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香華
【摘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具體體現(xiàn)在學科交叉的綜合性、知識運用的綜合性、能力培養(yǎng)的綜合性等方面。綜合實踐活動不僅是學生實踐的競技場,還是學生觀察、繪圖、思考、表達等綜合能力的練兵場。為此,本文從觀察能力、繪圖能力、思考能力與表達能力四個方面闡述了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小學生綜合能力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觀察能力;繪圖能力;思考能力;表達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是以生活問題解決為導向的多樣化實踐學習活動,該課程也是一門注重知識和技能綜合運用的課程。其最大的特點是綜合性與實踐性,綜合性程度極高,是名副其實的綜合實踐性課程。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部分教師過分強調(diào)該課程的實踐性,把教學重心放在了實踐活動層面,凸出了動手能力,漠視了其他能力。筆者認為,教師在重視動手實踐的同時,還要關注對學生其他能力的培養(yǎng),如觀察能力、繪圖能力、思考能力、表達能力等。筆者作為一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師,力圖努力發(fā)揮綜合實踐活動的優(yōu)勢,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眼、手、腦、口等器官,致力于學生的多元能力的培養(yǎng)?,F(xiàn)以《小農(nóng)莊的“主人”》這一課的教學為例,談談如何讓綜合實踐活動成為小學生綜合能力的練兵場。
一、日親以察——勤練觀察能力
“眼睛是認識世界的窗戶,觀察是獲取知識的途徑?!笨茖W研究表明:人類80%以上的信息來自視覺,以視覺為主的觀察能力決定了一個人獲取信息和知識的能力。觀察是有目的、有計劃的綜合性知覺形式,觀察以視覺為主要感知方式,輔之以聽覺、觸覺、味覺等知覺方式,綜合發(fā)揮了眼睛、耳朵、皮膚、舌頭等器官的作用。觀察能力是智力結構的關鍵元素,影響著人感知事物的精確性,對人想象力與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我們要將對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教學目標。
“觀千劍而后識器?!庇^察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長期的觀察活動中形成的。筆者在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做到了日親以察,勤練學生的觀察能力。筆者首先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觀察機會,為他們搭建了參觀的舞臺,培養(yǎng)了他們的觀察興趣。接著,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使他們學會有目的、有計劃、有秩序的觀察。為了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筆者鼓勵學生堅持每天親自觀察,并認真做好觀察記錄,在長期的觀察中歷練技能,培養(yǎng)持之以恒的觀察毅力?!靶∞r(nóng)莊”是學校開辟出來的綜合實踐活動基地,也成了學生觀察能力訓練的場所。筆者設計了“我是小農(nóng)莊的主人”的綜合實踐活動主題,帶領學生走進小農(nóng)莊,參觀里面植物的種植情況,感受它的無窮魅力。學生親手種植了苗木,實踐體驗了勞動生活,跟蹤觀察了植物的生長變化,記錄了植物的生活習性并寫好了觀察日記。
二、拈毫弄管——操練繪圖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所探究的問題具有跨學科的性質(zhì),其將科學、數(shù)學、美術等多學科有機融合在了一起,推動了學生科學思維、數(shù)學思維、藝術思維等多元思維的發(fā)展。繪圖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繪圖能力是一種重要的學習能力。繪圖實現(xiàn)了立體與平面之間的轉(zhuǎn)化,可以變復雜為簡單,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提升。因此,我們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要培養(yǎng)學生繪圖的技能,提高學生的繪圖速度,提升學生的繪圖能力。
“操千曲而后曉聲?!崩L圖能力來自不斷的實踐,筆者在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繪圖的機會,讓綜合實踐活動成為學生繪圖的練兵場。例如,在教學《小農(nóng)莊的“主人”》一課時,筆者帶學生參觀小農(nóng)莊后,安排了兩種繪畫活動:一是繪制小農(nóng)莊的地形圖,二是畫出植物種植區(qū)域圖。學生拈毫弄管,操練繪圖能力。他們認真設計,根據(jù)觀察、記錄的數(shù)據(jù)和圖紙的尺寸計算出了合理的比例尺。為了圖畫的美觀,他們發(fā)揮美術才能,精心構思布局,細心描摹繪制。為了獲得理想的設計圖,許多學生反復修改設計,幾易其稿,圓滿完成了繪圖任務。
三、施謀設計——歷練思考能力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彼伎际撬季S探索活動,思考力則是思維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一種具有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作用力,是學生心智水平發(fā)展的主要標志,也是學生發(fā)展的關鍵性能力。思考力強的學生,解決問題的效率就高,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善于動腦,容易另辟蹊徑。有些綜合實踐活動教師只注重實踐性,忽視了對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有的教師在教學中雖然安排了豐富的操作性活動,但多數(shù)活動缺乏思維的含金量,只動手不動腦,忽視了做、思結合,使學生形成了寧可做事也懶于思考的習慣,導致學生的思考能力在低位徘徊。為了有效發(fā)展學生的思考力,筆者在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了自主思考的機會,讓學生開動腦筋施謀設計,不斷歷練他們的思考能力。
例如,在教學《小農(nóng)莊的“主人”》一課時,筆者先后組織學生開展了兩次方案設計活動,引導他們自行設計研究方案。首先,讓各組選擇幾種植物進行研究,探究各種植物的生活習性。為了確保研究活動的順利進行,學生討論并制訂了活動方案,分配好了各自的任務,然后分頭查找各項資料。為了開展好種植活動,筆者讓各組對植物的種植方法、步驟等都做好研究,為種植活動的開展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活動方案的設計過程中,筆者做到了讓學引思,不給他們現(xiàn)成的活動方案,令他們成為設計的主體,通過小組合作謀劃方案的方式,較好地提升了學生的思考能力。
四、能說會道——精練表達能力
“語言是思想的符號,知識的載體,智慧的外衣?!闭Z言表達能力強的學生能言善辯、侃侃而談;語言表達能力弱的學生詞不達意、吞吞吐吐。學習離不開表達,語言表達能力是一項重要的學習能力。小學生應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做到能說會道,能夠把自己的想法、情感等用語言清晰流利地表達。
綜合實踐活動是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的重要平臺,其為學生提供了交往與交流的機會,語言成為學生交往與交流的重要載體。筆者為學生搭建了表達的舞臺,營造了良好的表達氛圍,激發(fā)了他們的表達興趣,激勵他們踴躍表達,讓他們在談笑風生中鍛煉表達能力。筆者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豐富的表達形式,引導他們開展了小組討論、話題辯論、集體交流,通過多種形式幫助他們學習表達方法,積累表達經(jīng)驗。
例如,在教學《小農(nóng)莊的“主人”》一課時,筆者為學生提供了足夠的表達機會,在學生參觀小農(nóng)莊后,筆者組織他們進行匯報交流,說說所見所聞,暢談內(nèi)心感受。在學生了解了植物的生活習性后,筆者先讓學生分小組討論,然后集體展示交流。在種植活動結束后,筆者組織學生進行了活動交流,讓各組再現(xiàn)了種植情景,匯報了種植經(jīng)驗。在學生的交流過程中,筆者為了提高表達的效果,做到了積極讓學、耐心傾聽、適時點撥、激勵引導,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表達情緒。
在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帶領學生觀察、繪圖、思考、表達,可以使綜合實踐活動成為小學生綜合能力歷練、競技的舞臺。
【參考文獻】
阮海洋.學校開設綜合實踐課的思考與實踐[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3(04):8.