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友:國家級名老中醫(yī),第五批、第六批連續(xù)兩屆全國名老中醫(yī)專家學術經(jīng)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獲得北京中醫(yī)藥工作60周年特殊貢獻獎。擅長治療內(nèi)、外、婦、兒等各科疑難雜癥,對肝、膽、脾胃疾病的治療和研究尤為突出。
王文友老先生行醫(yī)60多年,師承各大名家,對疾病的治療和研究早已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因此不論是治療病危的重癥患者,還是日常的養(yǎng)生調(diào)理,王老始終將他的學術思想貫穿其中,這使得王老不僅在臨床上獲得了較好的療效,收獲了廣大患者的認可,還讓他自己及諸多患者養(yǎng)生長壽。那么,王老的學術思想到底是什么?王老又有什么樣的經(jīng)驗方和養(yǎng)生之道呢?
王老曾經(jīng)接診了一位85歲高齡的患者,這位患者已有4年的腎癌病史,并且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肺轉(zhuǎn)移,還伴有縱膈胸水,出現(xiàn)了大出血,幾乎3/4的皮膚因出血而發(fā)紫,命懸一線,醫(yī)院下達了病危通知。幸運的是,在王老費心救治4個月之后,他只是去鬼門關繞了一圈,如今依舊健康地生活著。
王老師承傷寒學派,經(jīng)過多年的研讀,總結了《傷寒論》的治病思想,王老不僅邊思邊學,還將所學所想貫穿在了自己的治療和調(diào)理過程當中。王老所總結的治病思想以后天之本的脾胃為核心,強調(diào)“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所以王老認為,“保胃氣,存津液”是治好病、病愈快和健康長壽的根本方法。
胃氣可以理解為人體需要的營養(yǎng),有了胃氣,營養(yǎng)自然會化生。但胃雖為后天之本,卻也十分容易為外邪所傷,就連一般普通的疾病都會傷及胃脘,所以哪怕是一點小感冒也會導致人沒有胃口。
了50%,小柴胡湯可以說是《傷寒論》最為著名的經(jīng)典方之一,在原方的基礎上,王老又加上通利水道的三仁湯,經(jīng)臨床實踐,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 柴胡250克、黃芩150克、人參150克、甘草150克、半夏0.5升、生姜150克、大棗12枚。
【】柴胡治少陽病;黃芩清熱;半夏止嘔;人參、生姜、大棗、炙甘草保胃氣。其中,生姜、大棗、炙甘草三味藥是《傷寒論》中經(jīng)常用到的,炙甘草歸脾經(jīng)、胃經(jīng)、肺經(jīng),有補脾和胃、益氣復脈的功效;生姜性味辛溫,歸肺經(jīng)、胃經(jīng),有發(fā)汗解表、溫中止嘔、暖胃和中、降逆的功效;大棗則性味甘溫,歸脾經(jīng)、胃經(jīng),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的功效。
【】舌頭黏膩、脹滿說明有濕氣,不適合用大棗;舌紅口渴是陰虛有熱的表現(xiàn),不適合吃生姜;同時,甘能令人中滿,而脹滿需要排氣疏導,所以脹滿的人也不適合用炙甘草。
生姜、大棗和炙甘草是小柴胡湯中起到保胃氣作用的組合藥材,三味藥合用,可以起到調(diào)和營衛(wèi)、調(diào)理脾胃、表里兼顧的作用。故而《傷寒論》中有云:“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脅肋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边@也就是很多人家里都會常備小柴胡顆粒這樣的中成藥的原因,稍有感冒、感覺冷或熱、惡心時,來點小柴胡便可以很快緩解。
王老還告訴我們,除了小柴胡,家中還可以常備銀翹散等小藥品,銀翹散主要由連翹、銀花、苦桔梗、薄荷、竹葉、牛蒡子、荊芥、淡豆豉、生甘草幾味藥物組成,可以清熱解毒,用于風熱感冒是再合適不過了。
中醫(yī)所說的三焦就是水道,三焦配合好,水道自然通暢。三焦分為上、中、下三焦,其中肺屬上焦,胃屬中焦,膀胱和腎屬下焦。三仁湯便是王老通利三焦水道的好幫手。
【】 杏仁15克、白蔻仁6克、生薏仁18克、竹葉6克、飛滑石18克、白通草6克、厚樸6克、半夏15克。
【】雖然本方包含八藥之多,但杏仁、白蔻仁、薏苡仁這三味藥才是關鍵。杏仁性味甘苦,歸太陰肺經(jīng),和上焦,有除胸中氣逆喘促、消痰止咳、和脾調(diào)中的功效;白蔻仁性味辛溫,歸肺經(jīng)、脾經(jīng)、胃經(jīng),和中焦,有寬中理氣、開胃、除寒濕的功效;薏苡仁性味甘,微寒,歸脾經(jīng)、胃經(jīng)、肺經(jīng),利下焦的水,有清熱利濕,健脾止瀉的功效。
在小柴胡湯里,王老搭配了“通水道”的三仁湯,所以這道柴胡三仁湯不僅增加了小柴胡湯保胃氣的作用,“通氣道”的同時還兼顧“通水道”,可以說是王老治病思想“保胃氣,存津液”的經(jīng)驗總結。
【】柴胡20克、黃芩10克、杏仁10克、白蔻10克、生薏米30克、厚樸10克、法半夏10克、滑石20克、通草6克、竹葉6克。
【】用藥請遵醫(yī)囑。
除了治病服藥之外,王老家里的桌上還時常擺放著一黑一白兩種湯劑,這兩種湯劑便是王老帶來的兩種養(yǎng)生方法。其中,白色湯劑可以送服中藥,起到增強藥效的作用,而黑色湯劑則是一種養(yǎng)生的食物。
這第一碗白色的湯劑便是米湯,米湯是大米的精華,具有健脾胃、補中氣、養(yǎng)陰生津之效,熱米湯還可以促進藥效的發(fā)揮,幫助藥物更好地被腸道吸收。
【】吃完藥后立即將一碗溫熱的米湯喝下。
另一碗黑色的湯藥便是麥片黑芝麻糊,黑芝麻糊可以補腎烏發(fā)、養(yǎng)血潤腸,搭配谷物燕麥一起沖泡,是王老推薦給中老年朋友的營養(yǎng)早餐。
【】中老年人請關注血脂情況,血脂偏高時應減少食用黑芝麻糊。
王老強調(diào),在現(xiàn)代社會,食物營養(yǎng)特別豐盛,中老年人要堅持吃飯七分飽,減少脾胃負擔,才能保證胃氣津液暢通,這才是健康長壽的秘訣。
(編輯? ? 王? ?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