥胖。
:周身困重,乏力,嘴唇發(fā)暗,舌下脈絡青紫,舌面有瘀斑等。
:中風、高血壓、脂肪肝、代謝綜合征、臉上長痘、濕疹、便秘或排便不爽、痔瘡等。
:疏肝健脾,活血化瘀。
●:化痰祛濕瘦腰方
【】生山楂5克,三七粉6克,決明子、茯苓各10克。
【】生山楂入脾胃經,有活血化瘀、健脾開胃之效,可以有效起到降血脂的作用;三七粉入胃、肝、脾經,可以化瘀止疼;決明子則能夠健脾滲濕;再加上入肝經、清肝熱的茯苓,降血脂、調理肝臟的效果也會倍增。
【】用水煮15分鐘左右,代茶飲。每天喝一劑,堅持喝1~2個月。
【】健脾祛濕,疏肝清熱。
【】腰腹肥胖。
【】體內有寒的人,經常大便稀,拉肚子的人群應盡量減少飲用。
●:敲打帶脈瘦腰腹
我們肚子所在的位置有橫腰一圈的經絡以及縱行的經絡,縱行的經絡從正經來說一共有足的三陰三陽經,縱橫交叉就像一個交叉路口,如果路口經絡不通,局部形成積水點堵住,垃圾排不出去就會形成肥胖,通過敲打就等于把積水點不通的地方打通,排走垃圾。
圍腰一圈的經脈屬于中醫(yī)講的奇經八脈之一,叫帶脈。起于季脅,環(huán)腰一周,能夠約束縱行的經脈。
【】從肚臍前面橫腰一周,一直到腰椎中間,敲打一周,力道要大一點,有微微的疼或脹的感覺是最好的。每次敲打30分鐘左右。
【】
1.腰腹肥胖的人群。
2.對于沒達到肥胖程度,但是飯后易胃脹、腹脹的人群,也可以嘗試在飯后半小時左右敲打帶脈,這樣能夠起到消食健胃的作用。
專家提示:懷孕的婦女不建議用此法敲打。
“大象腿”式肥胖初看時,對人體的影響不是很大,但如果不加注意,日久便會引起嚴重的后果。
腿粗意味著腿部的垃圾廢水和血液發(fā)生了局部堵塞,如果這些垃圾瘀堵不能盡快清除,時間久了就會向上走行,引起胸腹腔的疾病。從中醫(yī)上來說,“大象腿”的病機是濕濁下注于下焦,脾腎陽虛是它的根本。脾陽虛則脾臟不能升清,水濕下注;腎陽虛則腎臟不能汽化排尿排水,多余的水無法從小便排出體外,水濕停注在腿上,腿便會越來越腫。
所以如果不注意調整,“大象腿”式的肥胖會影響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和足太陰脾經三條經脈的循行。并且這三條經脈都與生殖密切相關,一旦此三經循行不暢,生殖功能、性欲方面或女性的經帶胎產等方面都會出現(xiàn)相應的問題,甚至泌尿系統(tǒng)和消化系統(tǒng)也有可能受到影響。
:脾腎陽虛,濕濁下注。
“:性冷淡、痛經、五更瀉、陽痿、排尿不暢、尿頻等。
:泡腳。
【】干姜15克、桂枝15克、木瓜25克、川牛膝10克、豬苓15克。
【】干姜暖脾陽、溫腎陽,能夠散寒濕、祛濕氣;桂枝則為辛溫解表之要藥,溫通經脈之效甚強;木瓜入肝、胃兩經,可以和胃止嘔、疏肝活絡;川牛膝則入肝腎經,不僅能夠補肝腎、強筋骨,還能疏通經絡、利水祛濕;豬苓亦能夠利水滲濕、通利小便。五藥相合,可以有效溫補脾腎之陽氣,通利血液,防止水濕下注。
【】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讓血液循環(huán)通暢,在溫熱的水里加一些幫助活血化瘀,祛濕的藥材,作用就會更好。
【】溫補腎陽、脾陽,兼能利水祛濕、活血通脈。
【】“大象腿”式肥胖。
【】藥材放入水里煮30分鐘,倒入高木桶,把腳泡在木桶里泡15~20分鐘即可。木桶高一點,水量最好能沒到膝蓋處。
【】 體內有熱,大便干的人不適宜用。
(編輯? ? 車? ? 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